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出麥田記》讀後感精選大綱

《出麥田記》讀後感精選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頭在雲端,腳在泥沼。——題記

《出麥田記》讀後感精選

離開了生活三年的大學,初入職場感到有些迷茫,於是開始尋找一部文學作品洗滌心靈,問朋友最近有什麼書最值得讀?他說有一本書他看了幾遍——《出麥田記》正巧的是男友也向我推薦了這本書,我好奇了,非得看看這是一本怎樣的書,令兩位文學青年極力推薦。拿到書那一刻心裏很欣喜,翻開精美的扉頁,注意到了作者寫的一句話,“我最敬佩爲崇高理想而暫時卑微活着的人”,下面還有作者的郵箱,帶着疑惑揣度這個作者是一位怎麼樣的人又寫了一部關於什麼的故事?開始了邊工作邊看書的歷程。

“麥田”便指農村,“出麥田”是指農村人想要走出農村融入城市的艱難。麥田圍繞農村,包圍着城市,城市在麥海之中如一個小島,我們都是島上的生物。

小說裏的三個男主人公,分別是八十年代的夏念祥,他走出了麥田,實現了人生價值,但卻迷失在麥田之外,找不到了自我;九十年代的許運動則沒有走出麥田,最終擱淺在麥田裏面,被世俗的麥芒刺穿,成爲一個瘋子;而二十一世紀初的許依桐,參加高考卻落榜,是屬於想出麥田而不得,想回麥田也不得的尷尬處境。三個年代,三種命運,三悲合一。

等不及看完我懷着激動和忐忑的心情冒昧的給作者寫了一封郵件,出乎意料的是作者與我取得聯繫了,他問我看完有何感覺?一下子感覺自己詞窮了,我簡單的回答:厚重、純潔、乾淨、找不到更適合的詞彙,在華麗的詞藻面前頓覺黯然失色。大學三年在圖書館沒有找到一本能使我沉浸其中的書,而今在辦公室讀《出麥田記》如無人之境。《出麥田記》把我帶進了麥田,又帶出了麥田,時而又感覺在麥田徘徊,時而卻被麥芒扎着疼,時而被麥穗的金黃閃爍刺眼,時而被風吹麥浪的感覺吸引。未成熟的麥穗直刺刺地向上伸長而成熟的麥穗總是低着頭。

隨着小說里人物的喜怒哀樂自己也跟着悲歡不已。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故事的結局,初次讀時對裏面人物形象印象以及心理變化把握不深,所以看到後面又忘記前面又翻到前面,很難將故事和人物聯繫起來。確定裏面的人物主要人物有夏念祥、端木鈺晴、胥水兒、許依桐、許依禾。我爲胥先重敢於承擔守護啞巴女人的行爲刮目相看,我爲夏桂花的刁鑽蠻狠感到唏噓不已,我爲傻運動無憂的躺在麥垛上望着蔚藍無垠的天空,深夜受凍捧着河水充飢在麥田遊走的黑影感到悲憫。

我知道我已被這片麥田深深淹沒。但是有一點很疑惑,我始終沒有找到故事裏誰是絕對的主角和配角,雖然看似沒有聯繫卻又有脈絡使他們緊密相連。也許主角是端木鈺晴和夏念祥,也許是依桐和水兒,也許是依禾或許是許運動,總之,側重點各有不同,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主角。之所以說它厚重是因爲這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寫作長達六年之久。悉聞這還是一部刪減之後的作品,不知道潘沈斌花了多少個日夜去構思,當中一些婚嫁的風俗習慣又是他走訪了多少民間去記載。記得他所說的一句話,心之所向,筆之所往。對於文學功底深厚的作者來說應該信手拈來吧!

《出麥田記》裏面寫了三種最平常最美麗的花,油菜花,桐樹花,槐花,它們沒有牡丹花的雍容華貴,沒有玫瑰花的嬌豔欲滴,沒有君子蘭的芳香淡雅。這三種花把本來枯藤老樹昏鴉的南許村點綴得格外鮮亮,尤其通過端木鈺晴那烏黑的雙瞳看這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景象更平添了幾分色彩。只可惜,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不同人,一個在天堂觀望一個在人間欣賞。

描寫依桐的部分則重點側重於寫小時候與水兒青梅竹馬,相互依存,其次是描寫他高三後半學期的生活與學習。這使得我深受其感,高考倒計時,堆積如山的習題和試卷,把考生弄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焦慮不安,直至黑色的六月六日,拿準考證就好像拿到斬首令牌。宣佈刑期將至只等到午時三刻問斬了。

高考時有人怯場暈倒,有人渾身發抖,令人窒息的感覺直到高考結束,又像宣佈無罪釋放的囚犯一樣把書拋上天空歡呼雀躍,感覺整個人被抽空了一樣,回到宿舍躺了半晌午,什麼都不想,什麼也不做。看着裏面的情節好像重新經歷了高考那樣真切,對小說裏描寫祝效華高考發揮失常而墜樓一事感到觸目驚心,他母親幾次哭暈倒而休克,讓我看到了高考的弊端給一個時代的人造成的傷害。

描寫夏念祥和端木鈺晴的故事則大多是以詩敘事傳情訴相思,只是現實生活中像夏念祥一樣有雄心壯志,德才兼備的文藝青年少之又少,像端木鈺晴一樣懂音律和詩文,穿着白色連衣裙奏一曲《小愛人》,髮梢飄逸過雪白的面龐若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不慎墜落人間,我被她的高雅折服。我想我會遇到一個許依桐,他那時候不再是穿着中山長衣的校服,戴着厚厚的眼鏡,揹着帆布書包。而是光着腳丫子走在海面上或許迎着夕陽騎着自行車在油菜花田裏的羊腸小道上向我揮手,或許在櫻花下對我淺淺的笑,或許……

在《出麥田記》裏許運動是一個鐵錚錚的好漢,他是南許村第一個走出麥田的人,他利用智慧與謀略爲村民出了一口惡氣,使得洛寧鎮的人聞風喪膽。他創造了一個小村官膽敢與鄉長叫板的神話,敢於站出來說話,可是卻沒有人聽,到最後當南許村民拔掉藥材種莊稼的時候才意識到原來那“傻子”說的是對的,多麼滑稽,因爲他重情義把自己在城市打拼的機會讓給了弟弟許運亮,回家照顧妻女,而一九九八年的一個秋天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情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當他面臨鉅債到城裏向弟弟借錢卻吃閉門羹,許運動雖捉襟見肘卻有骨氣,鐵青了臉給了那頓酒肉錢。

許運亮的忘恩負義使他精神受了很大刺激,甚至感到絕望,加之村民的冷嘲熱諷,後來寧自強的拳腳相加再到後來妻子在集會時一去不回與別人私奔,留下年邁的老母親和兩個嗷嗷待哺的幼女,回來離婚時,他真的一無所有了,等法院宣判時,他臉上有些迷茫,顯得有些高興,在他眼裏已經沒有愛也沒有恨了。也許只有藍天最真實,所以他總是沒事坐在齊渡河河岸的麥垛上仰望天空,也許在別人眼中他就像林場一樣就是個傻子,但是在許運動眼中所有的人不過是浮雲而已。

水兒的出生就意味着她要受苦,她的母親以生命換來了她的降臨,世界上有多少人如端木鈺晴死去,又有多少人正陪同水兒誕生,誰的.悲喜與誰相關,誰正緩步朝誰走來?誰正無情離開?可惜上帝並沒有對這個水靈靈的女孩垂憐,讓她飽嘗世間所有的痛苦和折磨,性格憂鬱。

水兒受到夏桂花的虐待即使渾身傷痕累累卻從來不流一滴淚,只有看到她鍾情的依桐哥時纔會委屈的流淚,水兒彷彿一出生就被拋棄,她是孤單的,但是想到她的依桐哥她便覺得等待也是幸福的。造化弄人,偏偏在依桐高考時她卻無奈的嫁給了一個不愛的陌生男人,水兒出嫁時,嗩吶聲摧心肝。

她知道再也等不到危難時挺身而出守護她的依桐了,今日她便已爲別人的新娘。她彷彿如一個被抽空靈魂的木偶任人擺弄,此刻她已淚眼婆娑,心灰意冷,萬念俱滅。當依桐得知水兒出嫁的消息騎着自行車淋着雨一路狂奔到夏橋村找水兒時,她沒有選擇見依桐,因爲感情應該不留痕跡,不負於人。她愛過,等過,找過,世俗註定她無緣與心愛的人相守。

兩代美人,同病相憐,始終沒有和相愛的人在一起,文天說只要時間走着等待就不是問題。可端木鈺晴等來的是別人成爲他的新娘,而水兒等來的是她成爲別人的新娘,端木鈺晴紅顏薄命,水兒痛不欲生。

結尾作者筆鋒一轉寫到工業區開發砍掉了南許村的梧桐樹,從此便不會再看到鳳凰,更沒有《鳳求凰》了,結局雖然有點突兀,留下了不少懸念,也許這是作者的別具匠心,可以讓讀者有更多的空間去想象。

合上書那一刻,我長舒了一口氣。感嘆這部經典之作。希望夏天能和依桐在一起,因爲依桐是在夏天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