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2000字大綱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20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課程改革把“課堂氣氛”提到探究的範圍之內,新課標要求新型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和諧融洽的,是師生互動的,因爲只有在這樣的氣氛中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培養出適應新社會需要的新型人才。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2000字

而實際上,我們的課堂氣氛還很沉悶,大多數時候是教師在唱獨角戲,有時候教師爲了讓學生參與學習也會設計一些問題(往往都很簡單),可是往往是教師又是啓發又是引誘甚至“威迫”學生依然啓而不發,無動於衷,當被老師點到了名,有些學生也只是懶洋洋的站起來用一句“我不會”來搪塞,最後老師只好自問自答了。舉手回答問題的現象只在七年級上學期裏普遍出現,到八九級時就慢慢絕跡了了;在教師的啓發後,向老師提問題或在課後向老師提問題的情況在七、九年級偶爾發生,七年級學生是真的不懂而問,九年級學生往往是問關於中考的問題,而且是那些對自己期望值較高的學生纔會問題是;在教師有意或無意失誤時,七年級學生能迅速指出,八年級學生往往不置可否,九年級學生在用小動作訂證許多次之後纔會有人指出,這是同事們都有的感受,於是評價說:七年級學生愛賣弄,八年級學生無所謂,九年級學生想看老師出醜。

人們都知道,人的問題意識是與生俱來的,並不是培養出來的,因爲孩子開始說話時就開始問問題,他們總在問別人“這是什麼?”“那是爲什麼?”在這些大人們認爲無聊可笑的問題中,他們認識了世界,瞭解了世界,但又在這認識和了解的過程中又有了更多的問題,因爲他們未知的東西(現象)似乎更多了,疑問也就更多了。所以當孩子們走進學校時,對學校充滿了好奇,認爲老師會比自己的父母知道的東西更多,於是,他們會向老師提出許多千奇百怪的問題,也願意告訴老師知道的,所以對老師的提問也非常願意回答,搶着回答,這本是一片光明的現象,可惜,中國傳統教育並不這麼認爲。

傳統教學中的教師不喜歡學生提出太多問題,特別是提與自己所教課程“無關”的問題(他們似乎忘了知識其實不可能“無關”不可能絕對沒有聯繫),所以當學生問到類似問題時,他們要麼拒絕回答,不置可否,要麼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讓他們不再幹“與學習無關的事,浪費時間”,對於課堂上學生的提問,老師也可以用與課堂“有關或無關”來作爲標準,甚至對那些“有關”問題,老師也會用“提問程序”,“提問語言”等條條框框來界定,對於那些回答問題的同學也有衆多規矩,長此以往,最後讓學生都不再問什麼,也不再回答爲什麼(誰都不願意讓人指責了又指責之後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最後,傳統的課堂教學就只乘下教師的自問自答了,課後師生間躲着走了。

要改變這種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我們的教師還應多多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首先,教師要衝破“師者,傳業、解惑也”的傳統觀念。韓愈的一句“師者,傳業、解惑也”成了中國傳統教師的金科玉律,讓中國教師從思想上把自己架於學生之上,認爲自己必須做到“傳業、解惑”讓學生從無知到有知,又非常看重自己的尊嚴,當學生有“惑”問到,而自己不能“解”時,各種擔憂一擁而上,會讓他們惱羞成怒,於是又只好用“師道尊嚴”來欺壓學生,達到讓學生不再問自己問題的目的,而學生在這種教育下也順其自然的不再問了。所以,中國古代的學生往往都不如老師,象孔子的七十二賢人其實並沒什麼聲望,後代的一些大儒教出的學生也都不過爾爾。

人不是萬能的機器,誰都不可能對一切都了於指掌,這個道理古人都懂,所以他們才說“師不必賢於弟子”,學生的提問教師答不出來,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在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只有引導好學生,讓他們去探究,找尋作案,犯不着覺得自己無知。因爲學生能提出問題特別是有價值有深度的問題應該是教師的驕傲,而學生都問不出問題纔是教者的悲哀。

我們如果能把問題當成教學契機,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教室,然而經過老師的引導、點撥激發更多的思考,提出更多的問題,最後又帶着問題走出教室,開始下一輪的探索。讓學生在探究中提高認識,積累經驗,獲得知識。

其次,把“教學生知識”變成“教給學生智慧”。

我們從課本中學習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用這些知識來應對世界,似乎很順理成章。而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的認識,知識從來都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永遠都只代表着過去,而只擁有過去的人是不能適應現在和將來的。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當今社會的.知識總在推陳出新,甚至可以說得上是瞬息萬變的。如,以前人們總在說的世界人種問題,以前人們只說世界上有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混血兒,現在有資料說世界上還有藍色人種,人數已過千。還有我們總是說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而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曾向外宣佈中國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民族……面對如此複雜多變的社會,我們如果還只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書本知識,那只是把學生當成了裝知識的袋子,而他們也只是裝裝而已,他們“裝”的這些知識是應付不了這個世界的。如果我們能教會學生探究知識,教會他們自己去探究知識的來源與發展,就教會了他們認識世界、瞭解世界、應付世界的能力,而他們在這個探究過程中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在應付世界時變得得心應手,變得聰明,而不至於象古代的讀書人書讀得越多越笨,成了百無一用之人,也不至於象以前的學生讀十幾多年的書,大學畢業了卻找不到一份自己可乾的工作來換取自己的生活必需品。

古人尚且知道“授人以魚不及授人以漁”,新社會的教者們爲什麼不能在從教中授於學生“漁”,讓學生把“知識”變成“智慧”呢?

做到從思想根源上改革之後,我們的教學、我們的課堂自然會改觀,我們教者就再也不是“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書相同”了,我們的生活也自然會充滿光彩,變得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