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字經讀後感500字(通用27篇)

三字經讀後感500字(通用2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字經讀後感500字(通用2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字經讀後感500字(通用27篇)

  三字經讀後感1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告訴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閱讀《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這幾句講的非常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老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老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回報自己的父母與老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爲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三字經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三字經》最後的一些——“瑩八歲,能詠詩”到“戒之哉,宜勉力”,裏面講的是古聖先賢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幾句話十分影響我“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勤有功,戲無益。”這幾句話主要講我們要小時候努力學習,不能耽誤學習的黃金時段。這樣,長大爲國。、爲民、爲自己都有好處。還能使父母長輩感到驕傲自豪,造福於後代。

以前,我總以爲學習的機會和時間還很長,不必這麼累這麼認真地學習,可以留着一些知識以後慢慢學。可現在我才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學習的機會只有那幾次,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了。並且知識也像一個黑洞一樣,越來越大。今天你會了這個,明天又有新的知識等着你,可誰又能保證你前一天學的知識忘不了呢?知識像一隻被人吹的氣球一樣越來越大,就算你有三個腦子每天不停地記也記不完。所以,我們要把握好近在手邊的學習機會,千萬不能錯過,一錯過就再也記不住了。

玩耍的快樂只是暫時性的快樂,並且這種快樂就像夏天裏的冰一樣,一吃還想吃。我們學生可以享受一下這種快樂,不過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學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從而無心學習,長大後悔莫及。學習的快樂是永久性的快樂。它像一杯咖啡,剛開始有苦,然後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後是香醇。我們要學會做長久的快樂,雖然剛開始沒有香,不過會越來越有甜頭。從而讓你愛上這種長久的快樂。

我要學會做一個珍惜時間,品嚐學習“咖啡”的小才女。

  三字經讀後感3

幾天前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這本書內容非常豐富,不論是天文地理、社會家庭,還是歷代興衰、文化變遷,都在其中;書中更是包含了傳統倫理道德的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在三字經中看到了幾段印象深刻的段落。

例如這段話:“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爲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它的大意是:狗能在夜裏替人看守家門,雞會在每天早晨天亮時報曉。人如果不用心學習,迷迷糊糊過日子,有什麼資格稱爲人呢?蠶能吐絲以供人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製蜂蜜,供人們食用。人如果不努力學習,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那還真不如這些小動物呢。

還有這個段落也很好:“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意思是:車胤捉來螢火蟲放在紗袋裏,用它來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兩人雖然家境貧苦,卻能在艱苦的條件下繼續求學。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的李密,放牛時把書掛在牛角上,有時間就讀。他們雖然很勞累,但仍堅持讀書,意志超過了常人。這段話有一個相關的故事,講的是東晉大臣車胤從小就愛讀書,但他家裏很窮,窮得連買燈油的錢都沒有。這可怎麼辦呢?夏天的一個夜晚,車胤看見許多螢火蟲在空中飛舞,發出一閃一閃的亮光,就靈機一動,捉了許多螢火蟲,放在紗布袋裏,掛在自己的書桌上方。小車胤就藉着螢火蟲發出的光亮來讀書。車胤勤奮讀書,長大後成了令人尊敬的大學者。

讀完了《三字經》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我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和本領,要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所成就;而只顧嬉戲玩耍,浪費了大好時光,是毫無益處的。所以我們要在年少時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長大後就能學以致用,替國家效力,爲人民謀福利。

《三字經》是古代啓蒙教育的著名教材,影響極其深遠。全書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誦易記,值得我們去閱讀。

  三字經讀後感4

人們常說:“一本好的經典就是一個好朋友。”經典對人成長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好的經典往往能改變人得一生,而執着於看書和愛書的我,到今天讀過的經典已經不計其數了,使我受益無窮。

盛夏我坐在院子裏,微風輕輕地吹着,朦朧的月色,手中捧着《唐詩三百首》愜意的漸漸沉入夢鄉。小時候我懷着激動地心情,從媽媽手中接過我的第一本書《三字經》,他打破了我沉睡的心靈,讓聖潔的陽光照進來,於是我每天吟唱着:“人之初,性本善”,敲開了知識的大門,走進了經典的世界。從此,嬉戲的地方少了一個頑皮的身影,懷着一份不捨我邁出了年幼。如今,《三字經》已不能滿足我的需求。於是,我便向更高的境界探求。一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使我心曠神怡,一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讓我對大自然充滿嚮往,對瀑布溢滿的憧憬。

我帶着對李白的崇拜,對杜少陵的嚮往……去更深的瞭解經典,也對它更多了一份期望 。我深深的沉入了經典裏,暢遊在這知識裏,其樂無窮。隨着時間的流逝,我會更深的挖掘你,去享受更多的樂趣,貯藏更多的智慧……與經典作伴,與聖賢爲友,做龍的傳人。

讀經典就是讀人生哲理,經典與我有約。經典是我成長的好朋友,它不斷的孕育着我的心靈。

  三字經讀後感5

以前有“三、百、千必讀”的說法,這的意思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本書必須讀!

三字經的特點是三字一句,簡介明瞭。別看它簡介,可它的每一句都包含着生後的道理,比如第一句就很深奧:

人之初,性本善

在儒家傳統當中,有三派說法。一派,孔子的說法。他的說法是什麼呢?就是後六個字“性相近,習相遠”孔子認爲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太大,由於後天的薰染,環境的影響,差距變得越來越大。這是孔子的說法。換句話說,孔子並沒有告訴我們,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孔子置而不論(意思是他不說),留個懸念。

一派,思想家、和法家有極深關係的荀子的看法。他認爲“人之初,性本惡”。人的天性本來就是惡的這是荀子的看法,他這個看很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因爲我們看一個小嬰兒生下來,他餓了就要吃奶他會管母親很辛苦嗎?他會管母親有乳汁嗎?他會考慮母親是不是生病了嗎?都不會,他就要吃,非吃不可。人性從這個角度來看,談不上善良。

那麼《三字經》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是誰的思想呢?是“亞聖” 孟子一派的的思想。但卻不明確。孟子並沒有說過人之初,性本善”。他的明確意見是,人的本性向善。

我同意孔子的看法,因爲人的本性是會變的,向孫悟空會72變一樣,有時候是善,有時候是惡……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讀後感6

通過對《讀書求學(二)》的閱讀,使我瞭解到:書,人人都可以去讀,但是有的人就讀不懂、讀不通、讀不進,甚至越讀越糊塗。讀書有得法與不得法的區別,但是一定要相信方法總是可以找到的。而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則是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積少成多,通過他自己的實踐,最後證明了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我知道世界上許多名人之所以成功,都與他們善於讀書有關。而要使讀書有成效,不僅取決於讀什麼,更要決定於怎樣讀。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主張讀書要由薄到厚,也就是說讀書要紮紮實實,每個概念和定理都要追求根源、徹底弄清楚,只有這樣,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於增加了更多的內容,就變得較厚了,這就是由薄到厚。

而我也要學習古人讀書積少成多的方法,比如三年級一開始,呂老師讓我們背誦三字經,我想:這麼多,什麼時候才能背完呀?後來,我通過一個學期對三字經的學習和感悟,漸漸的已經將三字經第一部分都背下來了。

雖然我覺得很累,但是當我想到歐陽修前輩幾乎用了十一年的時間背誦了十部書,都沒有喊累,而我才背了一學期就說累了,真的很不應該啊!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要學習古人們的讀書方法,將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學習上,用積少成多的方法學習更多的知識。

  三字經讀後感7

前幾天,我在教室裏的圖書角找到了一本書——《三字經》,裏面有許多感人的小故事。當我讀到“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的時候,想到九歲的小黃香竟然能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爸爸媽媽冰冷的被窩,這是何等的愛啊!我深深的佩服着小黃香,她是多麼孝順,多麼懂事啊!

而我自己呢?已經十歲了,卻沒有做過幾件對爸爸媽媽孝順的事情,還總是頂撞他們,他們辛辛苦苦在外面掙的錢,而我卻大手大腳,看見什麼買什麼,還不聽話。

爸爸在工地上工作是多麼危險啊!又一次,我聽爸爸說工地上有一個人差一點就從很高的地方落了下來。有時,他們的手會出血,那是因爲工地上有一些風裏的東西,很容易把手劃傷。媽媽在廠裏工作是多麼的累啊!每天都要上12個小時的班,有時還要上夜班。每次放學回家,我都看到媽媽吐出來的痰有一些髒東西,那些髒東西在喉嚨裏是多麼難受啊!爸爸媽媽的工作是多麼辛苦啊!

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是無窮的:當我生病時,他們會來照顧我、。關心我,當我的手凍僵時,他們會親自給我熬藥,當我學習下降時,他們會親自輔導我……爸爸媽媽爲了我,一直在外面打工掙錢,受苦受累。

讀完《三字經》,它讓我知道:一定要認真對待這份深深的愛。從現在起,一定要做個誠實守信、不貪便宜的人。長大了要成爲祖國的棟樑之才!還要更孝順爸爸媽媽和親人……

  三字經讀後感8

《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啓蒙讀物,它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最近我認真地讀了這本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種簡潔精湛的哲學雋語所吸引:“孟母擇鄰”、“黃香溫席”、“孔融讓梨”……我被一個個寓意深遠的故事所感動。我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常常模仿那些辦喪事的.人哭泣。孟母就把家遷到了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邊,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小學生尤爲一塊璞玉,不經雕琢,怎麼能成在器?我們應立鴻鵠之志,該苦學習,勇攀高峯,長在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有“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講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紂王朝的殘暴統治,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國曆代王朝中最長久的朝代。

讀了《三字經》後,我對這段歷史印象更深了。《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還沒讀過,建議你去讀一讀,它一定給你帶來很大的收穫。

  三字經讀後感9

利用學習的空餘時間,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書裏面的道理真的很令人感觸,道理很中肯,很有教育意義。就說說開始部分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它的道理是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一樣善良的,只因各自後來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各人的性格都變得不一樣。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好的本性就會變壞。我有位同學,原來無論學習成績還是組織紀律,都是我們班裏數一數二的,但近來不知怎樣,整個人都變了,變得簡直讓人不敢相信。每次考試他都是不及格,上課不是遲到就是早退,上課時總是扒在桌子上打磕睡,老師提問,他就張大嘴巴回答不出。

有一天他趴在桌子上睡覺,我忍不住了,問他:“你怎麼上課時總是打磕睡?”他慢條思理地說:“別吵我,我在做遊戲機的夢,我喜歡上了遊戲機,我媽媽說我長大後,沒有學習也能找到工作。”我聽了之後,驚訝極了。原來,是他媽媽寵壞了他。一天,一個同學叫他去遊戲機室玩遊戲,他說他不會,於是,那個同學說教他,他就去了。到了晚上回家,他問爸爸拿錢去打遊戲機,爸爸不同意,媽媽聽見了,說:“沒關係,讓他玩一會兒,就算沒有學習,長大也能找到工作的。”最後,爸爸也在他的爭辯下同意了。他現在整天逃學,我真替他擔心。《三字經》裏說的一點也沒錯。

  三字經讀後感10

“頭懸樑,錐刺股”“蘇老泉,二十七”樑灝、祖塋、李泌……這些人都是一些努力學習的人,他們面臨着種種困難,但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挺了過去而名揚千古。裏面的每一個典故都讓我感觸很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我從七歲開始學古琴,到現在已經學了三年了。在周圍熟知的同齡兒童內老師認爲我的琴藝水平還算不錯,但是我自己知道現在的琴藝卻遲遲不能更上一層樓。學古琴是很辛苦的,那是因爲古琴不僅僅是要靠音樂天賦,還要有較強的意境理解能力,和比較深厚的中國文學功底,再加上勤學苦練才能夠學好的。可是我因爲年齡畢竟比較小,理解能力相應也差,文學功底也很薄弱,再加上現在我也沒有好好達到勤學苦練的地步,每天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練琴任務,以致於我現在古琴琴藝處於瓶頸狀態,琴藝水平停滯不前。爲此我也深深苦惱不已。

自從媽媽要求我讀了以後,尤其是“蔡文姬,能辨琴”的故事給了我深深的啓發,讓我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我決定除了完成學校的作業後就開始認真並且保質保量的完成每天一個小時的練琴任務,還請求媽媽讓我參加加強樂理知識的培訓課程,並且一有空就會去看那些有關中國文化的書籍,加強我的文學功底和理解能力,提升我的文學修養。

只要我下定決心,克服困難,付諸行動,相信過不了多久,我的琴藝水平就能突破瓶頸,更上一層樓了。

向我的目標發起挑戰!

  三字經讀後感11

當我讀到《中華少兒愛國三字歌》中的“故土熱,家鄉親,思養育,貫終身”時,便引起我一連串的思索:這句話說得是多麼深刻啊!這告訴我們一個人對於生養他的父母及家鄉的故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而這句話也無疑批判了當今社會的“出國風”。

如今中國有許多人認爲能夠出國是一件時髦的事,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而我國的設備與其他國家相比,的確是落後了很多,所以,許多“才子”們爲了自己的前途,出國去了。國外的五彩繽紛,豐厚的薪水,誘惑了一個個“才子”遠走他鄉,並且一去不復返……

再看看老一輩的科學家們,他們當中又有多少人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幾經周折,在國外學成又歸來了!他們要在自己的故土上散發光和熱!

我們不否認國外的條件好,待遇優厚,不否認中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是個“窮”國。可是,有句話說“子不嫌母醜,狗不謙家貧。”試問那些所謂有才華的哥哥姐姐們,你們學識淵博,又爲何不肯爲自己的祖國添磚加瓦,把自己的祖國建設得富強起來呢?

愛國並非一句空話,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去做才行。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爲何說“天下無難事”呢?因爲,做了,“難”事則轉化爲“易”事,不做則反之。作爲一箇中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才能爲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只有發奮學習,將獻我們的才華無保留地貢獻給我們的祖國,才能夠使我國成爲一個現代化的發達國家!

同學們,請記住:“振興中華靠我輩!我們不能紙上談兵,而需要我們把愛放在行動中。

  三字經讀後感12

剛進xx學校老師就佈置作業,讓我們背誦《三字經》。通過閱讀、默記我體會到《三字經》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大致可分爲五部分:一、勸教;二、必備知識;三、讀書;四、習史;五、勸學。其中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

讀了《三字經》我清楚的知道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髮展、不斷生存下來的,讓我對歷史有了一個概括的瞭解;讀了介紹古時候的成功人士的部分後,我知道了我們中國曾經有許許多多的能工巧匠和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

讀了書裏講孝敬那一部分,我知道了如何去做一個孝敬父母與長輩的人;讀了仁、義、禮、智、信我堅信它對我們現代21世紀的學生同樣適用;《三字經》講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優良傳統與經過幾千年不斷流傳下來的美德,蘊涵着許多人生哲理,等待我們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去實踐、去學習!

《三字經》中說到“有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爲讓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先後三次搬家,讀到這裏,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們爲了能讓我來北京讀書,調換工作並不辭辛苦尋找好的學校,我從心裏感謝我的爸爸媽媽!

如今早已將《三字經》熟記在胸的我,每當回顧這篇流傳700多年,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文章時,仍有啓迪心智的感悟,讓我百讀不厭,收益非淺。這琅琅上口的一千多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令我折服!

  三字經讀後感13

讀書有法,開卷有益。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因爲讀書可以讓我們的內心充實,讀書可以令浮躁的生活獲得寧靜。讀書也可以借鑑前人的智慧,獲得對人生的思考……

無論怎樣讀,用什麼方法讀,只要適合你自己就好。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瞭解知識、常識,形成品格習慣。努力做到知行統一,也就達到了讀書的目的。

隨着年級的升高,同學要了解、學習的內容增加了,學習的任務也增多了。那麼大家爲此準備好了嗎?一個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要形成一定的,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在每日周而復始的生活中,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今日事今日畢,不要明日復明日。即便我們只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同學,我們也要去體會堅持的意義。

比如,現在學校爲同學們提供了課後服務的工作,七班一部分同學選擇在學校上課。那麼我們就應該抓緊這個在校的時間,努力完成作業。作業完成以後,再適當的閱讀一些課外讀物。那樣讀起來也會更輕鬆,不是嗎?

希望同學們從讀書中獲取成長的養分,而不是僅僅看個熱鬧。做一個學習的有心人,做一個自律的人,爲自己樹立目標,做一個持之以恆的人。不要因這樣或那樣的理由爲自己找藉口,現在的努力,都是爲了你自己成長不是嗎?所以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大家在行動努力的時候也會更明確。

  三字經讀後感14

《古人讀書的方法》講了人人都可以讀書,只有讀書得法,纔可能學到知識,有所收益。讀書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樣、因人而異的。歐陽修善於積少成多,發明了“計字日誦”讀書法。他用七年的時間背誦了十部書。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積少成多,同樣可以學到大量的知識。

歐陽修給自己定量計字,他能嚴格要求自己。我要向他學習,做個有學問的人。寒假裏,我就給自己制定一個閱讀計劃,堅持閱讀。記得剛進入寒假時,我挑選了五本書,打算閱讀。可是,我仔細一看,頭都大了!別看只有五本,頁數可不少啊,一共1083頁!在短短的寒假裏,這麼厚的書,又這麼多本,估計讀不完了!

媽媽鼓勵我說:“你可以的!”

“但願吧,”我擡起頭,“作業和讀書都要完成,時間很緊迫啊!”

“作業不多,讀書時間有的是!”

“那就制定一個計劃吧!”我告訴媽媽,“每天一日三餐之後,我都拿出40分鐘讀書好了!”

這樣就容易多了!我每天堅持按計劃讀書。讀書時,我有一股非常幸福的感覺。一旦我讀起書來,就什麼也聽不到了,而腦海裏也浮現出書中的情節。有時候40分鐘到了,我還捨不得放下書呢!

開學了,我發現這五本書我竟都讀完了!太好了!我深深地感覺到了滿滿的成就感。

冰心奶奶曾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書籍像一座巨大的寶庫,等着我去挖掘呢!

  三字經讀後感15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人人都可以讀書,但讀書有得法與不得法的區別。讀書不得法,就可能讀不懂,讀不透,甚至越讀越糊塗;只有讀書得法,纔可能學到知識,有所收益。

歐陽修善於積少成多,發明了“計字日通”讀書法。歐陽修根據自己的需要,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規定自己每天要熟讀300字,這樣他用了三年半時間就將這十部書熟讀完畢。然後,他再規定自己每天背誦150個字,這樣只用了七年時間就背熟了。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積少成多,同樣可以學到大量的知識。

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因爲讀書能給我帶來無限樂趣,和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書是知識的海洋,是人類生活的營養品,書是開啓智慧寶庫的鑰匙。讀書,能夠獲得智慧,使我變得更加聰明。

有一次,媽媽讓我把煮熟的雞蛋放進冰箱裏,我卻不留意把它們和生雞蛋放在一起了。“這可怎麼辦呢?”媽媽着急地說。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在一本書上看過怎樣分辨生雞蛋和熟雞蛋的辦法,於是我把雞蛋一個個的從冰箱裏拿出來,在桌子上轉。書上說,轉的飛快平穩的是熟雞蛋,轉的緩慢搖晃的是生雞蛋。所以很快,我就把它們分辨出來了,媽媽連連誇我。

書,雖然看起來是枯燥的,呆板的,但其實你只要用心去感受書中的每個字的含義,相信你很快就會愛上讀書的。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三字經讀後感16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是《三字經》。大家對這本書一定不陌生吧!這是一本聖賢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書中一個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歷史名家、偉人如何從小尊師重道,知錯能改,嚴格自律,勤儉節約的。還有朝代更替,帝王興衰,人文教育,史地天文,倫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廣,意義深。

我記得其中是這樣寫的: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意思是:黃香九歲的時候,便知道在冬天睡前,先用身體溫暖牀上的被褥,夏天用扇子把涼蓆和被褥扇涼,再請父親去睡。

我們現在個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被父母疼着慣着,恰好相反,是父母用暖水袋溫暖牀上的被褥,再讓我們去睡。想想我們是很幸福的,但也有愧疚。就拿我來說吧,自己能做的事不去做,比如說:自己的衣服會洗,卻不洗,自己的房間不收拾,卻讓媽媽收拾……媽媽給我講道理時,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有時做錯事還爲自己的錯誤找藉口,或者辯解一兩句,往別人身上推得一乾二淨。現在想想也太不像話了,與黃香對比真是天壤之別啊!古人能做到的,我們新時代的少年難道就做不到嗎?我們小學生本身就需要學習,學習怎樣做事,怎樣做人。我要向黃香學習,爲父母多承擔點家務活,比如:幫媽媽掃地、洗碗等,減輕他們的負擔,做個好孩子。

在這裏,我要感謝《三字經》,是它讓我開闊了視野,受到了教育。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向古人學習,我會比他們做得更出色。

  三字經讀後感17

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叫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三字經》通俗易懂,是自宋朝以來歷代對兒童的啓蒙讀物,一直廣爲流傳。

這本書裏講了許多經典的歷史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早年喪父,家境十分貧寒,只能住在破房子裏,居住的房子正好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學着哭喪,孟母很着急,就搬家到了市集。但旁邊有個肉鋪,小孟子又學着剁肉,孟母更着急了,就又搬家到了學校附近,這次他受到了學習氛圍的薰染,變得彬彬有禮。這讓我知道了良好的學習環境的重要性。

另一個給我印象很深的故事是:黃香溫習。東漢時有一個叫黃香的人,他母親早故,和父親相依爲命,家裏很窮。夏天,由於火辣辣的太陽照射的緣故,晚上的溫度很高,他擔心父親睡不着,就把枕頭扇涼快了;寒冬臘月,天寒地凍,他就先睡下,溫暖了枕頭和席子,讓父親能夠安寢。這個故事讓我感悟到做小輩的應該對長輩孝順,並努力付諸於實踐當中。

三字經還講了從伏羲到元朝的歷史間發生的很多故事,我非常喜歡,每一個故事都是那麼發人深思,建議小朋友都來讀一讀這本書哦。你一定會有很多的收穫。

好書伴我成長,看了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是開卷有益呀!

  三字經讀後感18

說起《三字經》,那可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瑰寶,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

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通俗地把它理解爲: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大,可是,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差別會越來越大。

在這本書中,我懂得了對於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專”而受到老師的教誨,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超過了他的老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爲什麼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爲什麼不用心一點兒呢?

也懂得了做人的準則,古人發奮圖強的故事,中國悠久的歷史,許許多多我們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和接觸的知識,比如,我讀了《三字經》中講歷史的部分,清楚得知道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

這就是三字經,是一本歷史悠久的書;引領我們走向真確方向的書。

  三字經讀後感19

有一本書,它深深影響了我,讓我從一個懵懂的小孩轉變成一名有知識、有思想的小學生。那本書就是——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別看這就短短的幾句話,卻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它的意思是:人剛生下來都很善良,天賦也相近,只是後來個人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纔會使習性的差距變大,如果對孩子不嚴加管教,孩子就會不再善良了。母親就曾經給我講過與這個有關的故事。

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個孩子,長得很可愛,母親總喜歡把他抱到鄰居家去玩。有一次,他無意中把鄰居家的一根繡花針帶回了自家。母親知道了後了,說: “孩子,你真聰明,還知道把這個拿回來”孩子聽了,非常高興。於是,他漸漸的就養成了拿別人東西的習慣。長大後他成了一個小偷,一次犯了大案被抓了,將要被處死。在執行的前一天,小偷要求再見母親一面,母親淚流滿面地跑過來,小偷說要親一下母親,母親同意了。小偷湊了上去,一口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母親罵她不孝,他說到:“母親,當我第一次拿別人家裏繡花針的時候,你要是能告訴我那樣做是不對的,今天,我就不會走到這個地步。母親,我恨你!”

我們小孩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接受家長和老師好的引導,就有可能走上歪路,變成一個對社會有害的人。這就是三字經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同學們要謹記啊!

  三字經讀後感20

在不知不覺中,暑假已經過了一大半,我心猿意馬,心一直閒不下來。今天有點強迫自己做宅男,不是絲竹充耳,而是書香相伴。

這本《三字經》,不僅有三字經的原文,還有大量的註釋、翻譯與典故,編排也很有新意,值得一看。全文包括良好的教育方法、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君臣父子夫妻關係和諧相處、誦讀古典書籍及其次序、朝代更替盛衰存亡及其規律、自幼勤勉讀書等六個方面。以前我也讀過這本書,但並沒有用心的,感覺比較枯燥,這次卻不然,不但讀起來輕鬆,還喜歡上它,於是便讀得細緻,其中最感興趣的是書中的一些典故,尤其是以前沒有接觸過,感覺收穫挺大的。

例如桅杆喻正比喻一個正直的人必須時刻留心,提防各種壞思想的侵蝕;溫公警枕告誡讀書人要孜孜不倦,夜以繼日,學業方可不斷長進;師文拜師說明求學要謙虛要有足夠的誠意與決心,方可得到高人與名師的指點和幫助;朱暉守義指明瞭只有舉人爲賢,做到守信忠義,方爲各方所服;趙孝愛弟比喻兄弟情深,感天動地;周公吐哺說明不管官至幾何都要明白創業的艱難,要小心謹慎對待他人,絕不驕傲凌人;削簡爲冊意爲不被艱難條件所難,奮力讀書,終有成功之時。

我喜歡品讀此書,不僅因爲它是語文新課標必讀之書,而且裏面飽含大量典故,蘊涵無數道德倫理,讀來一箭雙鵰。不錯!

  三字經讀後感21

篇幅短小,卻蘊含着許多做人的道理,深深地吸引着許多人。今年開學我有幸閱讀到這部曠世奇作,在老師的幫助下對裏面的大概內容有所瞭解。《三字經》列舉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們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三字經》中還有激勵人們學習的典故,如頭懸樑、錐刺股,告誡希望我們趁年輕的時候刻苦學習,長大成才,爲國效力。

其中給我留下印刻印象的是孟母教子的一些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學了許多喪家哭泣的言語動作。孟母就把家遷到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旁,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

孟子正是因爲受到了母親的教育,從此以後,專心致志一心向學,後來成爲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這是父母對我們的良苦用心,爲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及以後能成爲有用的人,父母爲我們不辭勞苦地奔波卻沒絲毫怨言,所以懂事後的我們更該爲父母着想,孝敬父母,努力學習。《三字經》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直到現在也不失爲一本好書。《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着每個中國人,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三字經讀後感22

放寒假後,媽媽說中央十套百家講壇預告寒假將開播由上海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主講的《三字經》節目,媽媽說:這是我們國家的國學經典,你先讀讀,等開播後,咱們再一起學。

我讀了一遍後,覺得讀起來雖然琅琅上口,還是有一些不太明白。

終於《三字經》開播了,遺憾的是,因爲春節串親,有兩講沒聽。聽過的幾講中讓我最感動的有:融四歲能讓梨,雖然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但是經過教授系列的講解,我才覺得真是很值得我去學習,我們平時在家裏,吃好的穿好的,從不知禮讓父母和他人,不知爲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種自私自利的性格比起孔融和黃香真是太慚愧了。還有朱熹寫“桃”字的故事,朱熹小時候練字,書寫“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詩句時,不慎將“桃”字寫錯,父親看了後寫到:“心正則字正,心不正則字不正也”。朱熹看後自覺地把“桃”字重寫了1000遍,正是他這種認真對待錯誤的態度使得朱熹成了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

現在,我已經喜歡上《三字經》了,我希望在學習《三字經》的過程中,不斷改變自己,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我親愛的同學們,希望你們也讀一讀《三字經》,吸取中華民族古文化的精華,讓我們一起努力做祖國的棟樑之材吧!

  三字經讀後感23

今天,我讀了《三字經》使我很感悟。

《三字經》是一本以三個字爲文的教育古書。《三字經》自宋朝以來,已有七百多年曆史,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等,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此書作者是宋代人王應麟。初着傳說爲宋朝王應麟,明、清兩代人(如清初康熙年間王相與清末大學問家章太炎)多認定作者是王應麟。

《三字經》這書精確講到如何尊重他人、熱愛學習和勞動、尊老愛幼等良好行爲,能使我們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不拿什麼來說,就說我家樓下的小峯吧!以前他並不愛好學習,調皮、任性……可在一年級的一天,我發覺他改變了許多。我聽他媽媽講,原來是那本《三字經》的功勞呀!就在前幾天,小峯媽媽給小峯買了一本《字經》,小峯可愛看極了。天天捧着那書,看呀、讀呀。他不光看,還學裏面的內容呢!小峯媽媽下班回來,小峯就倒來了熱茶,還給媽媽拿來了拖鞋。由此,我肯定的認爲《三字經》這書是個“大功臣”。

我讀了這書,深深地感覺到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很值得我們傳授給下一代的子子孫孫。讓我們好好的學習這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吧。讓我們成爲講禮貌、愛學習、愛勞動、尊老愛幼的好學生,讓我們這中華民族在浩瀚的宇宙中閃閃發光吧!

  三字經讀後感24

在我牀頭的書架上有一本《三字經》,那是二年級的時候媽媽幫我買的。我經常會拿出來讀一讀,我知道《三字經》要朗朗呤誦和細細品讀才能更好的領悟其中的精髓。

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學習,兒童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正如《三字經》裏所說:“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這段話告訴我們:小孩子不努力學習,這是很不妥當的。如果幼年不好好讀書學習,那麼到老的時候還能有什麼作爲呢?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因爲我知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三字經》中這一段:“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我也印象特別深刻。這段話說的是:宋朝著名文學家蘇洵(號老泉)年少的時候不努力學習,直到二十七歲纔開始發奮讀書,當他年事已高的時候尚且悔恨自己的年幼無知因而發奮補救。我們這些小孩子更應當趁早努力讀書,用心思考問題。通過這段話我也更深刻地體會到:“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深刻道理。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奮發圖強,要不就真的只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了。

《三字經》中的經典還有好多好多,真是舉不勝舉。我每次讀它都如同沐浴在先賢的靈光下,受益匪淺。它真是我們一生中不可不讀的國學經典,以後我一定要多讀這類的經典。

  三字經讀後感25

中秋節放假的時候,媽媽讓我把以前讀過的《三字經》拿出來再讀讀,並給我講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以前背《三字經》的時候,其中很多語句的意思我都不明白,這幾天經過媽媽的講解,我能理解了書中的一些含義。

其中有一段關於古人學習方面的詩句,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大聖人孔子曾經把7歲的項橐當作老師;宋朝中書令趙普讀了一輩子《論語》,做了宰相之後,仍勤奮學習;漢朝路溫舒把借來的書抄寫在用蒲草編的席子上;公孫弘削竹片用來抄書;孫晉怕晚上讀書打瞌睡,把頭髮系在房樑上;蘇秦學習睏倦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晉朝車胤晚上用捉來的螢火蟲當作燈看書;孫康依靠雪的反光看書那時條件艱苦,先賢們卻沒有因爲各種困難放棄學習,更是找到各種方法堅持學習,而且都是很自覺的,不需要爸爸媽媽老師來監督。

聽了以後,我很羞愧。再想想我們現在學習的情況,許多同學上課不認真聽講有的說話、有的看小說、有的玩玩具,浪費了大好的學習時光。課後還經常因爲貪玩忘了做作業忘了學習,經常得家長和老師在督促、着急。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漂亮的書包、文具、校服,書本也是嶄新的,坐在明亮的教室、有敬責的老師輔導我們。在這麼好的環境下,我們更應該勤奮努力學習報答父母與老師們對我們的付出。努力成才,報答祖國報答老師及父母的愛。我要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同學們,讓更多的人向先賢們學習。

  三字經讀後感26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本《三字經》,我可開心了。

書中寫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就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而我理解是,人小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只是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不同,長大了就會有好,有壞。所以,我們平時交朋友,要交善良,愛學習的朋友,不能交行爲不好,不愛學習的朋友,否則你學了他會走上歧途的。在我們周圍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個同學他原本學習很好,品質也不錯。可是他一不小心交了一個愛打遊戲的朋友,結果他每個星期都泡在網吧裏,沒錢用還到家裏偷拿,成績更是一落千丈。真是不應該啊!

書中還寫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是: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爲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不通過學習,就無法明白爲人處世的道理。我的理解是,即使你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但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不經歷磨練,長大了只會一事無成。我曾經讀過《傷仲永》的故事,仲永小時候是那麼聰明,被稱爲神童。但後來稍大一點後就不再發奮努力,他的父親只是帶着他四處參加宴會,浪費了時間,荒廢了學業,最後成了一個平平常常的人。真是讓人心痛啊!

雖然,《三字經》到我手上才幾天,雖然,我只讀了其中的一兩句,但我已經喜歡上了這本書,相信它會讓我明白許多道理,我一定好好讀完它。

  三字經讀後感27

《三字經》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諸子百家,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是歷史、社會、人生的小百科全書。這不,我最近讀了這本叫《三字經》的書。裏面有很多很多的種類如:名人類(孟母三遷,孔融讓梨)、人生類(卞和獻玉)、季節類等等多種類型,我很喜歡。

每一篇三字經都有它各自的翻譯文,原文,故事等。在這其中,我也學會樂樂不少,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對,一個人的習慣差了,他的人生也就不好了,相反,習慣好了,人生也就好了。這四句話告訴我們:人生剛開始的時候都一樣,到後來習慣差了,人生也就慢慢地走下坡路,變得不好了,相反,若是習慣好了,人生即便有一時的低迷,到最後也會擁有轉折,變得好起來。

再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句話,這六句話說得就是無人不知的孟母,她有一個故事,叫《孟母三遷》,這一個故事說明了我們讀書要認真,有成效,就要有優良的環境,如與旁邊的小朋友玩來玩去的話,那麼學習肯定不好,就好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般的道理。這讓我想起諸葛亮說過的“非淡泊以無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話。

同學們,聽了我講的,有空可以讀讀《三字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