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苦惱》讀後感

《苦惱》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當讀完一本名著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苦惱》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苦惱》讀後感

《苦惱》讀後感1

《苦惱》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在1886年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曾被托爾斯泰列爲作者的“第一流作品”。小說講述了一個生活在俄國社會底層的車伕姚納的悲慘命運和苦惱孤寂的心態。姚納在兒子去世後,極度渴望向人傾訴。他先後遇到了軍人,三個青年,看門人和住處的小夥子,但卻沒有一個人同情他的遭遇,最後他只能一個人默默地向小母馬訴說心中的苦惱。

小說首先表現的是俄國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苦惱和悲慘處境。正如題記所說“我拿我的苦惱向誰去訴說”,社會底層小人物不僅在物質生活上受壓迫,受剝削,而且精神上受奴役,受孤立,不得慰藉。軍人可以對他大發雷霆,青年們隨意肆意取笑他,揚言“給他一個脖兒拐”。同時,他的物質生活也很艱難。午飯前出來直到日色昏昏他還沒拉到一趟生意;拉車接客到深夜,竟連燕麥都買不起。他的悲慘遭遇同樣使他痛苦萬分,如同鯁骨在喉。相濡以沫的妻子早已亡故,傳承生命希望之火的兒子又病死了。車伕姚納物質生活的不幸,正是當時黑暗社會的寫照。不僅如此,對車伕姚納來說,最苦惱的還不是他的物質生活和現實境況,而是他的精神生活壓抑,苦悶,他心中的痛苦無處訴說,沒有人理解他,同情他。對他來說,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比物質生活上的苦難更難以承受。作者寫出了他在物質和精神的苦惱摧殘下的麻木的內心。他一動不動地任憑風雪的襲擊,他無心拒絕不公道的車價,他相信一切都是“上帝的意旨”。此外,在失去兒子之後,車伕姚納在苦惱中產生了對人生意義的困惑,對存在意義的不解。人的存在意義是人生哲學的一個重大命題。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都會遇見它,有的人視而不見,有的人苦苦追尋,有的人得到了答案,也有的人一無所獲。作爲一個車伕,姚納在人生意義的困惑中徘徊,但終於未能得到答案。最終,在萬般無奈下,姚納只能向與他相依爲命的小馬傾訴衷腸。

契訶夫的《苦惱》與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表現了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與精神上的麻木,具有現實主義的典型特徵。能帶給我們很多啓發與思考。

《苦惱》讀後感2

讀了契柯夫的《苦惱》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生活的悽慘。《苦惱》講述的是馬車伕約納在一個冬夜的拉車生活。約納的.兒子這個星期在醫院死去,他老人家早已失去老伴,現在孤苦伶仃,悲痛麻木。他接待了幾批乘客,路上幾次想向乘客苦訴自己的苦惱與悲痛,但得到的卻是乘客催趕的責罵,因爲人們嫌他心不在焉。

夜深了,他回到大車店,但連餵馬的燕麥錢都沒賺到。黑暗,孤寂與悲痛又涌上心頭,天冷使他心更冷。他輕輕地撫摩着自己忠實的小母馬,把心裏話統統對它說了。馬車伕約納只是千萬生活在社會底層命運悲慘的人們中的一個。這些人貧窮,沒有依靠,生活悽慘。他們不能享受生活,每天爲了生計奔波。他們生活艱難,經常爲下一頓飯的着落犯愁。

這些人全力爲生計勞動,心中的苦惱能向誰人傾訴呢?又有多少人真正瞭解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呢?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的是生活是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而且他們比我們常人有更多的苦惱。其實,不管在哪個社會,無論繁榮還是落後,都有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而且他們的命運都是同樣悲慘的。讀了《苦惱》以後,我想起了那些在街邊撿垃圾爲生的老人。這些老人衣衫襤褸,駝着背,揹着個沉重的大垃圾袋,夏天頂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風,終日在大街遊蕩。

他們有時翻着髒兮兮的垃圾桶,找有沒有可賣錢的東西,有時尾隨着行人,撿他們扔下的易拉罐,包裝袋。這些老人可能是沒有子女的,也可能是失去子女的,也可能是被子女拋棄的,也可能是殘疾的,或者沒有多少學識的。他們沒有多少勞動力,所以只能過這種窮苦的生活,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還要遭人白眼和鄙視。他們長期生活壓抑,心中的苦惱向誰去述說?

他們有人承受着失去子女的悲痛,有人承受着被子女拋棄的淒涼,有人承受着殘疾人的自卑,有人承受着“少壯不努力”的悔恨。這些人都把各自的苦惱憋在心裏,他們找不到人訴苦,也沒有時間去傷春悲秋,因爲慢下一步,下一頓飯又沒有着落了。《苦惱》中馬車伕約納的生活固然悲慘,但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苦惱。

《苦惱》讀後感3

今天晚上,我看到了網上有一篇文章《幼兒教師的苦惱》,細讀之後,心裏長時不能平靜。是的,我從教二十多年來,見過了各種性格,個性和素質的家長,每個家長有每個家長的教養方式和手段。作爲教師,我們真的不是神人和菩薩,有時總會在工作中有失誤和差錯,也不能面面俱到,做好所有的事情,教師也有家庭、有丈夫和孩子、有家人,也需要在心理上得到大家的安慰、關愛、理解和支持,這樣才能使教師的心理得到健康,才能做好幼兒教育事業,以減少當今出現的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

  一、文章內容介紹:

閒暇的時候,幾位老師聚到了一起,個個都一肚子的****。這個說:“做事累點其實倒沒什麼,但這閒氣不能受。”那個說:“是啊,工作累點無所謂,只要自己的辛勤付出能得到肯定。”然後這個舉例,那個舉例,最後一致感嘆:“哎,這幼兒教師真是難當啊,做錯一點小事就扣錢,辛苦了人家看不出來,還以爲我們幼兒教師每天帶着孩子玩玩,工作是既快活又輕閒。這家長吧,也是越來越難纏了。”大家一時都沉默無語了,有時真是盼望着早早退休,過幾年清淨舒心的日子了。

我想起了關於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例子。那天下午,孩子們好端端地坐在位子上玩着插花片,男孩皓突然地往櫃子這邊跑過來,不小心絆着小椅子摔倒了,牙齒把嘴皮磕破了,一個門牙也有些鬆動,見此情形,我趕緊打電話請另一個老師把他帶到醫務室檢查,並做了處理。家長來接了,我跟他詳細說了他孩子摔倒和處理的經過。那家長真是有意思,當着我的面她也沒說什麼,牽着孩子就走了。過了一會兒,園長來找我了,說是那家長告了我的狀,說她的孩子不是自己摔倒的,一定是老師教他說的,園長希望我能帶他去醫院檢查,醫藥費幼兒園報銷。

一聽這話,我對那家長的行爲和舉動非常生氣。有話當面說清還不行嗎?說實在的,我並不是推卸責任,我只是告訴她事情發生的原因,希望她能理解和了解,如果有要求,也可以當面和我說清楚,幹嗎還要去找園長呢?找了園長不說,還要倒打一耙,你說氣人不氣人?“哎!”大家都不由嘆了口氣,都在想着我們的家長是怎麼了?爲什麼我們的工作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呢?

“是啊,是啊。”大家紛紛贊同。作爲一名幼兒教師,工作上的煩瑣我們可以拋卻不計,但這種窩囊氣和無端的指責卻是我們所不能忍受的。其實,每個幼兒教師爲了你的孩子,負出了多少努力和辛勞,其中的滋味你們又能瞭解幾分呢?

  二、閱讀之感。

我的內心非常同情那位教師的遭遇,俗話說:是禍躲不過啊!遇到這樣的瞞不講理的家長真是倒黴。哎!現在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那樣的家長,也有這樣無理取鬧的家長嗎?如果有那可怎麼辦啊?希望我們的家長們是一個懂道理講事實的。看了這篇文章,我是觸景傷情啊!!有痛感和同感,幼兒教師的地位在哪裏?

《苦惱》讀後感4

假期做卷子的時候,看到一篇閱讀文章【99分的苦惱】,我彷彿看到了我家的情形,特意喊一媽一一媽一來看看這篇好文章。

孩子每次考試成績都在90分以上,但總不能使一媽一一媽一滿意,終於有一天,孩子考了99分,爸爸聽了大喜,一媽一一媽一的“臉上一絲微笑還沒來得及閃爍就消失了,往椅子上一癱:‘我就是弄不明白,你爲什麼就拿不下那最後一分!’……我盯着一媽一一媽一的臉,注意着她的表情,看到她看完後,笑着問我:”你說你叫我看這篇文章什麼意思吧?“”沒……什麼意思啊?“我也笑着說,心裏卻嘀咕道:”還用問?讓你找找你的影子,讓你知道知道我的苦惱唄!“

一媽一一媽一好像看透我似的說:”我明白了,你是不是覺得我們在學習上對你太苛刻了?可是你問問你的同學們,不都是在這樣學嗎?馬上就要考初中了,好學校又那麼少,你不用勁能行嗎?“

唉,99分的苦惱,不也正是我的苦惱嗎?

《苦惱》讀後感5

今年暑假,我讀了《願望飯糰的苦惱》這本書,感觸很深,尤其喜歡書中的主人公吳思靈。他是一個十二歲的男孩,性格比較膽小,說話聲音柔柔弱弱的像女生,因此同學們給他取了"二胰子"的外號,但是他很乖巧、聽話,敢於面對生活,在成長中變得堅強,逐漸成了真正的男子漢。

他的媽媽是個臨時工,爸爸是一個單位的科長。爸爸脾氣不好,經常打罵母子倆,每當看到這裏,我就很生氣。直到有一次,吳思靈爸爸的大學同學在吳思靈爸爸酒後發脾氣時政治了他,我纔在哈哈大笑中解氣了。我爲吳思靈的成長捏了一把汗。

學校計劃舉行一場足球賽,大家都非常踊躍的報名參加。吳思靈也報名參加並且成功入選了,男生們因爲吳思靈的入選而覺得沒面子,經常在練習的時候排擠他,他想盡辦法努力練習想要在球賽中表現優秀,而最後球賽卻因爲家長耽誤學習的極力反對而取消了。同學們很失望,吳思靈也不例外。從這件事情,我明白一個道理,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要學會面對。

還有一件事情,說明吳思靈性格有柔弱的一面,也有勇敢、善良的一面。有一次,吳思靈一家人要打車參加一個聚會,在那個時間點車很難打到,吳思靈冒險終於找到一輛,這時有一對老夫婦着急去醫院也在打車,吳思靈不假思索的就讓出了車。這個舉動打動了出租車司機,司機同意讓他們一起上車,拼車前往。好人有好報。

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開心和煩惱。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要敢於嘗試才能進步才能成長。

《苦惱》讀後感6

假期做卷子的時候,看到一篇閱讀文章《99分的苦惱》,我彷彿看到了我家的情形,特意喊媽媽來看看這篇好文章。

孩子每次考試成績都在90分以上,但總不能使媽媽滿意,終於有一天,孩子考了99分,爸爸聽了大喜,媽媽的臉上一絲微笑還沒來得及閃爍就消失了,往椅子上一癱:‘我就是弄不明白,你爲什麼就拿不下那最後一分!’我盯着媽媽的臉,注意着她的表情,看到她看完後,笑着問我:你說你叫我看這篇文章什麼意思吧?沒什麼意思啊?我也笑着說,心裏卻嘀咕道:還用問?讓你找找你的影子,讓你知道知道我的苦惱唄!

媽媽好像看透我似的說:我明白了,你是不是覺得我們在學習上對你太苛刻了?可是你問問你的同學們,不都是在這樣學嗎?馬上就要考初中了,好學校又那麼少,你不用勁能行嗎?

唉,99分的苦惱,不也正是我的苦惱嗎?

《苦惱》讀後感7

《中國少年報》登了一篇童話—《苦惱的小雨點》,我石得津津有味,懂得了許多科學知識,激發了爲祖國學習的決心。

水,是生命的源泉。沒有水,一切生物就不能生存;“雨露滋潤禾苗壯”,水是何等的寶貴啊!有了水,沙漠變綠州,大地換新裝。可是,被工廠排出的廢氣污染了的小雨點卻不受歡迎。因爲這種小雨點—酸雨,是有毒的,它會毒死生物,破壞土壤。

童話中的“小雨點”,把我帶到了奇怪而可怕的境地:那裏一隻高大的煙囪吐着黑煙,附近的湖水又黃又灰,湖面上飄着死魚,草木枯黃,棉桃凋落,土地乾裂,蛆圳死亡……。

我把童話裏的故事告訴媽媽,媽媽說:“童話把科學和文藝結合起來,把科學道理講得生動,引人入勝。”這篇童話告訴我們,有些地方由於廢水、廢氣處理不好,就會污染環境,資本主義國家就出現過不少這樣的事。美國出現過一次大面積酸雨,毒死了許多農作物。英國的泰晤士河曾被工業污水嚴重污染,成了一條死河。近幾年來,我國工業發展很快,工廠四起,煙囪林立,有些地方沒有注意處理好廢水、廢清、廢氣,也出現了一些污染環境的現象。雖然科學家提出了不少治理“三廢”的辦法,但還沒有完全解決問題。比如,我們縣城有座化工廠,附近禾苗枯黃、泥鰍、青娃大量死亡,也是由於排出的污水和有害氣體造成的。

現在世界各國都重視環境保護,象英國的泰晤士河已得到了治理,河水又變清了。我國也非常重視環境保護,黨和國家號召科學家.工人叔叔革新工藝技術,治理“三廢”,變害爲利。我是新中國的兒童,一定要學好文化,將來當一名科學家,把祖國建成一個強大、美好、清潔、花園似的樂園。

那時候,小雨點就不會再苦惱了!

《苦惱》讀後感8

今天在考場上,我讀了【99分的苦惱】這篇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我”中年纔有一個女兒,我和妻子對她給予了很高的期望,想讓女兒每次考100分,可她總是考不了100分,家長一直很苦惱,最後,矛盾得到暫時的化解,結尾語言幽默風趣,令人發笑。

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子女的期望特別高,似乎孩子必須考100分才順理成章,可事與願違,孩子總是考不到理想的分數,於是父母就大動肝火,非打即罵。

其實打罵孩子一點用也沒有用,孩子沒考好,也許只是一個失誤,慢慢會好起來的。對於成績,不要着急,讓孩子一點一點來,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上次98,這次99,下次可能就是100,要給孩子鼓勵,讓女兒有向上的信心,這樣成績纔會一升再升。如果打罵孩子,會打消孩子的積極一性一,只會適得其反。

不過在這兒,還是祝願天下的子女成績越來越好!

《苦惱》讀後感9

在契訶夫的小說中,也經常流露出淡淡的苦味。

讀完了《苦惱》,不經意地想到了立交橋下的衣着不整、穿戴破爛、臉面骯髒的神經病,街頭的賣菜人和那些孤寡老人。

看到他們總讓人心酸。

和他們一樣,《苦惱》的主人公馬車伕堯納.波達波夫也屬於這一類的孤寡人。他兒子死了,不明不白就死了。白髮人送黑髮人是最大的痛苦。所以他有一肚子的話,一肚子的苦惱全都憋在心裏,可是沒人願意聽他傾訴,都不想放下手頭的雜事,於是堯納十分苦惱。確實,當你憋着一肚子事卻沒有傾訴對象時,是最難受的。

堯納駕車時,乘客不理他甚至譏笑他,而他卻全然不在意----因爲他的苦惱已脹滿了他的腦子。他回馬車大店時,同行們也不理他,都一心一意地睡覺,他只有餵馬時,把心中的苦惱、煩心事全部說了出來。馬像是聽懂了似的,十分專心的樣子,看着主人,把鼻息噴到主人手上。

這是個十分傷人心的故事,看過後彷彿自己也十分苦惱,好像自己也是馬車伕堯納,心中也十分憋得慌,總想說點什麼。那時,就體會到了那一種感受。讓人不想、不敢再看下去了,於是趕緊合上書,想擺脫這種感受,因爲你知道,它本不該讓你來承受的。但你很快發現,他已印在你的腦裏了。我想這就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最好解釋吧!

實在憋不住了,就講給別人聽吧!讓他也幫你分擔些憂愁,讓他也領略一下契訶夫的精妙文筆吧!

《苦惱》讀後感10

從我一出生開始,一媽一一媽一就覺得我很聰明,很可一愛一,很有氣質。可就是一媽一一媽一對我的期望值太高,給我帶來了許多苦惱。

我剛上小學,每次考試不是95分,就是96分。可是一媽一一媽一卻一絲笑容都沒有,覺得我考試門門都是100分才順理成章,當看到別的孩子考到100分回家,而我只考了95分,她就會引發暴風驟雨,不停地數落我。

爲了不讓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我就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讓一媽一一媽一的臉上掛出笑容,讓一媽一一媽一滿意。蒼天不負有心人呀!就在一次期中考試裏,我數學考到了全班最高分――99分!這時,我心裏是多麼開心呀!覺得一媽一一媽一一定也會開心的。放學回家,我滿懷希望地等待一媽一一媽一下班的歸來。6點鐘到了,一媽一一媽一也回來了。我迫不及待地把考試卷給一媽一一媽一看。我看到一媽一一媽一臉上一絲笑容還沒來得及閃爍就消失了。一媽一一媽一氣憤地對我說:“我的寶貝兒子呀!你爲什麼總是拿不回那最後一分呀!”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一般把我驚呆了。我垂下頭傷心地哭了。

一媽一一媽一,您爲什麼總是不滿意我的成績?儘管我努力了,可是您還是沒有笑容,這是爲什麼呀?一媽一一媽一,這就是我那“九十九分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