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小說讀後感3篇大綱

小說讀後感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小說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小說讀後感3篇

  【篇一:小說讀後感】

契訶夫是世界文壇上一位罕見的藝術家。他的小說經受了百年的時間檢驗,依然閃耀着獨特的藝術光彩。契訶夫的着眼點總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是個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事情的現實主義者。但是他從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他對生活素材認真細緻地進行“觀察、選擇”,而在創作過程中又進行“推測、組合”,使生活素材形象化,平平常常的似乎是偶然的現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質。

所以我很喜歡契訶夫的作品。在這本短篇小說選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其中的《變色龍》,《釘子上》和《萬卡》。

《變色龍》告訴了我們:在沙皇俄國將軍家中的一條狗比平民百姓還要重要,巡邏官奧楚美洛夫之流在有權勢者的家犬前搖尾乞憐,而對老百姓卻張牙舞爪,蠻橫嬌縱。《變色龍》就是契訶夫送給人世的一面鏡子,一個警示,在百餘年後的今天同樣還是有人身上有着“變色龍”的奴性,表裏不一;《萬卡》可以說是《苦惱》的姐妹篇。都是抒情心理短篇小說。主要寫的是:九歲童工的稚真心靈,他的學徒生活的苦楚,他對祖父和家鄉的眷戀——這一切在篇幅不大的作品中巧妙地互相穿插和滲透,短短几頁字就寫出了童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篇小說《釘子上》和《一個文官之死》一樣,都展現了但是沙皇俄國在官場上的醜態:強者霸道、倨傲專橫,弱者低頭哈腰、不敢反抗。臭蟲般的切爾維亞科夫以及他的奴才們的心理正是這種官場生活的產物。

讀了這本小說選後,我更能體會到當時沙皇俄國官場上的險惡與蠻橫,也看清了當時和如今的“變色龍”就是牆頭草,哪邊是強者就擁護哪邊,即使那強者並不是善良的那一方。《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給我了很多啓迪,讓我瞭解到不少沙皇俄國的當年!

  【篇二:小說讀後感】

少年時對動物小說有一種天然的喜愛,所以小時候讀過一本關於馬、狼的小說,雖然現在已記不起書的名字,但小說所流露的動物間的感情卻讓我至今陶醉。隨着年齡增長,也許這方面的書已不太多,也許走出兒童世界進入少年世界特有的一種逆反,生活中不能再讀到關於動物的小說,直到前一段時間在六年級教材中被《最後一頭戰象》深深震撼,動物小說才又再次進入我的視野。而這幾天讀了《沈石溪經典動物小說》,更是有了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沈石溪是當代著名動物小說作家,他的動物小說內容極其豐富,最早接觸他的小說是描寫動物間感情與智慧的《斑羚飛渡》。這本書上主要是他的幾個短篇的選集,描寫了動物世界的真摯情感————《天命》中,母鷹爲了種族捨棄生子;《象塚》中,母象爲了種族在兒子與自己心愛的“人”之間做出艱難選擇;《仇恨》中,水秧兒寧可自己爸爸傷心也不願背叛狼獾;《獵狐》中,戈文亮被可愛的小狐打動,連自己的名聲也不顧;《剽牛》中老牛爲了孩子過好生活,不惜獻出生命;《兵猴》中大白牙爲了猴羣的安危而獻出生命……每個故事通過對動物的描寫,間接的歌頌了動物間的生存世界,從另一個角度歌頌母愛、父愛、夫妻情、養育恩、朋友情誼,間接反映了人類社會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醜陋和美麗、高尚和卑賤……,使人懂得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應該珍惜的、什麼是應該堅持的。

其中的《罪馬》是很典型的一篇。

《罪馬》的`主人公是白珊瑚。她是一匹漂亮的優種白馬,是馬戲團馬戲表演的頭馬,他與馴獸員婁阿甲建立了深厚感情。婁阿甲在表演中意外受傷,她跟着治療的汽車跑了了二十四里路。在婁阿甲死後,白珊瑚深深自責,竟然絕食。後來,她開始吃東西了,卻一直想念主人,終於在她把一切安排好時,悄悄離開了馬戲團,去了安葬婁阿甲的地方

白珊瑚是一隻有情有意小心謹慎的馬,因爲婁阿甲從小養育了她,她寧願放棄自己在馬戲團的優越條件,逃到婁阿甲死亡的地方悼念他。她爲自己的離開時刻準備着,自己主動讓出顯示尊貴地位的頭馬的位置,多次教訓兒子要守秩序,全心輔助新的頭馬……

沈石溪總是用他的作品大聲急呼,呼喚着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動物的和諧、改變並走出人與自然的對立。讀他的書是享受,是樂趣,更是引領我們感悟真善美的好導師。我喜愛他的作品。

  【篇三:小說讀後感】

最近,有一部電影火遍了大江南北,那就是趙薇導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昨天,看完了原着,感覺文字更加能夠觸動人心。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情節其實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人物的內心世界,應該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下面,來談談我對書中四個重要人物的感覺。

林靜,“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個有點女孩子氣的名字,就來自於這句話,22歲美國留學,回國後成爲檢察院的檢察長。林靜的青春似乎是很多人想要的:學業有成、工作順利。這些其實只是林靜的標籤,可他並不快樂,他的日子是充滿糾結的,他最終不得不放棄,他的日子只是爲了父母和事業,人如果僅僅活成這樣,也是不盡人意的。其實,林靜就是現代人的一個影子:一邊失去一邊尋找,含着淚微笑。

陳孝正,這名字聽起來就是一個高材生,孝順、正直,這根本就是新一代的社會標兵啊!沒錯,陳孝正就是這麼一個人,他的人生就好比一座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樓,不能容忍有一釐米的誤差,他的青春是老一輩們所追求的:成績好,工作好,什麼都好,走出去多有臉!其實呢,陳孝正完全可以用一句歌詞概括:“任歲月風乾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沒有勇氣,只能迴避,沒有完美的青春。

鄭微,全身都散發着能量,“我是誰?我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玉面小飛龍,有什麼我得不到?”她會爲一個男生日夜兼程,會爲了一個承諾而幾夜不眠。敢愛敢恨、直爽,她的青春沒有什麼遺憾,甚至有點阿Q精神,還是一句歌詞:“回憶過去,痛苦和相思忘不掉,爲何你還在撥動我心跳”。

阮莞,她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女神,美麗、溫婉、賢淑、端莊,要是那時候有選美,不得回回都是冠軍?“我的願望是——青春不朽”。呵,是不是有些好笑?人總是會老去的,青春,不是容顏,更不是年齡。阮莞在最燦爛的年華遇到絢麗,在最決絕的時候封存記憶。小說的最後一章是:“阮莞,只有你的青春不朽。”一生來過,一起走過,此生無悔。所以,我們還是以前的模樣。

最後,依然是一句歌詞:“當花瓣離開了花朵,暗香殘留。”青春在每個人心裏的某個角落,不管到什麼時候,都會擁有那餘溫和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