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湖上遐思——讀神的一滴有感

湖上遐思——讀神的一滴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湖上遐思——讀神的一滴有感

誠如是,徐志摩對待自然的態度是如此坦然,他是瞭解美的,也是懂得如何去欣賞美的。如何讀懂美,我不敢妄談,但我明白,讀懂美的過程便是與美的交流、溝通,能從精神境界去探討。這一點,不僅可從梭羅與徐志摩兩人對美的闡述中發現,其實細細品味,生活中無處不是美。

能發現美,靠的是一雙慧眼。梭羅將瓦爾登湖比作了大地的眼睛,樹木成了睫毛,羣山、山崖是她的'眉毛。以此便是可見其觀察力之強。但這僅僅是是第一步,美的發現,是要用心靈來觀望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自然,用眼睛看,實是在用心靈感受。那清清的水,涼涼的風,高高的樹,藍藍的天從這些美景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梭羅對自然的癡迷和那天人合一的感受,彷彿自己也融入到那物象之中了。即使沒有用眼睛看,也能用心靈看,用心靈與智者交流,觸摸他們的心靈,細品其眼中獨特的世界。

當然,從他的筆下,更能透射出大自然的那種神韻洗滌一切的自然偉力。這便是他最想表達的思想。

能感受美,靠的是一顆心。人經歷了城市的喧囂,爾虞我詐的功利場,這便需要能洗滌這些的力量。於是,梭羅他找到了。即使他義憤填膺地看到了受到破壞的心中的聖境,卻也因大自然無比偉岸的重生而感到歡呼雀躍。是他內心長久以來與瓦爾登湖交流,才能變得如此寧靜。到底是人因自然而澄澈了內心,還是自然因人而更富生命氣息呢?

真正愛美,不是索取與擁有,而是欣賞與珍惜。這也是我第一行寫下徐志摩的小詩的原因。徐志摩對美的態度便是交流與欣賞,儼然將橋看作了一個朋友,可說可笑,輕輕地走,輕輕地來,多麼富有詩意,不亦樂乎哉!茫茫然,我卻又平白地聯想到另一位年代更久遠的詩人,卻也能有如此先進的思想,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無情無聊之事,卻也有情,能成美事,灑脫的態度,着實令人欽佩。我想,古今之人,欣賞美,便是從精神上來進行探討的;但美不需要佔有,強行地佔有,只會令美有缺陷,自貶了美的境界,美也就不美了。梭羅對此亦是這態度,他更多地表達其對不懂欣賞者的憤慨。無知的村民偷取湖中之水,機器猶如惡魔,足見其內心的憤然烈火。他是憤怒的,心胸卻又像湖一樣博大,湖原諒了他們,所以他也是。或許瓦爾登湖期望有更多的人像梭羅一樣欣賞湖的美麗。

也許他被湖同化了,又也許他本就與湖一樣本真自然,我從字裏行間讀出的也許就是一個真正懂得美欣賞美的梭羅,也許美便是要在發現與欣賞中同步昇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