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人生不過如此讀後感

人生不過如此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生不過如此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人生不過如此讀後感

從《京華煙雲》知道了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是第一次讀他的文章,很特別,很新奇,是一種舒適,一種自我的解脫……書中,編選者別出心裁地將內容分爲“我生之初尚無爲”、“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等六個篇章,將林語堂生命中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呈現出來,讀來令人眼前一亮。林語堂先生對人生的思考和生活所得的經驗,文字精煉,但回味無窮。在他生活的每一個時期對於人生有憧憬、也有困惑。在他的文字中“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爲一個自由而快樂的人。這就好比一臺戲,優秀的演員明知其假,卻能夠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快樂地表達自己,表現自己。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僞,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地度日,並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我看到了他的超然,我能做到嗎?

時光如流,彷彿就是剎那之間,青春歲月便如昨日黃花,隨着厚厚的霜色而枯萎凋敝。當第一根白髮出現,它讓我警覺到自己已經不再年輕,青春已經流逝,歲月從不饒人。日子瑣碎、繁雜、忙碌。生活像一面魔鏡,在我還未來得及應對它的時候,它便把它最實質、最本真、也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現在了我的面前。要工作、要生活、要買菜、油鹽柴米醬醋茶,水費電費通訊費……大到孩子學習,買房置業,小到待人接物,迎來送往,每天都是一個字:忙!忙得焦頭爛額,顧此失彼。累,便成爲必然,成爲生活的一種常態。於是,便時常爲生活的重負而苦惱,而煩躁,而悶悶不樂,並時常生髮出一種擺脫的慾望。

讀了《人生不過如此》後,我有了很多感受。現在,很多人活得很累,過得不快樂。其實快樂來之於健康的心靈!幸福來之於滿足的'要求。有些事只要肯換一個角度,換個心態。就會有另外一番光景,只要以積極的心態去觀察,去思考,就會發現,事實遠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糟糕!換個角度去觀察,世界會更美!

無獨有偶,有這麼個故事說有一個像我們一樣生活過得非常沉重的人,跋山涉水去尋找聖人諮詢解脫的辦法。聖人在聽了他的苦惱以後,給他拿了一個竹簍,指着一條鋪滿砂礫的道路對他說:“你每走一步就撿一塊自己喜歡的石頭放進揹簍,看看最後會有什麼感受。”

那人照着聖人的吩咐去做,可走出沒有多遠,石子便裝了半個揹簍。聖人問他有什麼感受?他說:“越往前走,逗人喜歡的石子越多,揹簍也就越來越加沉重。”聖人摞了一下銀白的鬍鬚,微笑着說:“孩子,我們每個人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揹着一個空空的揹簍。然而,隨着我們的逐漸長大,喜歡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我們每走出一步,都要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喜歡的東西放進揹簍,結果路走得越遠,揹簍裏的東西也就越多,這就是你爲什麼會覺得生活的負擔越來越重的原因。”

那人問聖人:“我們應該如何來減輕生活的沉重呢?”聖人同答道:“要減輕這份沉重其實非常的簡單,你只要把工作、愛情、婚姻、家庭、友誼中的任何一份東西拿出揹簍都會減輕沉重。”聖人緊接着反問道:“你願意將其中的哪份東西毫不猶豫地拿出揹簍呢?”面對聖人的詰問,那人無言以對。

是啊,我們每個人裝進“揹簍”裏的都不是純粹的石頭,而是我們在生命的歷程中精心從這個世界裏尋找來的愛情、事業、家庭、婚姻、友誼等許多令我們魂牽夢縈,難捨難分的“東西”。就是因爲這些捨不得的“沉重”,才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豐富,生活的美好,以及生命的充實。所以當我感受到生活的沉重時,應該感受到慶幸和滿意、歡喜。因而沉重的背後必然是生活的豐碩和事業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