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我的前半生》有感三篇大綱

讀《我的前半生》有感三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篇一:讀《我的前半生》有感

讀《我的前半生》有感三篇

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五日,日軍正式投降了。溥儀的命運也到了一種岌岌可危的地步了。日本再也不想保護他,也沒有能力保護他了。我不知道日本人出於什麼目的,並沒有像溥儀害怕得那樣對他進行殺人滅口,而是打算帶他一起逃回日本。然而終於沒能如願,在瀋陽的機場,他們遭遇了蘇軍,後來溥儀便被帶到了蘇聯。

再也沒有什麼皇帝的稱號了,他也再也不能對誰任意的施加他的殘暴了,這個苦命的卻覺得很可恨的人要開始一種新的生活了吧?

是的,他開始了新生活,可是他還是一個具有特殊地位的人,還是有人服侍他,他還是自己什麼都不幹。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作證時,他從來不說自己的罪過,將一切的罪行都推給了日本。如果說當初的他還有爲了所謂的大局而迫不得已的話,今天的這些表現,卻都就是他低劣人格的表現了。我看到的完全就是一個膽小的,面目可憎的罪人了。

新中國成立,溥儀開始了又一次在高牆中的生活。是的,他和家人還有一些僞滿的軍官一起被關在監獄裏進行改造。改造中的生活對於溥儀無疑是非常艱難的。他不相信共產黨會善待自己,他沒有任何的自理能力,他受到家人的孤立我想那樣的改造是從頭徹尾在進行,不過對於一個從小生活中一種高不勝寒的境地的人而言,內心的改變是太難了。如果說行動上有什麼改變,大多的是爲了爭取原諒,是爲了保住性命!!!抗美援朝引起了溥儀心裏的又一次波動。然而我們這位皇帝在改造中還是慢慢地看到現實,還是有了些許無奈的進步。

篇二:讀《我的前半生》有感

《我的前半生》相比中國正統的皇帝,愛新覺羅?傅儀的一生更讓我好奇。

這位中國末代皇帝的生活,距離我最近,而他在那個時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在四位繼母愛護下的童年,在沒有一位真正意義上父親的過去,在半開放的皇宮中最後的皇子養成生活也被歷史潤色最少,因此我去

看了他的《我的前半生》。不想過多評價這後半本書,總覺得有點乏味,還是那一段無關現在,還是他一個人的世界有趣。那一段無人關心卻顯得無比真實的小時候,與我們童年十分不同,但他卻無比可渴望有我們的幸福的

童年時代。

在電視劇裏,皇帝有最權威的尊嚴,他的話是聖旨,金口玉言,一字千金,深深地滿足了男人的大丈夫主義。是的,在愛新覺羅?傅儀的世界裏,他是皇帝,他的話的確也是聖旨,他的話甚至是他的字都值千金。在

他的小朝廷裏,他的捉弄與玩心在別人看來都是聖上賢德;他的年幼成了周遭大臣的財富,不斷索取名貴的古玩字畫,一點點小事前來邀功,加官進爵;在沒有乳母的日子裏,沒有人真正去教導他,變得驕縱跋扈,脾氣

暴烈。

皇帝不都是幸運的,尤其是愛新覺羅傅儀。紫禁城裏,甚至是太監都沒有人會在意一個孩子的哭號是因爲害怕,執着迂腐地將他關進小黑屋治療,直到他筋疲力盡。有太多的人在關愛他,可他卻連最起碼的溫飽都得

不到保證,一次之過,連食三旬粥湯,着實把傅儀餓得見食就搶,連魚餌都送入口中。

有人說,滿洲國是中國人的恥辱,我不否認。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傅儀有的`選嗎?他能選擇嗎?如果傅儀當時真的臥薪嚐膽,顛覆歷史,有一批股肱大臣,開創了一個新紀元,或許他就不會來慘痛的回憶他的過去。歷

史不過是用來祭奠失敗者的。多少歷史真真假假撲朔迷離,該不該信,那都無所謂,因爲你真的存在過,即使沒有追尋的價值。

篇三:讀《我的前半生》有感

溥儀在天津的這七年是沒有一天不在所復辟的夢的。真是一個可悲又可憐的人啊!這就是我最大個感受,至於其他,關於他支持的和寄予希望的那些騙子以及日本方面的軍政兩種勢力我都沒有太記住什麼。總之是溥儀在出洋與還宮的搖擺中日本對中國的進步行動開始了。於是羅振玉的那一夥勢力極力勸說溥儀前往東北,而以鄭孝胥和遺老們爲首的另一方卻覺得時機不對,極力反對着。溥儀再一次陷入了選擇之中。

最終他還是在一種糊里糊塗的情況下踏上了日本人爲他鋪的路。離開天津,一切便更加得有不了他自己了。我覺得他處在一種幾乎是被軟禁的地步下。當他到達了旅順被安排在一家旅館,繼續他的等待。他自己這樣說:事實上,這些口口聲聲叫我皇上的,這些絞着腦汁、爲我奔波着的,他們心裏的我,不過是紙牌上的荒地,這種皇帝的作用不過是可以吃掉別人的牌,以贏得一筆下注而已。

日本人爲了應付西方的摩擦和國內外的輿論壓力,才準備下我這張牌,自然他們在需要打出去之前,要嚴密的加以保藏。羅鄭之流爲了應付別的競爭者,讀得日本人的犒賞,也都想獨佔我這張牌,都費盡心機把持我。於是形成了對我的封鎖,使我處於被隔離的狀態中唉!想想之所以他還能得到所謂的禮遇,無非是因爲他還有利用的價值,否則早就被擲棄一旁了。

一個身不由己,被人當搶來使的對復辟癡心不改的人,好可憐,也好可笑!看看溥儀身邊的人,真是可悲。每個都只是在爲了自己的地位而奔波着。復辟一時間似乎已沒有那麼的重要。尤其是那個鄭孝胥,根本可以說就是爲自己的地位把溥儀的復辟忽略了!身邊根本再無可信之人,可用之人。日本有日本的野心,臣民由臣民的打算,就只有溥儀一個人做着復辟的夢,沒有任何把它變爲現實的可行之舉動!

溥儀再也得不到有力的復辟支持,最終成爲了那個滿洲國的執政。他自己在書中寫道:我就是這樣,一方面渾身沒有一根骨頭是硬的,一方面還幻想着未來的復位登基,公開走上了這條卑鄙無恥的道路,確定了頭號漢奸的身份,給血腥的統治者當了遮羞布。於是,就這樣開始了僞滿的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