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昭君出塞有感的作文

讀昭君出塞有感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兩千年前的一個夜晚,星光燦爛,月色闌珊。宮廷中,一名女子手撫琵琶,低聲吟唱。明天,宮內將有一人,遠嫁塞外,大半生的孤寂、寒冷讓大家望而卻步。一縷輕愁,悄然入心。貝齒輕咬丹脣良久,然後鬆開,似是下定決心。第二天,女子穿上一身碧綠長衫,踏上遠去長路。綠衫迎朔氣,淚水迷雙眼――從此,“一去紫臺連溯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親人天隔一方,故鄉只在夢中……她,王昭君,四大美女中的王昭君,和親匈奴的王昭君。

讀昭君出塞有感的作文

昭君遠嫁,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詮釋了“愛國”的內涵。“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爲了故國的安寧、人民的安康,儘管有怨有恨,但昭君將怨和恨深埋曲中,深藏心底,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整個國家的命運;用自己的美麗和智慧,推動干戈化玉帛,安寧歸故土;用攜刻於史書的歷史背影,震撼着華夏兒女的靈魂。

在古往今來的歷史長河中,昭君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正是昭君一樣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生命書寫着轟轟烈烈的愛國篇章。愛國是什麼?“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曹子建用樸實的語言記錄了爲國赴險的勇士情懷;“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用虎門銷煙的歷史壯舉踐行着自己的人生信念;“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用一身正氣與生命碰撞,書寫下悲壯的愛國答案……昭君不孤獨,華夏輝煌的文明史中,有無數“捐軀赴國難”的志同道合者與她同行。

歲月如梭,歷史的巨輪開到了二十一世紀,和平成爲世界主流,中國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二,戰爭似乎遠我們而去,中國人不再是“東亞病夫”,還需要像昭君一樣愛國嗎?需要!當前,無論是經濟上的下行風險、軍事上的洞朗對峙、網絡上的反動言論……都表明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還有坎坷,需要愛國志士像昭君一樣永遠胸懷祖國,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位卑未敢忘憂國,作爲中學生,也有責任愛祖國!我不求像英雄一樣生活轟轟烈烈,但求珍惜時間認真學習;不求必上戰場爲國捐軀,但求立足崗位爲國多做奉獻。

“消息深宮獨晚聞,挺身而出見超羣。”“塞南枉有兵千萬,未抵琵琶一曲工。” 爲民族大義挺身而出 遠赴異域;爲塞北漠南息兵休戰手揮琵琶,獨往匈奴。《昭君出塞》再次讓我溼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