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記讀後感4篇

學記讀後感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學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記讀後感4篇

  學記讀後感1

《學記》作爲戰國時代的教育論著,總結了夏、商、周官學和春秋戰國時代私學的教育經驗,從儒家的立場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觀點。漢武帝奉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上的統治地位,《學記》作爲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也深深影響了2000多年來的中國教育。特別是《學記》中關於教育目的的闡述,直到現在還深深地影響着我們的教育政策。

中國土生土長的儒家有着十分濃厚的“入世”思想,從孔夫起,儒士對虛無縹緲的怪力亂神采取回避的態度,所謂“不語怪力亂神”,倡導修齊治平,經世致用。這種思想體現在教育上就是在《學記》中強調教育的社會作用,認爲“建國君民,教學爲先”,“君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認爲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九年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受教育者達到“大成”————達到“大成”與否就看能不能“化民成俗”,讓“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因此,中國的教育活動帶有十分強烈的世俗功利。特別是隋唐以後,學得滿腹經綸,售予帝王人家,成了中國士的人生目標。“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前一句是知識分魂牽夢縈的追求,後一句是窮愁潦倒時的自我安慰。縱使曠達如李白、蘇東坡輩,受了深厚的老莊出世思想影響,也是以蹭足金鑾殿爲人生第一殊榮。

但《學記》把教育看作爲是直接爲社會政治服務,有着一定的積極意義。中國知識分把從政作爲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從垂髫發矇時開始,就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苦熬苦修,上焉者立志“致君堯舜上”,追求“青史留名”還是值得稱道的。知識分把出仕佐助君主治國平天下作爲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不管怎樣,這一切,有助於統一知識分的思想,從而有助於統一全體人民的思想,有助於把統治階級的意志上升到社會的主導地位。中國的封建社會能夠苟言殘喘2000年,中國文明2000年間能薪火不斷,成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傳統道德傳承2000多年,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沒有分崩離析,應該說封建教育制度功不可沒。

不過只是把教育的作用侷限在直接爲社會政治服務是十分片面的。立足過去,是教育天生的一大特點;面向未來,教育卻很難做到。教育總是比較保守的。特別是儒家,素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傳統,總喜歡“白髮老章句”,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意識。特別是從安史之亂後的中唐開始,中國的封建社會已經日益成爲一個爛熟的桃,把教育的作用侷限在直接爲社會政治服務,往往就是爲當前的社會政治服務,而不是爲社會政治的發展服務,其消極意義就愈來愈突出。

教育應該有兩大功能,一個是爲社會政治服務,另一個是爲人身的發展服務。這兩者之間,在現代社會,後者應該更重要,應該是通過教育培養出個性和諧發展的社會成員。通過所培養的社會成員來服務於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戰國時期,士在諸侯爭雄的社會格局中,可以自覺地選擇自己的“主”,可以唸叨着擇主而事。知識分可以獨立研究,可以保有自己比較獨立的人格,首先考慮的是創造新的學說,而不用考慮迎合某一特定的統治者,———反正統治者或大或小,多着呢——總是能找到買主的。這時,人的發展和爲政治服務是比較統一的。

因此,春秋戰國時期有百家爭鳴。而秦漢以後,爲政治服務就變味了,變成了爲皇帝一人服務,知識分往往放棄了自身發展的需求片面的去迎合社會政治的需求。由於中國封建社會教育把教育的作用定位於直接爲社會政治服務,客觀上制約了中國封建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學》中雖然把“格物”定爲教育的開始,但是此“格物”絕對不是清朝末年“廢科舉,興學堂”中所設的學科“格物”。《大學》的“格物”並不研究自然界的日月星辰,花草蟲魚,“格物”的對象是社會生活中的人事關係,自然和人的“天人感應”,後來有一幅對聯高度概括了封建教育的“格物”內容:“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儒家所想格的“物”,無非是研習祖宗傳下來的一些典籍,揣摩當今聖上的旨意,把人生的樂趣定格爲“金榜題名時”,並不把獨立探索大自然的奧祕作爲人生自我實現的途徑。這應該是中國2000年的封建社會中只有零星技術發明,缺乏純理性的系統的科學研究的原因之一,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自然科學相對落後的原因。孔夫不是罵想學“稼圃”的樊遲爲“小人”嗎?

教育過程中只“格”社會關係的“物”,只強調教育爲社會政治服務,把教育視爲社會政治的附庸,忽視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政治上一有風吹草動,教育上就是波浪滔天,教育成了社會的風向標。任何一次社會變革,教育都受到衝擊,受到破壞。這樣,一方面使中國知識分、中國人民關心政治,關心人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另一方面是中國知識分的個性普遍受到壓抑,因循守舊多,標新立異少,唯上唯書多,這已經深入到國民思想的深處,影響着中國社會的發展。

我們現在讀《學記》,不僅要肯定其積極意義,更要認識其侷限性。誇耀祖宗是中國人的嗜好,我們已經誇耀了2000年。我們現在要提倡“爲中華崛起而讀書”,肯定教育必須爲社會服務。但是,人的個性受到壓抑,人人以關心政治爲務的是絕對不能提倡的。教育爲社會政治服務並不一定就是把每一個社會成員培養成政治舞臺上的“生、末、淨、醜、旦”,每一個削尖腦袋往政治上鑽,只能說明這個社會的政治已經有問題了。

教育首要目標是爲社會培養具有個性和諧發展的社會成員,特別是在知識經濟到來的21世紀,我們搞素質教育更要倡導教育要張揚個性,發展個性。

  學記讀後感2

《學記》的精髓是對教育原理、原則、方法的論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能夠爲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只有既明白了教育成功的方法與失敗的原因的人才能做老師。善教的老師引導學生而不是牽着學生走;對學生要求嚴格但不施加壓力;爲學生帶給解決問題的空間但不代其做出結論。引導而不逼迫、多鼓勵不諷刺打擊,師生間的關係融洽了,學生學起來就感到容易了;啓發而不祥解,學生就會用心去思考。這不就是所謂的循循善誘嗎?

這些不就是新課改的理念嗎?我們的祖先多麼有遠見、多麼偉大呀!“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是呀,作爲教師,務必瞭解學生的心理,瞭解學生學習的困難所在:是貪多嚼不爛還是不肯多讀?是見異思遷還是淺嘗輒止?教師只有究其原因,對症下藥,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優勢,糾正其學習中的過失,培養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動參與的潛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提高;同時更好的發揮教育的作用。

《學記》中所提到的教學方法,大都貼合此刻的教學規律,它所堅持的教育的全面性、連貫性,注重培養人的自主發展潛力,對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有着用心地、現實地好處。《學記》爲我們教師的教與學帶給了寶貴的經驗,是教師教學的法寶。

  學記讀後感3

仔細讀完《學記》,感觸頗深,作爲教育專業的我們,就應更早一點讀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許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們斟酌,講述了教育制度,教學資料和方法等等,這些經典,穿越了歷史,也將指明未來。

開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教學爲先”等就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從古至今,教育都是放在國家的首位,也說明了文化及學習的重要性,不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夠停止學習,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努力。“教學相長”“學學半”這些經典的教育觀點,至今人們都在學習和運用。教和學是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

要做一位教師,需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要培養學生多思考的習慣,不要急於告訴他們答案,要讓學生學會悟與思。最近,我們也在學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我覺得這思考的過程,就是隱性知識的學習。教師不能代替他們去思考,這個過程很重要,他們會從中學習與成長很多。我們也要“士先志”樹立學生的志向,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學習,這樣纔有學習的動力。而此刻“填鴨式”的教育使學生們厭煩,覺得學習的沉重。我們需留給他們一點空間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導他們樹立志向,這樣學生纔會更簡單也更主動的去學習。

因材施教是《學記》裏提很重要的一個教育規律,“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我們的教育需要遵循這規律,學生的求學纔會順利。孔子總是瞭解了學生的基礎,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有一次,子路問孔子說:“聽到一個很好的主張要立即去做嗎?”孔子回答說:“家裏有兄父,怎樣能自作主張呢?”而當冉求問同樣的問題時,孔子卻回答說:“當然就應去做!”在一旁的公西華聽後很不理解,認爲老師的講話前後不一致。孔子解釋說:“子路遇事輕率魯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謹慎些;而冉求遇事卻退宿不前,所以要鼓勵他大膽地去做。”

《學記》也交給了我們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豫”“時”“孫”“摩”即要防患於未然,教育合乎時宜,循序漸進,切磋琢磨。“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注重方法,把握度的大小。學生可能有的四有過失爲“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作爲教師需“知其心,然後能就其失也。”所以瞭解學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據他們不同的心理糾正他們的過失。

“長善而救其失。”,發揚學生的優點,糾正他們的過失,這就是教育的目的,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他們鼓勵,同時真誠的幫忙他們克服缺點。我們也需學會“比物醜類”,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也需多思考,從學到的擴展思考開來,應用在其他學習和處理事情上,從而能夠更有效的學到更多。書本交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那些文字,我們需開闊我們的頭腦,看到更廣的知識,如果只是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就不利於我們學習了。

《學記》中的教育資料是豐富的,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體驗和學習,教育也是要不斷的探索的。儘管社會在發展,學生在變化,但這些根本的的理論不會失效。牢記經典再結合現實才能找到適宜的教學方法。其實也不光是教育,一切活動都有它的方法。我讀的還不夠深入,也沒有實踐的經驗,我想這《學記》中的理論需先裝到我的行囊中,帶着它一齊去走我的教育學習之路,時常在看看,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

  學記讀後感4

最近,學校組織學習了《學記》這篇古代教育文獻,感覺受益匪淺。雖然語言艱澀難懂,但仔細讀來,平時教學中的疑惑頓覺釋然。《學記》不愧是我國教育史上的經典精華,在我們二十世紀才提出的“以人爲本”的思想,其實在《學記》中隨處可見。它如一位博學的長者,在諄諄教導我們教學就應如此來教,學習就應如此來學。

一、以學生爲本,啓發誘導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學記》中的這句話教導我們教學要以學生爲本,也就是以人爲本。根據學生學習的動態狀況去引導、督促、提高。教學的關鍵是要使學生懂得、明白。

1、注重引導,但又不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師生關係纔會融洽。。

2、要督促勉勵,但又不強制壓抑,以學生爲本學生就有克服困難的勇氣,順利的進行教學。

3、要打開思路,但又不帶給現成答案,學生才能獨立思考,智能得到發展。

這點也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思想,教師在教學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要善於引領而不能壓抑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做到“道”“強”“開”,才能到達“和”“易”“思”的效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設計問題要依據學生掌握的實際狀況而定。

二、以學生爲本,循序漸進

“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教師時時觀察學生,發現有疑難時先不要講給他聽,讓學生多思考,年幼的學生只聽講,不提問題,學習不逾越進度。這與人本主義提倡的需要論相一致。人的需要有七個層次,這幾個層次有必須的次序,只有滿足了上層的需要才能繼續下面的需要。而《學記》所說的學不躐等,就是按照人的生理髮展順序,設計教學資料。學習的知識都有一個系統性,教學不按部就班,就會“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陷入混亂的境地。前面的知識如果掌握不夠好,後面的知識就更不會很好的掌握。因此教學不能逾越進度。

三、以學生爲本,因材施教

“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師不是誠心的教育學生,不思考學生才能的高低而因材施教,學生求學也不能順利。人本化教育主張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具有創造性的人格,能創造性地做任何事,並能總處於創造的過程中。主張課程資料應建立在學生的需要、生長的自然模式和個性特徵的基礎上,應體現出思維、情感和行動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就應和學生的生長過程有機地聯繫起來。這與《學記》所提倡的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多麼相似,他們所追求的理想真是殊途同歸。中西文化的碰撞實際上就是建立在以人爲研究對象的基礎之上。

教學就是教師研究怎樣教,研究學生怎樣學。《學記》裏所彰顯的“以人爲本”的思想是我們教育者就應時時遵循的。應對《學記》我們就應常讀常新,讓我們時時記起那些精闢理論,記住啓發誘導、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