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大綱

讀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讀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

最近幾天,我看一本歷險小說,這本歷險小說的名字叫做——《魯濱遜漂流記》。

讀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這本歷險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他就是:魯濱遜。這本歷險小說主要講了: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船在一個荒島附近觸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被淹死了,只有魯濱遜存活了下來,海水把他捲上岸。從此,魯濱遜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長達28年的歷險生活就開始了。

我覺得魯濱遜很了不起,他在小島上既沒有食物,也沒有家住,他只能自食其力,自給自足,食物都要自己做,自己烤,沒有家住,就只能住在山洞裏。相對比而言,我們要比他幸運得多,我們有食物吃,有家住,還有好朋友陪你玩,有的人可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完全依賴於父親、家長,所以,我們自理的能力就會下降,現在,你可以依賴家長,想一想,再過2、30年,父母都老了,還要你去撫養他們,你會去依賴誰呢?以父母的角度來看,不要過多的溺愛孩子,等到他們走上社會的時候,自理能力卻一點也沒有,這是再懊悔就遲了,所以,我們應該現在就讓孩子鍛鍊自己,以後纔不會被人所笑話。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歷險小說可以讓人受益匪淺,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一讀喲!

讀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有感2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由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所著的《魯濱遜漂流記》,我被這本書所吸引。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了魯濱遜的頑強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魯濱遜,他天生愛好冒險,喜歡航行。在一次航海中,他們的船碰到了風暴觸礁後,船上所有的人都淹死了,可他卻倖存下。他戰勝了絕望,自力更生靠着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不僅製作出了傢俱,武器和許多器皿,而且還馴服了野獸,在這座孤島上過着艱苦的生活。

但是唯一製作不出夥伴,他非常的寂寞。有一次一羣食人族來到孤島開“食人盛宴”,他救出了一個俘虜,並給他取名爲“星期五”。而“星期五”也成了魯賓遜忠實的奴僕,爲了報答魯賓遜他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值得,甚至手起刀落砍掉了同族的頭。 魯濱遜還很愛幫助人,他不僅教會了“星期五”英語。不久之後,又救下了兩個俘虜,一個是“星期五”的父親,一個是西班牙人。他不顧自己餓肚子,把僅有的食物分給他們享用,他們一起勞動,在孤島上共同生活了20多年。 後來有一艘英國船隻來到了荒島,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水手們的造反,終於搭船離開荒島,返回了英國。 看完這本書讓我懂得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先要戰勝心裏絕望,勇敢面對並克服困難,纔可以像魯濱遜一樣成爲一個成功者。

讀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有感3

讀完《魯濱遜漂流記》後,一個高大的英雄形象浮現在我的上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魯濱遜。他憑着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的航海夢想。

魯濱遜放棄了富裕、舒適的生活,與自己

的同伴一起開始航海的大冒險,幾次都攻破了困難,可就在一次往非洲的船上,風暴海嘯,除魯濱遜外,無一人辛存,真正的冒險纔剛剛開始。

剛到孤島,他非常的絕望,心情也十分糟糕,此時的他,一無所有,只有等死,可是,到了第二天,他看到了那隻翻了的船,也看到了希望,此後,他建了自己的房屋,捕獲了羊、狗,種植了小麥、水稻……。他就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天堂。

初到荒島,魯濱遜沒有助手,工具不全,又缺乏經驗,所以做每一件事都要花很大的力氣,做一塊木板都要42天。他做過許多白費力氣的事,但他卻沒有灰心,總結失敗的原理,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回報,他擁有了麪包,陶器、植圓、牧場、住所``````這些東西都是費了許多力氣,克服重重困難才得來的。

這本書教會我們只有堅持纔會勝利,只有實幹才能讓我們擺脫困境,實幹比信念更重要……我的人生也會隨着這本書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進,永不放棄!

讀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有感4

隻身一人的孤獨,面對困境的頑強,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與命運較量。這些林林總總的困難造就了一個島上冒險者——魯濱遜

可憐的魯濱遜在一次出海遭遇翻船,船友都喪身大海,怕是老天眷顧他,他被海水席捲到一個不知名的島,沒有房子,他自己建造。沒有食物,他就用從船糟上取下來的一槍一支打獵。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島上他竟然種穀子,用成熟的穀子來做麪包。島上長達28年的生活中,他還搭救了一個野人,他爲他取名星期五,並且教育他,星期五成了他的忠實奴僕。

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玖過之後使我深受鼓勵,魯濱遜在我們無法想象的困難中存活下來並且用雙手造就了島上生存的奇蹟。這使我聯想到了在學習上我們面對的困難,一次考試失利,不算什麼。一道數學題不會,沒什麼。只是有勇氣向老師請教,弄懂錯因何在。就像學習魯濱遜積極向上的一精一神一樣。

來讀《魯濱孫漂流記》吧!

它能將生活中點滴受挫折的事情打敗,

將頑強之花開到荼一靡一!

讀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有感5

《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雖然早已讀完了,但至今我仍回味無窮。

《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小說家丹尼爾·笛福(1660——1731)於1719年寫成的,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英國水手魯濱遜·克魯索流落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在進退無路的情況下,他開始想辦法自救:造房子、種莊稼、養牲畜、造木筏……他憑藉着自己的雙手和聰明才智,花了27年時間,終於把荒島變成了“世外桃源”。

其中我最敬佩的就是魯濱遜能在這樣渺無人煙的荒島上生存。因爲要想長期生存,沒有熟食是肯定不行的。雖然島上物產豐富,既有可口的水果,也有好吃的野物,但是讓我們試想一下,這島上有快餐店嗎?有面包一房嗎?肯定沒有。而魯濱遜僅靠自己的雙手和一些簡單的工具,竟做成了美味的食物。這讓我不禁想到了現在的有些孩子,他們整天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什麼也不會做。

這樣下去,等到他們長大以後,即使擁有豐富的物質條件,仍無法養活自己。值得一提的是,魯濱遜不僅具有豐富的生活常識,而且還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他在島上搭建房屋,打磨工具,製作麪包……這又讓我聯想到現今的一些大學生,他們雖然有一肚子的文化知識,卻不具備一點點生活技能,有人甚至連雞蛋要剝了殼吃都不知道。

試想一下,這些人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將來怎麼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一個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即使有再多的知識,也是一個廢人。所以我們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別忘了學習一些生活技能,學會生活自理。只有這樣,我們在走上社會後,才能自食其力。

魯濱遜之所以能在荒島上獨自生活27年,不僅是因爲他具有一定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他有着敢於同大自然抗爭的一精一神和百折不撓的生活態度。魯濱遜爲了在他的洞室裏做一個長架子,花費了整整42天的功夫才做成了一塊木板。沒有適宜的工具,沒有助手,魯濱遜僅靠自己的雙手就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

靠着超乎常人的耐心和勇氣,他又完成了許多其他工作。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魯濱遜沒有頑強的一精一神和超人的毅力,怎麼能在荒島上生活那麼多年?對比現在的有些人,他們遇到了困難,不是努力的克服,而是被困難嚇倒,萎一靡一不振,有的甚至起了輕生的念頭。現在看來,這些困難相對於魯濱遜遇到的,簡直是大巫見小巫了。

因此,我們要學習魯濱遜那種超乎常人的耐心,百折不撓的一精一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永不言棄。用樂觀向上的態度,去迎接每一次挑戰;用堅韌不拔的一精一神,去戰勝每一個困難,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纔會更加一精一彩!我們的未來纔會更加輝煌!

讀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有感6

在一個星期天的下午,陰雨綿綿,我的心情不是很好,無聊地在書架間穿梭。突然,我的目光定格在一本《魯濱遜漂流記》上。我忍不住將它翻開,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了故事情節中。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魯濱遜的青年。在一次突如其來的海難中,他的同伴全死了,而他卻幸運地活了下來,並且流落到一個荒島上。起初,魯濱遜感到極大的寂寞和恐懼,自己一個人待在荒蕪人煙的小島上,沒有現成的食物和工具。他甚至想一死了之。但他最終克服了恐懼,積極地勘測地形,建住所,製造工具,憑頑強的毅力和聰明才智創建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並返回了家鄉。

讀完了魯濱遜的故事,我的思緒不由得飄向了四年前的冬天,往事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那是一個寒冷的夜晚,爸爸媽媽要外出,只留下我一個人在家。儘管我又哭又鬧,說什麼也不情願,可是沒辦法,我不得不接受。

父母走後,一種巨大的空虛感將我團團圍住。家裏的每一張桌椅,每一個櫃檯,此時都變成了張牙舞爪的怪物,它們咆哮着向我撲過來。我的心“咚咚”狂跳,跌跌撞撞地向門跑去,卻驚恐地發現:門從外面反鎖了!我像一隻受驚的小獸,在角落裏縮成一團,緊張得幾乎窒息。時間一分一秒地溜走,我的心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要知道,我還有好多作業要做呢!這樣待下去根本不是辦法。我與內心搏鬥了很久,最終,我鼓起勇氣,一步步挪向房間,我竟然戰勝了恐懼!慢慢地,我發現夜晚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於是我放鬆了神經,安心地寫起了作業。直到爸爸媽媽回來,我才激動地撲上去,一種巨大的滿足感從我小小的心裏升騰起來。原來黑夜並不可怕,恐懼也不難戰勝,關鍵是你有沒有去做,有沒有必勝的決心。

朋友,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當面對未知的艱險時,每個人都感到它不可戰勝。有的'人就此退縮,心甘情願地做了恐懼的奴隸;而有的人卻戰勝了心魔,積極勇敢地面對困難,當自己擊敗它時,才發現它其實很小很小。正如魯濱遜所說:“對危險的恐懼比危險本身更可怕。”魯濱遜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才能堅強地活下去,最後脫離險境。不單是魯濱遜,還有許多人:霍金、徐霞客、你、我、他……

我擡起頭,望向窗外,雨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停了,金色的陽光撒遍大地,正如我此時的心情。我放下書,邁着堅定的步伐,向着陽光走去。

讀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有感7

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書蟲”,非常喜歡讀書,特別是冒險類的小說散文,尤其喜愛。最近,我入手了一本《魯濱遜漂流記》,更巧的是我們語文課文也有這本書呢!

《魯濱遜漂流記》講述的是:在一次航海曆險中,魯濱遜所乘的船在一個荒島附近觸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活了下來。海浪把他捲上了沙灘。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之後,他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展開了鬥爭。他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利用槍和簡單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過起了荒涼的野島生活。經過不懈的努力,他不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傢俱,還有牧場、種植園,甚至還養了寵物。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這完全是他憑藉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造的奇蹟。他從一幫食人族手中救下一個俘虜,那天正好是星期五,於是,給他取名叫“星期五”。從那以後,“星期五”就成爲他忠實的夥伴和僕人。魯濱遜還教他學會了說英語。不久,他又從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幾個俘虜,和他們一起勞動,共同生活。後來,一艘英國船隻經過荒島,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乘船離開荒島,返回英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魯濱遜從落難荒島到返回英國,這段時間竟長達二十八年!

沒想到這本書這麼精彩!讀完後,一個高大英勇的形象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無畏的,航海家,探險家——魯濱遜!他憑着驚人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多年來的航海夢想。我想,假如我因爲什麼事情流落到一個荒島上,試問:我能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來嗎?我會會砍柴嗎?我會製造房屋,種植菜園嗎?我的回答讓我自己很羞愧!我要向魯賓遜一樣,有信心,有志氣,愛動腦,愛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奇蹟!再想想生活中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說去創造奇蹟了,一些基本的日常事務都是奶奶媽媽一手包辦。我覺得很慚愧,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做一個堅強勇敢的人,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跟魯濱遜所經歷的重重艱難險阻,我平時在生活中遇到的一點困難真的如芝麻綠豆那麼小,即使是這樣,有時我還要叫苦連天。以後不能再這樣了,一切都從現在開始,努力做一個勇敢堅強的人!

文中魯賓遜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也讓我很欽佩:你看,他到荒島上十二天後,他把他的幸與不幸,好處和壞處公正客觀的排列如下:

禍害:

我流落荒島,擺脫困境已屬無望。

唯我獨存,孤苦憐仃,困苦萬狀。

我與世隔絕,彷彿是一個隱士,一個流放者。

我沒有衣服穿。

我無法抵抗人類或野獸的襲擊。

我沒有人可以交談,也沒有人可以救我。

福利:

唯我獨生,船上同伴皆葬生海底。

在全體成員中,我獨免一死;上帝既然以其神力救我一命,也必然會救我脫離目前的困境。

小島雖荒涼,但我尚有糧食,不至餓死。

我地處熱帶,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了。

在我所流落的孤島上,沒有我在非洲看到的那些猛獸。假如我在非洲沿岸覆舟,那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形?

上帝的神奇之手把船送到海岸附近,使我可以從船上取下許多有用的東西,讓我終生受用不盡!你看,他是多麼積極樂觀啊!

所以,我相信,只要一顆勇敢的心,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我也能像魯濱遜一樣,在我人生的這條大海里微笑着乘風破浪,勇往直前!這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同學們快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