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生第二》優秀讀後感(精選6篇)

《學生第二》優秀讀後感(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第二》優秀讀後感(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第二》優秀讀後感(精選6篇)

  《學生第二》優秀讀後感1

當初次看到《學生第二》這本書時,我就被書的題目深深地吸引了,既然“學生第二”,那麼誰第一呢?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當然是教師。在“以學生爲主體”的新課改時代,這個概念無疑是很有衝擊力的,的確,關注學生首先應該從關注教師開始。因爲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本書作者在幾十年間由一位普通的語文老師、班主任,逐漸踏上教導主任、校長職位,併成爲教育局主任,我想這和他喜歡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去審視教育,善於跳出教育看教育,擦亮了第三隻眼睛有關,當然也和他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與無限熱衷有關。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業,以學生爲本,塑造他們美好的人生,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正如書中所說“一位教師,在校園裏、課堂上,舉手投足間,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可以春風化雨,也可以‘近墨者黑’”。所以老師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但是,有多少人能想到老師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呢?文中列舉的幾個例子感觸頗深,一位心情不好的老師怎能上好課呢?所以有時覺得做老師特難。

李老師認爲:當強調學生在主體、學生中心的時候,我們應當把教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因爲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沒有壓力不行,僅有壓力不夠”對一個從事着塑造人這一崇高職業的教師來說,如果他的動力不是來自於熱愛,而僅僅是來自於壓力,這樣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教師沒有感到幸福的校園裏,學生還能體會到幸福嗎?只有學校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教師纔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學生第二”,就意味着教育或者學校應該首先關注的是教師,因爲學生的健康、學生的幸福、學生的成長……是以教師的健康、教師的幸福、教師的成長……爲前提條件的!痛苦的教師哪怕要給予學生瞬時的幸福感都是極爲困難的,倘若這種痛苦感不幸演變爲職業的生態,那是教師的不幸,更是學生的不幸。有人會說,教師作爲教育者肩負着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必須無條件地保證學生的幸福成長。教師畢竟也是“人”啊!

“教師第一”是相對於管理者來說的,而學生第一,是相對於教師來說的,一切教育資源的建設,爲的是服務於學生,爲的是學生的發展。作者說“讓教育資源流動起來”,這該成爲我們每個教師的共識,而不僅僅是管理者的決策。教育資源的真正“流動”還得靠每一位學科教師。我們是否可以讓把美術課堂也適時地移個位,去美術室感受一下藝術的氛圍,去校園寫生,甚至走向社會這個大課堂;我們是否可以更多地讓學生走進科學實驗室,讓學生更多體驗實驗與探索的樂趣……

教育主管部門在我們農村小學教育資源的投入上,最近兩年“大方”多了,學校的各室也已建立起來,面對這些資源,作爲一線的教師,我們應該很好地利用起來,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是我奮鬥的目標。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可以獲得成功;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還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這種良好的習慣可以影響教師一個人的一生,也可以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學生第二》是作者二十多年實踐的結晶,他告訴我們學校的管理者要善待我們的老師,教師纔是第一位的,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去,才能保證學生健康、幸福的成長。

  《學生第二》優秀讀後感2

充滿無限的好奇拿過《學生第二》這本書,怎麼讀完《學生第一》了,還會有《學生第二》呢?作者李希貴究竟想要表達什麼呢?學生究竟是第一還是第二呢?帶着好多疑問,我開始了閱讀。而這一讀就一發不可收,一連幾天,我什麼都沒有做,整天抱着書讀讀、畫畫、寫寫。今天,終於把它拜讀完了。整理了一下思緒,讀後的感受很多。

書中好多事例都彰顯了管理的藝術。作者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去審視教育,使教育呈現別樣的局面。玟琳凱化妝品公司的老闆瑪麗。凱買斷了凱迪拉克汽車公司中粉紅顏色的小汽車,專門配發給表現突出的員工;拿破崙在軍營中走動,叫得出手下全部軍官的名字……這一個又一個事例告訴我們:管理真的是一門了不起的,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讓每一個被管理的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在學校裏如何讓老師有被尊重、被認同的感覺?如何讓老師獲得源源不斷的內動力來從事教育工作呢?這是需要學校領導深思和踐行的。因爲學校發展的主體是教師,離開了教師學校何談發展?

"不要混到划船的隊伍中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越級,不包辦,教師的事情不能校長做,校長的事情不能教師做。領導不一定是最聰明的、能力最強的人,但一定是心胸最寬廣,最有遠識的。領導的一句:"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看似簡單,卻看出了領導的智慧。這句話會引起下屬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會有更多的方法出現,使下屬越來越聰明,避免了依賴的心理。簡單的一句話,看出了管理者"懶惰"的智慧。管理真是一門偉大的藝術。

書中作者在工作時的好多做法都給了我啓示。學校文化的打造、經營需要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人人都要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校園是所有教師智慧的結晶,這樣形成的校園文化建設會內化成每一位教師生命成長的動力。作者對教師角色的定位我很贊同,我們不能把教師看成是蠟燭、春蠶、鋪路石等一類悲情角色,教育的真諦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幸福成長的過程,而不是犧牲了一方造就另一方的苦情劇。作者努力在學校創造條件、營造氛圍,鋪設臺階,從物質生活上關心每一位職工,在事業上爲每一位教職工鋪設成爲英雄的臺階。他爲教職工提供"生日午餐",爲職工子女發放節日禮物,爲教師開設"教師成果展廳"……這種種做法無不看出作者對教師的尊重和關愛。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中,每個人都找準了自己的座標,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和光榮,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在這樣的校園環境下工作,老師的職業幸福感永遠不會遠離,每一位老師的人生都將綻放光芒。

讀到了這些,我才漸漸地明白,《學生第二》想要傳遞的是在學校裏永遠不要忽視學校的主體——教師。從這個角度看,學生應該放在第二,而在學校和教師的眼中,學生永遠是第一位的。所以《學生第二》的提法並不矛盾,它明確地告訴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一定不要把教師丟棄。從教學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我們永遠要激發教師的內驅力,使教師在被認可、被尊重的同時,在愛的土壤裏去播撒愛,在自由的園地裏生長愛,這樣教育的春天才會永駐。

  《學生第二》優秀讀後感3

當初,因爲自己剛當班主任,缺乏經驗,心裏不踏實,很想了解一些關於教育的理論知識,於是去書城挑書,以求心裏的一絲慰藉。因爲書多,挑得我眼花繚亂,低頭休息之際,《學生第二》印入眼簾,在新課程改革中,不是應該把學生放在第一嗎?學生是主體啊!它的書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很想了解書的內容。於是,伸手挑出這本書,就這樣我走進了這本書,雖然只是每天晚上睡覺前翻一翻,但李希貴校長對教育“睿智”的思考讓我感嘆,他對老師的理解讓我感動,他的說話藝術讓我驚歎,他淵博的學識讓我折服。

我就粗淺地來談一下我讀書後的幾點感受。

  一、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書中李校長舉了幾個案例來體現:學校裏的圖書管理員是一名老教師,在青年教師漸漸變多,對他又不瞭解,都當他是普通的圖書管理員,被冷落了的時候,這位教師開始悶悶不樂,服務態度也開始不那麼“和藹可親”了。校長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想出了辦法,找了最好的書法老師和最好的表字師傅,在教師節贈與寫有“三朝元老”的字匾,讓這位老教師心裏充滿溫暖,重新變得“和藹可親”。杜威說:在“人類多有的衝動中,以‘希望成爲重要任務’的慾望最爲強烈”。 其實,我覺得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希望被得到重視。作爲一名老師,在學校被重視了,老師纔有動力竭盡所能地付出自己的心血,如果一名教師一直默默無聞地貢獻自己,卻得不到學校任何一句肯定的話語,我想任何一位這樣的教師在這種情形下都會被現實澆滅所有的教育熱情。

雖然說,教師和學生有一定的年齡差距,但心理方面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只是我們不善表達罷了,學生希望被老師重視,其實,教師也同樣希望被得到重視。教師重視自己了,教師自己纔有熱情進行一些日常教學。教師有了熱情,孩子纔會喜歡上教師的課堂,喜歡上學習。試想,如果一個不重視自己的教師,讓他如何去重視學生?這個道理,就如同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如何去愛別人。只要我們有了重視自己的心理,我們纔會在課堂上充分展現我們的熱情,或給予學生一個微笑,或輕撫學生的頭,或給學生一句簡單的問候,或找學生簡短地談談話。這些雖然都是一些簡單的活兒,但都會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被重視了,學生有了這種心理,才更有激情去奮發學習。所以,教師重視自己了,也就是在重視學生,疼愛學生。

  二、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

李校長說,在他的學校有18個班級,平老師的教室最乾淨,地面幾乎是白的。他就向平老師取經,平老師給他講步驟,他聽了覺得很簡單:跟掃自己的家一樣嘛,簡單!後來他也照着做。經過一段時間後,李校長去比較兩個班的地面,一個白的,另一個還是黑的。從這件事情聯想到自己,我要學平老師學習的何止是怎麼打掃那麼簡單,貴在向平老師學習持之以恆,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的精神。掃地,多麼簡單的一件事,但真要每天這樣認認真真地打掃,這就難了。我對我自己的堅持力不敢恭維,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是我經常乾的事情,雖然說這種事情做起來比較簡單,但越簡單的事要把他做出色就越難。其實在我們學校,這樣的教師很多,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得不簡單!很多老教師在學校教了幾十年的書,帶過那麼多的學生,對於 教育事業卻一直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幾十年如一日。認認真真教一年書很簡單,就像我們新教師,剛走上講臺,新鮮、熱情,認認真真教幾十年書才叫不簡單。

  三、從哪裏尋找教育的力量。

在讀師範時,一直認爲就“教師是最神聖的職業”,走上講臺後才發現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面對後進生,當你講了一遍又一遍,學生還是不理解的時候,讓人沮喪;面對個性張揚的學生,又顯得手足無措。對此,許多老師茫茫然進而憤憤然。我覺得唯有充實自己--多看書,可以是與自己工作有關的教育書籍,也可以是自己喜歡看的散文,小說等等,讓自己從書中去尋找力量,從而客觀冷靜地去面對事實,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處事。

  四、學生第二。

老師都是爲學生着想,什麼都一手抓,特別是班主任,什麼都要去管,抓到最後自己麼痛苦,學生也越來越漠然。長年累月,學生成了出氣筒。所以學生第二有道理,爲了“可持續發展”把學生放第二,有利於學生和老師的身心發展。

  《學生第二》優秀讀後感4

當今社會好象有點“黃世仁怕楊白勞”,意思是說討債人怕還債人;“老師怕學生”。這使一個從事教育工作三十三年多的我,不說老將,老兵吧!頭有點暈。讀了李希貴著的《學生第二》後神又有點清爽。

教學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這個傳統的教學常識一定要守住。對一位校長或者教育管理工作者來說,關注學生首先應該從關注教師開始。在管理工作中,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與我們需要運用的手段並不是同一件事情。如果我們總是一味地盯住目標而不去思量自己的角色,說不定會鬧出南轅北轍的笑話來。

學校以“教師第一”,這個傳統的教學常識一定要守住。當學校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教師也會熱愛自己的學校,關愛自己的學生,提供最優質的課。想一想我們有些學校,更多地給教師是壓力。不錯,壓力就是動力。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另一句話,“沒有壓力不行,僅有壓力不夠”。對一個從事着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崇高職業的教師來說,如果他的動力不是來自熱愛,而僅僅是來自於壓力。這樣的塑造,其結果肯定是十分可怕的。

教師也,《師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我說:教師是教學生做人、做事,圍繞做人、做事如何教給學生知識。什麼課改、培訓、進修等等,都要圍繞學生如何做人、做事的知識轉。這個傳統的常識一定要守住。一萬年不會變。我們教師不用怕學生,只要我們憑良心教學生做人、做事。做人,做最好的我!做事,做盡力的事!

  《學生第二》優秀讀後感5

剛拜讀過李希貴大師的學生第一,我們要“以學生爲中心”、“學生至上”,爲什麼又提出“學生第二”呢?若“學生第二,那誰第一,難道是教師?”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的書名,激起我的好奇,於是我迫不及待的一直讀下去,越看越感動,感動於李老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感動於他的學校管理模式,感動於教師可以這樣對待。

作爲一個學校的經營者他是的,不尋常的。在這本書中他大篇幅引證企業管理經驗,這位教育管理專家,善於藉助他山之石,創造性地運用到自己的教育管理實踐中。本書簡直就是學校管理企業化、市場化的講座,我看到了一連串的知名的企業:麥當勞、摩托羅拉、伊頓公學、也看到了崇拜的人名:比爾·蓋茨、松下幸之助、高爾等等,讀到了一個個生動的企業運營成功事例,通過對企業管理的成功借鑑,我們所受的啓迪是多方面的,比如他們做的“希望經銷商”管理下的在學校裏四處轉悠找活幹的維修工人,能提前一兩個小時來學校等待就醫的校醫等。這就是一個校長管理學校的智慧與藝術,值得我們好好地去。

對待教師他也是很有自己的方法,他深知只有讓教師有了幸福感,他們才能更好的投入教學中去,“學生第一”才能更好的實施。李希貴老師談到,要真正落實“學生第一”,必須先“教師第一”;他說:只有“教師第一,學生第二”,才能真正達到“學生爲本”、“學生爲中心”、“學生爲主體”的目標。李希貴老師舉例說:“豪爾認爲,當公司把員工放在第一位的時候,員工就會把顧客放在第一位。同樣,當學校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教師也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一位老師,當他的家庭問題、待遇問題、被社會認可的問題等都不成問題了,他們自然就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生的身上。學生中心、學生主體地位是靠教師去實現的,在校園裏,在課堂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同時,才能保證學生的幸福成長,由此看來,“教師第一,學生第二”這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絕不是譁衆取寵。並且對教師的關注,不光是物質的待遇,更重要的是精神,於是就有了“功勳教師”、“我最戴的老師”、“孺子牛”等各獎項的評選,年滿30歲青年的牌匾,慶婚和慶壽活動,免費的生日午餐,教職工子女的春節禮品等等,關心尊重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古人云“教學相長”,學校教育的最終方向是促進人的合諧發展,校長樹立了“教師第一”的思想,教師自然就擁有了“學生第一”的心態,制度強調了“教師第一”的觀念,教師的專業成長所轉化成動力自然就能帶來“學生第一”的效果……

對於學生李希貴老師要求多一些衡量學生的尺子。他們學校曾經開展過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甚至有一年,他們開發出近200個獎項。事實證明“尺子”越多,好學生也越多。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成果。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學校,我們往往只看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各種長處,讓一些有特長的學生認識不到自己的優點,便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打消了學習的積極性,其實如果能夠找出他們的亮點,我想對於他們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有很大的幫助。

《學生第二》是李希貴多年實踐的結晶,他告訴我們學校的管理者要善待教師,教師纔是第一位的。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如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去,才能保證學生健康、幸福的成長。

  《學生第二》優秀讀後感6

讀了《學生第二》,讓我看到了李校長真實的一面,他敢於發言,敢於講真話。記得這本書上說了這樣一個案例:“在一次校長論壇上,李校長問一些所謂的具有先進教學理念的校長,假如學生和老師發生了矛盾,告到校長那裏,校長會批評誰?那些校長都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批評老師。問他爲什麼?因爲學生第一,教育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一切爲了孩子,爲了一切孩子,爲了孩子的一切,當先進的教育理念碰到了教師與孩子的矛盾,孩子勝!”其實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是沒有錯,但是被一些人理解錯了。經沒錯,唸經那和尚嘴歪了。以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在糾正教師沒有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只知道照本宣科,全然不顧學生“死活”,認爲教師纔是教育的核心,學生應該完全聽從老師的教誨,否則,就是學生就會誤入歧途,不能成纔等等。而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家庭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成長,越來越需要高質量的教育,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有個性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關注孩子的個性成長了!

怎樣才能更關注孩子,這是就凸顯出教師的重要作用了,只有把教師的位置擺正確,把教師看成是學生人生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人,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引領孩子正確的走好人生的道路,才能讓孩子真正成人。很難想象當學生和老師發生了矛盾,校長很不客氣地批評老師時,老師還有什麼尊嚴可言,別說老師一般情況下是正確的,就算是錯誤了,教育方法不正確了,校長應該毫不猶豫地站在老師這一邊,這樣說不是說教育不講道理,而是教育的大方向不能變,因爲我們是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自古以來,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而一個沒有人格尊嚴的人怎能讓學生信服你,一個不分青紅皁白就被校長批得體無完膚的人,說出的話還有什麼值得相信。教育不是做生意,學生更不是我們的上帝,儘管教師確實是由學生養活的,一旦老師淪落爲商場裏的售貨員,學生凌駕於老師之上成爲了上帝,請問,你見過一個普通的大衆給上帝上課嗎?你見過售貨員跟顧客傳授人生觀價值觀嗎?我們是教育者,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你必須要他知道,什麼是黑,什麼是白,什麼叫尊師重道,什麼叫天高地厚。社會中是有地位階級的不同,買賣關係的產生,但在學校,你必須學會遵守紀律,尊重老師,遵守規則,學會感恩。教育不是做生意,師生之間也不是買賣的交易關係,而是有關知識道德理想真情的師生關係,這種關係至純無比,這種關係與社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