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私人領域的變形》讀後感大綱

《私人領域的變形》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私人領域的變形》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私人領域的變形》讀後感

《私人領域的變形》讀後感1

中唐是中國文學傳統乃至文化傳統發生深刻變化的歷史時期,宋代及其後世的許多文化現象都是在中唐嶄露頭角的。換句話說,這是中國文學傳統的一個新開端,它孕育這不同以往的新的美學規範。在楊曉山的這本《私人領域的變形:唐宋詩歌中的園林與玩好》中,我們能夠品讀出在這一獨特的時期、在這個被宇文所安目之爲中國的“中世紀”時期的詩歌不一樣的味道。

在本書中,作者從“私人領域”這一獨特的視角,爲我們展現了詩歌的另一種獨特魅力。它不僅爲我們打開了一個可居可遊的、充滿詩意的文化審美空間,同時也展示了這個精緻文雅的私人空間是如何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結構中收到擠壓並開始變形的。從書中,我們能夠看出,作者認爲這種抽象的“私人領域”是需要一個空間的,而這個空間首先就是園林。因此,在我的閱讀過程中發現,雖然他並不是全部關注於園林,但他在書中所討論時,都直接地或間接地與園林文化的方方面面相關。

偉大的詩人白居易高呼“誰能將我語,問爾骨肉間:豈無窮賤者,忍不救飢寒?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見馬家宅,今作奉誠園。”奢華的奉城園與人民貧困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書中,作者重點從詩人白居易的詩來着重體現“私人領域”這一獨特視角。這是白居易的《傷宅》中的句子,我們能夠從他的詩句中看出唐詩人對過度奢華的不滿 ,他將筆墨集中在園林宅第上。此詩通過對權貴們的豪華宅第及奢華生活的描繪,對豪門顯貴的奢侈之風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抨擊。全詩的語言樸實,描寫細膩,感情悲憤沉鬱,深刻反映出中唐時期整個統治階層享樂腐化,不思進取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疾苦關注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之情。並且,在後文中作者認爲園林不僅僅是一個容身之所,更是一種中隱的歸宿之地,更是一種精神的歸宿。作者還列舉出李德裕的詩。他的詩有許許多多都是寫自己的園林的,他喜歡自己園林的生活,喜歡自己園林的一切,甚至,他想讓自己的這座園林一直的被子孫後代傳承下去。園林就是自己的家。在白居易的詩中,他很好的將“家”和“邦”兩者聯繫起來,家的好壞與主人的個人品性有着極大的關係,家與國更是休慼相關。

《私人領域的變形》讀後感2

不僅如此,白居易還關注園林的所有權。他認爲宅第可以很好的反映天下的治亂,並且有一所園子是實現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方式而又充足的條件,這更是爲了體現他的“中隱”思想,即精神上遠離塵囂而又身不離市的觀念。因此,在他的詩《郡亭》中我們能夠深深的體會到郡亭不過是個容生之所,“家池”纔是我們真正的歸宿,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歸宿。由此,他將“家”與“邦”聯繫起來,這又呼應了他書的開頭,園林代表的不是一塊小小的地盤,它更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基本樣貌與興衰。“以小見大”,從這樣的一種角度,作者能夠通過園林將詩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和作者的精神反映出來,更能夠昇華到國家大的角度。

除此之外,他還從空間的調整、園林中的石頭等角度來體現詩歌。比如前門的意象包涵了超越性的個人主觀精神,而詩歌中的“石頭”又別有一番滋味。詩歌中常常出現一種以石爲題,這樣的詩不僅措辭優雅、情感浮泛,更重要的是它還富於其他新的獨特意蘊。作者具體分析了園林中主要的實物,如雙鶴等來體現自己此時的生活與對它們的喜愛等多重思想感情,從而反映出的不僅僅是物與人的關係,還包含白居易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甚至是政治關係。

在書的最後,作者通過一系列的詩歌總結了對閒適的滿與不滿,如關於司馬光的一系列趣聞和詩歌《獨步至洛濱》,最後期盼返回屬於自己的“園林”。園林是一個人的歸宿,但偶爾從詩中我們還是能夠看出他們並不是完全置身於世俗之外,有時他們只不過借園林來擺脫、暫時忘卻這些世俗之事。園林還是這些詩人用於自喻的一種形象,是詩人的自我描述與慨嘆。

不論是什麼,詩人們總能從“園林”中找到自己,詩人們總能通過“園林”來反映或者表達些什麼。詩歌處處體現生活,詩歌處處體現感情。讀了這本書,我能夠從另一種角度去思考、賞析這些詩歌,更能夠幫助我瞭解這些詩人的性格特點以及那些優秀詩人崇高的人格魅力。

《私人領域的變形》讀後感3

在這本書裏,唐宋文人士大夫們將私家園林與玩好的收集與珍藏融合爲“狹小”的“私人領域”。作者在這本書裏主要是着眼於中唐和北宋。私人領域的變形昭示出一種現象,即是那些身在園林之中的人把隱逸作爲此園林存在的唯一意義,但其真實的目的則是逃離那紛擾的亂世,一個人獨自享受園林的安逸,以此來平定內心的那份喧鬧。

在第一章裏面,作者借用了很多白居易關於城市私家園林的諷喻詩,借詩來諷刺貴族的那些奢侈浪費的生活。而在白居易的閒適詩中,表現出他退隱塵世之後,對自己擁有一座園林的驕傲與自豪,認爲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園林是實現生活方式必不可少而又充足的的條件,體現出一種悠閒自得的生活狀態;第二章討論了“前門”這個詩歌意象,並談到建構園林的主要調控方式;第三章文章以園林中的“奇石”爲線索,寫圍繞石頭收藏而展開的審美、道德、經濟和政治的糾葛,諷刺的是,對石癖抨擊最猛烈的詩人也往往是最富激情的石頭愛好者,從歐陽修、蘇軾到司馬光,無一免嫌;第四章裏聚焦於一系列關於士人文化點綴品交換的趣聞軼事,從而剖析詩歌的交換描寫交換的詩歌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第五章則集中在邵雍和司馬光的詩歌中對於“樂”與“閒”的表達。

“白鶴之爭”主要爭論的事白居易該不該把白鶴讓給裴度,白居易忍痛割愛,將白鶴贈與裴度,但這一贈與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作爲禽鳥棲息地兩座園林之間的優與劣,也不是禽鳥與主人之間的關係,而是裴度、白居易和劉禹錫之間的社會政治關係另外還有“愛妾換馬”的故事,亦是有類似的意思。詩歌交換和物質交換之間發生了交叉,帶有一定的商品交換的意義。另外,書中描寫蘇軾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獲取硯石,包括作爲禮品接收、購買和物物交換,幷包括以他似乎信手拈來的詩歌作爲交換,一面營造着灑脫不羈的藝術家形象,一面精於商品交換價值的計算,具有一定的諷刺意義。

書中還描述了邵雍在“安樂窩”園林中的“真樂”與司馬光在“獨樂園”裏的“假閒”,雖然司馬光退居洛陽十五年,安享晚年,但是他用來“獨樂”的園林卻充滿了各種社會活動的喧鬧聲,車水馬龍、冠蓋雲集,並不是真正的隱居之士過的真正的閒暇生活,()因此並不能脫離政治的平靜生活。在我們眼裏看來,“樂”與“閒”不過是個姿態罷了。

在書中作者還提出了“中隱”的觀點,與當時歷史時期有關,採取“中隱”的立場是一種非常現實的自我保全之策,而洛陽則爲“中隱”生活提供了更爲適宜的環境。儘管洛陽不能完全免除政治上的紛擾,但是相比長安而言,平靜了很多。同時,對園林進行整修也使得白居易獲得了享受“中隱”生活的愉悅之情。

其實,在中國的道德哲學裏,已經沒有任何絕對的私人或個人空間,作者在書中所表述的私人領域屬於一個獨立於社會整體的個人主體。城市私家園林是私人領域的體現,亦是私人領域的場所。士大夫文人想要借私家園林來遠離塵世的喧鬧,是不太可能的,都會受到外界各類事物的影響,帶有各種各樣的利益關係。這些,都引人深思,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