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愛的教育有感1

《愛的教育》是流傳世界各國的一本名著,作者意大利人阿米琪斯,寫於1886年,距今天一百二十多年了,仍然散發着無窮的魅力。能夠閱讀這本書,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早在XX年,是媽媽把這本書推薦給了爸爸,但是爸爸當時很不屑一顧,認爲是一本暢銷的泛泛之作不值得一讀,就扔在一邊。有一次爸爸帶我到湖南路新華書店看書,在書店一個角落裏爸爸發現了這本書,隨便翻了翻就愛不釋手就把它買回家了,爸爸說:“這真是一本好書,值得好好閱讀。”這本書也就成爲我們家讀書會重點閱讀書目。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兒童小說,以四年級小學生恩利科的視角,寫他在一學年裏的故事。在每個週末的讀書會上,爸爸都會和我一起閱讀這本書裏的故事,比如《帕多瓦的愛國少年》《窮人》《虛榮心》《鐵匠的兒子》《撒丁島的少年鼓手》《決心》《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都是些膾炙人口的篇章,讀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這些故事裏,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躍然紙上,有我最佩服的、勇敢正直的卡羅納,有仁慈善良、嚴肅認真的小泥瓦匠,還有有勤勞刻苦、勇挑家庭重擔的科列帝……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爸爸曾流露出一絲遺憾,爸爸小時候沒有讀這本書是他最大的遺憾,爸爸甚至爲他的“無知”而感到懊惱,到大學中文系也沒有好好閱讀這本書。爸爸說,他也很榮幸,“雖然遲讀了二十年,和兒子一起閱讀這偉大的著作,聆聽作者那關於愛的交響,觸摸小主人公從內心深處流淌出愛的涓涓暖流,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這本書我讀得很認真,書中那些感人的故事,那些聰明善良的小主人公漸漸地融入我的學習生活中。

《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是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篇章,文中講述的是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朱里奧的故事,他家境貧寒,他爸爸是鐵路工人,白天工作,晚上給人謄寫文件掙錢補貼家用,朱里奧很心疼爸爸,於是瞞着爸爸深夜趁爸爸睡覺的時候幫着抄寫,一抄就是兩個月,家裏的收入明顯增多,可是朱里奧白天上課打瞌睡被老師批評,成績下降又被爸爸責備,他總是不動聲色地忍受着,但他能爲家裏做貢獻,心裏是樂滋滋的,後來朱里奧的祕密終於被爸爸發現了,他爸爸很是感動。正是這些小主人公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愛”。

爸爸的遺憾可能與那個時代教育資源匱乏有關,我沒有爸爸的遺憾,我很榮幸在三年級的時候,爸爸和我一起讀書。我也暗暗地下定決心,好好努力讀書,珍惜機會,像《愛的教育》中教我們的那樣,愛爸爸媽媽,愛師長同學,珍愛自己擁有的一切,愛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刻苦努力,學好本領,做一個有愛心、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2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本書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兒童的內心世界,蘊含了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質教育的根基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教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在全書中我們看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堅持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個性上允許孩子自由發展。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亞米契斯的教育思想也體現在這個小小的細節中。兒童的所思所感並不同於成年人,本書的情節能夠使人真正地瞭解到孩子們對世界和環境的看法,讓我們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從而也讓我們瞭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3

愛,使人間充滿溫暖;愛,使人間充滿快樂;愛,使人間充滿友情。我從10歲那時起,我就愛讀意大利著名兒童作家:意·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

這本書充滿着詩情畫意,充滿着歡歌笑語,更充滿着愛恨情仇。《賣炭人與紳士》中的紳士對自己兒子的嚴加管教,對賣炭人的彬彬有禮,賣炭人對自己兒子百般疼愛。《我的同學柯萊蒂》中的柯萊蒂不辭辛苦,對他生病的母親細心地照顧。《尋母計》中的小兒子對母親的渴望,堅持不懈。《撒拉丁的小鼓手》對祖國的那樣熱愛……

在我未讀愛的教育以前,爸爸媽媽打我罵我,我都認爲這是爸爸媽媽不愛我的表現。現在我才知道哪一些都是愛,都是爲了讓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如果爸爸媽媽不愛我們,他們就什麼都不會管我們,穿什麼、學習好壞……一切都放任自由。

讀了愛的教育後,更讓我感受到,老師和我的父母同樣地充滿着愛。上課時做小動作、聽課不認真,老師都會細心的教育我們。這都是愛,不要以爲人們缺少愛,其實是缺少一雙發現愛的眼睛。我們還應該學會幫助別人,其實幫助別人很簡單,生活還在等着我們去幫助,比如:路上遇到殘疾人了;有個小朋友跌倒了;大人的錢包或其他東西掉了……這些都是平凡的事,我們都可以去幫助它。

讓人間充滿寬容吧!讓人間充滿理解吧!讓人間充滿友善吧!這都是因爲有了愛。《愛的教育》永遠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讀愛的教育有感4

感恩之心就像一把鑰匙,它打開了愛的大門:愛心就像一陣微風,它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身邊。

在這個暑假中,我有幸讀到一本好書——《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以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恩里科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件件平凡、細微的小事、老師講述的“每月故事”和恩科的父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封蘊含着人生哲理的信,娓娓地記述並向我們講述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

《賣炭人與紳士》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彷彿還歷歷在目。這個故事爲我們講述了有錢紳士和貧窮的賣炭人高尚的品質:卡羅·諾比斯是個紳士的兒子,有一天他和賣炭人的兒子貝蒂吵得不可開交。諾比斯氣急敗壞地對貝蒂說他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比斯的紳士父親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生氣。那位善良的紳士抓起諾比斯的手,希望他的兒子能和貝蒂道歉。賣炭人知道後,急忙揮揮手,表示這不行。但是,紳士堅持這麼做了。最後,諾比斯取得了賣炭人的原諒。賣炭人與紳士握了手,還讓貝蒂去擁抱諾比斯。

這件事在我們眼中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但是它卻蘊含着我們都懂,但很難做到的道理:就像紳士與賣炭人,他們有愛去教育了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在諾比斯、貝蒂長大之後,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也會像自己的父親教育,讓自己的孩子學會寬容,學會尊重別人。

學會感恩,學會寬恕,學會尊重,讓我們做一個心地善良、懂得奉獻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5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愛,是開啓心靈的.金鑰匙。

《愛的教育》這本書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使我突然之間感悟到,原來愛是那麼神聖、高尚和深沉。這裏的愛有隊國家、民族之愛,有父母朋友之愛,甚至告訴我們一個愛的哲理。

卡洛斐是主人公恩里科的同學,在玩雪時不小心打傷了一位老職員的眼睛。當時他非常害怕,但是他在同學卡羅內的鼓勵之下,勇敢承認了錯誤並且來到受傷者家中。他強忍着眼淚把自己的最愛——郵票集當做回報老人的禮物,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老職員康復以後,他親自到卡洛斐的學校,把郵票集還給了卡洛斐,還給他盼望已久的三張難得的郵票。

是啊,這就是愛!是愛使卡洛斐勇敢的承認了錯誤。如果沒有卡羅內的耐心開導與鼓勵,卡洛斐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站出來去當替罪羊的;如果沒有校長對學生的愛,那麼卡洛斐也絕不可能賠禮道歉了。正因爲卡洛斐這一舉動,才使老職員歸還郵票集並贈送郵票表達對卡洛斐的愛,讓愛在幾代人中間得到延續和發展。

我們該愛的,早已不僅僅是身邊的親人和朋友,還有更多的人等着我們去愛。愛的美就在於它不做選擇,去擁抱美好的一切,去愛它,世界因你而改變!

讀愛的教育有感6

愛是什麼?是溫暖,是關心,是寒冷的冬日裏的一杯熱乎乎的牛奶,是炎熱的夏季中一把小小的紙扇……

愛是什麼?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用自己與孩子的愛鑄成《愛的教育》。

愛有很多種,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和對同學的愛以及對他人乃至全社會的愛,當然也包括他們對我們的愛,這都是“愛”。“愛”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

亞米契斯把自己兒子的日記加工潤色而成了《愛的教育》這本傳世之作。主要講他的兒子恩裏克四年級十月到七月的十個月的生活(外國的學校和我們不一樣):

十月十七日,星期一。恩裏克來到學校報到,好不容易纔擠出人羣,來到了教室。第一堂課上,貝尼巴先生告訴大家沒有任何親人,除了他們他一無所有全部感情都在他們身上。他不想懲罰任何人,學校是個大家庭,他們是他的寄託與驕傲……

是啊,老師無私地奉獻着自己,傾注全力去教好每一個學生,因爲一個字——“愛”。

星期五發生了一場意外。一大早街上擠滿了人,原來一個二年級的男孩過街時,離開媽媽摔在了馬路中央,正好一輛公共汽車向他駛來,羅佩尼衝過去扶起他,推到安全的地方,還沒來得及收起自己的腳,公共汽車的車輪就已在他的腳上輾過了。

的確,羅佩尼與那個二年級的男孩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去冒着生命危險救了他,而自己的腳被公共汽車的車輪輾過,因爲一個字——“愛”。

一個早晨,三四個男孩在戲弄可憐的卡羅斯,就是那個紅頭髮,一隻胳膊殘疾而且家境非常貧困的男孩。卡羅斯氣急敗壞,用墨水瓶砸去,卻砸到了老師胸上。加侖可憐並同情卡羅斯,說是自己乾的,而老師不相信,找出原因後,本要罰那幾個男孩,但加侖對老師耳語幾句,從而放過了他們一次。

不可否認,加侖很同情別人,甘願爲別人受罰,因爲一個字——“愛”.

……

全書的100篇文章概述了恩裏克身邊的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父母寫給她的勸誡啓發性文章與老師讀的“每月故事”,都表現了“愛”。上至國家、民族和社會的大愛,下到父母、老師和同學之間的小愛。

愛國家,船上的十一歲的小男孩不要污衊自己住過的人的施捨、倫巴底的小男孩捨命爲部隊放哨、撒丁島的少年鼓手爲軍隊傳送情報而失去了左腿……

愛同學,加侖爲了卡羅斯甘願替他受罰……

愛同學,朱利奧見父親潮東西掙錢很累,便決定夜裏幫父親寫,卻落下了功課,家人不知道,更嚴厲得對他,直到有一天才發現……

……

我最喜歡這一段:“考試結束前,父親到我們的教師窗口探望一番。結束後的情形更是熱鬧:父母們都圍着自己的孩子問長問短。

‘有幾道題?’

‘你是怎麼答的?’

‘減法有多少?有沒有忘記小數點?’

有的家長翻閱着筆記簿,有的則和旁邊的孩子對答案。

老師們也被來往的家長反覆詢問。

父親取過我手裏的筆記簿看了看,最後他說:‘還好,還好。’

波萊克西的父親也在我們旁邊翻閱兒子的筆記。他似乎有點看不懂,神色不禁慌張起來。他問我的父親:‘請問,這道題的答案是多少?’

父親告訴了他,鐵匠知道自己兒子的答案沒錯,高興地說:‘這小子做得還不錯呢!’

父親和鐵匠像朋友一樣相視而笑。父親和他握了握手說:‘那麼,口試時再見吧!’

走了五六步,我們聽到後面傳來了一陣歌聲,原來,鐵匠高興得唱起了歌!”

因爲在考試時德羅西給全班同學傳答案,看到後面不禁啞然失笑。

這本名著不但生動有趣,而且充滿了愛的味道,如打翻的五味瓶,可以品到人生的坎坷,表現了我們小學生的生活,雖然是上個世紀的外國和我們大有不同,但從中還可以領會和了解當時意大利的歷史背景和風俗人情。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

閱讀會讓人快樂,閱讀會讓人充實,閱讀會讓人睿智。因爲讀書好,所以得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所以讓讀書成爲我們的生活方式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7

利用放假的這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愛的教育》一書,真是獲益非淺,感慨頗多。本來只是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師寒假的工作任務,沒想到,讀着讀着,我也被書中的故事所感動了。這才明白,這本17萬多字的書,不僅是給孩子讀的,也是寫給大人們的啊!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我們所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就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面對現在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而不是爲孩子的錯誤找理由,但爲什麼仍有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呢?當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的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纔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同時這份心情,也將我在人生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爲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細節上的愛,學會珍惜更要學會給予。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無從談起。”…… 是啊,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纔可以教育孩子。師愛是陽光雨露,學生是花朵禾苗。對學生的愛既要象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

如果我們能使他們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看着自己的學生一天天長大,這是一種幸福,在老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只有調皮的學生、忍不住犯錯誤的學生。”……

教育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師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稱職的教師。愛是學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兒童生命成長和發展的原動力,也是生命中一種創造性的聚合力量。

讀愛的教育有感8

《愛的教育》11月講述了安利柯在學校生活中遇到的感動和難忘的事,在這個月校長和老師們對安利柯和他的同學們進行了愛國教育,並運用具體事例刻畫了一位位善良、正直的同學和兩位性格鮮明的父親。

在這個月中,安利柯感仍然處處感受到了溫暖的愛意,第一篇日記裏講述了一個掃煙囪的小男孩把自己辛辛苦苦掙到的錢弄丟了,但是得到了女子學校裏女生們的友善幫助,女同學們都紛紛伸出愛心之手,給這位陌生的男孩捐錢,展現出了孩子們金子般的心;在萬靈節上母親教導安利柯悼念犧牲的人們,體現出母親是一個善良的人,讓安利柯學會感恩;在士兵這個日記中,講述了校長的兒子是當志願兵時候戰死的,學校裏有同學嘲笑瘸腿走路的士兵,是多麼的可笑、無知,校長抓住時機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告訴他們士兵這些保衛國家的人應該得到人們的尊重,每位同學從小都應該知道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在這個月裏每一篇故事都展現出了積極樂觀、正直善良的一面,對我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受益匪淺。

讀愛的教育有感9

這幾天,我一口氣讀完了《愛的教育》,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不是華麗的語言,而是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異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它在感動我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愛的一些思考。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是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得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之間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因爲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整夜陪伴我;當我學習遇到困難時,媽媽總是擠出時間教我;在我做錯事的時候,媽媽從不責罵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

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具有偉大的力量,當我讀到小偵察員爲了祖國統一做出了巨大犧牲時,我不禁想到了我們祖國的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爲了自己的祖國、同樣是拋頭顱、灑熱血,我被這至高無上的境界折服了、震撼了。

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完成了對愛的思考。

讀愛的教育有感10

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纔會享受愛。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愛就在心中。它通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小故事,從中使人感受到了人類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呀,而這種關心、理解,都離不開一個最核心的東西——愛!

整部小說,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記得書中的一個意大利小孩恩里科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其中讓我最記憶猶新的是《掃煙囪的孩子》。有一個掃煙囪的小男孩在學校門口哭了,一些學生問他怎麼了,他告訴她們,他掃了好幾家的煙囪,一共掙了三十個錢幣,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錢從衣袋的破洞裏掉出來了。說着把破洞指給她們看。沒有錢他是不敢回去見老闆的。"老闆會打我的!"他哭着說道。這時有很多女孩子夾着書包走過來,一個女孩子首先說:"我們來湊一湊錢幣吧!"話音剛落,許多錢幣不斷地向他拋來,一下子,錢就湊齊了。他擦乾眼淚,跑回家去。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離開了愛的人,就等於沒有靈魂的人,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無窮的力量。

我很幸福,因爲有一個愛我的母親,她在這十年來,總是對我關愛備至,如一縷陽光,關照着我,養育着我,包容着我,讓我健康茁壯地成長。下雨天,忘記帶傘的總是我,而站在門口守望的總是她,考試考砸的總是我,而默默教育着我的總是她——我的母親。隨着年級的升高,作業也多了,加上自己動作慢,有幾天總會寫得很遲。一次,我寫着作業就快要睡着時,敲門聲響起,慢慢的,起身,打開門,再坐下,我知道,是媽媽來了。"作業做好了嗎?快點睡吧。"我卻 一股不知名的怒火爆發出來:"這麼多作業怎麼做得完嘛!"聲音很小,帶着抱怨,可是在如此靜寂的晚上我說的話被一字不落地傳到媽媽的耳邊,她的腳步一頓,我後悔了,這樣肯定免不了一頓捱打了。可她沒有,母親隨之走了出去,又走進來幫我披上了衣服……

這份愛,唯獨我可以感受到。

讀愛的教育有感11

說起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那就是—《愛的教育》. 泰戈爾曾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爲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這本書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爲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感到肅然起敬。再想想現在的孩子,他們和馬可爾差不多的年齡,可是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會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的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現在如果我們加以體會,就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去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你就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你、愛你、幫助你、讓你感到這是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

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12

讀《愛的教育》接近尾聲,不斷地爲裏面一個個小故事感動着,不時還會眼泛淚花,真想去考證當年亞米契斯寫這些故事的時候是否真有其事,因爲裏面的每一個人都被愛包圍着,每一個人又都在付出着愛。

“愛的教育”包括着衆多方面,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愛”就是人類精神的最高範疇。

在這部書裏,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尊重是愛。當卡隆的媽媽去世了,老師讀了一封有關安慰朋友喪母的信,用意是希望卡隆聽後可以變得堅強。當可來諦由於天氣悶熱再加上早起幫父母幹活在課堂上睡着的時候,老師讓他睡了半個小時,才輕輕吹他的臉,把他吹醒,並說:“孩子,不要覺得羞愧,我理解你是孝順的孩子,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並在他的額頭吻了一下。

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寬容是愛,對孩子的朋友的喜歡是愛,對福利院的兒童的照顧是愛,對聾啞學校的學生的親吻更是愛。

同學之間也有爭吵,也有欺侮,但總會有一些學生同情弱小、樂於助人,並獲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在這樣的家庭中,在這樣的學校裏,在這樣的班集體中,每一個人都在幸福地生活着,或許貧窮、或許有疾病、甚至會有死亡,但都不要害怕,因爲你的周圍會有那麼多的人幫助你,鼓勵你,擁抱你,親吻你。

這就是愛的教育,這就是愛的世界。

讀愛的教育有感13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恩裏克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到第二年7月份。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恩裏克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啓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小說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在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的過程中,它教會人們用愛去審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懷揣着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那些細微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雖然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是感人肺腑,發自內心的。《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因此這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如同書中所描述的形形色色的社會勞動者們,在默默地爲這個社會奉獻着,愛,是他們應當擁有的。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英國作家薩克雷曾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吧,用愛去回饋這個世界吧!畢竟授人玫瑰手留餘香,相信在感恩與愛的澆灌中,定能長出明豔的花朵。

讀愛的教育有感14

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之後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溼。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爲人爲父爲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我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向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寒假最終如願以償了。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裏,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能夠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堅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能夠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

愛,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此刻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爲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簡便,每一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是啊,《愛的教育》讓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爲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爲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爲了自我國家的光明,同樣能夠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爲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我們要刻苦學習,掌握本領,長大才能回報祖國。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名族爲榮的尊嚴與情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15

《愛的教育》向人們展示的是這樣一個“愛”的世界,我在讀完這本書時,不由地發出這樣的感嘆:

“但願我們自己、以及環繞於我們周圍的人,都能夠成爲像書中那些人們一樣高尚、可愛!但願我們能有一顆像他們一樣的溫柔善感的心!但願我們能夠度過一個雖然不盡如意,但卻充滿了‘真情’的幸福、美滿的人生!”這本書中所體現出來的“塵世天國”的理想,以及閃耀於其中的“愛”的光芒。在二十一世紀的天空依然燦若一顆啓明的星辰,一個在黑暗中踟躕的孩子,將望着它找到自己的路!孩子不再孤獨了,因爲有它一直陪着這個孩子回家,他臉上的神情不再是害怕,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微笑……

這本書中的《爭吵》一文令我印象最深。主要的內容是:可萊蒂不小心弄髒了“我”的本子,卻微笑地道歉,使“我”非常生氣,所以“我”故意弄髒回他的本子,但可萊蒂卻在放學後跟“我”和解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本以爲父親也會像自己一樣高興,但是父親卻嚴厲地教育“我”——要學會寬容。其實父親向“我”折的並不只是一把戒尺,他只是想讓“我”明白,不能向一位比自己更加高尚的人舉起戒尺,更何況那位是“我”的好朋友。父親真正的想法是讓“我”學會原諒他人,寬容他人。因爲,只有自己更寬容別人、原諒別人,自已才能感到快樂。

而我真正感受到的是:蔚藍的天空雖比藍晶的大海廣闊,但人的心胸卻比蔚藍的天空更寬大。因爲寬容是一種快樂,寬容是一種幸福,它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灌注於我們。讓我們覺得那是你對他的一種愛,一種不分彼此的愛,它會慢慢地進入我們的心田,所以你一定要學會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