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道士塔》讀後感範文大綱

《道士塔》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士塔》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士塔》讀後感範文

《道士塔》讀後感範文1

歷史的羅盤飛快的旋轉,望着飛揚的黃沙,我站在中央,心中有着太多的悲憤與無奈。但,回不去了。

——題記

我深深記得,學習中國古代史時我對洋人的怨恨,恨他們強盜一般的舉動,恨他們將中國的藝術寶庫洗劫一空,我恨!

但,現在,我迷茫了。

到底是外國的“強盜”毀了我國的敦煌文化還是我們自己呢?

心中的天秤,漸漸向自己傾斜……

沒錯,就是我們!我們自己地府了這一切!

我無法想象那些官僚吃着俸祿,住在王府,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併到處逍遙時,是怎麼一副嘴臉輸出運費太貴;我無法想象他們用破舊的席子、麻繩捆着一筆筆文化財富時,沿途那撈碗油水時的自然,如此之“不經意”的將其放入己袋;我無法想象他們知道這些爲無價之寶時,講的不是怎樣保護、使這筆文化延續下來,而是用它去賄賂高官時的阿諛奉承,我真的無法想象,更覺得噁心!

我怨王圓篆,但我不恨他,因爲他只是無知,因爲他只是一個想有點寫的普通百姓,用他自己的價值觀認爲很值的將文物賣出去,這筆債讓他背,實在太沉,太沉。我怒於斯坦因他們從一個不知世事的道士手中用哄騙的卑鄙手段換取一車車經卷,但我也無奈與此,就如一羣飢腸轆轆的人,見到一間擺滿山珍海味的房間,他們本想用自己所大的獵物來換取,誰知連個守門人都沒有,屋門打開,像在恭迎他們似的,誰不欣喜若狂?而彷彿最與此無關的那些官僚們,卻是我的所恨之處。恨他們終是沒有那份覺悟,恨他們終是沒有那份赤腸忠心,不曾爲祖國着想,不曾發覺這是一筆文化財富,不曾認爲將一絢麗榮耀的文化所埋沒的罪惡感!但我也無法想象如果洋人沒有把這些文物帶回去,沒有看清它的價值將其放入博物館小心珍藏,這些東西會怎樣被我們糟蹋?也許,我們連文獻的膠捲也沒有了吧?

王道士,他只不過是這場變故里的一個受牽連的人物罷了,那些洋人也只不是一零星的火星而已,真正恐怖的是那些官僚的心理,思想,這纔是真正的導火線啊!

擡頭望天,那大洋彼岸的人們吶,我真誠並鄭重的感謝您們幫中國保管着這筆文化呵,但那終只是借放,敦煌之魂,一直纏繞着這一有着燦爛文明的古國。

只是,那時的我們,迷失在了沙漠,努力的揮舞着雙手想要撥開重重迷霧,但終是,未瞥見綠洲……

《道士塔》讀後感範文2

我好恨

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

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在

陰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曠野

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

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

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

離開如雲的戰陣

決勝負於城下

我希望你以軍人的身份再生

——李曉樺 《致額爾金勳爵》

這是餘秋雨先生在《道士塔》中引用的李曉樺寫給下令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勳爵的詩句,我覺得實在是太恰當了,身爲一箇中國人,看到這段歷史都會由心底升騰起的恨意,然後開始蔓延,放大,最終溢出胸腔。然而和戰爭中的熊熊烈火遙相呼應的是在甘肅一個偏僻的地方由三個人組成的“掠奪大戰”。那一場戰爭沒有硝煙,沒有大火,沒有震驚中外的報道,但它所帶來的損失和代價卻值得每一箇中國人銘記。讓我們來記住這三個男人的名字吧:莫高窟主持王圓籙、匈牙利人斯坦因和中國翻譯蔣孝琬。

初讀《道士塔》和《莫高窟》,感受最多的是憤怒,憤怒王圓籙的無知,憤怒斯坦因的自私和蔣孝琬的無良,恨不能穿越回那個朝代,以一己之力挽回點什麼。二讀就變成深深的無奈了,就算回去,我們依然改寫不了歷史的悲劇,清政府的無能,侵略者的野心,戰爭中的朝不保夕,莫高窟的悲劇又豈是區區三人造成的。

再次品讀終於冷靜下來,餘秋雨先生寫出來應該不僅僅是發泄情緒吧?至少我們應該從中接受點教訓?

首先是莫高窟當時的主人,一個農民出身的沒有多少知識積澱,單純爲了謀生的道士,一個一本正經毀壞着無價之寶的道士。這位王道士的日常是化緣,得了錢便把精美的壁畫用石灰刷去,再把塑像搗毀,堆起靈官之類的。他做這些也一定是毫無私心吧,他也許還會感動於自己的付出。這麼辛苦的'工作和改造,也許也是自己的職責所在吧。只是他太狹隘了,用一個農民道士的審美改造着這個歷代文化碰撞形成的精粹。他的改造最根本的原因是無知。是因爲那些精粹在他眼中沒有任何價值。

當發現藏經洞時,他本能是上報官員,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本無過錯,但將這個驚天祕密如此輕易泄露,作爲莫高窟的主人或許還是因爲他的無知吧。倘若他稍微學習一點文化知識,稍微提升一點點修養,或許他就不會如此輕易行動了,不會因爲拙劣的謊言就輕易答應斯坦因用四塊馬蹄銀換走走五輛大車文物。

從王圓籙身上,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知識帶來的力量。我們常常疑惑學習有何用?尤其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升的現代,衣食無憂,不學習照樣可以過的很好,也有很多人學歷不高的人成爲商業傳奇,以此“鼓勵”了多少學子在大好的年華放棄了學業。可是學習真的沒用嗎?不爲功利的目的,至少可以提升我們的見識,提醒我們做事之前深思,不至於犯那麼幼稚的不可饒恕的錯誤。就衝這一點,就衝着對王圓籙的恨意和悲嘆,我們也應該好好學習,不是嗎?

與王圓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翻譯蔣孝琬。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這是一個生於書香世家的書生,不然不會有這樣動聽有內涵的名字,父母必定是期望他孝順有才華的。有才華,他做到了,但孝就難說了,孝順父母我們姑且不知,但於國家他實在是玷污了這個字。

他必定是深受中華悠久文化浸潤的,所以在借閱王圓籙隨手遞給自己的幾本經書時,他激動到不能自己,他立刻就明白了這些是無價之寶。於是他秉燭夜談,甄別文物,那麼輕易就讀懂了這些歷代傳承下來的精髓。他那麼聰明深諳談判之道,王圓籙的猶豫在他的聰明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他替斯坦因篩選最有價值的經書,替斯坦因翻譯,替斯坦因談判,還屁顛屁顛的到這個外國侵略者面前邀功。

我難以推斷他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倘若王圓籙的破壞和縱容是因爲無知的話,那蔣孝琬的助紂爲虐又是因爲什麼呢?被迫?金錢?地位?可是作爲一個精通傳統文化,有深諳西方列強的侵略之道,他怎麼不會清醒的意識到自己是在犯一個彌天大罪呢?是在遺臭萬年呢?那他又怎麼能做的那麼心安理得呢?

他的學識並沒有成全他的修養,學富五車與低劣卑鄙同時集中在他身上,他犯的錯就這點來看要遠比王圓籙更不值得原諒,更值得所有中國人的反思。

倘若王圓籙告訴我們學習的重要性,那蔣孝琬就告訴了比知識更重要的就是良知。這或許也是我們教師更應該交給孩子們的吧?在這個全民學習的時代,競爭變得更爲直接和殘酷,那麼保持一份良知作爲做人的底線就變得尤爲珍貴。

我們應該對傳統文化有更多的敬畏,懷着虔誠的心欣賞並努力保護好我們的先人歷經滄桑遺留下來的精粹,保留好初心前行。

《道士塔》讀後感範文3

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讀了餘秋雨的《道士塔》。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章,這本書記錄了餘秋雨在旅途中看到的名勝古蹟以及他的感受。

讀這篇文章時,會感到心在痛,心在滴血,因爲身爲一個炎黃子孫,當你看到因爲王道士和那些官員的愚昧無知而使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敦煌石窟內的敦煌文物被外國人以一點點的錢纔買走時,我相信,你也會感到十分難過。

如果,如果王道士或那些官員中的其中一方能夠重視那些文物,也許,這些文物現在就不會在外國的博物館裏,而在我國的博物館裏;也許,我國科學家現在就不用花大量的錢財購買拍攝敦煌文物的膠捲,而我國科學家就能用實物進行研究。可惜,這一切,只是如果。

爲什麼?爲什麼那些人不重視敦煌文物?爲什麼?爲什麼他們那樣的愚昧無知?雖然外國學者買走了敦煌文物,但他們能保護好,而王道士卻用石灰刷白了畫滿精美的壁畫的牆壁,把精美的雕塑砸爛,做成了粗糙的天師、靈官菩薩。

文章中說過:“當外國人運着一箱又一箱、一車又一車的敦煌文物時,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是啊,那震驚世界的文物,本應該是屬於我們的啊!而現在,卻被那些外國人拿走並令他們受世人矚目。

敦煌文物啊,你可知我們十分想念你呢?願你能早日迴歸祖國母親的懷抱,讓我們一睹你的風采。

《道士塔》讀後感範文4

《道士塔》描述了滾滾黃沙如海,湮沒了歷史的痕跡,血色殘陽中,莫高窟就如一道滴血的傷口,佇立在四起的黃沙間。

我們在指責王道士的同時,更爲那個時代的中國感到可悲。區區幾個外國人,就拉走了大批的中華瑰寶,這不是屈辱是什麼?反思中國的歷史,沒有一次來得像這一次心口滴血。愚昧的中國人,眼睜睜地看着外國人盜竊國寶而不自知,這是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那些外國人簡單地以極少的錢財換取了莫高窟的文明記錄,把中國的輝煌帶到了他們的國度,他們的掠奪,不只是掠去了幾卷經卷,幾幅繪畫,幾座雕像,而是讓一個民族蒙受屈辱,讓一個民族的靈魂千瘡百孔,讓一個民族今天只能從外國人手中以高價買回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這樣的悲劇究竟是誰的過錯,是那些外國人,還是那個卑微的王道士?王道士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麼也不懂,卻因爲自己的無知活活埋葬了不知多少人的眼淚。他只是這場悲劇中一個可笑的小丑。而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將這些敦煌文化放在倫敦博物館,反倒能長久地保存。

除卻詩意,在那個狼煙四起的年代,這裏理所當然少不了殺戮和犧牲。在這片廣袤而厚實的土地下,究竟掩埋這多少將士的靈魂?他們沒有名字,沒有可考的歷史,只能默默地,永久地沉睡在此,化作沙堆一座。

我們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選擇遺忘,在時間的流逝中拱手相讓。好在,當西方的使者將中國的文明掠去,向世界宣告他們取得的成就時,有中國的敦煌研究者埋頭苦幹十幾年,爲敦煌洗刷屈辱,向世界證明,敦煌的燦爛在中國。

卻只怕,再過千百年,當歷史的風煙已成爲舊跡,不會再有人記得這份傷痛,剩下的只有一份可怕的漠然。

《道士塔》讀後感範文5

看《道士塔》,心中算充溢的不因該僅僅是作者的一個“恨”字,且,又怎能夠一個恨字了得?但全文讓該充斥着“恨”字。

恨,恨誰呢,恨那王道士?恨那外國探險家?然而,真正應該我們恨得,是這千年泱泱文明古國的貪婪,和它的臣子滔滔不絕區對此隻字未提的奏摺。

我好恨

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

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在

陰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曠野

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

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

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

離開如雲的站陣

決勝負於城下

這個是餘秋雨在文章中回憶起的一首詩,全片貫穿着恨,他恨他沒有早生一個世紀,他恨他沒有辦法阻止這一切,他恨他,辦更恨的是那個王道士。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車,又一大車。都裝好了,紮緊了,籲——,車隊出發了。”要知道,對於這些外國探險家來說,這個是足以讓他一輩子榮華富貴的寶貝,但對於我們來說,這箱子、這卡車所裝載的是我們國家的文明遺產,是千百年我們祖先智慧凝聚的精華,它不是錢,它是一種精神,前代人爲後代人留下的已經萬年流傳的精神,它記錄的是一個文明,它代表的是一種使命,它的意義不是讓人去消費,它是一種藝術。

然而,在王道士眼裏,它,是廢物。

也難怪,當外國探險家一個個風餐露宿不遠萬里來到莫高窟“遒經”的時候,那些中國文官卻在他們的書房中間,欣賞者,把玩着,“但他們沒有那付赤腸,下個決心,把祖國的遺產好好保護一下。”原因很簡單,因爲這麼多的東西,要運的話,沒有路費,正如作者所說“沒有運費。好吧,那就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彼得堡,運到東京。”不難猜測,此時的中國官員們在幹什麼?

文化就是這樣,漸漸被荒廢與黃沙的……

這一箱箱文物被運走,劃開的是一個文明古國的傷口;一卡車一卡車的偷渡,是一場反客爲主的節目;王道士駐守的地方,是中國文明的心臟!

現如今,事情已經發上很多年啦,一切於事無補,但是鎮一筆千年文化的債不應該算到王道士的頭上,他承受不起,也不應該他承受,是當朝的政府使這千年的文明消失,這個是悲劇,是一比無價財富的損失。

或許,我們能夠對此悲劇所作的,僅有在那莫高窟前面,做祈禱,或者贖回遺失到國外的文物,然而我們永遠贖不回丟失的東西……

《道士塔》讀後感範文6

“車隊已經駛遠,他還站在路口。沙漠上,兩道深深的車轍。”

是啊,侵略者的車輪已深深的勒進了中華民族的脈搏,他也在雕刻歷史的恥辱與悲愴。

王道士啊!您這是愚昧還是無知啊?墩煌多少燦爛都丟在您的手裏。您望着遠去的“客人”,難道就不怕呼嘯的黃沙捲走了您的美夢嗎?

這些千里迢迢趕來的侵略者,他們做好了捨棄生命的準備,爲的就是這價值連城的經卷。我們憤恨他們,憎惡他們,就如同那個青年面對已成灰燼的圓明園: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

“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他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我好恨!”

攔住的車隊真的就只能停留在沙漠中嗎?任憑狂風的肆虐嗎?

淚也流出了我的雙眼,那就用我的淚水暫且凝固鬆散的黃沙,讓這可憐的經卷先安寧一會,等待我們這些後來者去保管他們吧!

《道士塔》讀後感範文7

《文化苦旅》的第一篇《道士塔》從莫高窟外的一座道士圓寂塔寫起,講述了20世紀初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以謊言和微不足道的金錢從王道士手裏掠奪走了石窟藏經洞內的大量的經文,經書,經卷的故事。在這篇文章中,餘秋雨教授表達了一種“恨”的情緒。恨外國的那些巧取豪奪的文化海盜,恨愚昧無知,貪圖小利的王道士,恨尸位素餐,昏庸無能的官吏,恨喪權辱國,腐敗無能的封建政府,……,還恨自己生不逢時,不能及時阻止強盜們的野蠻行徑。

恨外國人,恨他們懷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來到中國,恨他們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經卷。可他們是怎樣來到中國的又是怎樣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無價之寶的經卷文中已有明確的回答:”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磚,上了一把鎖,鑰匙掛在王道士的褲腰帶上。外國人未免有點遺憾,他們萬里衝刺的最後一站,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衛”,還有:“王道士口袋裏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銀元,這是平常化緣時很難得到的”。看看,“化緣”,說難聽點就是“要飯”,那能要到什麼呢王道士根本就是一個沒見過世面,沒有文化的人,他哪裏知道經卷的重要性!要是這樣的話,還不如把這些經卷讓外國人運到他們那兒,總比在中國受不到一點保護要強。然而餘教授說了:“這句話終究說得不太舒心”

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不僅得到了傳承,經歷代得道高僧地弘揚,更是博大精深。其精髓所在,皆可在經卷上得以體現。可是現在看來,佛教再昌盛,經卷再多,如果國家不富強,以至於外國人“出入自由“,那不管你有多少寶貝,也會被一一搬空,成爲別人的手中之物。

也曾有人認識到“寶貝”的價值,“(葉熾昌),是金石學家,懂得洞窟的價值”;也有人想到過“保護”,“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又猶豫了”。難道中國就真的湊不出那些運費嗎不,“朱門酒肉臭”,人家當官的不想出運費,即使有一批送京的,也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如果真如餘教授所想有有識之士去攔外國人運經卷的車隊,沒準還會被當作劫匪被抓被殺呢。國家已如此懦弱,如此混亂,老百姓還怎麼過日子,佛教恐怕也會沒落了。

這件事也反應了當時社會的混亂,政府的無能。讀罷文章,我也同餘教授一樣“恨”。要想不再添“恨”,只有國家強盛了,公民的素質提高了,所謂“盛世興收藏”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