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精選10篇)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精選10篇)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 篇1

一天,孔融父親的一位朋友帶來一盤梨,父親讓孔融分發給兄弟們吃,孔融自己挑了一個最小的梨子,然後按長幼順序分發給自己的兄弟,父親就問孔融爲什麼?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大梨應該分給哥哥他們。”父親聽了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比你還小啊?孔融卻說:“因爲弟弟比我小,所以我要讓着他……”這是《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一書中《孔融讓梨》的故事。

讀着《孔融讓梨》等其他故事,我知道了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爲中國人,最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文天祥的“人身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淵明的“不爲五斗米折腰”、朱自清的“寧可餓死,也不吃外國人的救濟糧”、花木蘭的替父從軍……他們的感人事蹟將永遠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作爲我們小學生,不僅要學習他們的愛國、講誠信、孝敬長輩、關心幫助他人等許多美好的品德,還要宣揚他們的美德故事。爭取讓美德之花在每個人的心靈世界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 篇2

今天,我從《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這本書中看到李麗的感人事件。李麗是衡陽人,在她一歲時不幸得了小兒麻痹症,兩歲時又因一場車禍讓她失去了一雙勉強能行走的雙腿,災難好像總跟隨她。而這一些都沒能打倒這個堅強的女孩,李麗一直堅強勇敢地走出了她人生中一個又一個的精彩。

跟她相比,我不知道要差多遠。就說那件事吧!在數學競賽的時候,我本是一個數學成績好的人,但我卻不去參加競賽,你們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呢?我數學成績好肯定要去參加的,可我選擇逃避,因爲我害怕考不好,害怕失敗帶給我的痛苦。而李麗是一個身爲殘疾的人,都能有這勇氣向命運挑戰,使自己的人生五彩繽紛,我真佩服她!

李麗,你堅強勇敢的品質,身殘志堅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你真不愧是我們湖南的張海迪,是我們的驕傲。聽了你的事蹟後,我決心像你學習,像你一樣不怕困難,不再害怕失敗,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人都是在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驗,最後走上成功。我以後一定會參加每一次比賽,就算沒有考好,我也不再選擇逃避,我要在失敗中找到自己更好的學習方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創造一個個奇蹟。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 篇3

尊重父母,愛護老師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到的,可是我讀了一篇故事,便對這又了一分。

這個故事來源於一成主語,講的是北宋時期福建東縣有個叫楊進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鑽研字詞,到處尋師訪友,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他死後,又反楊時推薦到其學弟程頤門下,那裏,楊時已經四十多歲,學問高,但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深得程頤喜愛,有一次,楊時同遊酢一起前去求學,卻不巧趕上老師在屋上打盹,楊時勸告遊酢不要驚醒程頤,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發現門外有兩個雪人!後來人們用程門產雪來形容誠實、誠意、尊師重教的學生,讀了這一篇故事,我不禁深受感動,爲了不吵醒老師,楊進甘願在外面挨凍,也不進去叫醒老師,真讓人敬佩!

在街上,我曾經看到過一個人把香菸隨手往地上一扔,還有很長一段未吸,連火都沒滅,可是這時,走來了一名阿姨,她笑着對那人說,亂扔垃圾是十分不好的,把它撿起來,他只能不甘不願的去撿這樣的事十分的多,我看到過無數這樣的事,把錢包給別人,幫別人拾東西,各種事。

我突然想起了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那是在傍晚我出去買東西發生的事,那天,我帶了100塊去買書,在半路上,我的錢掉了,一位老人低下了頭,爲我拾起了錢,交給了我,我十分激動,我一定要像他一樣不圖一點利益,爲他人着想。

美德,會在祖國的萬里土地上傳播的。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 篇4

在暑假前期,我按照老師的要求讀了《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這本書。這本書每一篇故事都非常感人,並且獲得了很多的感悟和啓發。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十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至今仍被一代一代的中華兒女傳承和弘揚。作爲中華兒女,我們應該爲我們的傳統美德倍感驕傲和自豪。

在這本書中我瞭解到了一個個古往今來的美德故事:有恪守孝道的孟佩傑、有關愛他人的劉麗、有護弱的小英雄陳浩、有堅毅誠信的拾荒老人吳玉蘭……這些學習的榜樣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其中第一課《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傑》把我給深深地感動了。命運對孟佩傑是如此殘忍和不公,而她卻用微笑回報了這個世界。在她五歲那年,爸爸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忍痛將自己心愛的女兒送給養母劉芳英撫養。養母又因手術失敗癱瘓在牀,養父不堪生活的壓力,一走了之。養母想自殺,卻被孟佩傑發現後說:“媽,你別死,你是我的天,你是我唯一的親人,有媽就有家。”從此,母女二人相依爲命。孟佩傑很懂事,八歲時就獨自上街買菜、做飯、替養母洗漱、穿衣、換尿布、按摩等等。就這樣每天又苦又累,但是她的功課一點也沒落下。在艱難的生活中,20xx年孟佩傑考上師範大學,她沒有丟下養母,是帶着養母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一邊上學一邊照顧養母。爲了生活,孟佩傑利用暑假頂着炎炎烈日上街發傳單,當她拿到第一筆工資時給養母買了最愛吃的紅燒肉。讀到這裏,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孝待養母、笑對生活,這就是孟佩傑帶給我的感動。

孟佩傑能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磨練着自己,而我呢?從開始學會說話、上幼兒園、上小學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有爸爸來開導我;當我受到表揚時,是媽媽在鼓勵我繼續加油……現在長大了,爸爸、媽媽還沒說我幾句,我就開始耍脾氣、頂嘴,是那麼的任性和無禮。

看了這篇文章,我自己感覺很慚愧。我一定要改正自己的缺點,聽從父母的教導,一定要善待父母,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 篇5

最近,我讀了《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這本書,書上有許多動人的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孟佩傑——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叫孟佩傑的小女孩,五歲時,爸爸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忍痛將孟佩傑送給養母劉芳英來撫養。養母三年後手術失敗癱瘓在牀,養父也一走了之,於是孟佩傑和養母相依爲命,家中的收入就是養母微薄的病退工資。八歲的孟佩傑從小就上街買菜,燒火做飯。爲了媽媽,她什麼苦都吃,爲了媽媽,她必須比別人起得更早,做得更勤,學得更好。看完這個故事後,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決定今後要向她學習,爲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一次,媽媽早晨起來說不舒服,我急忙摸她額頭,“好燙呀!您發燒了。”我驚訝地叫道。於是,我立刻把媽媽扶回牀上,然後把冷毛巾敷在她頭上,蓋好被子後我就去做早飯了。我打開冰箱,發現有6個包子和一碗湯,於是我把包子和湯一起端了出來。接着我又找了一個大點的碗,把包子全放進去,再在碗裏滴了點水,這樣包子吃起來會很鮮嫩,最後把湯和包子一起放在微波爐裏熱一熱,然後就大功告成了!我把早飯小心地端到了媽媽的面前,輕聲地說:“媽媽,我給您做了點早飯,您快吃點吧!”媽媽的眼睛突然溼潤了,讓一把抱住我,記激動地說:“謝謝寶貝,你終於長大了!”聽了這話,我開心極了。

還有一次,爸爸要過生日了,我悄悄地瞞着爸爸,和媽媽一起買了一個蛋糕,我還親手做了一個小禮物。生日那天,我和媽媽一起把禮物送給了爸爸,那時,爸爸笑了,是那種滿足、舒心的笑容。

“百善孝爲先。”讓我們多多孝順自己的父母,是他們含辛茹苦地撫養着我們,我們要在生活中體貼父母,在學習上更加刻苦,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 篇6

在暑假時間裏,我讀了《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這本書,並且獲得了很多的感悟和啓發。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至今仍被一代一代的中華兒女傳承和弘揚。作爲中華兒女,我們應該爲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而倍感驕傲和自豪。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孝敬長輩,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時,黃香九歲便爲父親在冬天溫暖牀鋪,在夏天用扇子將席子扇涼,好讓父親可以睡的更加舒適。黃香九歲時便已做到如此,而現在的我們幾乎是與之相反,他的做法怎麼能不讓人們讚美和弘揚?現代的田世國就很好的傳承了這一優良傳統。田世國捐腎救母的行爲感動了全社會的人們,大家都被他這一偉大舉動而深深折服。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需要做出多麼轟動的大事來證明我們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重視和弘揚。我們可以在家裏爲父母捶捶背,幫他們洗洗碗,在公交車上位老人讓座,這些小事都能體現出我們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重視與傳承。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要求我們必須要熱愛我們的祖國。愛國是一種高尚的品格,是一個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愛國的情懷不能僅僅是口頭形式的表達,更要的是行動。我們已有無數的前輩爲我們立下榜樣。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作爲當代中學生,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習,以優越的成績來報效祖國。今後我們也要把夢想變成現實,衝出太陽系向茫茫太空探索,我們也要躋身於諾貝爾獲獎者的行列,爲祖國爭得榮耀,爲人類做貢獻。如今,我們的祖國一十分強大,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昂首相迎。我們的先輩雖已遠離我們,但他們的精神永不泯滅,應由我們新一代來繼承和發揚。

我們從小就應該培養立志奮發,自立自強的精神,我們還要知禮守禮,誠實守信,在家中孝敬長輩,在學校裏尊敬師長,努力學習,在平時尊老愛幼。中華民族的傳統還有很多,作爲一名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以德爲本,從小養成良好的品格,樹立以德爲重的人生觀。

希望美德能紮根在每個人的心中,願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 篇7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的書。中國,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古國,它擁有着悠久的歷史,也有着各種各樣的傳統美德。而這本書就向我們展現了許多故事。給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使我從中受益匪淺。

我讀《愛父母》這一章時,便深受感動。這課講的是一個叫孟佩傑的小女孩,命運對她很不公平,可她卻用微笑回報這個世界的故事。五歲那年,她的爸爸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忍着悲痛把孟佩傑送給養母劉芳英撫養,三年後養母劉芳英因手術失敗而癱瘓在牀,養父不堪生活壓力,一走了之。在絕望中,劉芳英企圖自殺,被孟佩傑發現。“媽,你別死,你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勁,有媽就有家。”從此,孟佩傑與養母劉芳英相依爲命。當別人的孩子在享受寵愛時,八歲的孟佩傑已獨自上街買菜,回來做飯,天天爲養母洗澡……每天做完一堆家務活已經到晚上九點鐘了,這時候孟佩傑纔開始做自己的家庭作業。但她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自己的養母,因爲她知道養母對自己有撫育之恩,現在也是自己唯一的親人了,無以回報,只有自己用心去照顧自己的養母,儘自己最大努力把養母照顧好。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想到,我經常爲了一點小事,對媽媽發脾氣。記得有一次,家裏就只有媽媽和我兩個人。我覺得無聊,就想讓媽媽帶我出去玩,可是媽媽說她有點不舒服,過幾天再帶我去玩。聽了以後我很不開心,生氣的對媽媽說:“我就要出去玩,如果你不帶我去玩,我就不理你了。”媽媽沒有辦法,只好帶我去了。媽媽在盡最大的努力愛護我,給我幸福,而我卻那麼不懂事,亂髮脾氣,和孟佩傑比起來真是太慚愧了。

通過這本書,讓我知道了,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首先要求我們從小就要培養高尚的品德。我們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家裏要孝敬長輩,愛護幼小;在學校裏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都應該獻出自己的愛心,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只要人人都能獻出一份愛,我相信這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 篇8

美德,猶如盛開的花朵。她植根在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中,她綻放在當代優秀青少年的多彩生活之中。黨和國家十分關懷每位同學的心靈成長,一直強調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爲核心內容的美德教育,讓美德之花在每位同學心靈世界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翻開劉宏業編著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叢書: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我聽到一個個古往今來的美德故事,看到一個個優秀青少年典型事蹟,和美德互動,我感受到了“新時期江蘇精神”,我逐漸領會新時期“仁義禮智信”的新的意蘊。在我們的課本中處處都有美德的芳香;把閱讀本書與學校活動結合起來,在各項活動中傳誦美德故事,豐富美德智慧;把閱讀本書與你們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生活中發現美德,傳揚美德,創新美德。

本書分爲仁、義、禮、智、信五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相關的美德和事蹟。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作爲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與驕傲的是我們優良的傳統美德以德作爲根本。我們每個人應該養成良好的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如此衆多的傳統美德中,我認爲最重要的還是尊老愛幼,尊老愛幼這個詞大家一定不陌生,早在古代,人們就知道要愛護兒童,尊重年長的.人,並將其看成一種社會準則,可現在還有多少人在遵守我便不得而知了,在我的記憶中,這個詞在有些人的生活中已漸漸淡去。

《孔融讓梨》這則小故事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日,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和他的兄弟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了兄弟。父親問孔融爲什麼?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讓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爲弟弟比我小,搜易我應該讓着他。”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謙讓,那你做到了嗎?尊老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把尊老作爲一種責任和行爲規範。社會也十分尊重老人,我國海拔每年的農曆的九月初九定爲老人節。

在學校的社會實踐中,我也學會了敬老、尊老、愛老、助老。我沒了些水果,可是沒有考慮到一些小細節,在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大多數有糖尿病,不能吃桃子、棗子之類的甜的水果。我一邊幫老爺爺按摩一邊聽他講他家裏的事情,乍一看嚇了我一跳,老爺爺頭的右邊一大塊都癟了下去,還可以清晰的看到縫過的跡象。他問我認不認識他的孫子,說他孫子爸媽都不在身邊,爸爸出意外了,媽媽爲了養活家裏去外地打工了,自己又有病,自己的孫子太調皮了不聽話,天天一個人生活,說話咋老爺爺就心酸的哭了。老人們最牽掛的永遠是自己的家人,他們真的很脆弱,請尊重他們,愛護他們,幫助他們,爲他們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利者!逸出於倒一之外,其害而淺;好名者竄入於倒一之中,其害隱而深。

讀了這本後,我懂得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會從自己做起,弘揚社會傳統美德,遵守社會道德規範。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 篇9

暑假,我閱讀了《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這本書,書中列舉了古往今來許多的美德故事,它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我從中深受啓發。

第一是“仁”,要求我們要寬仁爲懷,愛國圖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懂得關心他人、關愛殘疾人和孤寡老人,適時地爲他們分憂解難。上車時,主動爲老人讓座,攙扶行動不便的人。我們還應該熱愛大自然,愛護一草一木,保護小動物,珍惜水源、做好環保,保護好人類生活的的共同家園。

第二是“義”,就是勇於擔當,無私奉獻。我們要堅持真理、敢爲人先,做事講原則,應乾的事義不容辭。我們從小要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明事理,擁有一顆正義之心,同時要敢於面對錯誤。例如賑災時,及時伸出自己的援手,儘自己所能幫助災區人民,獻出一份愛心,別人就能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

第三是“禮”,提倡遵紀守法,明禮知恥。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尊師重道、以禮待人,這是我們應該具備的美好的道德。尊敬師長,對人有禮貌,是少年兒童的基本素質,學生在校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規範。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我們要從小做起,“養習於童蒙”,多做有利於他人的好事,不幹壞事,並堅決反對醜陋的行爲。

第四是“智”,崇尚科學,立志進取。我們要勤於動腦、善思考,做學習的小主人,在學習過程中實事求是、獨立思考。我們要有進取心,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積累知識,提高動手能力,長大後纔能有所作爲,爲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第五是“信”,立足誠信,利己利人。言必行,行必果。信自己,信他人。誠實守信是郵箱的傳統美德,“顏回食米”的故事婦孺皆知,取信於人更是人與人交往的最基本條件,它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和諧、美好,讓人間處處充滿真情。

總之,我身爲21世紀的少年,我會接受書中美好的道德薰陶,從一點一滴做起,在生活中傳揚美德,創新美德。

  讀《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有感 篇10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書中講述了古往今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給我很多的啓發,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書中講了五個方面,分別是:仁,義,禮,智,信。仁是指:寬仁爲懷,愛國圖強。義是指: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禮是指:遵紀守法,明禮知恥。智是指:崇尚科學,立志進取。信是指:立足誠信,利人利己。

作爲一名小學生,我們要愛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做聽話的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愛同學,我們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要愛我們的祖國,勤奮學習,練好本領,長大後才能爲祖國做貢獻。要愛護花草樹木,珍愛大自然。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勇於擔當,犯錯誤時要勇於承認,在班集體中爲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好班裏的一份子。作爲小學生,我們要懂禮貌,尊敬師長,不欺負弱小的同學,要愛護他們,要懂得謙讓,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少年。我們還要懂得分辨善和惡,在學習上我們要愛動腦筋,勤思考,勇於探索發現,我們還可以製作一些小發明,變廢爲寶。最後我們要學會不撒謊,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說到要做到,要遵守自己的諾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抄作業,考試不作弊,要相信同學,互相信任,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自信,只有自信才能做好事情。

作爲新世紀的小學生,不僅要外表美,更要心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