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1973年的彈子球》讀後感

《1973年的彈子球》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村上春樹的小說總是有那麼一種揮之不去的宿命感。他總是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小說寓言化,或將寓言小說化,以此來討論人生的終極命題:孤獨。

《1973年的彈子球》讀後感

在《1973年的彈子球》中,作者有意地將人生簡化成一次尋找,以主人公玩世不恭的視角敘述了這次尋找的荒誕性,及其折射出的現實的荒誕性。故事以1973年的一款彈子球機爲主線,描繪了一場奇妙的尋找彈子球機的旅程,主人公有一天忽然心血來潮,開始懷念起自己大學時常玩的彈子球機,於是便開始不顧一切地去尋找這臺失蹤已久的彈子球機,並最終在一個廢舊的農場裏找到了它。

乍看這個故事似乎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荒誕突兀,然而細讀,這正是對人生的一種反諷。人的一生本就是不斷地在尋找,小時候找媽媽,上學後找老師,長大後找對象,畢業後找工作、找房等等,可在村上的筆下,尋找被賦予了更深層的含義。在這裏,尋找的目的不再是那些利益的象徵物,它褪去了現實和物質的華彩,還原爲內心最真實的渴望:救贖。

在小說中,作者有意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手法,將人與非人的事物特徵進行了一次交換。文中的主人公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他有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張普通的臉,一份普通的工作,然而他的身上又有一些與衆不同的地方:他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始終有意無意地保持一份距離感。

那是箭豬取暖的最恰當的距離,是在孤獨與溫暖、快樂與傷害之間的平衡點。

然而對於非人的生物甚至非生物來說,一切就大不相同了。譬如小說的開頭,主人公“我”正煞費苦心地在一個火車站臺上尋找一隻狗。那並不是“我”走失的狗,僅僅只是從他人口中聽來的流浪狗,然而“我”卻在聽後不斷地想象那隻在站臺上來回繞圈的狗,便不辭辛苦地穿上正裝親自到車站去尋找那條狗,甚至最後對狗說:“等得我好苦”。而後彈子球機更是傾注了主人公幾乎全部的熱情,在這裏,這已不僅僅只是一臺彈子球機了,它承載着“我”與它共渡的那三年美好的時光。當“我”被林立的高樓和繁重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時;當“我”在東京街頭被巨大的人流所吞噬而迷失時;當“我”不知該如何把握自身時,它正是能讓“我”找回“我”之所以爲“我”的證據,是“我”過去生活的見證人。彈子球機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成了“我”的化身,是過去的“我”的載體,而尋找彈子球機的過程正是追尋自我的過程,而當最後“我”終於找到了彈子球機,讓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相互融合在一起時,“我”纔算終於完成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中對自我的救贖。

正因爲如此,當主人公與彈子球機在那個腥臭的農場中再度相逢時,主人公那掩飾不住的激動心情讓人動容。而此處的彈子球機更被賦予了人才有的感情:“向我微笑,慵懶地打着哈欠,與我共同回憶那往日的時光。”也只有在這臺彈子球機面前,“我”才放下那警惕的距離,真正敞開心扉。反觀文中的其他人物,則莫不有着程式化的舉動,冷漠、呆板,而作爲非生物的彈子球機,反而顯得更生動,更有感情。

人像機器,機器像人,村上春樹正是以這種看似不協調的手法點出了當今社會的疏離感,以致主人公只能向狗、彈子球機等非人形象傾訴自己的情感,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評點:xxx

此文準確地把握了村上春樹《1973 年的彈子球》一書的整體隱喻與敘事模式,並深刻地剖析了全書的主旨與寓意,是一篇上乘的讀後感與評介文章。尋找,可以說是村上春樹作品母題當中最爲關鍵的一個。深受西方文學影響的村上春樹作品,大都包涵着對西方文本的化用與致敬,例如《挪威的森林》與托馬斯·曼的《魔山》、《IQ84》與喬治·奧威爾《1984》等等。另外,《1973 年的彈子球》作爲村上春樹“青春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一,與其他兩部作品(《且聽風吟》、《尋羊冒險記》)也有着脈絡關聯。因此,如能透過文本追溯與作品相關的更深層訊息則對作家作品的理解會更爲深刻。當然,僅作爲《球》一書的讀後感,此文已是比較優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