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愛的教育》有感(通用15篇)

讀《愛的教育》有感(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讀《愛的教育》有感(通用15篇)

讀《愛的教育》有感(通用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愛的教育》有感1

暑假裏,老師推薦我們看《愛的教育》,這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中國小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2

《愛的教育》是在暑假的閱讀生活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書中的故事以及故事中深刻的道理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回味至今。

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全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那麼感人,充滿愛的力量,這些故事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友愛、什麼是母愛、什麼是關愛、什麼是感恩、什麼是人間最無私的愛……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大大的疑惑:愛,到底是什麼?現在,我在《愛的教育》這本書裏找到了答案。我認爲:愛就是付出和奉獻,爲同學、爲老師、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愛就是在別人困難時給予及時的幫助,卻從來不要回報;愛就是生活中的舉手之勞,借一塊橡皮給同桌,讓一個座位給老人,指一條路給迷路的人……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部分就是“爸爸的陪護人”這篇故事了。雖然故事裏的文字簡單樸實,但流露出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實在讓人感動。故事是這樣的:西西洛的父親在法國工作,前幾天在回意大利的途中生病了。可是家裏有一個孩子也正在生病,所以西西洛的母親根本沒有時間去照顧他的父親,於是讓西西洛去看望父親。西西洛天天陪在父親身邊,一心服侍父親,給父親喂藥,爲父親收拾枕被、驅趕蒼蠅……有一次,在取藥途中,他看見了自己的父親,才知道原來自己認錯了人,一直在照顧的“父親”是別人的父親。父親要他回家,可西西洛仍然堅持陪護着這位素不相識的“父親”,因爲他要完成一個使命:照顧好這個已經5天生活在一起的“父親”。

西西洛真是太了不起了,小小年紀便懂得了感恩,知道用一顆愛心面對生活的事情。他在不知道老人身份的時候,卻給了他很大的幫助;當他知道真相後,仍然選擇幫助他。他的這種精神讓我很感動,也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更讓我知道了:當別人在最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伸出援助之手,那你就是最快樂的人、最值得尊敬的人。那就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心地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當朋友不高興時,我們去安慰他;當同學受傷時,我們去看望他;當父母生病時,我們去照顧他們;當陌生人迷路時,我們爲他們指出一條正確的路……

《愛的教育》告訴了我,愛是最偉大的,愛是無私的,愛是神聖的,愛是相互的。我堅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共同努力,將這份愛永遠傳遞下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愛的撫育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讀《愛的教育》有感3

它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其中,《墨水瓶的故事》讓我感悟到了只有愛才是打開人們心扉的鑰匙。這個故事講述了一位老師在監獄裏爲犯人們上課後,讓一位七十八號犯人學會了讀和寫,認識到了自己的罪過,併爲自己做過的事感到非常後悔。六年之後,這位刑滿釋放的犯人爲了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再次找到了這位老師,送給了他一個自己利用在監獄裏的空餘時間手工雕刻成的墨水瓶,以表達他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當我把這個故事看完之後,不禁想到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個民間俗語。我感到了這位犯人才受到了老師一點點小小的恩惠,卻懂得回報。一位曾經犯過罪的人都能感謝一切幫助過她的人,而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會感恩,要感謝親人,感謝師長,感謝朋友,感謝一切幫助、關心和愛護過我們的人。學會感恩,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4

《愛的教育》一本書,主要介紹了一個普通的家庭是如何去找到一個孩子的人生經歷,如何教孩子友誼,和同伴怎樣相處,同時也教讀過本書的家長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做孩子的父母親們。本書寫了男主角恩利科在學校的生活,父親阿爾貝託·博提尼、母親西爾維婭·路易吉諾·尤里斯家長的教育方法。

讀本藏書最讓我看了百看不厭的是那每月故事—尋母記: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

一位熱那亞的13歲少年——一位工人的兒子——獨自一人離開熱那亞到美洲去找他的母親。少年的家庭貧窮潦倒,債臺高築。母親爲了養家餬口在天涯的美洲找工作。可憐的母親捨不得自己的兩個兒子。他們一個18歲、一個11歲。最後母親鼓足了勇氣去了。到了美洲她就到丈夫所給她的地址,找到了丈夫的堂兄,堂兄在一戶殷實人家找到了工作。這家人給她的佣金很多,一個月掙80里拉,對她也很好。她用的錢也不多,所以她每三個月給家裏寄一次錢,丈夫用這筆錢還清了債務。一年就這樣過去了,家人特別想念約塞發(母親),小兒子馬爾科說:“我要到美洲去找媽媽!”說完就走了,小兒子去領事館請他們幫忙。領事館給他幾個里拉,還在美洲發了尋人啓事,小兒子千恩萬謝的上了船。馬爾科在船上度過了大半個月,才終於到了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發現了母親。

…………

這篇尋母記我認識了孝順的馬爾科,辛苦掙錢的母親。

這本《愛的教育》告訴了我們: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一切。

讀《愛的教育》有感5

書是人類知識的源頭,只有多讀書纔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今天,我和大家說一說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嫉妒》,因爲它讓我很有啓發。

這本書的作者是[意]亞米契斯的著名作品,《嫉妒》這一小段講的是沃蒂尼嫉妒德羅西。寫一篇作文,沃蒂尼以爲他寫得最好,可是這第一偏偏被德羅西搶了去,這心裏嫉妒的小種子便發芽了。後來種子越來越大,全班都知道,沃蒂尼又氣又惱,他就在老師講課時在紙上寫:我纔不嫉妒那些靠偏向得到的一等獎的人呢。

可是後來因爲放學的時候,沃蒂尼從德羅西身邊經過,不小心把吸墨紙掉在了地上,德羅西幫他撿了起來放在了書包側面,沃蒂尼面紅耳赤,也沒敢擡頭。

嫉妒心人人都有,但是我們不能因爲我們的嫉妒心,而去做一些自己都感覺不可忍受的事。我覺得嫉妒心應該有,但不是文中這樣的嫉妒心,而是向讓你產生嫉妒的人學習,想着他的優勢,化作自己努力的動力,自己也可以。

有一次,我看到前桌考了100分,就眼紅,就想我把墨潑在她試卷上,嘻嘻,我考不了100分,你也不可以考100分,我心想。就這樣我把墨潑在了她的試卷上,雖然她看到了一切,但並沒有很生氣的和我絕交,只是一言不吭地走了。一個星期後,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她道了歉。

書是人心靈的窗戶,是讓讀者受益匪淺的文字,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愛的教育》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6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想必這句歌詞大家都會唱,可未必都能做得到。在寒假的第一天,爸爸向我推薦了一本名爲《愛的教育》的書。我原以爲它和其他童話書一樣,只是一些逗趣的小故事,但看過後才知道,這本書是一位意大利的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十個月的日記。其中,有一篇日記的題目是《感恩》,這是安利柯的父親給他寫的一封信,信中告訴安利柯老師是最值得尊敬的,我們要尊敬老師、愛戴老師……我們常說:老師是知識的園丁。難道不是嗎?老師們每天都在知識的苗圃裏,給我們這些“小苗”辛勤地“澆水”、“施肥”,愛我們勝過愛自己的孩子。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們每天都在“神”的指導下學習知識,長大後一定會成爲祖國的棟樑!所以,我們要像愛自己的父母一樣愛老師!茫茫書海,好書難求。但願像《愛的教育》這樣的好書越來越多,讀這樣的好書的讀者也越來越多!“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愛的教育》有感7

《萬里尋母記》講述了馬爾可萬里迢迢從故鄉到美洲尋找自己隻身前去打工的母親的故事。年僅13歲的他,雖然在路途中歷經了風雨,受盡了委曲,但是每每想起自己的母親時便會信念大增。爲了找到母親,他遭受過白眼,啃過別人吃剩的骨頭,低聲下氣地請求別人搭上他一程……當他經歷了千辛萬苦找到母親時,母親已經病入高肓。當母親看到自己最心愛的兒子站在自己面前時,不禁燃起了對活下去的勇氣,增添了戰勝病魔的信心,經過醫生的及時搶救,母子終於團圓了……我深深地被這種母子情深所打動,而自己呢?媽媽對我的學習與生活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可我卻常常認爲她限制了我的自由,因此我經常與她吵嘴,嫌她太囉嗦,覺得自己的童年不快樂……唉!我真是不應該!我以後一定聽媽媽的話,不惹媽媽生氣。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讀《愛的教育》有感8

當第一次打開《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它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講述了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讀完後我最大的感觸,那就是愛?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動不已:有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愛、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安利柯生病時,他的母親照顧他的情景。以至於我都放下書好幾天了,安利柯生病時的情景卻仍歷歷在目:當安利柯生病時,他的母親整日整夜地守在他的牀前,靜靜地聽着他的呼吸。她怕得全身發抖,以爲馬上就要失去自己的兒子;她因爲過度悲傷而痛哭;她寧願去乞討、寧願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挽救自己的兒子。

安利柯的母親深深的愛令我感觸良深:我的父母,也是這般的愛着我,每天爲我燒飯洗衣,對我噓寒問暖,而我,經常爲了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我會跟父母賭氣,甚至向父母發脾氣,絲毫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應該了……

俗話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交一個朋友。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人世間最神聖的莫過於母愛,踐踏這種感情的人是可恥的。一個殺人犯,只要他還敬重他的母親,就說明他還有起碼的仁德。而一個成功者,無論他多麼光彩照人,如果使母親傷心,他便會分文不值。

讀《愛的教育》有感9

這個學期,我利用課餘時間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

書中那些可愛、勇敢、正直、善良的形象不斷地浮現在腦海中,使我記憶猶新。有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德羅西、愛讀書的斯代地——。

《愛的教育》的譯者夏丐尊說過:“我在四年前得到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着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淚溼潤。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

當我開始讀,就放不下了。好幾次讓我熱淚盈眶,心裏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卻句句像有魔力似的感人至深,它沒有緊張刺激的情節,但那些平凡、在人們眼中不值一提的真實故事,讓我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愛——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等等。

在他們身上的故事讓我受到了愛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愛的環境中,只要我們也懷有一顆充滿愛和對別人的感激的美好的心,就一定會感受到。只要有發現愛的眼睛,感受愛的心靈,付出愛的動作、與分享愛的胸懷。

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中,這就是《愛的教育》給我的最大的啓迪。

讀《愛的教育》有感10

讀《愛的教育》接近尾聲,不斷地爲裏面一個個小故事感動着,不時還會眼泛淚花,真想去考證當年亞米契斯寫這些故事的時候是否真有其事,因爲裏面的每一個人都被愛包圍着,每一個人又都在付出着愛。

“愛的教育”包括着衆多方面,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愛”就是人類精神的最高範疇。

在這部書裏,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尊重是愛。當卡隆的媽媽去世了,老師讀了一封有關安慰朋友喪母的信,用意是希望卡隆聽後可以變得堅強。當可來諦由於天氣悶熱再加上早起幫父母幹活在課堂上睡着的時候,老師讓他睡了半個小時,才輕輕吹他的臉,把他吹醒,並說:“孩子,不要覺得羞愧,我理解你是孝順的孩子,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並在他的額頭吻了一下。

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寬容是愛,對孩子的朋友的喜歡是愛,對福利院的兒童的照顧是愛,對聾啞學校的學生的親吻更是愛。

同學之間也有爭吵,也有欺侮,但總會有一些學生同情弱小、樂於助人,並獲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在這樣的家庭中,在這樣的學校裏,在這樣的班集體中,每一個人都在幸福地生活着,或許貧窮、或許有疾病、甚至會有死亡,但都不要害怕,因爲你的周圍會有那麼多的人幫助你,鼓勵你,擁抱你,親吻你。

這就是愛的教育,這就是愛的世界。

讀《愛的教育》有感11

有一種情感最溫暖,這就是愛。有一種情感最震撼,這還是愛。她像燦爛的陽光,讓我們小小的心田開滿鮮花。愛是我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每天陪伴着我們一起成長。這是暑假裏,我看過《愛的教育》後,得到的最深的啓迪。

文章裏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他有一個寫日記的好習慣,每天都記下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趣事。每一篇日記都是真情的流露,都是一次次愛的傾訴,讓人確確實實感受這就是平凡的生活,但因爲夾雜着各種各樣的愛,纔對發生的往事有着刻骨銘心的記憶,才讓我們倍感生活的美好。老師對學生的愛是那樣的無私,一聲招呼,一次對話,都包含着深深的關懷。還有那朋友之間的友誼,陌生人之間的幫助,讓我們覺得愛是沒有界限的,我們在被愛的氛圍中成長,我們也應懂得去愛別人。其實,許許多多的問題都可以在愛的暖流中溶解。

這本書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書中的一些事情,有的好像發生在自己的身邊,有的好像發生在昨天。生活每天都在講述愛的故事。因爲有愛,生活才變得豐富多彩。愛是一片晴朗的天。

讀《愛的教育》有感12

今天,我讀了一本講述“愛”的書,名叫《愛的教育》。

這本書通過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記述了一個小學生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講述了許多關於“愛”的故事,帶給我們愛與美的享受,讓我感受到人類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

這本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文章叫做《掃煙囪的孩子》。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掃煙囪的孩子不小心把掙來的錢丟了,怕師傅罵他,便躲在角落哭,一個插藍羽毛的大姑娘發動大家給他捐錢,最後連自己留着吃東西的錢也拿了出來,這深深的感動了我。對於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都儘自己所能幫忙,這就是這個插藍羽毛的大姑娘對別人獻出的真誠的愛心。還有一些沒有什麼錢的孩子,也會拿出身上的鮮花插在掃煙囪男孩的身上,拿出隨身攜帶的糕點分給男孩吃。在路邊,我遇上衣衫破爛的乞丐,或摔倒在地的小孩,都會愛理不理的,心想管我什麼事。可連故事中沒錢的人都有這麼真誠的愛心,盡全力來幫忙,更何況是我呢?

讀到這裏,我很羞愧,我沒有拿出真誠的愛心來幫助別人。今後,我只要遇上需要幫助的人,就一定會盡全力來幫助他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13

說起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那就是—《愛的教育》. 泰戈爾曾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爲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這本書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爲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感到肅然起敬。再想想現在的孩子,他們和馬可爾差不多的年齡,可是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會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的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現在如果我們加以體會,就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去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你就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你、愛你、幫助你、讓你感到這是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

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14

《愛的教育》11月講述了安利柯在學校生活中遇到的感動和難忘的事,在這個月校長和老師們對安利柯和他的同學們進行了愛國教育,並運用具體事例刻畫了一位位善良、正直的同學和兩位性格鮮明的父親。

在這個月中,安利柯感仍然處處感受到了溫暖的愛意,第一篇日記裏講述了一個掃煙囪的小男孩把自己辛辛苦苦掙到的錢弄丟了,但是得到了女子學校裏女生們的友善幫助,女同學們都紛紛伸出愛心之手,給這位陌生的男孩捐錢,展現出了孩子們金子般的心;在萬靈節上母親教導安利柯悼念犧牲的人們,體現出母親是一個善良的人,讓安利柯學會感恩;在士兵這個日記中,講述了校長的兒子是當志願兵時候戰死的,學校裏有同學嘲笑瘸腿走路的士兵,是多麼的可笑、無知,校長抓住時機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告訴他們士兵這些保衛國家的人應該得到人們的尊重,每位同學從小都應該知道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在這個月裏每一篇故事都展現出了積極樂觀、正直善良的一面,對我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受益匪淺。

讀《愛的教育》有感15

或許是感動,或許是快樂,或許是悲傷,這一切都存在。就像那篇我印象最深的每月例話《六千里尋母》,讓我感受到了馬爾科爲了母親堅持不懈,連生命也不顧的精神,那一刻,我感動了;又像那篇《少年授勳章》,讀着讀着,我似乎也在爲平諾脫感到高興,同時也爲他自豪;而悲傷來自於那篇《洛馬格那的血》,他爲了奶奶而犧牲自己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但同樣帶來的是悲傷。

不僅僅是每月例話,主人公安利柯父母的信也是我受益匪淺,有些語句更使我難忘,就像“你如果現在使母親痛心,你將終生受良心的責備吧!母親的優美慈愛的面影,將來在你眼裏,將成了悲痛的輕蔑的樣子,不絕地使你的靈魂痛苦吧!”這段話讓我記憶猶新,使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有孝順心,不讓就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這本書本源於生活,內容也貼近生活,讓人讀起覺得很親切,書中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比如仗義的卡隆,傲慢的卡洛諾琵斯等,這些一直在書中反覆出現的人物一個個印在了我的腦海裏,讓我遲遲不能忘懷。

現在,我竟又一次想再翻翻這本《愛的教育》,不知爲什麼,我頓然覺得豁然開朗,是靈魂得到了昇華,還是什麼,這都已不重要,只是,我的眼睛又溼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