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肯定自己》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肯定自己》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肯定自己》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肯定自己》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肯定自己》讀後感1

劉墉,一個並不陌生的名字,如果你還記得,這個名字曾出現在我們的書本中。他喜歡用簡單的文字來記錄身邊的事,喜歡寫大家看得懂的故事,而這本《肯定自己》是他寫給他兒子的,內容是說明劉墉告訴自己的兒子用什麼方法和力量,讓一個怯生生的少年,成爲充滿自信的青年;又用什麼方法,幫助他超越自己的弱點,創造自己個人的風格,肯定自己是天地間一個不可或缺的人。

或許有人和我一樣,曾抱怨過老天的不公平,賦予自己那麼少的天賦,決得自己始終不如別人,但又很想得到別人的肯定。每個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肯定,可是有些人卻不知道如何得到他人的肯定,並非你擁有一切就能得到肯定,要知道只有先肯定自己,纔會有人來肯定你。爲什麼我們要相信自己呢?世界上接近65億的人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着,沒有人能和我們一模一樣,沒有人能真正替代我們,所以無論是美、是醜、是聰明、是駑鈍,甚至是殘障,都該慶幸。

老師常說要爲自己找個競爭對手,有競爭纔有動力,纔有進步,劉墉也說你可以一輩子都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這座山或許險峻陡峭,但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說我行,而不是退縮,當個永遠只會躲在溫室裏的花朵。

其實心中那座山最高的是你自己,你必須肯定自己,你不需要和別人比什麼,因爲有句俗話說人比人,是會比死人的,別人可能天生就如此聰明,學得比你快,你要花3天才記住的,他可能只需半天,有些人會因此而鑽牛角,而想不開,因此你不需要和任何人比,最高的境界是和自己比,不要以爲自己就這麼差勁,你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和自己比你會一天一天進步,和別人比,你很可能因爲實在比不上而放棄,但和自己比就永遠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有這樣一句很有趣的話:不要把自己當作鼠,否則肯定被貓吃。它看似是個很荒謬的結論,可卻形象的道出了不相信自己的結果。鄭人買履,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人們常常用他來形容和譏笑那些不顧客觀實際,搞教條主義的人。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卻不相信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有這麼一位我頗爲崇拜的人物,她就是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也就是茜爾瑪·拉格蘿芙。她幼年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症,喪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她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隻天堂鳥,她被這隻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她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服務生並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顧帶着她一道去看那隻美麗的小鳥。奇蹟發生了,孩子因爲過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癒了。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只有在這種環境中,人才會超越自身的束縛,釋放出最大的能量。忘記自己,相信自己能行,你將體會到相信自己的快樂與驕傲感。反之呢,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期,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着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着幽幽泛光的銅邊兒。

  《肯定自己》讀後感2

《肯定自己》是華文世界最暢銷的一套勵志書,十五年來,以千萬本打動了千萬人的心,對千萬個年輕人呼喊: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你必須成功,因爲你不能失敗!

讀了這本書後,使我感觸很深,震撼很深,這本書是一位用心良苦的父親把兒子的所作所爲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寫在紙上,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與他進行愛的溝通。通過看這本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感悟了許多。每個人都應當從小就重視自己!創造自己!超越自己!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麼去要求別人來肯定我們呢?真實的世界充滿誘惑,充滿憂患,充滿生死離別,陷阱與不公平。如果一個人不能超越自己,用自己的腳來站立;不能創造自己。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就不能肯定自己;就不能無怍於天的說:我肯定自己。

另外,一個人,還要學習接受失敗。利用倒下的時間喘氣,並思考再攻擊的辦法。許多敵人,就看準你“輸不起”的個性,使用激將,起鬨和幸災樂禍的方式,逼你失去理智,陷入更深的泥潭!人生不可能都是順境,小時候太嬌,只怕未來難以刻苦,也不容易瞭解別人的疾苦,使你變的孤獨。每個人都有與衆不同之處。在恰當的時機,把你特有的美好一面表現出來,讓別人驚訝的發現,就是驚豔!如果你發現這個社會不公平,與其抱怨,不如自己努力,去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當你發現原來的'計劃行不通時,不要去想那計劃花了多大功夫,或有多完美,因爲不通就是不通,再完美的計劃也沒用。

讓我們在肯定自己的基礎上再來創造自己,超越自己,然後再無怍天地的說一聲;我成功了!

  《肯定自己》讀後感3

不久前借到了一本(美)劉墉先生所著的《肯定自己》一書,但一直沒有產生迫切地想讀一讀的慾望,所以它靜靜的放在我的牀頭櫃上已有數日,今閒來無事信手拿來,卻讓我愛不釋手,一氣讀完。因想假前學校曾經要求每位同志要寫一份讀後感,便馬上決定動手寫此書的讀後感,一是因爲書雖讀完但我總是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想借機會再重溫此書,二是想寫完讀後感要立即把此書推薦給我的朋友讀一讀。

因爲書中的內容是劉先生作爲一個父親對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小事,但卻是可能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之舉的重要性的教誨,他的每一個觀點都讓我產生共鳴,這不是他的文章詞句有多麼精美,相反卻是那樸實的言辭更讓人感到親切,真摯,更是他道出了天下父母想對自己孩子要說、該說的話;要做、該做的事。它體現了一個父親的睿智和博愛,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他人性的光芒所在。在讀書中我有一種被提升的感覺,讓我享受到了讀書的快樂!

一個小小的故事,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卻講述着那麼深刻道理,包涵着多少人間冷暖。

劉墉先生在本書的前言中寫道:“小學畢業到現在,已經整整三十個年頭了,小學課本的內容早還給了老師,但有一篇課文的題目卻始終難忘,甚至可以說,它影響了我半生,直到今天還總是清晰地在腦海浮現:‘偉人從小就看重自己!’他從那篇課文獲得了啓示——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麼去要求別人來肯定我們呢?他還記得中學上生理課,老師曾說:想想看:我們都是多麼幸運啊!從億萬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父母生下來的,爲什麼不是別人,而是我們在出生之前,我們實在已經打了一場大勝仗!所以不論自己是美、是醜、是聰明,或是駑鈍,甚至殘障,都應當慶幸——“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人會跟我們一模一樣了!”高中時他在《尼采語錄》中看到幾句令他非常激動的話:“人生是污穢的川流,要涵納這川流而不失其清潔,人必須成爲大海!”由此他建立了“超越自我”的想法,試着超越與生俱來的許多弱點,也極力希望超越“每一個昨天的我”他不信努力的結果會不如人。他永遠奉爲座右銘的話是:“每個人都應當從小就看重自己!在別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我想這正是他能擁有今天的成就的最穩固的思想基石,更是他要以此告誡和鼓勵孩子們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吧!——我肯定自己!

劉墉是成功的,他的子女也在他的培養教育下走上了成才之路。孩子的成長是因爲他特有的細膩的父愛在做導航。本書的第一篇文章《雪地上的腳印》講述的就是一件極平常的小事,卻可以看出他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去教育孩子,讓其深刻的體會、感受到親人的關愛。從而更加深了親切感和教育力。文中講的是:一天吃完晚飯,孩子一直在打電話,父親叫了其三遍還不聽,於是高吼“你要打電話,就出去打!”孩子則“砰”的一聲,真衝出門去,而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趕緊跑去看門邊的衣櫃,惟恐你沒披外套,媽媽趴着窗子張望,看你是往哪個方向跑……當你打完公用電話回來,如果夠細心,會發現雖然我們好像都不理你地去睡了,門前雪地上卻有着你母親和我的清晰腳印……”這種談話形式的描述,不但讓孩子感到愧疚,也讓讀到它的人倍感親切,好像是鄰家的事,更好似我家的事。

其實,它本來就是經常在我們生活中發生的大家習以爲常的、不足掛齒的小事,但作者卻能及時抓住進行教育,讓我們這些同是父母的人在感到慚愧之時更加敬佩。先生的真真父愛從細微之處即可見到。在第二篇《小心曝光》中你會有所感受的。文中是這樣描述的:“幾個中國朋友,請你教他們的孩子彈鋼琴,大概教上癮了,你突發奇想,打算印些宣傳單,到火車站停車場,夾在車子的擋風玻璃上。‘說不定會來一大票人呢!’你興奮地說。‘我反對!’‘爲什麼?’你詫異地問,‘不是早就要我打工賺錢嗎?’我沒有直接答覆你,只是舉了個例子……‘你在亮處,別人在暗處’這就是我反對你發宣傳單的原因。

從單子上可知道你是朱麗葉音樂學院的學生,猜出你的年齡和知識背景,再由電話號碼,知道你住的地區,你的輪廓已經大概出來了,而對方呢?你一無所知!正如一位計程車司機所說:‘坐車的人防我們,豈知我們也在防他。深更半夜,如果幾個男人攔車,我是不停的,有什麼辦法呢?我們彼此一無所知啊!’‘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發》已經給我們最好的指導。所以你要打工,可以,但絕對要認清對象,不能先讓自己毫無防範地曝光。”

讀罷此文,你是否真切的體會到了劉先生對孩子的周到、細緻的關心呢!孩子的成長是天下父母最關心的事,孩子安安全全的成長則更是父母所牽掛的呀!這不就是細微之處見真愛嗎?如果說母愛是地,則父愛就是天!在一個大男人的心裏,卻裝着那麼細膩的關心和周到的關愛,那他所教育的孩子,思想也應會是成熟而縝密,細緻而周全的。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劉墉先生的文章面前我感到受益非淺。因爲這樣的教育該比說教更有力,更讓人信服。有如潤物春雨,細膩無聲,卻滋養萬物!讓孩子體驗、瞭解親人的關愛,讓孩子學會在生存的同時更要保護自己!

  《肯定自己》讀後感4

《肯定自己》是劉墉的教育三本書中的最後一本,這三本書,是劉墉先生在兒子上中學時,教導他怎樣面對艱險橫逆的環境和未來的挑戰,怎樣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超越自己先天的弱點,創造出自己的風格。在成長的過程中,如何調整自己,到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怎樣從“小我”走向“大我”。而這本《肯定自己》是他也是以書信的形式寫給他兒子的。在書中劉墉告訴自己的兒子用什麼方法和力量,讓一個平凡的少年,成爲充滿自信的青年;又用什麼方法,幫助他超越自己的弱點,創造自己個人的風格,肯定自己是天地間一個不可或缺的人。

劉墉是一個喜歡用簡捷的文字來記錄身邊的事,喜歡寫大家看得懂的故事的人,因而本書他針對兒子所做的一件事或對事件的處理方法,用自己和朋友經歷過的、發生在身邊的以及周圍發生過的事例,引述出應該如何來肯定自己是“天地間不可少的一個人”。

《肯定自己》跟之前兩本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劉墉向即將要走入大學繼而走進社會的孩子,展示了真實的社會真實的人生,把過去未提到的吸毒,艾滋病,同性戀,階級觀,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差異甚至死亡和傷害,都當成了本書的主題。而《肯定自己》正式通過這些敏感卻真實的主題,讓我們瞭解了這個真實的世界,繼而培養一種在人生的起步階段就必不可少的肯定自己的態度。

在書的扉頁上寫着他永遠奉爲座右銘的話:“每個人都應當從小就看重自己!在別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這也是全書告誡和鼓勵孩子們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肯定自己!肯定自己是一種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的自信與決心,肯定自己才能不被所謂的成功的機緣而牽絆,把等待成功變成一種積極的“去成功”。

  《肯定自己》讀後感5

心是容器,容得天下。不是有人說過;世界有時只是一顆心的大小。世界很大,卻盡在心裏。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心裏有多大,能住下多少人,又能裝下多少情感。但我知道心是有容量的。有人住進來,也就意味着有人會讓出位置。

讀了劉墉《肯定自己》這本書,我懂的了:與生俱來,我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那是人心的底色。我們也有顆好奇的心,對一切事物都有新鮮感。隨着成長,我們心的容量也逐漸增大。種種的情感在心裏滋生。心裏裝着快樂,也裝着煩惱。快樂是智慧,它能驅散煩惱。在心裏那一種情緒佔的空間多些。

也許可以試着給我們的心靈設一個疏導者或是清掃者,那個人就是我們自己。學會和我們的心靈對話,瞭解自己的心,清走那些不該存放的,裝着那些該保留的。

讓情感各得其位,在自己的路線上行駛,讓我們的心也如順暢的交通環境一樣,不再擁擠。別讓我們的心太擁擠了,適時地卻掉心裏的包袱,讓我們的心有更大的空間來盛裝快樂和美好。我們的心裏就像房子,有門也有窗。打開一扇門,心情就可以自由地來去。打開一扇窗,陽光就會照進來,風兒也會飄進來。

心裏之所以擁擠,是因爲心裏裝的事太多,所以人們更羨慕孩子們。因爲孩子心裏不會裝那多的思想。雖單純但沒有負擔。保持一顆童心,也成爲人們一種期待和嚮往。快樂和煩惱都不是一下子就那麼多的,都是逐漸累積的。快樂讓我們充實,而解決煩惱讓我們成長、成熟。

我們打開自己的心門,讓有用的、沒用的種種走進來。我們卻不懂得清掃心裏垃圾,心裏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時間長了,就容易堵塞。常常聽到有人說有要窒息的感覺。別讓我們的心裏蒙塵,把心擦亮,清理心底那些塵封的記憶,讓更多的美好走進來。我們是人,就擁有人一切。我們的心裏可以裝着信任、裝着努力、裝着堅強、裝着寬容……也可以裝着虛榮、裝着功利、裝着軟弱、裝着自私……

每一種情感都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在我們的心裏各行其道,但偶爾也會偏離自己的軌道,擾亂我們的。所以,適當的掃掃心地,你會很快樂……

  《肯定自己》讀後感6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肯定自己》,而看完這本《肯定自己》一書之後,我得到了許多的啓示,也領悟出許多大道理。

這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是“愛你,不是害你!”這篇文章來說:現在的社會,已經改變了許多,以前那些省吃儉用、刻苦耐勞的人已經不多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現今社會所稱的草莓族和一些吃不了苦的新人類。

造成這種現象的大部分原因是父母過度疼愛孩子,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是一個改變不了的親子關係;可是,疼愛孩子就是讓他什麼事都不用做嗎?也不需要顧及別人的想法及感受嗎?還是他只要把書讀好、工作做好就好呢?然而這些現象在現今的社會裏越來越多,可能也會有逐漸增加的現象發生。

其實這樣反而是害了他!就如文章標題那樣,“愛你,不是害你!”不是使他嬌生慣養壞了!不然就是什麼事都不懂,也不知如何做,讓他們像是溫室中的花朵、籠中的鳥兒,無法自己生存,而真正疼愛孩子的父母親們,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看重自己、肯定自己,要放手讓他們去摸索、去嘗試,去熟悉任何人、事、物;凡事都應讓孩子們親自動手做做看,也可以從錯誤中去學習成長,當作一個經驗值,但遇到挫折、困難,千萬不可以放棄,也不可以氣餒,要堅持下去,如果真的只是因爲一點挫折、困難就放棄,相信學習到的東西,並不會很多。

放手讓孩子自由的飛翔、自由的學習,我想是現今許多家長應該學習的一項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