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教育的理想與理念》有感

讀《教育的理想與理念》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教育的理想與理念》讀後感

讀《教育的理想與理念》有感

劉昕晛

學校的讀書月活動開始了,本來想多讀讀儒家的學說《孔子評傳》,增加閱讀範圍,提升自身修養,薰陶思想,無奈書店沒有現成的書,只好作罷。選了一本《教育的理想與理念》細細讀來,這本書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被文中的文字溫暖着,被作者睿智的話語,精闢的觀點,教育的理念打動了、、、、讀了以後,我明白了良好的教育是什麼。

良好的教育首先要求的是教育者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系統地閱讀,批判性地閱讀。我們也經常跟學生講要多讀課外書,書籍是人類文明不滅的火種,人類走向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記得有人說過“沒有一艘船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象一頁跳躍的詩行/把人帶向遠方。”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我們的:“啓發智慧和鼓舞人心的書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前途。學校首先是書籍。”大自然的奇妙景觀,不僅給人們以美的陶冶,也給予人們以智慧的啓迪。人的心靈因爲細膩而偉大,因爲關懷而多情,是教育使我們有了一顆豐盈的心靈,我們怎能不感到幸福。在作者的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一種良好的教育。

在教育中,重要的不在於讓學生記住了什麼,重要的是我們所獲得的文化浸染、精神薰陶和理智的啓悟。所以“意義的發現”比之失誤的科學描述更重要。充實、純潔的精神生活就是讓兒童瞭解更廣闊的世界,感受到人類智慧的高妙和偉大心靈的美好和深邃,從而使學生感悟到世界的一切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到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豐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從來沒有讀到過一本令他激動不已、百讀不厭的讀物,從來沒有苦苦地思索過某一個問題,如果從來沒有一個令他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和體驗,如果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歎……那麼,他(她)就沒有受到過真正的教育。

教育就是這種有方向和目標的活動,這種活動使受教育者成爲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嚴的、具體的、現實的個體。惟有這種良好的教育才能夠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強健,給彎曲的脊樑帶來挺拔,給卑瑣的人們帶來自信。而我們的教育呢?過於強調用簡單的重複、高深嚴格、強化訓練的方式來實現“知識”的快速積累。而創造裏的生髮需要閒適與自由作爲土壤,自由的心靈纔會有快樂。過多的限制只會壓抑孩子,使孩子處於沮喪的、無奈的、消極的情緒中。曾經有個孩子因爲不想去練鋼琴,而想最好媽媽生病就不會有人送他學琴,這樣的沒有內在的動力支持學習,只能是摧殘。在學校裏,作者認爲理想的教學是一種完美的教學,而完美的教學有兩個不可缺少的要件,一是深刻,二是真誠。所謂“深刻”,就是教師能夠給予學生匠心獨運、別有洞天之感,能夠喚起學生的驚異感和想象力,能夠使學生茅塞頓開、忽然開朗。

所謂“真誠”,就是師生之間坦誠率直,一言一行都發自內心。在深刻而真誠的教學活動中,課堂不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陣地,不是教師傳經佈道的舞臺,而是學生積極地思考,主動地發問,大膽地質疑,熱烈地討論,激烈地爭論,踊躍地表達。在深刻而真誠的教學活動中,師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樂,頓悟的驚喜,激情的燃燒,真情的涌動,靈性的煥發,情感的融合,心靈的碰撞。記得有位名人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的確,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每天也會有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

教育是需要情感的,情感教育是心靈的晤對與真情的沐浴,它牽引着人們回到真實的生命狀態、回到本原的心靈感覺,去體悟內心深處的靈性之光。讓我們努力起來,在教育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讓學生有更多的活動、更多的平等交往與對話、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賞、被人關愛的溫暖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