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化身博士有感大綱

讀化身博士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篇一:化身博士讀後感

讀化身博士有感

我很容易沉浸在幻想的世界裏,化身博士這本書給我一個很獨特的幻想空間,裏面的博士因爲從來不會剋制自己的行動和慾望,所以經常犯下很多的錯誤,於是他發明了一種化學藥劑,可以在自己有很恐怖的慾望的時候剋制住自己的思維,他喝下這種藥劑後就繼續着他的生活,但是也給他的生活帶來很多的問題,裏面的一個場景讓人哭笑不得,在一個聚會的高潮時,博士忽然逃離了聚會的現場,不知蹤影,其實是他的腦海中又一次萌發了恐怖的想法,所以他無可奈何,只好用逃離現實的圈套來委曲求全地不讓自己犯下更大的錯誤。可以說,他活的很艱難。

我很爲他感到惋惜,因爲他是一個好人至少是從內心來說,因爲不會剋制自己而被生活,被命運所戲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剋制自己,日久天長,纔會有一個良好的習慣,這種良好的習慣再一次統治你的心靈,可以讓你在規矩的束縛下循規蹈矩的生活,慢慢它會讓你受益終生。

不過我們畢竟也不願意被規矩時時處處地管束,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奴役,但是如果適應了自我約束,就可以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規律,漸漸的,也就適應了適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方法。

所以我們要培養自己的習慣,並且持續地堅持,才能在以後生活中讓我們收益,以免我們的心靈收不到控制從而使它處於過度的自由狀態,讓我們以後的生活中會因此而感到煩惱。

  篇二:化身博士讀後感

在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時間時半夜2點半、因爲之前讀過史蒂文森的另一本著作《金銀島》,所以在看到書名時就把它當作一箇中篇冒險小說來看,哪知越看越恐怖。

本書由一起殺人案記起,講述倫敦的一名律師厄塔森在偵破此案時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祕密:殺人兇手海德其實時由著名科學家傑基爾,爲逃避自己來自於債務、商業和婚姻的多重壓力而研製處一種可以令人暫時性的完全變身爲另一個人,包括心理。變身後的博士成爲了一個性格火爆的人,自我意識告訴他這個身體的名字是海德,起初他還有所剋制,可隨着長期服用藥物,使得他的心理被完全變化爲一個變態殺人,通過殺人來釋放自己的心。

厄塔森在發現祕密後慘遭殺害,而博士也因爲藥物的原因無法再次變回博士本人了。結尾很簡單,只有一句:“從今以後,傑基爾博士不再存在了,存於世間的只有暴虐、兇殘的海德了。”

整部小說都籠罩在一種可怕和不安的陰雲下,極其恐怖,但又不恐怖在那些兇殺場景,而是在於傑基爾博士的心理描寫,從最初的爲釋放自己而變身,到最後因過度使用而無法變回的拼死抵抗的描寫——最初的釋懷、開心、自由到最後的恐懼、絕望、焦慮,無一不給人一種陰冷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是第三人稱非固定角度描寫的,即開始是由律師厄塔森爲主角來描寫的,後來隨着情節的發展、厄塔森慘遭殺害,主角又回到了傑基爾的身上,充分的展示了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閱讀的感覺更加的身臨其境。它利用驚險小說的形式來探討人的內心的善與惡的鬥爭問題(語出天下書評),前言中形容它是一部“描寫了雙重人格呵人格分裂的科幻小說”。

犯罪後的傑基爾體會到了殺戮的快感,但是他內心深處仍然有一股善的力量在抗拒着,造成了他的雙重人格,在最後完全失控無法變回博士時,他依然深深的自責自己的過錯。

本書可看爲一篇恐怖懸疑小說,但實際上本書是第一本以小說形式探討雙重人格呵人格分裂問題的作品,兩個兩點只看一個都足以稱之經典,合而爲一爲一部約60頁的長篇小說,更是不可多得的`作品,值得一品、一讀。

篇三:化身博士讀後感

“你是否想過變成另外一個人?是否正看着你所認識的某個人想:‘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怎麼我就不行?’你是否想到變成另外一個人,就算只有一天,你也可以隨心所欲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人會爲此指責你的,因爲沒人知道那個人就是你,本來麼,那已經不是你了。要是變成了另一個人該多麼刺激啊!一天,偶爾一下也可以,就是別太久了,否則要是總變成別的人,也許真會成了別人,再難變回自己了。”

這是小說化身博士的一小段簡介,這很吸引人不是嗎?

這些想法對有的人來說是很危險的,尤其對傑基爾博士就是這樣,,因爲他是個聰明絕頂的科學家,他找到了一種方法,吧幻想變成現實。

傑基爾博士是一位擁有大筆遺產,一個強健身體和一個出色的頭腦。作爲一名科學家,他在他從事的領域裏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外面的人把傑基爾博士看成一本正經,勤奮工作的博士。但在這安靜的性格下,卻是活潑,愛現的交際場裏的年輕的花花公子。他被他的名譽,成就,人品束縛着,直到有一天他的研究成功了。

他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他就像一隻籠中鳥,不!是一頭出籠的野獸。他殺了人,卻無比暢快。他的慾望得到了無限的釋放。可世上沒有完美的事,也不可能容納罪人。傑基爾,一直依靠藥變化者身份。可那份善,惡的兩面越加明顯,直到被惡佔領。藥物也不能再起作用,傑基爾博士懺悔了,最終離開了人世。

讀完了這本書,彷彿從傑基爾身上看到了一點自己打影子。曾經聽人說過:“人的一生是在逃避中度過的”。當然,人們卻喜歡,或者天生就愛展現自己好的一面。當最好不要像傑基爾博士一樣被惡而束縛。

另一位讓人回味的人物就是厄特森律師。因爲是一位博士,就有着一位律師負責理智的思維。故事的始終卻貫穿着這個人物。在沒有發現那位兇手便是傑基爾之前,他苦苦探索着。當然,到故事的中段,厄特森先生已經開始懷疑那位兇手便是傑基爾。那份對朋友的擔心和找尋兇手的責任感,深壓着他,直到他讀了傑基爾的那封懺悔信。

小說的情節有些神祕,又有些懸疑。這令我一個對文字不感興趣的中學生,卻很感興趣。

故事的最後兩節,是兩封信的內容,一封是蘭寧的,一封是傑基爾的。

這兩封信,解答了小說前部分所有的疑問,雖然看了故事的前部分,就已經可以看出些端倪,但最後的解疑會給人一點成就感。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小說,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