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大綱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1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之《爲自己加油》 我是一個長相平凡的女孩,曾多次爲自己平凡的長相而煩惱,許多次嫉妒其他女孩子出衆的容貌,這使我心裏十分不爽、自卑。但當我發現自己的優點後,常常爲自己加油、鼓勁,從此,我便開始變得自信、陽光起來。

我長着一雙圓溜溜的眼睛,或許因爲我近視的緣故吧,本大大的眼睛竟越來越小了,再加上那蒜頭似的鼻子,哎,醜的沒話說了,只有那唯一的小酒窩算得上最美麗的地方了,我便因此自卑。進入小學後,因在第一天給老師留下了較好的映象,便開始了我的“小助手”生涯。在幫老師處理班級瑣事時,我似乎忘掉了我那並不美麗的臉龐,開始了我那忘我的“工作”……“工作”完後,老師舒心的一笑,就如放下了我心中的石頭,趕走了“工作”的疲憊。回到家後,我照起了鏡子,我猛然發現我變美了,又猛然明白了:其實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容貌、身材,與生俱來,很難改變,如果總是耿耿於懷、悶悶不樂,還不如面對現實,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其實生活就像一個圓,完美和不完美是構成生活的兩個不能缺少的部分,我不必爲自己的不完美而自卑,因爲我是世上的“獨一無二”!我也和他人一樣,眼前也是一片燦爛的風景!從今往後,我開始爲自己加油,告訴自己:容貌並不代表一切,不要只看自己沒有的,要多看看自己擁有的,瞭解自己、肯定自己、喜歡自己,這樣就會感到,我們其實很富有、很幸福!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處,就讓我們爲此喝彩,爲自己加油!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2

最近,我喜歡上了一本書——《擁抱文明,幸福成長》,我之所以這麼喜歡看這本書,是因爲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讓我知道了如何克服粗心大意,讓我明白瞭如何輕輕鬆鬆地發言,讓我知道了感到孤單時該怎麼辦……

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名次不是最重要的”這個話題。書中關於期中考試成績的小故事,讓我深有感觸。就像書中所說的,以前每次公佈成績時,我會有時歡喜,有時愁。考得好時,我會欣喜不已,考得不錯時也會因爲沒有超過別人而沮喪,考得差的時候,我就情緒特別低落。但是,在看了書後,我明白了,成才比成績更重要,收穫比名次更可貴。

其實面對考試成績,做出合適的分析總結纔是關鍵,。每次考試的目標可以定爲:超越自己。只要我們找準定位,順應自己的興趣、特長、不斷努力,我們的學習就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聽了我的介紹,相信你對這本書一定很嚮往。在這本書裏,有我們曾經感到困惑的問題,有我們曾經遇到過的相似的事情。看了這本書後,能幫助我們充分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實際,掌握追求幸福的方法,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幸福成長之路”。看了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幸福地重要性和來之不易,讓我們敢於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通過對幸福生活的追求,開創出美好的未來。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3

這個暑期,我認真閱讀了《擁抱文明、幸福成長》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課外的知識,讓我受益非淺。

粗心大意一直是我的壞習慣,在我的潛意識裏認爲這不是一個大問題,更何況粗心又不是不會啊!但自從看了這本書後,我不再這樣認爲,我覺得粗心是個大問題,會困擾人的一生的。

文中的小故事中,化學家李比希在一次實驗中,將兩種液體混合在一起,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但是他沒能認真分析、研究就斷定它是“氯化碘”。誰知四年後這種新的元素卻被另一位化學家巴拉爾發現,認定是“溴”。這時李比希懊惱不已,一時的疏忽讓他失去了很多很多,當然也包話自己的榮譽。爲了告誡自己,他把那判斷錯誤的瓶子放進“錯誤之櫃”,以示警戒。平時同學們都稱我是數學小天才,每次遇到難題,我都會迎刃而解。哎,難題我會認真仔細地去做,而簡單的題目我會馬馬虎虎地去對待。

文中的一位小同學東東十分聰明,考試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績,但是他粗心大意,不認真看題做題,100分經常與他擦肩而過,真是可惜。其實,我與他也很像,平時的作業中要不丟掉一個零,要不就多一個零。我有時也像李比希一樣,記得在三年級的一次數學考試中,完全有能力考100分,結果呢一道豎式列對了,可答案沒寫,白白地被扣了2分。如果我能認真複查幾遍多好啊,真是太可惜了。

許多事實證明,每個人都會有粗心的時候,哪怕是大科學家、名人。只要是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成功還是會向我們招手的。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4

我有一本幸福的書,它是一本能帶給我幸福的書,他的名字叫做《擁抱文明,幸福成長》。

它爲什麼能帶給我幸福?因爲它給了我信心。曾經我很羨慕那些記憶力好的同學,因爲我總是用他們的兩倍時間 。隨着年級的升高需要背誦的也越來越多,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信心也就沒了。但是它卻告訴我與其花時間羨慕那些天才,倒不如做一個努力天才。不斷超越自己,也會想天才一樣和卓越。它讓我重塑信心,我感到很幸福。它爲什麼能帶給我幸福?因爲它教會了我遇事冷靜以及有一顆寬容的心。被誤解是一件痛苦的事,以前我常常會情緒激動,因而事後後悔莫及。那天中午,我忽然發現我桌子上發言積極章,一定是早晨忘記放筆袋了,說着便拿發言積極章起放筆袋裏了。一旁的劉心悅走過來,她說這是一場測你是不是她朋友的測試,然後認定我沒把當朋友,發言積極章是她的。我當時很生氣,我一直誠心誠意的對他,生日會請了她,買東西想着她,運動會也和她一組還不能證明嗎?

我當時越想越激動,和他打起冷戰。我現在還很後悔,我也有錯啊我應該先看看是不是我的再放入筆袋。這本書有通過小例子只告訴我當遇到被誤解是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被不良情緒所牽繞。以免小事化大。要冷靜思考爲什麼,要冷靜思考爲什麼會被誤解。其次就是要寬容,原諒別人。

這本書帶給我了許多幸福,他教會我感恩、分享、關愛、自信、寬容、樂觀、奉獻和努力。

這是一本幸福的書。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5

我看過這麼一本書,書名叫《擁抱文明幸福成長》。書中講述的是一個22歲的美國年輕小夥叫阿瑟。阿瑟很有本事,每個星期都能賺得一筆大錢。他有錢了,就嫌棄家中寒酸,於是就搬到長島安家而住,父親勸阻過他要知足,不能與別人攀比。但後來阿瑟見到富人,還是起了攀比之心,非得樣樣都贏過人家,最後把錢都給比光了,還欠下一屁股債務。如果當初阿瑟懂得知足,安於現狀,不貪婪虛榮,以他的才華每星期能賺一筆大錢,安家過日子,說不定,在故事的結尾他已腰纏萬貫,不必揹負一大筆如此債務。

發明大王愛迪生,也是美國人。愛迪生髮明白熾燈花費了三年的時光,期間失敗過將近萬次的實驗,但是他從未放棄,爲什麼?因爲他懂得知足,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取得一點成功他便快樂無比。我們爲人處世亦是同樣的道理,凡事都不可急求於成,要知道滿足,那才能得到快樂,得到幸福,反之,則會物極必反,一事無成。

中國歷史唐時人元載,對道家典籍尤爲精通,但科舉考試卻屢試不中。由於唐玄宗迷信道教,他纔有幸入朝爲官。而,不知感恩聖寵也就罷了,此人貪婪成性,不滿時處之官。於是處處揣摩聖意,深得皇帝歡喜。於是,他便藉機故作非爲,獨攬朝政。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而丟了性命。元載之事告誡我們,貪婪之人沒有好下場。試着猜想,若元載知道滿足,不求貪婪一時,以他的才華,或許能在汗青史冊留下一世芳名。

知道滿足,纔會幸福。幸福就是滿足,我們生活於紅塵人世,太多太多的慾望催使我們的追求,上窮碧落下黃泉,慾望何曾有盡時?慾望無邊,學會控制,知道滿足,我們纔會幸福。

親愛的朋友,請駐足你無盡的追求於你所擁有的東西。其實周邊繁花似錦,只是我們從未留意。當你懷着博大的胸襟懷抱世界,感謝社會寄予你的所有,不悲於少,不喜與多,滿足一切,你便能從中感悟幸福,因爲,幸福就是知足。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6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這本書讀完讓我對身邊的很多事情有了更多的想法和認識。如我們常有的粗心,粗心從心理學的角度和觀點來看,就是指自己會做的事情,由於不仔細而造成差錯,這是一種鑫哥哥缺陷。

但粗心並不是只有普通人才有這樣的缺點,就連十九世紀最傑出的化學家李比希都犯過粗心的毛病。歷史上因爲平時對粗心的毛病不加重視,馬虎隨便,促成粗心孕量的巨大災難的故事彷彿就在昨天發生一樣,記得有一次俄羅斯航空載人飛船升上太空中的瞬間煙飛雲散,箭毀人亡。導致這件事件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科學家的粗心小數點多點一位引起這場人類航空史上巨大的災難。所以,我們平時只有注意細節一步一步的完善才能養成認真細心的好習慣,有助於我們克服粗心的壞習慣。 通過閱讀《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這本書,我發現在學校或在家庭中會有很多的問題存在,也看到很多有關名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都要做出明智的選擇,對任何一件事都要加以重視,一定不能馬虎和粗心。

這是這本書告訴我對生活中如何完善的處理這些事情的新認識。比如:每一個學生都希望暑假或寒假能快點到來,可寒暑假真的到來了,我們又高興不起來了,因爲每一個假期我們都會面臨大量對壓得喘不過氣的作業不說,還要去上各種類型的假期輔導班,有才藝表演班,文化課補習班等等。讓人一想起來真的頭疼。假期根本沒有時間放鬆反而比上學更加的繁忙了。不過我通過閱讀《擁抱文明幸福成長》這本書中所講的道理,我對這些事情的認識大大的提高,我不再認爲這些事情是頭疼的事情了,相反我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有效的在合理的時間裏認真細心的完成它們,這樣我不僅沒覺得這些沒完沒了的大量的學習是件負擔,反而通過明智的選擇,我不僅出色的完成暑假中每一項任務,還獲得了很好的成績,比如今年暑假我鋼琴考級順利通過;新加坡演出還拿到了銀獎。暑假作業也是很認真的按照老師要求完成了。我覺得這個暑假過的真的非常的有意義。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這本書陪伴過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讀完這本書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將在書中所讀的想法和認識很好的落實到行動中,這樣我會像今年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暑假一樣:擁抱文明幸福成長。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7

《擁抱文明,幸福成長》這本書我一讀就愛不釋手,其中“別總拿我和別人比”這一章最讓我感同身受。

想必任何一位家長都會拿自己小孩兒和別人比較過,而其結果通常是別人更勝一籌,每當聽到這些話時,我的心情就會立即晴轉多雲。比方說有一次家裏來客人,我禮貌地打招呼,又給客人端水果,阿姨便衝我媽誇道:“你家閨女真懂事!”我被誇得喜滋滋的,沒想到老媽立即迴應道:“乖有什麼用,看看你家兒子,學習成績好,平時就喜歡學習,哪像我家的,整天就知道玩……”這一番話說得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更讓我在客人面前顏面掃盡。所以,“比較”對我這個“小皇帝”來說是一件異常痛苦的事。

不過有時爸爸媽媽的話也是事實,我也無理反駁,雖然父母總愛在我身上“挑刺兒”,但是換到他們的角度來看,這些話應該是爸爸媽媽使出的“激將法”,希望我受到刺激後能奮發向上,努力學習,有時話說得有些過了,也是爲我好,這樣一想我的心情便會好多了。

可是我作爲一個人,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學生,自然更喜歡別人多誇誇自己,每當聽到爸媽的“比較”時,什麼“可憐天下父母心”便都忘到九霄雲外了。幸好書中詳細地幫我們列出了應對方法,以至於讓我不斷改正不足。所以爸爸媽媽也十分自豪,漸漸地也就不會經常拿我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了,真是一舉兩得。

爸爸媽媽都是愛我們的,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讀了《擁抱文明,幸福成長》這本書,我們對於父母的“比較”,應該耐心接受。這樣,父母省心,自己也開心,何樂而不爲呢?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8

粗心大意是我長久以來的壞習慣,我總認爲這不是一個大問題,但看完《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這本書,我不再這樣認爲——正因爲我對粗心大意的放縱和寬容,所以粗心大意像一團絨毛總纏着我。

文中東東雖然頭腦挺聰明,但各門功課都會因粗心而失分。我在學習中也一樣。平日裏,同學們都叫我“天才”,向我請教的難題,我都會不假思索地一一解答。可是每到考試不是少寫小數點,就是多寫零;不是看錯了題,就是抄錯了答案;更離譜的是明明很大的題目,我竟然視而不見.......

第二個小故事中,化學家李比希在一次實驗中,將兩種元素混合在一起,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但他沒認真分析,就斷定它是“氯化碘”。四年後,這個名叫“溴”的新元素被巴拉爾發現,李比希又激動又痛心。他爲了警戒自己,就把那瓶斷定錯誤的液體放入櫃子,並寫上“錯誤之櫃”。

天資聰穎的我對每次考試都信心滿滿,但等試卷發下來時就傻了眼。記得二年級一次數學考試,100分對我來說是志在必得。可是在一道列豎式計算中,豎式及答案都對了,但偏偏答案沒有抄寫在等於後面。這麼簡單的題目,按理是絕對不應該出差錯的,但是我還是錯了。現在想想,當時,我要能認認真真的複查幾遍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了。這是因爲粗心的人對較難的問題一般會比較重視,而簡單的問題就會很放鬆。

事實證明,哪怕是大科學家也有粗心犯錯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能認識錯誤,並下定決心去改正。一旦養成了粗心的壞習慣,成功的可能性必然會大打折扣。以後踏入社會,粗心的.壞習慣在工作也有很大的影響。正因爲這樣,我以後一定要加強重視,不馬虎隨便,這樣纔有助於克服粗心大意的壞習慣。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9

本學期我讀了《擁抱文明,幸福成長》這本書,讀後我深有感觸。

《擁抱文明,幸福成長》這本書分爲21種類型,每種類型都緊繫現代兒童的成長。每種類型又分爲幾部分:幸福導航是根據主題講出小學生的煩惱,幸福體驗是根據問題說出道理,幸福源泉告訴我們如何解決問題或煩惱,幸福之旅根據主題舉出一個名人的事例。

“怎樣輕輕鬆鬆發言”中的幸福之旅講的是:當代文學家沙葉新曾患有口吃病,他的口吃屬於伴隨性口吃,必須要做着動作才能說出話來。但是沙葉新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缺陷,並努力找回自信,受到了大家的尊重。我們比他幸福得多,他能戰勝口吃,我們難道會戰勝不了困難嗎?

小學生在學校課堂上每天都要回答問題,而我卻害怕發言。每次老師提出問題後,我總是畏畏縮縮,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有好幾次我都想:今天上課一定要大膽舉手發言,不能再做膽小鬼了。可真正上語文課時,老師發現舉手的總是那幾位同學後,露出既生氣又無奈的表情。當老師把目光轉向我這邊時,我立刻害怕的低下頭,之前的念頭也早已拋到九霄雲外。又轉念一想:難道就一直這樣保持沉默嗎?想到這裏,心中產生一股力量,鼓舞我舉起手來,我也真實的發表了自己的想法。通過這次發言,我發現只要勇於發言,就是好樣的。其實,你可以把老師看成是自己的親人,上課時就是在和親人交談,想到這個,你還怕嗎?

有一次公開課,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後,我踊躍回答,回答對了後,老師投來讚許的目光。又一次回答,我卻答錯了,可老師沒有絲毫責怪我的意思,還是用和藹的語氣讓我坐下。只要勇敢的踏出第一步,我們纔會離成功更近一步。

加油吧!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勇敢的邁出你的第一步,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擁抱文明 幸福成長》讀後感10

《擁抱文明幸福成長我的第一本幸福書》是一本能讓每位讀者都感到幸福的“魔法書”。此書共有20多篇德育故事,篇篇都能讓每個小學生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疑惑,令人能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感到幸福。當然,還有有許多精彩的部分,如“幸福導航”、“幸福體驗”、“幸福源泉”、“幸福之旅”等。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很多,接下來,我就爲大家簡單的說3篇。

第一篇講的是《克服粗心大意》。幸福導航中說東東有粗心的壞習慣,所以成績總是不理想。另外講粗心大意是不少孩子共有的缺點,是讓自己會做的事情由於不仔細而造成的差錯。如果粗心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會給我們的說帶來巨大的障礙與損失。幸福體驗中講的是法國19世紀最傑出的化學家之一李比希在一次化學實驗中無意間發現了少量的棕色液體,但他沒有做認真的化學實驗,而是直接斷定這是“氯化碘”,並貼上標籤放入櫃子中。4年後,另一位科學家巴拉爾發現了新元素“溴”,這種元素介於“氯”和“碘”之間。這一發現,震驚了整個化學界。李比希看到巴拉爾的實驗過程後,覺得似曾相識,頓時想起了4年前他放到櫃子裏的那瓶“氯化碘”,他趕緊翻箱倒櫃,找出了那瓶棕色液體,又認真地做了分析。分析結果令他又激動又痛心。原來,那瓶棕色液體不是他所猜測的“氯化碘”,其成分正是巴拉爾發現的“溴”元素。如果4年前他細心一點,仔細分析那瓶棕色的液體,那麼發現元素“溴”的將不是巴拉爾,而是他自己。

李比希懊悔極了,他恨自己粗心大意,於是用了很多方法來警戒自己和別人。

幸福源泉主要講了如何去克服、改掉“粗心”這個壞習慣,讓我們從粗心的陷坑中走出來,重新見到細心的光芒。

其實,粗心並不可怕,關鍵是你有沒有注意要去克服他、有沒有信心去克服他。做事情時多想想,這樣才能做的更好。

《擁抱文明幸福成長我的第一本幸福書》總得來說,的確是一本幸福書,能夠幫小學生改掉許多壞習慣,教會許多道理。正如我開頭所說的:它是能讓每位小學生都能感到幸福的“魔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