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秦文君作品男生賈裏有感

讀秦文君作品男生賈裏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青春是什麼?

讀秦文君作品男生賈裏有感

每個人的青春是不同的,沒有好壞之分。但在我個人心中比較喜歡賈裏式青春:敢想敢做,跌倒了就爬起來,碰壁了就換個方向,不時發生一些有趣的事,體驗一些與衆不同的經歷,不知不覺感受到了人生,學習了哲理。所以,我心目中的青春就是一個“新”字——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新的希望。

說的誇張一點,青春時光就如《致青春》一曲中所唱的那樣:瘋了,累了,痛了;笑了,叫了,走了。

正如前文所說,每個人的青春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人想在青春時光中做不同的事。比如陳應達和賈裏。陳應達花了大把的時間看書學習,汲取各個方面的知識,連參加賈裏的生日派對時也蹲在角落背英文單詞;賈裏則愛玩鬧,幹一些特別的事情,訓練妹妹,幫助阿倫擺脫口吃,在戲院混票被罰洗廁所,甚至與歹徒搏鬥。

同樣,每個人對青春的態度也是不同的。當校外的售貨鋪賣起卡拉OK機,嚴重影響教學環境時,陳應達打算轉學,他不想浪費時間,於是選擇了這種成本最低但只利於個人的解決方式,而賈裏則向學生會求救,雖然求救無果,不過校報主編和賈裏等班委起草了全校師生書,後來賈裏又和班委寫了捐款倡議書,解決了林武翔被店鋪裝修的磚瓦擊中的事件。賈裏的確因此花了許多精力,也被大家誤會過,不如轉學簡單省事,但這是他青春時光的寶貴經歷,他獲得了陳應達無法獲得的處世經驗。當然,選擇如何度過青春是他們的權利,無可厚非。

昨天在網絡上看到一段話:老太太說:“當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險,不去談一場戀愛,不去嘗試沒試過的生活,只是每天掛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寶,幹着我八十歲都能做的事情,你要青春有何用?”

所以,請不要笑話我們跌跌撞撞,或許我們年少無知,但我們在不停的探索嘗試。無論我們多荒誕,多固執,多標新立異,請不要誤會,我們只是渴望最瀟灑的青春。

賈裏等班幹部解決了噪音影響教學以及林武翔受傷事件,開慶功會時,查老師說:“看來做一箇中國的孩子需要爲許多事操心,但是,中國的孩子也很幸運,因爲能創造世界。堅強些,孩子們!”

對於查老師的這句話,我個人的理解是:中國的社會制度還不完善,中國的孩子們需要面對來自社會的種種煩惱,但是現在以及長大後就有更多鍛鍊才能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好比在白紙上作畫,可以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若是在已完成的畫作上,只能添一個人,添一株草。

這個想法有點道理,可我還是對此存有疑問。

就體制而言,是否把孩子們一頭悶進應試教育的苦海中?就社會而言,是否有提供足夠的機會給孩子們學習、鍛鍊?就學校、家長而言,是否給予孩子們正確的引導和支持?就孩子自身而言,是否有這種積極關注和參與校內外活動、社會問題的意識

目前,賈裏的“豐功偉績”還是個理想化的結局。中國的孩子們整日愁的就是作業、考試,參加的課外活動就是輔導班,全校一兩千名學生中,只有十幾名學生會幹部有心有力組織一些活動,和社會打打交道,也難免受到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和形式主義的影響。這種扭曲的格局必須打破,否則每代孩子都得操心同一件事情,創造世界的目標也會越來越遠。

政府和媒體要關注孩子們的煩惱,採取必要的行動;孩子們有創意或想法時,學校和家長要鼓勵他們付諸行動並積極配合,如果沒有必要,不要強求孩子們寫報告,讓孩子們從小遠離形式主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適當降低考試和成績的地位,給孩子們減壓減負。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孩子們除了完成課內學業外,還能學習自己喜歡的各個領域的知識與技能。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孩子們可以在校內校外開展許多別有新意的活動,可以多多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社會也將認真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及時予以迴應。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素質教育不再是一份表格,而是能讓中國步入良性循環的、真正成功的教育體制。

讀完《男生賈裏》,我想了許多許多。或許杞人憂天,但作爲一名當代的中學生,我覺得要有一份對未來責任與擔當。會思考當下,說明我們是真正在長大,只有這樣社會纔會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