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掩耳盜鈴的讀後感

掩耳盜鈴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掩耳盜鈴的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掩耳盜鈴》這篇成語故事以後,感觸很深。

掩耳盜鈴的讀後感

故事主要講的是:有一個貪財的人看見了一口大鐘,就想揹回家去。可是鐘太大、太笨重,他一連搬了幾下,都沒能搬動。於是,他找來一隻鐵錘,打算把鍾砸碎,再一塊一塊拿回家去。不料那人用錘砸鐘的時候,發出了一陣陣洪亮的鐘聲。這下他可犯難了:“要是別人聽見響聲,都來奪鍾怎麼辦呢?"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他認爲:只要自己的耳朵聽不見了,別人的耳朵應該也同樣聽不見。於是,他放心大膽地用力去砸鍾,巨大的響聲傳得很遠,官差聞聲趕來,把他抓獲了。看到這裏,我不由自主地笑出了聲:那個人太愚蠢了,真是自欺欺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自作聰明,想欺騙別人,實際上是自己欺騙自己;做任何事情要經過再三考慮以後再做,不能隨便下結論,那樣倒黴的只會是你自己,不會是別人。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是屬於你的東西,你就不能佔爲己有,無論這個東西你是多麼的想得到,這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引以爲戒。

掩耳盜鈴的讀後感2

《掩耳盜鈴》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個人溜到了一座大廟,看見了一口又漂亮又精緻的大鐘。他想:這麼一口大鐘,一定能賣很多錢,於是他打起了“偷”的主意。他想把大鐘擡走,可是他使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擡不起來。他苦思良久,終於想到了辦法。就是把大鐘打碎,一塊一塊地拿走。他扛來錘子,使勁地砸了一下。“呯!呯!呯!”可震死我的的耳朵了!這樣不就是在告訴廟裏的和尚我在偷鍾嗎?於是他賭住了自己的耳朵,果然聽不到了,但是卻招來了一幫和尚,抓住了他。

看了這個故事,我一邊捧腹大笑一邊想:我和同學們都有過《掩耳盜鈴》的行爲。

比如,我平時看到了一些好聽的詞語,但是不懂它是什麼意思,瞎編了一個解釋,以爲不懂的人聽了就可以顯得我很有學問。但是明白人聽了一定會哈哈大笑,因爲這個解釋根本“驢脣不對馬嘴”啊!又如,同學們在學校裏寫老師留的作業,爲了必免出錯,直接抄答案,來應付老師。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問題,就一定可以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通過讀了《掩耳盜鈴》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待學習,我們應該認認真真、仔仔細細,不要不懂裝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掩耳盜鈴的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掩耳盜鈴》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盜人家的`鈴鐺,結果被這家主人當場抓住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做人做事切不可自作聰明,否則到頭來吃苦頭的還是自己。

今天下雨在家不用畫畫我拿起成語故事讀起了《掩耳盜鈴》這個寓言。故事主要講的是:有一個貪財的人看見了一口大鐘,就想揹回家去。可是鐘太大、太笨重,他一連搬了幾下,都沒能搬動。於是,他找來一隻鐵錘,打算把鍾砸碎,再一塊一塊拿回家去。不料那人用錘砸鐘的時候,發出了一陣陣洪亮的鐘聲。這下他可犯難了:“要是別人聽見響聲,都來奪鍾怎麼辦呢?"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他認爲:只要自己的耳朵聽不見了,別人的耳朵應該也同樣聽不見。於是,他放心大膽地用力去砸鍾,巨大的響聲傳得很遠,官差聞聲趕來,把他抓獲了。看到這裏,我不由自主地笑出了聲:那個人太愚蠢了,真是自欺欺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自作聰明,想欺騙別人,實際上是自己欺騙自己;做任何事情要經過再三考慮以後再做,不能隨便下結論,那樣倒黴的只會是你自己,不會是別人。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都在看着呢?

今天我讀了掩耳盜鈴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了:

以前,有人跑到範氏家,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了一口大鐘。

鍾是用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大鐘揹回自己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拿也拿不動。

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弄碎,然後揹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錘,拼命朝鐘丟去,一聲巨響,小偷想:“糟了,這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在這裏偷東西。”小偷張開手,想捂住聲音,鐘聲依然傳向遠方。他越聽越害怕,於是收回手,捂住耳朵。

鐘聲變小了,小偷高興了,妙極了!鐘聲聽不見了,他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捂住,想這下誰也聽不見了,小偷再砸起鍾來,聲音傳向遠方,人們聽見了,便把小偷捉住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不能偷東西,也不能自欺欺人。

其實我也做過這樣愚蠢的事,剛上學的時候,我特別貪玩,上課的時候,我也不注意聽講,我想,反正家長也看不見我的表現。回家寫作業的時候,我一邊玩一邊寫,時間白白浪費了,讀了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原來我是在害自己。

掩耳盜鈴的讀後感4

《掩耳盜鈴》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個人溜到了一座大廟,看見了一口又漂亮又精緻的大鐘。他想:這麼一口大鐘,一定能賣很多錢,於是他打起了“偷”的主意。他想把大鐘擡走,可是他使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擡不起來。他苦思良久,終於想到了辦法。就是把大鐘打碎,一塊一塊地拿走。他扛來錘子,使勁地砸了一下。“呯!呯!呯!”可震死我的的耳朵了!這樣不就是在告訴廟裏的和尚我在偷鍾嗎?於是他賭住了自己的耳朵,果然聽不到了,但是卻招來了一幫和尚,抓住了他。

看了這個故事,我一邊捧腹大笑一邊想:我和同學們都有過《掩耳盜鈴》的行爲。

比如,我平時看到了一些好聽的詞語,但是不懂它是什麼意思,瞎編了一個解釋,以爲不懂的人聽了就可以顯得我很有學問。但是明白人聽了一定會哈哈大笑,因爲這個解釋根本“驢脣不對馬嘴”啊!

又如,同學們在學校裏寫老師留的作業,爲了必免出錯,直接抄答案,來應付老師。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問題,就一定可以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通過讀《掩耳盜鈴》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待學習,我們應該認認真真、仔仔細細,不要不懂裝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掩耳盜鈴的讀後感5

在我六歲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成語故事》。我可喜歡了,這本書我讀了一遍又一遍,這些故事還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則故事是《掩耳盜鈴》。

這則故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楚國有一個小偷,看見鄰居家門前有一個漂亮的鈴鐺。於是他就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鈴鐺,那該多好啊!第二天,他決定去偷鈴鐺,當他的手剛碰到鈴鐺時,就發出了十分清脆的鈴聲。嚇得他撒腿就跑。“怎麼樣纔不讓鈴鐺發出聲音呢?”他苦思冥想,終於他想出了一個妙計。

第三天,他帶上紙巾和板凳就出發了。到了鄰居家門口,他用紙巾將自己的耳朵塞住,他想這樣別人就聽不見了。他用手輕輕的去取鈴鐺,果然沒有聲音。“這下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取鈴鐺了,反正有沒有人聽的見。”可是,正當他沾沾自喜的時候,主人牽着小狗出來了,抓了個正着。他一下子驚呆了。

讀了這個故事,你可能也和我一樣會明白:人如果做自欺欺人的事,是得不到好下場的。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在做練習題的時候,有的同學不會做,就看同學的答案。老師批改他們的作業,雖然是全對,但是沒有經過他們自己的思考,以後出現這樣的問題還是不會做。顯然,這樣既欺騙了老師,有欺騙了自己。

所以,我覺得做人要誠實守信,不然以後就沒有人相信你,沒有人會成爲你的真正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