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科學家的故事》的優秀讀後感

《科學家的故事》的優秀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家的故事》的優秀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家的故事》的優秀讀後感

《科學家的故事》的優秀讀後感1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中寫了李時珍、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後,覺得他們真是很偉大,很厲害。特別是李時真,真不愧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李時珍三四歲就開始學習察看植物,紅的、黃的、白的,五顏六色的植物他都要弄清楚,等李時珍長大後發現,舊本草書裏有許多錯誤,於是他下決心把本草重新整理,把錯誤的地方改過來。於是,李時珍翻山越嶺,到深山去採集藥物。李時珍在進行收集整理本草剛目的過珵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有一次採集的所有資料都丟掉了,但是他沒有灰心,一點一點的又從頭再來。爲了分清各種埴物的藥用功能,採到的藥物他都要親自嘗一嘗,有好幾次差點要了他的命。還有,李時珍的家鄉出產了——種靳蛇,又叫白花蛇,身上有=十四塊斜方塊,白花蛇可以治病,是一種祛風溼的好藥,李時珍想盡辦法捉來一條白花蛇,爲了試驗效果,李時珍讓這條白蛇咬了一口,差一點沒了命。

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又試着嘗試各種草藥千種,例如,曼陀羅花,李時珍爲了試驗這種花的麻醉作用,就在自已身上試一試吃了這種花會不會麻死人,當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經過了很多次的試驗,李時珍終於完成了《本草剛目》的修訂,記載的藥物有1892種,還附有1160幅插圖,還增補了374種新藥。

從李時珍身上,我感到古人爲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應該感謝古人,感謝李時珍的《本草剛目》,它真是一部偉大的醫學着作!

《科學家的故事》的優秀讀後感2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寒假期間讀的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中寫了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後,覺得他們真是很偉大,很厲害。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麼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真不愧是“發明大王”,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愛迪生爲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鑽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製成功了。愛迪生望着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雖然愛迪生只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很熱愛科學,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每一次實驗,愛迪生都是沒日沒夜的工作,雖然很多次都失敗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經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他才獲得了成功。愛迪生在科學技術中最重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留聲機和白熾電燈。愛迪生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準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愛迪生爲了搞實驗,往往連續幾天不出實驗室,不睡覺。實在累得不行了,就用書當枕頭在實驗桌上打個盹。有一天,他的朋友開他玩笑說:“怪不得愛迪生懂得那麼多得發明,原來他連睡覺都在吸收書裏的營養。”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如果不勤奮,愛迪生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成功呢?,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過愛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偉大的科學家們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發明了造福人類的東西。我們現在有非常好的學習環境,有非 常好的老師教我們學習知識,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爲國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