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永不抵達的列車》有感

讀《永不抵達的列車》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永不抵達的列車》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永不抵達的列車》有感

  讀《永不抵達的列車》有感與讀書筆記 篇1

《永不抵達的列車》是2010到2011年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特稿精選裏的一篇文章,同時這本書也以這篇特稿的名字命名。冰點致力於講有溫度的故事,讀過之後我發現儘管這些特稿的題材各有不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無論是稿子的哪一處,作者都在巧妙的表達來呼應主題。尤其是在細節的運用上,這些細節給人的感受就像小夥子見到暗戀的姑娘,無論過了多久,當時那個心跳的感覺還在。

稿子裏面有句話寫的很棒。作者在寫故事的主角朱平已經到達溫州內還沒發生事故前,給室友發了一條短信:“我終於到家了,好開心。”接着作者另起一段寫了這樣一句話:“這或許是她年輕生命中最後一條短信”十分鐘後撞車事故發生。我覺得“或許”這兩個字用的太好了,其實想想從記者後來蒐集的資料來看,這就是她的親人朋友截止到事故前收到的最後一條短信。完全可以寫成:“這是她年輕生命中的最後一條短信。”那爲什麼還要用“或許”?就是爲了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可能在臨去世之前,她還想給親人們發個短信,只不過已經沒有機會讓她發送出去。

還有在稿子最後作者寫到事故發生的22時左右,朱平曾經給家裏打過電話。原文這樣寫:“你到了?”母親興奮地問。沒聽到女兒的回答,聽筒裏只傳來一點極其輕微的聲響。這個以爲馬上就能見到女兒的母親以爲,那只是手機信號出了問題。後來第二遍看時我才注意到“極其輕微”這四個字,其實讀到這我們知道朱平其實是已經沒有機會再和自己的媽媽說上一句告別的話。但是按照常理來講,電話掉到地上另一面的聽筒應該是有很大的聲響的,就算不大也不應該是極其輕微的。作者把這個細節加入其中就使讀者腦海裏產生這樣一副畫面:臨死之前的朱平或許想給家裏打個電話,她不知什麼姿勢躺在地上,把電話拿到耳邊後用盡力氣撥通了電話,卻再也沒有說話的力氣了,然後電話從耳邊倒了下去,聽筒那邊發出極其輕微的聲響。彷彿一個詞就把當時的情景給還原了出來。

這兩處細節只是這本書裏很多細節的一小部分,這些細節給人以想象的空間,把真實的信息賦予了文學的美。寥寥數語就使讀者感同身受,我覺得在寫稿子的時候學會細化處理細節問題,一定會使稿子更具體更真實,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讀《永不抵達的列車》有感與讀書筆記 篇2

昨天在圖書館意外看到了《永不抵達的列車》,於是用強硬的態度安利給寢室三個舍友,小朋友們也艱難地吞下了這顆良心安利。

然後我突然又想到了那些年看這本書的心境。

看的第一篇就是書的同名新聞《永不抵達的列車》,講的是溫州動車事故。文章沒有說爲什麼動車發生了這樣的事故,也沒有說事故責任,他用很大的篇幅描寫了兩個普通大學生的生活,人物生動活潑充滿年輕的朝氣,就像你我身邊這些普通的同學,緩緩的敘述突然出現了敏感的詞彙——溫州,兩個年輕人在命定的日子踏上了回家的動車。讀者已經屏息凝氣,感受到悲傷蓄勢而發的壓抑。文章的講述依舊是波瀾不驚,她們和同學聯繫約定聚會計劃,她們在社交網絡發動態,表明到達家鄉的喜悅。像極了你我。

她們,沒有到家。

這篇文章的結尾精簡有力,當年一度看得我在教室裏潸然淚下。到現在提起來還是想落淚。這樣悲慘的事故之後,留下的就是無助的父母家人。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哀,簡直不堪想象。

這篇文章對我觸動很大,影響也很深。從那時起,我堅定了一個看法:事故報道中的傷亡人數不應該用數字來表達。數字是冷冰冰的,正如溫州動車事故遇難39人。

人們的預期如果是100人,當他們看到39這個數字時,內心的想法是很扭曲的:這麼少啊?他們對39條鮮活的生命,39個破碎的家庭的感受就會膚淺很多。這個事故就不能被人們真正重視,輿論就不能盡全力爲她們的家庭爭取權利。

死亡30萬人要反思,要申訴,要默哀!死亡1個人也要反思,要申訴、要默哀!一個人遇難所意味着的悲傷並不是100人的百分之一,數字太冷漠了。爲什麼感動中國能感動你我,就是把一個羣體的.故事凝集到一個人身上講述,讓我們看到了他們不過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也有家庭有生活,我們才理解纔會動容……

遇難的39個人中並不是只有他們兩個生動,也不是隻有他們兩個的死亡讓人充滿了唏噓感喟,每一個遇難者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故事,他們的家中也有翹首等待的親人。天災、人禍、疾病——事故發生時還會選擇讓誰承受嗎?

可見世事無常。於是比以前更寬容,所有不愉快都希望在分別之前和解,不再因爲賭氣吝嗇一句“再見”。每一次告別都不能保證還有再見。就當做一次小小的祝福吧。

這本書不僅文筆好,內容也很新穎,有逃港、北大荒知青、搬遷戶…看了長見識。

我是覺得一個人讀書,書再好都是讀者和作者兩個人的交流,有些書適合這種讀法,這本不是,新聞類更適合衆所周知的交流討論,本來就是寫給大衆的東西嘛。所以想讓周邊人的人都看看。尤其是玲玲,玲玲思想比較單純,做事情也不會想太多,不是心眼很多顧慮很多的人,這樣的人雖然實在,但是看東西也很簡單,缺少點悲天憫人的情懷。換言之,對別人不善良。現在很少用這個形容詞了。

他不太明白很多人無法逃離的命運之艱苦,很多人受生存環境桎梏,一輩子踏不出窮苦潦倒的故鄉,很多人爲生存背井離鄉,遠離幼子老父外出打工的無奈……這本書大概會讓他有點改變,因爲我們會發現自己也是國家大政實踐的個體,自己的故事在後來人看來或許也是幼稚可笑,無足輕重。好比獨生子女政策,好比應試教育。我們也苦,只不過所有人一起苦,我們就忘了這些事情根本上的不合理和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