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野鴨的故事》讀後感

《野鴨的故事》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了《野鴨的故事》。

《野鴨的故事》讀後感

一位熱愛大自然的好心人,見野鴨每年南飛,異常辛苦,便天天帶着飼料到池塘邊去喂野鴨。而野鴨由於有了足量的食物,就不急於南飛了。幾年以後,有一些野鴨不僅不再南飛,而且在好心人的餵養之下,變得又胖又懶,連飛都飛不起來了。

通過這則故事,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安逸的生存環境,往往會使人喪失拼搏的意識,變得懶惰而愚蠢。

我國古代的孟子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是說,當一個國家存在着內憂外患時,這個國家往往會更好地生存並發展下去,但當一個國家時時處處安樂祥和、歌舞昇平之時,這個國家往往會很快滅亡。其中原因也不難理解,在安逸的生存環境裏,人們大都放鬆了警惕,不去注意自身發展,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國家的滅亡了,而在既有內憂又有外患的情況下,人們不得不時時爲前途、命運而奮鬥努力,國家也因國人的奮鬥努力而變得越加強盛。

國家然,人亦然。

在我們的身邊就常有“野鴨的故事”出現。某報刊載:某重點中學學生,由於學習成績優異,國家欲保送其出國留學,但是由於該同學家庭條件太好太優越了,十八九歲的人竟連自己的衣服都不會洗,生活自理那就更是一句空話了。於是,出國留學也就因此作罷。更有甚者,某中學生在野餐時竟不會剝雞蛋殼。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的自理能力,自立意識卻減弱了。有些人已經變得如同那些不再南飛的野鴨一般,甚至不再有飛的慾望了。

我們是跨世紀的一代,我們這代人身上擔負着民族振興的重任,我們應該立刻行動起來,積極主動地讓自己經受一些磨練,日益變得堅強。我相信,“野鴨的故事”不會再在我們當中出現,我也堅信,在我們這一代青少年的努力下,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