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有感3篇

讀《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有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篇一:讀《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有感

讀《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有感3篇

讀《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有感

很久以前,已經不記得是幾年前了,便聽說過村上春樹這個拗口的名字,當時只隱約記得他是個日本作家,寫過幾本小說,有一定的知名度。

後來無意中關注了一些跑者的文章和微博,才知道有了這樣一本談跑步的書,作者正是村上春樹,隨手在網上點了在線閱讀,便被開頭幾句幽默的言語吸引住了。

然而我這篇讀後感,談的不是跑步。

放在高中,讀起這樣的文章,我定會隨着作者的步伐去感知作者的想法,想象夏威夷的海風,是否如村上所說的那般清涼,想象希臘的馬拉松之路,是否那般古老而曝曬。然而進入大學,或說進入社會,可悲的是我變成了一個更加實際的人,抑或說,更加世俗的人。

所以這篇讀後感,我想談的,是存在感。

我並沒有去在意村上在《談跑步》中,自說自話似的思考內容,我在意的是,村上大學還沒畢業時,便在學校附近開了自己的小酒店,早早結了婚,而後三十歲賣了店,成了一位有名望的作家。

在我的身邊,有多少人,或說,會不會有人,在這樣一個一窮二白的年紀,選擇結婚,選擇開一家有情調的小店,選擇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我們無力的,都被現實緊緊的釘在十字架上。

我們活成別人的模樣,追別人看的劇,穿別人推薦的衣服,聽着別人穩妥的建議,做着別人認爲理所當然的事情。

是否有一天,我們也會在別人的催促下,找到一個還湊合的人,談一場湊合的戀愛,便湊合着結了婚,生了孩子,重複着別人一天又一天,一生又一世不變的活法?

我害怕,把自己給弄丟了。

生活像籠着厚厚烏雲層的低氣壓,壓的我些許喘不過氣。

曾經構築的夢幻理想,在生活的打磨下已經卑微到了生存的底線。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遇見一個有着明朗笑容的女孩,依偎着自己所愛的人,寫些無關痛癢的文字,遠離世俗紛爭,人情冷暖,然後微笑着對你說看,我正在過着自己選擇的生活,那麼,請幫我對她說一聲謝謝,謝謝她保護了自己的存在感,因爲我們都明白,那該有多麼的不容易。

篇二: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感悟

生命是馬拉松式的奔跑

——讀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村上嘛,就是那個以《挪威的森林》聞名的作家,就是那個有點放浪,有點不羈的男人,就是那個曾經說過“健康的自信和不健康的自滿只有一牆之隔,很薄的一堵牆。”的清醒的靈魂。

可我想說的是,村上也是那個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乖乖地”練習馬拉松的運動愛好者。

村上,60歲了,不年輕了,可他從不敷衍自己,因爲一旦第一次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就會理所應當的有第二次,第三次,他的生命來不得馬虎。我大致閱讀過他的《挪威的森林》,他的《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他的《海邊的卡夫卡》,他的《天黑以後》都是假想的值得品味的。

用本書的話說就是:“寫了幾十年‘別人’的文字”,他終於爲自己長久的馬拉松生涯整理出版了100千字的書。

有一段文字——

“村上君,你當真打算跑完全程嗎?”景山看見我在做長跑的準備,愕然問道。 “那當然。我爲了這個纔來的嘛。”

“不過,這種企劃嘛,人家一般不會真的跑全程。隨便拍幾張照片,當中部分差不多就省略啦。喲呵,你倒是真跑啊!”

世上的事兒真是搞不懂啊。這種事兒真的在不斷髮生。

——這就是他的第一個42千米,不摻假的42千米,一如他的處事風格,他對自己那麼認真。

可是畢竟是42千米,對那時的他而言,三十五公里以後的路便是“未知的大地”了,那心情就好比揣着空空如也的汽油箱繼續行駛的汽車。在他每次超越自己身體極限時,渾身的肌肉彷彿被人拿着鏽跡斑斑的刨子在拼命刨挖一般。當你真正經歷過這些事情,你纔會發現,終點並不是意味着成功,成就感之類的,一步也不必再跑了——這纔是最爲喜悅的事兒。 他的跑步過程其實是與自己的身體全方面接觸,與自己的身體對話的過程,不會超負荷卻很有節制的一點點增加目標,關於很多小說的靈感也都是每天清晨帶着清新空氣一躍而過進入了他的腦袋。

他說他想跑步,他每天練習慢跑,他參加了那麼多的比賽,包括鐵人三項,超級馬拉松不是爲了長命百歲,而是爲了活着的每一個十年都很精彩完美,他就是想看看自己能夠做到怎樣的水平,他不厭其煩、鍥而不捨地堅持到了今日,也很願意盡力堅持下去。這我是深信不疑的,因爲我能夠看到他很珍惜生活的每一分鐘——或者至少他是儘量珍惜的。畢竟人的垂老真的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他也很是認真的想好了自己的墓誌銘:

村上春樹

作家(兼跑者)

1949-20**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後

村上春樹真的是個偉大的日本作家,可愛的跑者,他會一直跑,毫不倦怠。

看過這本書的讀者,也會很快樂幸福地在藍天下奔跑,執着而堅定,就像動脈中的血奔流不息,我們的生命也是那麼的熱情四射,浩浩蕩蕩向前跑。

嗯,明天早上我也要去跑步了

篇三:《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讀後感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讀後感

我們先談談作者吧,作者村上春樹有一句箴言說,真的紳士,不談論別離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稅金。此話其實是謊言,是我適才隨口編造的,謹致歉意。倘若世上果真存在這麼一句箴言,那麼“不談論健康方法”或許也將成爲真的紳士的條件之一。《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由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創作,本書是村上春樹第一本只寫自己的書。如這般圍繞一個主題,從正面書寫自己,幾乎從未有過。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小說,裏面不是一個一氣呵成的故事,但我看的時候卻想一口氣看完(不過我沒有做到),因爲我覺得我與作者的經歷和感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在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裏,日日都堅持跑步,各色各樣的思緒從心底涌起從夏威夷的考愛島到馬薩諸塞的劍橋,從日本村上市參加鐵人三項賽,到踏上希臘馬拉松長跑古道,他,永遠奔跑。

從作品本身來看,他確實是一個實誠的人。那些在跑步中產生的極其細微、明白存在又稍縱即逝的想法,都被他一一捕獲,毫不含糊地寫在了紙上。這裏面有人生的哲理(雖然覺得他到了那個年紀才如此感慨,好像有一點晚,不過村上的讀者大多是年輕人,大概也能反映出他其實可能比較晚熟的特點),也有詼諧和幽默。

不論是從作品本身的內容,還是從這位村上新譯者的功力來看,這本書都是我近來讀到最棒的村上春樹了。

記得有一段是講很艱難地跑完全程,村上說,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終於不用再跑啦——這種喜悅如此簡單,並夾雜着一絲自嘲。再比如開篇的地方說他因爲跑步瘦了三斤,想像若是一個人提着三斤肉會是怎樣的光景。又比如他說,在學校裏學到最有用的東西,就是知道了在學校什麼都學不到。還有他在雅典跑馬拉松的時候,沿途居然還數了馬路上因交通事故死去的貓和狗,累得不行時,陪同的車子裏,雜誌編輯給他加油,他說當時的想法就是你動動嘴皮子遠容易多了。哈,這真是非常真實又很無邪的文字呀!

他很坦率地承認,一切藝術創作都是在不健康的情況下展開的,雖然我們都瞭解這一點,但知道原來村上春樹也是這樣,就好像找到了一個同夥一般。甚至是這樣的感受,村上春樹也和我們一樣有。他說他去採訪了一位著名長跑運動員,問他是否會有心煩意亂不願跑步的時候,那位運動員說,你怎麼問這麼愚蠢的問題,當然會有了。這個時候,村上春樹就很高興,心裏想,雖然知道人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但還是希望通過這位運動員的嘴聽到。

全書字裏行間都透露着村上春樹一直堅持自我的性格,這大概也是爲何他大學畢業會去開個酒吧後來又索性聽憑自己的性子寫起小說的原因吧。訓練肌肉的時候,究竟是拉到哪個程度,既不會太過又不會太放鬆,怎麼和自己的身體和諧相處,這裏面其實都是包含了最樸實的人生哲學的。我想每個做過拉伸熱身、跑過長跑的人都會深有體會。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在書裏探討了作爲作家向來讓人感覺“不健康生活”的印象,和他通過跑步“健康生活”是否存在矛盾。

有點狐疑地讀下來,真是很好。文字大多比較簡短,很有節奏,語言很平實,樸素而有趣。竊以爲,這纔是村上春樹的真實面目。林少華的版本總是太過陰柔,很多的長句,很多華麗的辭藻。雖然我不懂日文,不過英文版本的兩個譯者都是用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英文來進行翻譯的,英譯本強調的都是村上春樹古怪的想象力,而不是精心雕琢的單詞和句子。在這本書中,我也學到了一些我認爲好的作者的生活態度,比如說規律的作息,堅持做一件事,認真。未來更多的是未知領域,如何做出成果,在舊的領域發揮創新,提出新的想法和點子需要的就是這樣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甚至是觀念、信仰。我們很多時候,做事情、忙工作,做不出來結果就會覺得很沮喪,壓力很大,常常會在,重複了無數次的事情當中的某一次想放棄。但是最後我們還是會選擇堅持,因爲也許下次就會有結果了,成功了呢。覺得村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而且可以適用於許多地方。所謂堅持就是勝利,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