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背影》讀後感四篇

《背影》讀後感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導語:《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背影》讀後感,供各位參考。

《背影》讀後感四篇

  《背影》讀後感【一】

《背影》這篇文章出自於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品。這些散文的文筆清新,風格淡雅,讀了這些文章,會讓人有一種舒心感。

這篇文章,雖然不算長,但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父愛的是怎樣的一種愛,我覺得父愛也是細膩的。

從“父親因爲有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一個旅館熟識的茶房陪同我去。但他還是放不下心,怕茶房不夠妥帖,決定還是由他自己親自送我去。”到“父親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又囑咐我路上要小心,夜裏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從這些,我深深體會到了細膩父愛。雖然“父親”沒有用像“我愛你,兒子。”這樣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愛,但那樸素的實際行動。這讓我感覺到了細膩的父愛是怎樣的。

讀了文章,我的感受是:所要的愛,不需要用太多的語言去表達。因爲,這樣體現不到你的真心。反而用行動,更體現出你的真心。而且,還讓人也容易理解你的真心的愛。

  《背影》讀後感【二】

《 背影》是一篇描寫親情的文章。我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很出色。雖然它的文字不是太多,但是內容十分豐富。由於大部分的字很淺易,而且句子通順,因此讀者很快能領悟內容。作者把文章描繪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閱讀期間,當父親去買橘子的時候,令我非常感動,我也像作者一樣情不自禁地流下淚來。

文章的主題是父子之間的感情。故事開始的時候,是描寫父子處身於艱難的困境中。作者的祖母去世了,父親也剛剛失業。辦了喪事後,他們到了南京。父親要在那裏找工作而他度過幾天后就要從那裏回北京唸書。在車站上,當作者看見父親託茶房照應他的時候,作者心裏認爲他很婆婆媽媽。可是,看看父親那麼辛苦地替他買橘子,他的淚很快就流了下來。之後,接到父親的信,令他想起父親當時的背影。

我覺得這篇文章給了讀者一個十分重要的啓示:父母常常再三地告訴我們要小心或努力讀書,他們始終都是爲我們着想、希望我們能做一個好人。所以我們要好好對待他們,不要辜負他們對我們殷切的期望。

  《背影》讀後感【三】

朱自清的《背影》,讓我潸然淚下。和許多讀者一樣,印象最深的是兩個片段:一是胖胖的父親蹣跚地穿過鐵道,跳下去又爬上來,給兒子買橘子;二是父親的來信: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著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寫得平靜自然,我們吟於心間,不能不爲之感動,爲之心痛。那個時候,朱自清已經是一個二十歲的小夥子了,雖然處在兵荒馬亂,條件艱苦,有不安全的隱患,但他完全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可是在父親的眼裏,他仍然是個孩子,需要關照的孩子。他對兒子的那種關懷,總是那樣無微不至。這篇表達父愛的傳世之作,令人百讀不厭,每讀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都會令人熱淚盈眶。淚光中就會想起自己的老父親。

在我的記憶中,陪伴父親上下班的總是那輛修了又修的自行車,爲了那點微薄的工資,父親總是穿梭在一條來回四五十公里的路上,不管風吹日曬還是嚴寒酷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我的記憶中,每到週六,母親總是在等待中度過,有時等到我們吃過晚飯,等到星星掛在天上母親坐在燈下,一邊納鞋底,一邊聽着。熟悉的腳步聲近了,母親趕快跑到門口,掀起門簾,父親滿頭大汗,車子前把和後座上都掛滿了東西。這時母親就開始嘮叨:不能早點,孩子們都睡了。每每這時,父親總是一邊跟母親搭話,一邊一件一件卸下車子上的東西,嘴裏還唸叨着:這是發的大米、這是油、這是給孩子們買的吃的等等之類的。

父親實在太辛苦了!但在我的記憶裏從來沒有抱怨過。如今我們姊妹幾個都長大了,父親也退休了,弟弟妹妹們一個一個都出息了,按理說父親應該歇息了,可是他仍然閒不住,家裏的幾畝地讓別人承包,父親說什麼也不同意,他說農民不能丟了土地。腰彎了,背馱了,頭髮也漸漸花白了,這就是我的老父親。辛苦一輩子!樸素一輩子!爲了兒女操心一輩子!

  《背影》讀後感【四】

讀了《朱自清精選集》,我爲《荷塘月色》的美景而神往,也爲《春》的生機而讚歎……但最令我感動並讀了好幾遍的是文章非屬《背影》不可。

文中,朱自清一家當時的光景十分慘淡,禍不單行:朱自清的祖母死了,家裏又欠別人一大筆錢。當朱自清要回北京繼續讀書時,本決定不送朱自清的父親,卻執意要送送他,並在分別前父親用自己笨拙的身軀爲朱自清送橘子,這令朱自清一生難以忘卻。

文章並不是很長,但我卻看了很久。看着看着我想起了我爸爸。雖說我們父子兩個還沒有長久地分別過,但我時時感受到他對我濃濃的愛。在朱自清眼裏,父親給他留下的回憶是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而在我眼裏,一想到爸爸,我就會想到那熟悉的汗臭味。

印象中,爸爸總是很令我討厭的一個人。他從來不像別人的爸爸一樣對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順,他總是什麼事都讓我自己去幹,直到我實在幹不了了,他纔過來搭一把手。現在想想,那正是爸爸在培養我的獨立性啊!

那天打籃球,正是我自信的源頭。

我天生就不是打籃球的料,投十個球大概一個也進不了,這也怪不得我體育成績好不到哪裏去了,久而久之,便很討厭體育了。但我還是對打籃球很有好感,老爸正是抓住了我的這一動機,便常常帶我去打籃球。

這天,我們到金匱公園去打籃球。我發現這裏的籃筐要比我們學校的還要高,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喪失了信心。但爸爸堅持叫我投一個試試,我只好照辦嘍。我無力地舉起籃球,用力地往正前方向上一扔,結果球連球筐也沒有碰到,就直直地往下掉。我無奈地搖了搖頭。老爸走過來糾正我說;“你投球的手勢不對,左手放在球的左邊,用來瞄準;而右手則放在球的後方,用巧力一投就可以了。”老爸一把奪過球來,就着剛教我的方法,輕鬆地把球投了出去。籃球在空中劃過一個長長的驚歎號,順勢進了籃筐。我羨慕極了,也試着這樣幹,沒想到一連幾次球都被重重地反彈回來。我氣惱極了,恨不得自己長一雙翅膀,把球直接帶進去。老爸拍着我的肩膀說:“你已經有很大進步了。我再教你一個竅門,就是把球向籃板上的白線投,這樣百分之九十會投進的。”我就這樣與老爸練了一下午,好傢伙,一連進了13個球。要不是老爸很耐心地教我,我也投不進那麼多個。

現在才明白,父愛是一種含蓄的愛,怪不得說“父愛如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