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800字精選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800字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導語:《最苦與最樂》的作者是梁啓超。他是戊戌變法的領袖之一,也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大學者。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最苦與最樂》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800字精選

  七年級《最苦與最樂》讀後感作文【1】

苦難,你姍姍而來。帶着微笑,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永恆的烙印。 苦難,這場人生的必修課,造就了天才,改變了世界。

在苦難的海洋裏,人們一直在尋求她的最小值,困難,不在是壓倒人的精神負擔,而是激發潛能的催化劑。

史鐵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他坐着輪椅去尋找苦難的最小值。他曾說:所謂宿命就是無奈,所以我說是在悲劇的背景中做喜劇的演出,你不承認這種悲劇的背景,你是個傻瓜;你不做這種喜劇的奮鬥,你是個懦夫。他不是傻瓜,也不是懦夫,因爲他知道去尋找苦難的最小值,去創造人生的輝煌。

洪戰輝,他不僅爲了自己,還有別人,他尋找着苦難的最小值。命運捉弄人:父親是間歇性精神病人,不堪生活重負的母親離家出走,年幼的弟弟和嗷嗷待哺的`妹妹。從12歲開始,貧困與苦難就將洪戰輝推進一個黑暗的枯井。這是一個孩子難以承受的重負,洪戰輝卻用他稚嫩肩膀扛起了這一切。他不願意看到一雙滿懷希望的眼睛被人漠視。他,出於自己的良心,收養了一個被人遺棄的小女孩。他願意自己承受苦難,也不要別人來幫他抗那沉重的擔子。 苦難也許是失敗,但她成就了愛迪生。他在發明電燈時,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在每一次試驗失敗後,他總結經驗,又投入到下一次的試驗中,反反覆覆,直到成功爲止。是他,在尋求到苦難的最小值之後,照亮了這個世界。 苦難就像一塊石頭,對於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強者來說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貝多芬在尋求苦難的最小值,在雙耳失聰之後,造出了震驚世界的音樂《第三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時間還在一樣地走着,苦難也在不停的奔向那些不幸的人。不,也許他們是幸運的,如果他們找到了苦難的最小值,他們就可能成爲一顆顆耀眼的珍珠,發出璀璨的光芒。

  七年級《最苦與最樂》讀後感作文【2】

我認爲:責任是誠信的表現。失去了責任也就失去了一切。它論證了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道理: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了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人生最苦的事,莫過於身上揹着一種未了的責任。”是啊,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是苦還是樂,是喜還是憂。只能如作者所說:“自然是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一個人在世間活一天,便有一天需做的事,一天須盡的責任。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盡了責任,你會感到很光榮;而未盡責任,你就應該感到慚愧。

就像我身爲班長,我就應該儘自己的責任來管理好整個班級,使班級進步。雖然有些同學說我愛管閒事、經常打小報告,但我會說:“這是我的責任。”盡了責任,我感到很快樂。

每日,我們爲學習、爲生活、爲工作而不斷奔波,成千上萬的瑣碎事情就像浪一樣朝我們涌來,讓我們應接不暇。雖然如此艱辛、如此辛苦,但我們還是會任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每項工作,因爲有一個沉重的鎖鏈套在我們身上,那就是責任。

責任是我們身上不可缺少的東西。讓我們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吧!

  七年級《最苦與最樂》讀後感作文【3】

責任心,其實是人人皆有的。就一般人而言,誰沒有家庭責任心?誰沒有對學習、對工作、對事業的責任心?誰沒有對國家的責任心?問題是在責任與享樂、安逸之間,有時候我們心靈的天平會向後者傾斜。於是,責任就被我們淡忘了,被我們暫時的拋在腦後了。

《最苦與最樂》的作者是梁啓超。他是戊戌變法的領袖之一,也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大學者。《最苦與最樂》是他的一篇演講詞,所談論的中心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責任”。所謂最苦與最樂,無不和“責任”二字聯繫在一起。這種別開生面的苦樂觀,在作者的筆下,不僅闡發得今人令人由衷的信服,而且令人肅然起敬。

這篇文章從最苦與最樂的角度來探討人生的價值,言近而旨遠,既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又賦予其嶄新的現代意識。特別是“盡得大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責任就得小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這些認識超越了古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民同樂”之類的苦樂觀,將承擔社會責任,完成社會責任作爲一件最大的樂事來談,反映了作者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梁啓超之所以要把人們的“苦樂觀”與責任聯繫起來,就是要強調我們所肩負的責任,要我們把這種責任放到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這樣,我們才能念念不忘我們的責任,才能真正盡到我們的責任,這種積極進取,以天下爲己任的人生觀即使在今天仍有其現實的教育意義。

在我們青年學生的心目中,家長有撫養自己的責任,老師有教育自己的責任,他們都應該盡心盡責地關愛自己,唯獨自己卻無須對長輩,對集體,對社會承擔責任。這種責任意思的淡薄,在在青少年中可以說是相當普遍的。所以,青少年感受不到未盡責任的痛苦、盡了責任的快樂。因爲他們認爲自己肩上沒有任何責任。所以,青少年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樹立責任意識,學習這篇課文就有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