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南行記讀後感範文

南行記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南行記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南行記讀後感範文
  南行記讀後感1

我的身體從未去過雲南,更不曾翻越海洋一般的熱帶雨林前往緬甸。但在意識和夢境中,我早已出發,那些靈魂困頓的日子,我孤身一人經過村莊和旅社,穿越河流與森林,來到南傘鎮,最後毫不猶豫地消失在緬甸地區。

我讀到《南行記》,就像遇見平行世界裏的另一個自己。1925年的四川青年湯道耕不滿大學教育和包辦婚姻,選擇漂泊和流浪。他憤怒而又充滿希冀,從成都出發,赤足走到昆明和緬甸,後來又遊蕩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飢餓是流浪者的必修課,在“殘酷的異鄉的秋天”,湯道耕踟躇於昆明街頭,準備用草鞋換取幾文錢充飢;在遮天蔽日的回族山谷,疲憊與肚餓折磨着前行的旅人。

《南行記》記錄了那些浪漫、殘酷和迷茫的時刻,記錄了擡滑竿的、趕馬的、偷馬賊和私煙販子的狡黠和善良。

大盈江的水聲如同雷擊,陽光穿不透亞熱帶密林中的霧靄。青年湯道耕似乎拒絕了舒適與安逸,但同樣也拒絕了自由的邀約。到後來,我們只看到他對流浪本身的執着。

多年以後,漂泊的人回到中國,被體制收編,寫下那些不再迷人的官樣文字。他是否曾懷念過山中的雨夜和那些在溪邊洗頭的'緬甸姑娘?

蜷縮在沙發上讀完《南行記》的重慶男子已再無機會遠行。他安慰自己:自由對任何人來說都只是一場迷夢。

  南行記讀後感2

剛剛讀完了艾蕪的《南行記》,這是艾蕪根據青少年時代在雲南南部及亞洲南部地區行走的經歷所寫。當時的時代背景是民國初年,各地軍閥割據,人們的生活基本上很難有個穩定的保證,艾蕪受“無產”思想的薰陶,決定到雲南南部及亞洲南部,緬甸、印度、新加坡等地流浪,體驗“無產”人生。艾蕪在走這條道路的時候,真的是一無所有,完全靠自己的雙手和赤腳板來生活。在時隔多年,艾蕪決心走上寫作之路之後,纔開始慢慢將之前的這段經歷整理髮表,就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南行記》。這本《南行記》完全使用第一人稱,將流浪過程中遇到的種種人和事記錄下來,給我們展現了一個頗具異域風情的圖畫。

書中記錄了很多人物,形形色色,有擡滑竿的、偷馬賊、盜竊團伙、開旅館的老闆、算命先生、唱大鼓的,還有彝族人、克欽人、印度扁達等等等等,作者對每個人的描寫都是生動不已,活靈活現的。比如那個盜竊團伙的野貓子,身在盜竊團伙,整天大大咧咧,兇狠的厲害,但是整天還抱着一個木頭娃娃,她的爹也拿他沒辦法,對她事事順從,透出一股愛憐的感情來。野貓子拿着刀逼着“我”,不讓“我”離開,要殺人滅口,可就在“我”救了她的性命之後,第二天她便無聲無息的走了。還有那兩個擡滑竿的朋友,老朱和老何。他們看上去都是那樣的不守規矩,老朱從雲南販運鴉片到緬甸,說是要發財,老何卻總是不同意,兩人一路吵吵嚷嚷,逗出許多樂趣來,最終兩人還幫助“我”找到工作,安頓下來。書中所有的人物,都看上去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好像不是什麼正經人,但是實際他們都是因爲生活所迫,或者背後都有一些深入的故事,而且,書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或者說本質是好的,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江湖”。

書中另一個好看的地方就是對雲南地區那種山地景色的描寫,雖然作者當時的心情很沉重,每天要餓着肚皮,但是對景物卻是仍有幾分感觸的。山地那種獨有的氣候特點,那種非常獨特的景緻,讓人不禁想要到那裏看一看了。

這本《南行記》也是對當時社會赤裸裸的揭露,書中的苦力階層,大多處在餓肚皮的情況之下,每天都要考慮明天吃什麼,生活異常的困苦,有了病也不能醫治,只能活一天算一天,就是這樣,還時常要被殖民的英國官欺負。逃荒的變成了最可怕的強盜,因爲他們什麼都吃,這也是被生活所逼迫的。引用作者在後記中的一句話,“過去的社會,遠比書裏所描寫的,還要黑暗的多”。可見當時社會生活之一斑。但是書中的種種人物仍然有着樂觀的生活態度,總是能夠發現生活當中的美好,在不自覺的狀態下,去表現出人性的美好來。這些就都是我們應該體驗的“無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