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如果一切重來優秀讀後感大綱

如果一切重來優秀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篇一:《如果一切重來》讀後感

如果一切重來優秀讀後感

清晨的風永遠是那麼的愜意,在這充滿春色的早晨裏,自己懶洋洋地蜷縮在沙發上,享受着這屬於自己專有的安靜與閒適,這樣的早晨真好,空氣好好,陽光好好,心情也好好!帶着心愛的寶寶盡情地享受着身邊這所有的美好,希望把這生活中的點滴小幸福擴大到無極限,把自己包裹,把自己深藏!心中有那麼一絲的小竊喜!不曾思考過這美好的時光如果重來一次會怎樣?

自從自己有了寶寶後,自己每天除了準時充分地備課之外,偶有閒暇時也會對寶寶進行胎教,關於胎教和孕婦的飲食進補的書籍自己是看了不少,如若說靜下心來好好讀書,那還真的是一件難得的事情,不過什麼事情也無法阻擋我看書的腳步包括我的寶寶,於是在假期我讀了2本散文和3本玄幻小說以及2本校園故事書,在這衆多的書籍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要算馬克·李維寫的《如果一切可以重來》。

從看到書名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的被吸引了。腦海中不時的出現許多問題:什麼可以重來?重來之後又能怎樣?……好多問題纏繞着我,讓我想迫不及待地去了解書中的內容,於是我虔誠的帶着寶寶進入到了馬克·李維的思維世界中,去感受他內心的世界。

記得老人們常說:“這世上沒有後悔藥賣,否則一切就簡單多了。”故事主人公,《紐約時報》記者安德魯馬上就要和失散多年的初戀女友結婚了,然而在結婚前夕,他卻瘋狂地迷戀上了一位在酒吧中邂逅的神祕女郎,以至於在結婚當天拋棄了妻子。當他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決定挽回妻子的時候,他在晨跑時被人刺傷,生命垂危。

在他處於意識模糊狀態的階段,他想起結婚之前去改禮服的時候,他把自己的掙扎告訴了裁縫扎內蒂先生,裁縫告訴他:“生活並非現代的機器,只須按下按鈕就可以將選中的部分再重演一次,生活中沒有任何退回過去的可能。”然而,當他醒過來發現自己回到了兩個月之前的時候,他想,很顯然扎內蒂先生錯了。

他有了第二次機會,挽回他的錯誤,挽回他的婚姻和愛人的心,還要挽救他自己的生命。究竟是誰想要了他的命?是嫉妒他成就的同事?還是因爲他的背叛怒火中燒的妻子?亦或是因爲他報道揭露的事實而被改變了生活軌跡的無名氏?他只有六十二天的時間,去解決這一切。

當翻到書的最後一頁的時候我恍然大悟,我痛徹心扉,我難以想象,當真相揭曉的那一刻,我很失望也很輕鬆,失望是因爲之前自己的種種猜測沒有一個是對的,輕鬆的是我看到了故事的結局,有人說:“做一件事情結果並不重要,關鍵在於過程的享受,可能自己比較追求完美,所以我享受過程也很在意結果。

記得帕斯卡·梅西耶在《里斯本夜車》裏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們總是無法看清自己的生活,看不清前方,又不瞭解過去,日子過得好,全憑僥倖。”這段話言簡意賅地道出人類生存的困境,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盲目地在人世中穿行,瞻前顧後,總是沒有遠見,衝動而又懵懂地爲自己下決定,又不能夠承擔這些輕率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最後往往是追悔莫及。

當自己合上書的一剎那,我設想如果我身邊的一切可以重來的話,自己最想回到的就是學生時代那種無憂無慮;如果一切真的可以重來,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優秀、更孝順!希望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我的爸爸媽媽,希望他們永遠健康快樂;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希望我的人生不要如此的波瀾不驚,我希望自己可以活的轟轟烈烈,瀟瀟灑灑!無憂無慮!快樂無比!

篇二:《如果一切重來》讀後感

“多少人曾夢想着能夠從頭來過,在他們快失去一切時將生活歸零。而這正是我的經歷。”

2012年7月9日清晨,《紐約時報》調查記者安德魯斯迪曼在晨跑中遇刺,隨之倒在一片血泊之中。清醒後的他發現自己回到了兩個月前,上天給了他第二次機會。他有兩個月的時間調查阿根廷獨裁期間一樁醜聞的真相,彌補對最愛的人犯下的罪孽,並找出殺害自己的兇手。

從紐約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安德魯開始與時間賽跑……

看完馬克·李維的這本《如果一切重來》,再來讓我們剝開懸疑小說的外殼,會發現這無非講的是一個愛情、友情、親情的故事,而這點,正是李維擅長的。

老人們常說:“這世上沒有後悔藥賣,否則一切就簡單多了。”故事主人公,《紐約時報》記者安德魯馬上就要和失散多年的初戀女友結婚了,然而在結婚前夕,他卻瘋狂地迷戀上了一位在酒吧中邂逅的'神祕女郎,以至於在結婚當天拋棄了妻子。當他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決定挽回妻子的時候,他在晨跑時被人刺傷,生命垂危。

在他處於意識模糊狀態的階段,他想起結婚之前去改禮服的時候,他把自己的掙扎告訴了裁縫扎內蒂先生,裁縫告訴他:“生活並非現代的機器,只須按下按鈕就可以將選中的部分再重演一次,生活中沒有任何退回過去的可能。”然而,當他醒過來發現自己回到了兩個月之前的時候,他想,很顯然扎內蒂先生錯了。

他有了第二次機會,挽回他的錯誤,挽回他的婚姻和愛人的心,還要挽救他自己的生命。究竟是誰想要了他的命?是嫉妒他成就的同事?還是因爲他的背叛怒火中燒的妻子?亦或是因爲他報道揭露的事實而被改變了生活軌跡的無名氏?他只有六十二天的時間,去解決這一切。

當翻到書的最後一頁時我恍然大悟,當真相揭開時,心中的大石頭也落了下來,我現在還在想,如果真的一切能夠重來,我會怎麼做,也許會反省以前不好的行爲,做得更好吧,從現在開始做好自己!

篇三:《如果一切重來》讀後感

暢銷小說,從昨天晚上七八點開始一直讀到今天凌晨兩點二十三分,如假包換的一口氣讀完。我很喜歡懸疑類小說,但通常情況下書讀到一半就能猜到結局了。但這本書真的不錯,如果不是因爲看過太多的懸疑小說,滿腦子天方夜譚,說不定真能震撼我一下。

安德魯是《紐約時報》的一位資深記者,因爲調查報道一些亞洲國家販賣兒童給美國夫婦領養而一舉成名。但也因此收到了三封匿名恐嚇信。

安德魯的上司奧莉薇亞收到關於阿根廷專政獨裁期間政府殺害異見者的線報,指派安德魯去阿根廷調查。

第二次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回到紐約之後,安德魯終於完成了這份很可能震驚全世界,也可能給他帶來普利策獎的調查報道,但就在報道出街前,安德魯在濱河公園晨跑時遇刺,當他感覺自己正逐漸走向死亡時,卻發現自己回到了兩個月之前,就站在離事發地一公里的地方。

故事正式拉開序幕。

回到過去的安德魯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查出誰是殺害他的兇手,或可以改變被殺身亡的命運。

他把自己的“穿越”經歷告訴了曾經開車刮蹭過他的退休警察皮勒格和摯友西蒙,並取得了他們二人的信任和幫助。

皮勒格負責調查匿名信,他們排除了曾襲擊過安德魯的約翰·卡佩塔——紐約大學的神學教授,他和妻子無意中收養了一個從亞洲拐賣到美國的兩歲女童。看到安德魯的報道後,出於宗教信仰和良知,卡佩塔不顧妻子的強烈反對,借妻子帶兒子回烏拉圭探親的機會親自將已經四歲的養女送回親生父母身邊。導致妻子返美后帶着兒子不辭而別。對養女的思念和對妻兒的愧疚徹底激怒了卡佩塔,他認爲這一切都是安德魯造成的,顯然他完全忽略了這篇報道可能給那些無辜收養人帶來的巨大傷害。

還有卡佩塔夫人,這位理智到冷酷的美人比她丈夫擁有更多的殺手特質。所以排除起來也就更費力氣。

西蒙負責跟蹤安德魯的同事奧爾森,這傢伙一直視安德魯爲眼中釘肉中刺。化名Spookie Kids在安德魯的每篇報道後面侮辱謾罵攻擊威脅。

連安德魯的新婚妻子瓦萊麗都有嫌疑。誰讓他在婚禮前半個月精神出軌,對一個僅在酒吧見過一面的女郎一見鍾情,併爲此在新婚之夜棄新娘而去呢。

當然還有被安德魯調查的前阿根廷獨裁政府飛行員,這傢伙雖然沒有親自殺害或虐待過異見人士,卻涉嫌駕駛飛機把被折磨致死或將死的七百多名異見人士拋入大海喂鯊魚。在獨裁政府被推翻後,他利用大赦和民主政府的軟弱從奧爾蒂斯搖身一變成爲奧爾塔格。不但逍遙法外三十多年,還利用從政府獲得的小產業(它們曾經屬於被虐殺的異見人士)發展成爲一位頗爲富有的皮革商人。

然而,他並不是一個沒有良心不知悔罪的惡魔,甚至我都有些同情他,在專制獨裁的陰霾下,堅持正義的代價可能就是剜眼剝皮割掉生殖器,連累妻兒全都不得安樂,誰能坦然面對毫無懼色呢,甚至連槍口擡高一公分都不行。聯繫到前幾天看的《病隙碎筆》,我忽然特別認同史鐵生的觀點,在酷刑面前變節或在死亡面前投降並不可恥。進而我不得不又當一次美分,爲美國民衆對投降變節等的寬容理性喝彩。大約也只有這樣的土壤才能培育出羅伯特·李那樣的將軍吧。試想一下,如果南北戰爭時他不是選擇了投降,而是爲了堅持所謂的“理想”,爲了自己所謂的榮譽,率殘部進行地道戰游擊戰麻雀戰美國會怎樣?!

所以從來沒當過俘虜、沒受過酷刑的人有什麼資格指責那些熬不過折磨投降的同志呢,沒經歷過誰也別說一定不是叛徒。

話題扯遠了,還是回到這本書吧。

穿越回過去,安德魯採取了不同的行動,“過去”也發生了變化…

書的最後,我終於明白,安德魯並沒有真的回到過去,這一切不過是他被刺昏迷後腦中產生的幻覺,在那短短的幾十分鐘內,他回想了所有細節,設想如果一切重來他會有怎樣不同的選擇,在意識消失前終於知道是誰要了他的命,但他到底死沒死,作者是這樣說的:7月10日,週二,安德魯·斯迪曼的報道如期刊登在《紐約時報》的頭版上。瓦萊麗在病牀旁爲他朗讀了全文,而安德魯還是一直沒有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