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木蘭詩讀後感4篇

木蘭詩讀後感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花木蘭的故事能流傳千古,顯示了人們對花木蘭的喜愛、敬仰以及這位奇女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接下來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木蘭詩讀後感,歡迎閱讀!

木蘭詩讀後感4篇

  木蘭詩讀後感篇一

一提到“花木蘭”,大家都會想起一個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在古代閉塞的社會中,木蘭能毅然決然地超越社會習俗,女扮男裝,勇敢地代父從軍,這種行爲,如果沒有大智大勇是無法做到的。從另一方面而言,木蘭代父從軍並在疆場上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這不但有功於國家,更是大忠、大孝、大勇的表現。

花木蘭集大忠、大孝、大勇、大智於一身,爲中國婦女樹立了一個新的典型,並說明了一個事實:婦女一樣能夠盡忠,一樣能夠爲國家效力。現代男女都平等了,花木蘭們都可以爲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了!

花木蘭的故事能流傳千古,顯示了人們對花木蘭的喜愛、敬仰以及這位奇女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木蘭詩讀後感篇二

《木蘭詩》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這個故事如今已也是家喻戶曉,千古流傳的佳故。

在無數的戰爭中,出現了許多的英雄,在這些英雄當中,卻出現了一位女英雄。這說明,在無數的英雄中,不僅只有男英雄,也會有女英雄出現。花木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木蘭本是個柔弱的女孩,應當在家做活,打仗本是男人的事。木蘭本應當在家織補,然而卻走上了爲父而從軍的路。這也是對人們宣佈:男人能幹的事,女人也能幹,女人也不應該向男人低頭。。花木蘭就要出征了,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然而,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操辦的是那麼的井然有序。旦辭爺孃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也說明了木蘭離家愈遠思鄉思親就愈切。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作爲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她與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樣的苦,受一樣的累,卻幹出與男人不同的事蹟,創出了與男人不同的輝煌,同時也證明了 女子哪裏不如男? 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爲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着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說明了木蘭非常的機警和聰明,因爲與木蘭同行12年一同打仗和木蘭一起出生入死的火伴都不知道木蘭是女郎。

讚美了木蘭聰明和機智,勇敢。替父從軍的偉大精神。

  木蘭詩讀後感篇三

北朝民歌《木蘭詩》,講述的是千百年前閨門女子花木蘭的故事。故事對我來說並不生疏,小時候聽父母講述過,後來上學時也學過。可我每次讀起《木蘭詩》的時候,都深受感動,今天再次讀它仍感觸頗深。

木蘭乃一名普通“當戶織”的勞動婦女。因爲天子徵兵,父親在被徵之列。父親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木蘭於是決定捨棄女兒身,替父從軍。木蘭騎上戰馬,渡過黃河,越過燕山,經過了重重困難纔到達軍營。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着刁斗的打更聲,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鎧甲。”將士們十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鬥,有的戰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凱旋歸朝,木蘭放棄功名利祿,願回家過耕織的生活。當她一身女兒妝出來和昔日戰友相見時,人們都十分吃驚。

從花木蘭家中傳來了一陣陣笑聲……

  木蘭詩讀後感篇四

“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 …”那一聲聲深情地朗誦讓我不禁浮想聯翩。當木蘭下定決心要替父征戰時,我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弱女子,竟然可以不顧生命危險,征戰沙場!行軍路上,如此艱苦,如此匆忙,但軍令如山,木蘭爲了年老的父親和年幼的弟弟去男人一起吃苦受累,去征戰沙場,雖然木蘭只是一個平凡的織布女子,但她卻挑起了男人的擔子,做出了比男人還要偉大的成就,木蘭真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好女子! 當木蘭可以接受嘉獎的時候,她卻“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回到家裏,木蘭終於卸下了身披多年的盔甲,也卸下了本不屬於她的,卻讓她挑起了的擔子,又穿上了女兒裝。木蘭要告訴她的戰友:她,這個和他們一起上陣殺敵的戰友---是個女孩。 這個令人震撼心絃的好女子將永遠印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