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通用10篇)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通用10篇)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通用10篇)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1

《海底兩萬裏》寫於1870年,這本名著是凡爾納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見所聞!

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現了一隻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他(阿龍納斯)接受了邀請並參加捕捉行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僕人(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隻怪物的脊背上。後來得知這隻驚動一時的獨角鯨原來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這潛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長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其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途徑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然後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稀罕的海生動植和水中奇異景象。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是,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之於世。

主人翁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隻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尋自由,又對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並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事件。

其中有幾處是我覺得比較引人入勝:上部 第二十章 ~3個月的人來說是上天何等的優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最終以尼摩船長沉着冷靜去對付土人圍攻而告一段落。 托裏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爲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爲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

下部 第三章 一顆價值千萬法郎的珍珠:這一章敘述尼摩船長,啊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在收集珍珠時發現一位印度採珠人遭到黑鯊的襲擊,幸虧尼摩船長以無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蘭對鯊魚身體結構的熟識,用魚叉刺中鯊魚的心臟而完結生命爲告終。在細節可以看出尼摩船長他,作爲逃到海底的人類種族代表之一,而對人類表現出無私的奉獻精神。不管他平時嘴上怎麼說,但這個奇怪的人善良之心至今還未完全泯滅。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2

只要把握好機會,我們當然會成功——讀《海底兩萬裏》有感

我看完了一本十分有意義的書,它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寫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裏》。

書中說人們發現了一頭“海怪”,軍隊造了戰船要消滅它。阿龍納斯教授受到邀請和僕人康塞爾一起踏上戰船,他們認識了捕鯨大王尼德·蘭。在和“海怪”的戰鬥中,三人落水到了“海怪”身上,發現原來是艘潛水艇,艇長叫尼摩。日後他們三人跟着尼摩艇長在海洋環遊世界,最後因爲一個大旋渦回到陸地。

看完整本書後,我最佩服的是尼德·蘭,他有一顆嚮往自由的心,他不會願意過沒有自由的生活,不管待遇有多好。他說過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我們當然會成功,只要把握好機會。”這句話讓我知道,只要能把握好機會,做事當然能夠成功。而平時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做事的時候沒有把握好每一次機會,所以會失敗。

有一次,我和爸爸去釣魚。我本來以爲釣魚只要有耐心、肯堅持,就肯定能釣到魚。過了很久,連一條魚都沒有釣到。我無奈地對爸爸說:“爲什麼我有耐心,肯堅持了,還是釣不到魚呢?”爸爸說:“你以爲只需要這些就夠了?還要把握好機會。在每一次魚咬鉤時,你有發現嗎?收線的時機,不是早收,就是晚收線,所以魚都跑了。再多試幾次,把握好魚咬鉤的時機就能成功釣到魚。”聽了爸爸的話,我再多嘗試了幾次,能把握到及時地收線了,真得成功釣到幾條魚了!

我們做事不僅要堅持,還要把握住機會!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3

今年暑假我在家裏讀了一本非常精彩的書,書名叫《海底兩萬裏》。

這本書主要講述阿隆納克斯教授爲了消滅海怪而不幸落水,後被尼摩艇長的“鸚鵡螺號”潛水艇救起。從此,他們經歷了兩萬裏海底的旅行。在途中他們領略了美麗而神奇的海底世界,親眼目睹壯觀的海底火山噴發。也經歷許多危險的困難時刻。最後通過大家齊心協力和聰明智慧最終戰勝了困難。

閱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以後在生活和學習中無論遇到任何困難,我們都毫不畏懼,一定能戰勝它。以後我也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也要到海底旅行。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4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在小學就已經看了,當時,我對尼摩船長十分佩服,渴望自己以後也能成爲這樣知識淵博又膽大的人,但在當時,也只是單知道尼摩船長是個厲害的角色,當我懷着崇敬的心情再次打開這本書時,還是被書中環環相扣的劇情吸引住了,我讀懂了更多。

儒勒凡爾描繪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人以爲在海上看見了一條獨角鯨,但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最後發現這其實是一艘潛艇,尼摩船長帶着他的僕人和隨從在海底兩萬裏環球旅行,海底兩萬裏,這是一個很大深度,雖然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當我再次讀了一遍,又收穫頗多。

首先,我還是要說對尼摩船長的佩服,他帶領自己的隨從,在深海通過種種挑戰,戰勝種種困難,在南極缺氧時,尼摩船長在僅存一絲空氣的情況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人,雖然他是個外在冷酷的人,但到了關鍵時候,他還是向大家展示了他熱心的一面。這纔是真正的尼摩船長。

他痛恨陸地,但他會把黃金送給貧窮的人,會收容一切厭惡陸地的人,會爲朋友的死去而默默落淚……他,其實也是個善良的人。

其次,我也十分佩服他的隨從,他們都是忠實的人。其實,沒有幾個人真正原意在深海生活,因爲這時時面臨這各種挑戰,也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做打賭。但是他的隨從們卻願意跟隨尼摩船長,在深海生活,忠心耿耿,不離不棄,憑藉自己的智慧,幫助尼摩船長,主僕幾人共同努力,完成海底環球旅行。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讓我十分佩服。

其實,儒勒凡爾在寫這故事的同時,也在通過尼摩船長的口吻時時告訴人們,要與大自然共存,尊重大自然,保護稀有動物。成爲自然地朋友。雖然科技越來越發達,但在發達的同時,也常常會破壞生態平衡,所以更需要我們的保護。魚和熊掌不可復得,但人類可以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地球。

也有人認爲,儒勒凡爾的小說純屬虛構。但有這個幻想有什麼不好呢?人只有通過種種幻想,纔會漸漸進步,是現代科技漸漸發達。又有哪位科學家不是在一開始的幻想中有所成就呢?

我相信,在人們的共同努力下,儒勒凡爾的願望不會落空,讓我們攜起手,共創地球美好的未來。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5

今天,我讀了《海底兩萬裏》這部科幻小說,描繪了人們在海洋裏的驚險奇遇。光聽這書名沒什麼,可內容很驚險呢!

故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人們在海上發現了一隻似“獨魚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被邀請去參加一支捕捉隊伍。可在捕捉時不幸落水,但又不幸地游到了大怪物的背上。後來才發現,原來驚動世界的“獨魚鯨”只是一隻淺水船。尼摩船長看見阿龍納斯就請他到船上,就自己一起環遊海洋一週,遇到了許多驚險、刺激的事。

我覺得這裏的人勇敢而又堅強,還很團結。比如:船員被巨型章魚捲走時,大家都勇敢地與巨型章魚打鬥,就連被章魚捲走的那位船員也努力掙扎着,後來終於逃出來了,真刺激……

但是,在海底不僅驚險、刺激,也有許多怪事。以前海面上有許多船,但潛水船出發後,船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出海潛水的船員都很奇怪。後來得知,最近海里出現了一隻不明動物——“海怪”。其實,人們所稱的“海怪”就是那隻潛水船……

可是,雖然驚險又刺激,但是還能觀賞海底的海景,並在裏面漫遊……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裏那一個個驚心膽跳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還告訴了我許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感覺像真的自己在冒險。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6

今年暑假裏,我看了許多書,如:《史記》、《論語》、《童話故事書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底兩萬裏》了。 這本書講了從1866年開始海洋上發生了一連串神祕而離奇的事:一個“龐然大物”像幽靈一樣,忽然在海上興風作浪,出沒其間,危害人們。 博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之王尼德·蘭及美國戰艦“林肯”號組成的探險隊配備着強大的.武器去尋找並消滅它。 經過長時間的搜尋,“林肯”號和“怪物”遭遇了。

原來這個“怪物”是潛水艇—“鸚鵡螺”號,並同“鸚鵡螺”號一起對海底進行了探索,發現了海底世界的奇特。 在這個故事裏我覺得尼摩船長的冷靜思考值得我學習,因爲他聽到阿龍納斯教授說有危險的時候並不是逃跑,而是冷靜思考怎樣解除危機。同時我也覺得尼摩船長他於船員們有着深厚的感情, 有一次他的同伴不幸被杆子砸到身亡,尼摩船長傷心地哭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情都要冷靜思考,團結合作、知難而進,並把這種精神運用在生活和學習中。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7

《海底兩萬裏》發表於1869到1870年,敘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見所聞!

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現了一隻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他(阿龍納斯)接受了邀請並參加捕捉行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隻怪物的脊背上。後來得知這隻驚動一時的獨角鯨原來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這潛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長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其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途徑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然後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稀罕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奇異景象。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之於世。

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隻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

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並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事件。

《海底兩萬裏》,它向我們揭示了大海的種種祕密,讀了這本書就像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盛宴。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8

海底兩萬裏是一片科幻小說,作者是凡爾納,這部小說和他另外兩部作品合稱《科幻三部曲》,也許是近代科幻史上難得的佳作。故事主要講了阿龍納斯和尼莫船長乘鸚鵡螺號在海底探險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個年代還沒有潛水艇,甚至連一個構想也沒有,而凡爾納卻能幻想出海底的景色與生物,幻想出這樣一艘潛水艇,不得不讓我們敬佩作者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寫作能力,能讓人感覺人臨其境的小說已經不多了,難怪稱其爲“史詩之作”,在如今也很難再看到這樣的小說了,它可以與《三體》相提並論了。

小說的想象新奇而不誇張,與現實切合,有真實感,作爲一部小說而言這是很重要的,不會讓人感覺太過突兀,有代入感。小說中的鸚鵡螺號甚至和現在的潛水艇在結構的功能上並沒有太大差異,甚至還高於現在的潛水艇,不禁讓人浮想連篇。

小說的核心人物之一尼摩船長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個民主戰士,他用自己的行動反抗了殖民,卻沒有絲毫用處,於是他隱匿了。在小說中很多地方都可以體現出尼摩船長對於殖民者的憎惡。這個人物塑造是成功的。

看完這部小說,我的感慨很大,爲作者的想象感慨,也爲尼摩船長感慨。最後推薦大家去閱讀它,一定會有與我不同的感受。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9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第二部作品。當我捧起這本書美讀時,我就好像走進了奇妙而神祕的海底世界。

1866年,海上出現了一個行動敏捷的“龐然大物”,人們認爲它是一條獨角鯨,一個學富五車的科學家阿龍納斯教授要把它除掉,最後,知道了這條獨角鯨是一艘鸚鵡螺號的潛水艇,這艘潛水艇上的船長尼摩是一位國籍不明的人,他把阿龍納斯教授、阿龍納斯教授的夥伴尼德·蘭和阿龍納斯教授的僕人康塞爾一起囚禁了起來,沒讓他們離開潛水艇。

之後,他們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發現了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尼摩船長心地十分善良,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有一次,在南極缺氧的時候,潛水服的儲蓄罐裏只剩下一絲空氣了,但是尼摩船長並沒有吸最後的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空氣給了阿龍納斯教授,他爲了別人而犧牲了自己,他的壯舉讓我頓時淚流滿面,心生感動和震撼!

有一次,阿龍納斯教授和尼摩船長去採珠,他們在途中看到了許多稀有的珍珠,尼摩船長帶着阿龍納斯教授去了一個海底巖洞,裏面有一個非常大的珍珠,這顆珍珠是尼摩船長自己養的,阿龍納斯非常佩服尼摩船長。

還有一次,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夥伴們看見了一個巨型海馬,他們到了小艇上,尼德·蘭猛地用魚叉叉那隻海馬,海馬掙扎了一番就死了。回到船上,阿龍納斯教授還和他們一起吃了一頓海馬肉呢!

終於有一天,阿龍納斯和他的夥伴一起逃出了鸚鵡螺號,但是,阿龍納斯很想念善良多才的尼摩船長。

讀完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裏》這本書,我十分佩服作者寫作的高超技巧,它是我讀過的文學作品中最喜歡的一部小說,我喜歡看《海底兩萬裏》這部書。

讀《海底兩萬裏》有感10

在一片未知的海域裏,有你不知道的生物。這種生物也許是微小的,也許是巨大的,只有你認真的探索它,才能更深的瞭解它。

《海底兩萬裏》講述了一個印度的達卡王子,他恨人類,恨文明世界。他帶上自己剩下的財產和20個忠實的同伴失蹤了。他在太平洋的一個荒島上建了造船所,做了一隻潛水船,用電來滿足船上的所有需求,他把潛水船命名爲“鸚鵡螺”號,自稱尼摩船長。從此,他藏在海洋深處,再也不和外面的世界聯繫了。

在海洋中不知道行了多久的“鸚鵡螺”號浮出水面,結果被一羣大章魚盯上,很快大章魚們不斷地啃咬水艇,尼摩船長知道用槍是打不死的,於是巧妙地用斧頭同大章魚戰鬥。一隻章魚捉住了尼摩船長的船員,尼摩船長奮不顧身的去救船員,終於救下了船員。

十幾條章魚爬上了“鸚鵡螺”號的甲板,不停地攻擊着船員。甲板全都是血和墨汁,到處都是像蛇一樣舞動的肉塊。經過了幾十分鐘的戰鬥,大章魚終於退回水域中。自從和大章魚戰鬥後,尼摩船長一直都非常傷心,他失去一個同伴!帶着傷心的心情,“鸚鵡螺”號繼續探索未知的海域。

我感悟到了,遇到不懂得問題,只要敢於探索,善於探索,那一定會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