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似水年華》讀後感大綱

《似水年華》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似水年華》讀後感

《似水年華》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似水年華》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似水年華》讀後感1

第一卷在斯萬家這邊,初略看完了,真的難讀啊!我最大的感想,普魯斯特以哲學的思維方式,用小說藝術的形式,創作了一部恢宏的《美學》鉅著,不難讀,才見怪了呢。

這幾天主要翻閱了以前曾讀到過的西方美學原著,還有北大朱光潛教授的《西方美學史》,對研讀幫助很大。

德國著名喜劇家、文藝評論家的美學作品《拉孔奧》有下面的一段話,對理解普魯斯特這部小說的美學價值,很有幫助:

“第一個對畫和詩進行比較的人是一個具有精微感覺的人,他感覺到這兩種藝術對他所發生的效果是相同的。他認識到這兩種藝術都向我們把不在目前的東西表現爲就像目前的,把外形表現爲現實;他們都產生逼真的幻覺,而這兩種逼真的幻覺都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一個人要設法深入窺探這種快感的內在本質,發現到在畫和詩裏,這種快感都來自同一源泉。美這個概念本來是先從有型的對象得來的,確具有一些普遍的規律,而這些規律可以運用到許多不同的東西上去,也可以運用到行爲和思想上去。

第三個人就這些規律的價值和運用進行思考,發現其中某些規律更多地統轄着畫,而另一些規律確更多地統轄着詩;在後一種情況之下,詩可以提供事例來說明畫,而在前一種情況之下,畫也可以提供事例來說明詩。

第一個人是藝術愛好者,第二個人是哲學家,第三個人則是藝術批評家。”

這段敘述,我在讀普魯斯特小說時,我想做第一個人——文學(藝術)的愛好者,我第一個願望就是讀明白它,滿足我欣賞的意願;第二個人是藝術創造者(也是哲學家)這裏當然是普魯斯特(我以後的讀後感會詳細探討他的創作理念,這裏不詳細分析);於此同時,我又想當第三個人——文學評論愛好者(注意不是文學評論家)。我主要想從研讀過程中,參閱一些國外研究普魯斯特的書籍,更好地瞭解普魯斯特在創作過程中的想法,藝術表達的方式,以及哲學家柏格森,費洛伊德等對他的影響。我讀了第一卷後,感覺對我挺有幫助的,要不然,我肯定讀不下去,這我自己最清楚。

朱光潛教授的《西方美學史》、《文藝心理學》,很久以前就讀過,但最近爲了看普魯斯特的小說,重讀感覺收穫比以前大。

《似水年華》讀後感2

看完《似水年華》的最後一頁,我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扭動有點僵持的脖子看着天空。天,看不見鳥羣,看不見太陽,看不見飄飄落葉,看不見那些逝去的純真笑顏。世界彷彿將我遺忘,而我卻將我自己遺棄在那《似水年華》的書本間。慢慢的,腦中隱約浮現出了逢源雙橋,兩排窄窄的石欄隔出男女。

於是,男生在左行,女生在右行。這彷彿是一則不成文的規矩。嗯,說:人們中希望美好如意之事,可是無奈,人一輩子總不可能左右逢源,一帆風順。也許是這樣的,因爲《似水年華》告訴我:生活是一種選擇。清風吹過,幾絲酒香彷彿飄入了我的鼻中,頓然間,一家酒坊跳入我的大腦裏面,而酒坊裏那區區幾兩的白酒,葉不知多少次醉傷了那些愁人的心。

而那種心醉的感覺,彷彿只有我自己才能體會的真真切切。也許是這樣的,因爲《似水年華》告訴我:生活是一種沉醉候的享受。不知何時,目光落在了藍色牀單上,這令我一下子聯想到了烏鎮的臘雜,藍看的步,白白的花,那種花,雖然樣子美麗,但做工卻很複雜,雖然複雜但卻很簡單,雖然簡單,卻包容了端莊、精緻、大方和典雅,而這種簡單也確實很複雜。也許是這樣的,因爲《似水年華》告訴我:生活是那複雜背後的簡單。烏鎮是個小地方,地圖上沒有它的影子,而在我眼中它卻是世界上最適於生活的地方,它的那種美酷似詩,細潤綿綿,甜美芬芳,花好月圓,終日沉醉在小橋流水,夕陽煙波深處,如同大夢一場。當晨曦漸漸在天邊亮起的時候。

微風輕輕拂着楊柳岸。淺淺的霧氣氤氳在流水邊,就連水草和魚兒的呼吸也變得像絲綢一般柔軟,一波一波地盪漾開來。也許是這樣的,因爲《似水年華》告訴我:生活是一種意境的美。(叮。)一陣強烈的把我拽處了那般的思索,我又回到了顯示的生活。呵,真是似水年華,轉了一個大圈,終究還是又回到了起始的原點,可是因爲我的叛逆讓我有勇氣再次挑戰自己。

不行,我要再泡一壺清茶,將自己再次容入到你――那《似水年華》的書本里面。世界彷彿將我遺忘,而我卻將我自己遺棄在那《似水年華》的書本間。即使我再回到原點,那又如何呢?

《似水年華》讀後感3

冬日的陽光懶洋洋地照着,門前盤虯彎曲的梧桐樹愈顯得滄桑和生硬。總覺得今年的春節極其乏味。是少了些什麼呢?到底少了什麼呢?卻又說不清。記憶中的春節是該徹骨的寒氣和醉人的書香。

生一堆爐火,或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嗑嗑瓜子,聊聊天,或是獨自躲在一旁,品着清淡的菊花茶,手捧《雪山飛狐》,隨胡斐上天入地,身懷絕世武功,豪情萬丈,俠骨柔情,而後才知“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的真諦。擡起頭,恍惚間卻見一身素衣的唐人乘風而至,推門而入,笑吟吟地問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抑或是該有飄天飛舞的雪龍,就像身處歐州貴婦人蔘加的派對上,濃郁的印度檀香菸霧繚繞,高貴典雅的大家閨秀輕歌曼舞,笑靨如花,悠閒地搖着絨毛扇,那絮絮團團的絨毛便撲面而來,帶着一股雅和空靈,成了雪龍。邀上幾位好友,踏雪尋梅。尋到了,自然會在暗香疏影下留連忘返,歡歌笑語,尋不到,亦無憾,一枝傲骨寒梅早已在我們心靈的角落裏開得絢爛奪目。是少了這些吧!哦,不。想起去年也有溫暖的爐火,卻因親人在外求學而天各一方,難以相聚,也想拜讀好書,卻不得不拿起數理化,算得頭腦發漲。也想呼朋喚友,卻被父母關在家裏,日日以作業爲伴,應該是少了一種心情和意境。郭敬明說:“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或許成長是人人必須承受的一種喜悅和痛苦。而偏偏,春節似乎是爲小孩子而生。我們無法感到公平,因爲我們成長了,所有的人都要告訴你:“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到處亂跑呢?回家學習去吧!”我們也無法感到不公平。畢竟,我們曾經也是小孩子,無憂無慮,也曾度過歡樂的春節。

或許,我們只能平靜地接受,只能在回憶中回味。天邊是落日的歸處,母親的懷抱是嬰兒的歸處,那流逝的年華呢?大概是記憶的歸宿吧。記憶就是老屋斑駁的牆上那一抹紅漆,過年時聲聲的鞭炮聲,穿上新衣時那種喜悅和驕傲,還有回憶時絲絲縷縷的苦澀和無奈。

《似水年華》讀後感4

“惟一幸福的歲月是失去的歲月,惟一真實的樂園是失去的樂園。”

有人說:“未來只會更差,不會更好。”那些我們曾經蹲在樹下抓着蛐蛐,看着重複再重複的動畫光碟——那些我們曾覺得如此無聊的童真歲月,在如今難以閒下腳步的生活裏變得如此珍貴,只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生活的步伐推着我們不斷向前,我們不可能靠着回憶過一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將它嵌入心底封存起來。

普魯斯特在這部帶有自傳體色彩的小說中構建了一座龐大宏偉的記憶花園,裏面的每一個人物,每一處精彩紛呈的細節都浸潤了作者別具匠心的筆墨。雖然我只讀了很少章節,卻不得不感嘆這個高度完整的回憶世界,裏面每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還有大段的細膩的場景描寫。

普魯斯特自幼生活在一個較爲寬裕的資產階級家庭中,體弱多病。他沒有像海明威那樣的傳奇經歷,但他憑着自己過人的天才和敏感,創造出了一個普魯斯特式的浩大而縹緲的心靈世界。

我想敏感是與普魯斯特不可分割的特質。我想沒有人不“懷舊”,普魯斯特窮其記憶寫下《追憶》或許是爲了記錄下自己生活中每一次思索,每一次情緒的波動。或沉思,或感動,或釋懷,或是歇斯底里,抑或是悵然若失,這些包含情感的經歷難道不珍貴嗎?

一塊瑪德萊娜的點心和一杯熱茶的滋味足以令普魯斯特回到那段早已遠逝的時光,普魯斯特是熱愛生活的。羅丹說:“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人盡皆知的話又有誰仔細品味,反思自身呢?

不可否認,在這個快速生活的時代,我們爲了追求物質的享受,捨棄了太多來自內心的微感受,忽視了太多生活中許多獨特迷人的細節。每天等車的巴士站,你是否嘗試過擱下手機,擡頭望一望此時的天空是湛藍的還是灰濛濛的,是否有飄逸的似馬奔騰的雲朵,幾顆安詳靜謐的星是否仍掛在天空的那一邊。

年華似水,裏面流淌着的是我們最美的回憶。他人所認爲的微不足道,也正是這些生活中的微不足道承載着我們一生的美好。

《似水年華》讀後感5

《追憶似水年華》的興起,標誌着法國傳統小說的中介和現代小說的興起,因此馬塞爾·普魯斯特也被稱爲不世出的法國作家。《追憶似水年華》是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窮盡一生所著的一個鴻篇鉅製。它運用敘述性的語言爲廣大讀者營造了一個又一個堪稱完美的意境,作品的文字靈動,藝術技巧高超,對於生命的'體察細緻入微,人物形象塑造堪稱經典,甚至還有全新的寫作模式——裂變式描寫,這些都是構成這部傳世不朽之作的必要元素,缺一不可。

本書的內容我只讀了前面的一小部分,但是卻感受頗深。因爲我總是會沉陷在極其悠長的對某個人物的描寫裏面而忘了作者是怎麼樣來塑造上一個的人物形象的。有人說,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之所以留世是因爲他那蓋世絕倫的敘述語言。這一點我非常贊同,因爲在讀書的過程中深有體驗。作者在文章中的敘述性語言雖然悠長但並非以辭藻華美而吸引人的眼球,但在字裏行間,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其語言的詼諧,以及其對文體的嫺熟駕馭能力。這也許與他長期模仿寫作巴爾扎克的作品有關,這使得他筆下的人物無不熠熠生輝,他筆下的人物或俗或雅,或俊或俏,個性十分鮮明。

如:“他感到花枝招展的姑娘們像是一叢賓夕法尼亞玫瑰,巴黎歌劇院像一隻海底水族缸。一位侍者“個子非常高,長着一頭烏黑的秀髮,臉上像撲了粉一樣,使人更容易想起某些珍禽而不是人類。他不停地從大廳這頭跑到那頭,似乎沒有目的,叫人想起一隻南美大鸚鵡。這些大鸚鵡以其豔麗的羽毛色澤和不可理解的騷動不安填滿了動物園的大鳥籠。”

在這段話中,除了優美的敘述語言之外,還可以看出普魯斯特在爲我們描述“花枝招展”的姑娘們和一位侍者所引用的“隱喻”,而像這樣的句子,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比比皆是,由此我們也看出了“隱喻”是普魯斯特較爲喜歡應用的敘述語言技巧。如,在談到主人公的女友安德烈時,文中寫到:“這種病人只從別人身上得到健康,就像某些星球借其他發光星體的光以及某些物體只容電流通過一樣。”再如:“每過兩分鐘,德夏呂斯先生的媚眼秋波好似強烈地向絮比安提出同一問題,猶如貝多芬探詢的短句,按同一間隔反覆出現一一配以過分華麗的前奏曲一一用以引出新的動機,變調和‘主題再現’曲。”

《似水年華》讀後感6

爲什麼我會選擇這本書來讀呢?也許是因爲那六個字,那深深嵌進我內心深處的逝去的年華,教我無法轉移視線。這本書我其實並沒有讀完,所以這篇文章可以暫且算爲它的“讀中感”。普魯斯特睿智的思想在我頭腦中不斷反射和共振,讓我的心裏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兩個詞:“時間”和“回憶”。

《追憶逝水年華》是一部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全書以敘述者“我”爲主體,追憶逝水年華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除敘事以外,還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議論。整部作品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它大體以敘述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活動爲軸心,穿插描寫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猶如一棵枝丫交錯的大樹,可以說是在一部主要小說上派生着許多獨立成篇的其他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着好幾個主題曲的巨大交響樂。

在小說中,敘述者“我”的生活經歷並不佔全書的主要篇幅。這種回憶表現的東西是"自我",是人的內心世界,是人的精神生活。這種表現大量採用了"自由聯想"方式,一物誘發一物,一環引出一環,形成作品意識聯想自由流暢的態勢,這就是意識流小說的基本特徵。因此,這部小說成爲意識流小說的先驅,並宣告了"意識流小說"文學流派的形成。

作者通過故事套故事,故事與故事交叉重疊的方法,描寫了衆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法國上流社會的生活圖景。這裏有姿色迷人,談吐高雅而又無聊庸俗的蓋爾芒夫人,有道德墮落,行爲仇惡的變性人琉斯男爵,有縱情聲色的浪蕩公子斯萬等等。此外,小說還描寫了一些於上流社會有關聯的作家,藝術家,他們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卻永世長存。小說還描寫了一些下層的勞動者。《追憶逝水年華》這部長篇鉅著通過上千個人物的活動,冷靜,真實,細緻地再現了法國上流社會的生活習俗,人情世態。

普魯斯特用他的筆將他心中無限的憂鬱用時間當線,用回憶作針織成了《追憶似水年華》。我翻閱着,深思着,聽到了歲月裏屬於我們的心跳聲。

《似水年華》讀後感7

終於讀完了《追憶似水年華》,掩卷的剎那,時間會停留麼?而我心中爲你奔涌着的情感卻無法停息,如水的節奏在寒冷的冰層下繼續潛流着,帶着散漫的心意用文字爲你編織一件件暖衣……

多想用簡短濃郁的詩歌爲你而舞,可我害怕它如火的猝然,不,我要小心的將情感緩緩地衍生在你的時間裏,不讓你有絲毫的負重感,輕鬆上陣,在你的夢想之路上英姿颯爽,只希望我爲你編織的暖衣能在你的胸懷留下一點點瘙癢和溫情……

普魯斯特用晚年的寂寞寫就了一部偉大的充滿詩意般的作品,他是在時間抗衡,同時用在留住那些美好的時光,重現生命華美的篇章。而我卻想和你一起飛翔時間的前站,用追憶的目光細細記錄下一寸又一寸的光陰,爲我們共有的暗潮建造一座崖岸,讓每一個月滿之夜,任我們歡愉的潮水盡情的拍打戲耍……

整部書是一個無比寬廣的花園,而其中的每一節文字都是一個精妙的角落,隨意翻到哪一頁,都能找到你所讚歎不已的精妙文字。這就是本書的奇妙所在,浩瀚之中不失之於細節,天馬行空而自有節奏。

這樣的書,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讀,每一次讀起,都會有新的收穫,體會到新的精妙之處,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看到書名時便想起很多,那些人和事一股腦兒堆積眼前,形形色色,分辨不清。這本書是我喜歡的,正在讀的,永讀不完,它太長,又有意思,你也別想着摸清它輪廓。裏面的故事像穿越多年發生在身邊,不由自主把周圍人紛紛對號入座。記起《小王子》裏的話“那時太小,還不懂得如何去愛她”,又講到“我不知道我怎樣才能走進他心裏,不知何時才追上他的思緒,再一次和他一起向前走”,而哈姆雷特臨終前對摯友說,我死了,你還活着,把我仇恨的緣由讓那些不知的人知曉,並且他又重複一遍,你若真的愛我,就在這嚴酷塵間,將我的事情傳揚。當我再把已知的回憶,光怪陸離的故事,同引人深思的話相聯繫,我發現這種感情如黃沾所描繪的少年故事“你愛談天我愛笑,又帶一點惘,那是我們落魄美麗的天堂”。這種純粹也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述“悲劇主人公之所以陷入厄運,不是他們爲非作惡,而是他們犯了錯誤”。往往,這種錯誤是心智所致,是必然,而且這種錯誤讓我們在成長過後回首,不至於驚呼少年時一無所有。想起我們在追憶,卻永遠趕不上它的腳步,不明白它在說些什麼,卻每次都在想着自己的事,跟着故事片斷的發展,奇妙的組成了關於只屬於自己的似水年華。不知道,要用多久,去追憶似水年華?

《似水年華》讀後感8

我看完了最後一頁,喝下了最後一口清茶。擡頭望望天。天,看不見鳥羣,看不見太陽,

看不見飄飄落葉,看不見那些逝去的純真笑顏。世界彷彿將我遺忘,而我卻將我自己遺棄在那《似水年華》的書本間。

慢慢的,腦中隱約浮現出了逢源雙橋,兩排窄窄的石欄隔出男女。於是,男生在左行,女生在右行。這彷彿是一則不成文的規矩。嗯,世上說:人們中希望美好如意之事,可是世事無奈,人一輩子總不可能左右逢源,一帆風順。也許是這樣的,因爲《似水年華》告訴我:生活是一種選擇。

清風吹過,幾絲酒香彷彿飄入了我的鼻中,頓然間,一家酒坊跳入我的大腦裏面,而酒坊裏那區區幾兩的白酒,葉不知多少次醉傷了那些愁人的心。而那種心醉的感覺,彷彿只有我自己才能體會的真真切切。也許是這樣的,因爲《似水年華》告訴我:生活是一種沉醉候的享受。

不知何時,目光落在了藍色牀單上,這令我一下子聯想到了烏鎮的臘雜,藍看的步,白白的花,那種花,雖然樣子美麗,但做工卻很複雜,雖然複雜但卻很簡單,雖然簡單,卻包容了端莊、精緻、大方和典雅,而這種簡單也確實很複雜。也許是這樣的,因爲《似水年華》告訴我:生活是那複雜背後的簡單。

烏鎮是個小地方,地圖上沒有它的影子,而在我眼中它卻是世界上最適於生活的地方,它的那種美酷似詩歌,細潤綿綿,甜美芬芳,花好月圓,終日沉醉在小橋流水,夕陽煙波深處,如同大夢一場。當晨曦漸漸在天邊亮起的時候。微風輕輕拂着楊柳岸。淺淺的霧氣氤氳在流水邊,就連水草和魚兒的呼吸也變得像絲綢一般柔軟,一波一波地盪漾開來。也許是這樣的,因爲《似水年華》告訴我:生活是一種意境的美。(叮。)一陣強烈的鈴聲把我拽處了那夢境般的思索,我又回到了顯示的生活。呵,真是似水年華,轉了一個大圈,終究還是又回到了起始的原點,可是因爲我的叛逆讓我有勇氣再次挑戰自己。不行,我要再泡一壺清茶,將自己再次容入到你――那《似水年華》的書本里面。即使我再回到原點,那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