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理想國》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理想國》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理想國》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理想國》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理想國》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理想國》讀後感1

《理想國》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在這本流傳千古的名 著中,柏拉圖通過自己嚴密的邏輯思考和精彩的論證爲我們呈現了一個“或許在 天上建有它的原型”的理想城邦的全貌。書中涉及政治、教育、哲學、道德等多 方面的內容,在西方哲學史上佔有極其崇高和重要的地位。但同時 18 世紀法國 著名的啓蒙思想家盧梭在談到《理想國》的時候也說:“這本書根本就不是一部 政治著作,而是前所未有的一部討論教育問題的最偉大作品。”因此,作爲一名 教育學專業的學生,在閱讀這本震古爍今的偉大作品時,我的關注點更多的就集 中在了書中表現出的教育思想上。

在書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以討論“正義”與“不正義”爲起點展 開了自己構建理想國家的宏大藍圖,在柏拉圖的筆下,個人的“正義”就是“有 自己的東西幹自己的事情”,而一個國家的正義就是“每個人必須在國家裏執行 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以此使城邦及城邦中的個人成爲節制、勇敢和智慧 的“善”的存在。要想實現構建這樣一個理想國家的目的,柏拉圖認爲這個國家 就必須由一個哲學家來治理,因爲他們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是能把 握永恆不變事物的人”,把國家交付於這樣的人手中,才能維持這個理想國度最 本真的善的品質。

然而這個萬能的近乎神聖的“哲學王”究竟從何而來呢?雖然柏拉圖承認 這個理想城邦和這種哲學家式的統治者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但他依然儘自己所 能的把塑造這種理想城邦和哲學王的最大可能展現給了讀者,一方面他求諸“神 跡”——在書中讓蘇格拉底把自己從民衆中超脫出來的現實解釋爲神的幫助;另 一方面則很現實的把解決難題的途徑指向了教育——在書中他對整個國家的教 育體系和培養哲學王的教育方法都作了較爲詳盡的闡述,並且提出了“哲學教育” 這一重要的教育思想。

一、對國家教育體系的設計

(一)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對學前教育的詳細規劃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柏拉圖教育思想中的一個突出特點,在《理想國》第二卷中涉及到對“護衛者”這一羣體的培養時,柏拉圖指出“凡事開頭最重要。 特別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階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麼形式,就 能塑成什麼形式。”爲此他特別建議以做遊戲、聽故事和音樂薰陶等多種形式來 教育兒童,以達到培養兒童正義、勇敢、節制等美好品質,實現個人和諧全面發 展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柏拉圖着重強調的是對教育內容的選擇,他指出,帶 領兒童做的遊戲必須是符合法律要求的,給兒童聽的故事、音樂都必須是經過嚴 格審定的,符合社會道德評判標準的最優美高尚的作品,而那些描寫虛僞、醜惡、 妒忌等的故事必須被剔除,這樣才能使兒童的心靈得到陶冶,把真、善、美的種 子埋在心底,使之受益終身。

(二)初等教育的規劃

等兒童過了 6 歲,教育的主要內容就變成了音樂和體育,並輔以詩歌和各 種高級的文學,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使一個人達到內外的調和一致,因爲“我注 意到那些專稿體育鍛煉的人往往變得過度粗暴,那些專搞音樂文藝的人又不免過 度軟弱。”柏拉圖認爲音樂是服務於人的愛智部分,而體育則是服務於人的激情 部分,把這兩種教育恰當的結合起來,不僅能使人的心靈和身體實現調和,更能 使一個人的愛智部分和激情部分配合得當,讓個體本身呈現出一種和諧、完善的 狀態。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柏拉圖指出文藝教育是兒童階段最重要的內容,“一 個兒童從小受了好的教育,節奏與和諧浸入了他的心靈深處,在那裏牢牢生了根, 他就會變得溫文有禮;如果受了壞的教育,結果就會相反。”因此在初等教育階 段,柏拉圖在理想的城邦裏爲兒童設置了專門的文法學校、琴絃學校和體操學校, 用以培養兒童靈魂中的低級部分,形成節制的美德,教會兒童辨別美,喜愛美, 並最終認識世上最美的東西——智慧。

至此,柏拉圖對全民的國家教育的設計已經基本結束,在初等教育結束的 階段,平民子弟大多進入社會成爲一個順從的,擁有基本道德品質的勞動者,而 統治者和護衛者的子弟則要接受更高一級的教育,以便發掘和培養城邦未來的最 高的統治者,這一階段的教育,我認爲就不應當劃在國家教育的範疇,而應屬於 對哲學王的特殊教育。

二、對哲學王的培養針對培養哲學家這個任務,柏拉圖的態度是非常鮮明的。一方面,他承認教育在培養哲學家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也非常看 重個人自身所具備的天賦。

(一)對哲學王天賦的苛刻要求 在第三卷中,柏拉圖十分明確地指出了人在天賦方面的巨大差異,他說“雖然是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在鑄造他們的時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 了黃金,這些人因而是最可寶貴的,是統治者;在輔助者(軍人)身上加入了白 銀。在農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銅和鐵……”這樣的論述顯然決定了城邦的 統治者——哲學王,必然是從天賦金質的最優秀的人中產生的。他在第六卷的對 話中還更爲詳細的討論了這一點“綜上所述,一個人如果不是天賦具有良好的記 性,敏於理解,豁達大度,溫文爾雅,愛好和親近真理、正義、勇敢和節制,他 是不能很好地從事哲學學習的。”這種對天賦秉性的極爲苛刻的要求是柏拉圖推 行自己哲學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備了此種優良的天賦秉性,個體纔有可能成 長爲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哲學家,並最終獲得統治整個國家的資格。

但在柏拉圖接下來的論述中,他也明確指出“雖則父子天賦相承,有時不 免金父生銀子,銀父生金子,錯綜變化,不一而足。”並且,即使是擁有了完美 天賦的個人“如果得到的是不適合的培養,那麼最好的天賦就會比差的天賦得到 的結果更壞。”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得到合適的教導,良好的哲學家天賦才 能成長而達到完全的至善。

(二)對哲學家的合適的培養 關於對哲學家的教育和培養模式,除了接受上面提到的國家教育系統中正常的教育外,到了 20 歲的時候,要挑選出表現的最能幹的人,進行綜合學習, 研究各種內容的聯繫以及他們和事物本質的關係,然後進行第二次挑選。從 30 歲起,用辯證法考試他們,培養他們“跟隨真理達到純實在本身”;然後用十五 年時間,讓他們進行實踐,接受考驗,積累實際經驗。到 50 歲時,那些在實際 工作和知識學習的一切方面以優異成績通過考試的人必須接受最後的考驗,然後 在他們剩下的歲月裏研究哲學,並輪流管理政務。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柏拉圖對哲學家的培養是嚴格分階段進 行的,他爲個體每個階段設置了不同的學習任務,其任務的難度與個體的年齡是成正比的,並且在每個階段結束時進行嚴格的挑選與考覈,確保最終留下的是天賦最好且學習最好的人。這種模式反映了柏拉圖一種樸素的按照能力進行教育分 流的思想,其先進性和科學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這裏實際上有一個不容忽視 的問題,那就是在 20 歲進行第一次挑選時,柏拉圖在書中並沒有爲挑選設定一 個明確的標準,甚至連用什麼樣的手段去挑選都沒有規定,這也是我在閱讀過程 中遇到的一個很困惑的問題對於柏拉圖心嚮往之的“哲學王”這樣一個純理想的存在,僅僅從實踐 的教育層面去討論他產生的過程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在以“理念”構建世界 的柏拉圖眼中,塑造這樣一個哲學家的過程所具備的哲學意義要遠大於這種教育 模式本身的意義。因爲在柏拉圖看來,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使人的靈魂不斷上升, 最終轉向“善”,轉向那個呈現一切事物本真面貌的“理念世界”,這種思想催 生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完美的哲學統治者,他更深層次的價值在於呼籲並倡導民衆 去選擇一種哲學生活的方式,即便不能達到最終的“至善”,但至少靈魂始終是 “向善”的,我們可以把他這種教育理想稱之爲“哲學教育”。

三、針對哲學教育的一些思考 有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爲哲學生活和民衆生活一直都存在無法消弭的衝突,而且這種衝突是貫穿人類生活始終的基本問題。

在柏拉圖生活的時代,他更 是親眼見證了這種衝突的激烈和不可調和,因爲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一個真正 的哲學家,正是被希臘的民主和狂暴盲目的民衆送上斷頭臺的。親歷了社會的衰 敗和老師的死亡,柏拉圖對哲學家與普通民衆之間的矛盾就有了更爲深刻的體會 和思考,也更加迫切的想要提倡和建立一種理想的哲學教育,去“教化”民衆, 並最終實現整個城邦的和諧、幸福。但柏拉圖也深知推行哲學教育的艱難,於是 他在《理想國》一書中創造了那個著名的“洞穴隱喻”,以一種寓言的方式去闡 述自己的理想以避免和民衆發生正面的直接衝突。

在柏拉圖 “洞穴隱喻”中,他安排一些人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地洞裏,脖 子和手腳都被捆縛着,不能扭頭不能動,眼睛只能看着洞穴的後壁。在他們的背 後有火光,火光與他們之間有一道矮牆,另有一些人舉着各種石制、木製的人、 獸玩偶沿矮牆穿行。囚徒們每天看着眼前洞壁上的各種影像,並以爲這就是真實 的物體,他們天生如此並不覺得悲哀。直到有一天,他們中的某個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來,他生平第一次扭頭看到了火光、玩偶,此時他以爲自己已經看到了真實的物體,但在被迫走上崎嶇的通道,並最終來到地面,先看過了 陰影,水中的倒影,然後是事物本身,並最終擡頭仰望天空,看到了太陽本身時, 他終於懂得了先前洞穴生活的悲哀,並會“慶幸自己的這一變遷,而替夥伴們遺 憾。”

事實上,囚徒擺脫束縛,走向光明的過程正是一個人習得哲學生活的過程, 這裏隱含着三個問題:

其一,這個擺脫束縛的幸運兒是從囚徒,而不是從舉着玩偶來回走動的人 中產生的,這表明柏拉圖認爲接受哲學教育並不是某一部分人的特權,而是人人 都可以享有的一種公平的選擇。

其二,第一個走出洞穴的人從解除束縛到最終看到太陽,整個過程都是被 迫的,是在不可知的外力幫助下完成的。這一點,表現了柏拉圖對哲學家產生的 偶然性的一種贊同,他並不認爲靠人自身可以實現靈魂的完全轉變,而他的老師 蘇格拉底也一直把自己的哲學天賦歸結爲“神蹟”,於是,這個在洞穴中第一個 站起來的人,是被“硬拉着走上一條崎嶇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穴見到了 外面的陽光,不讓他中途退回去。”

其三,這個靈魂上升的過程是極其艱苦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火光會刺痛囚 徒的眼睛,向上的坡道崎嶇又坎坷,而在這期間的任何一刻,囚徒都可能放棄繼 續向前的努力,從而使接近並認識真實世界的希望化爲泡影。

通過對囚徒從洞穴裏向上攀登至地面過程的描述,柏拉圖實際上是強調了 哲學生活的本質:要求人們必須超越現實的生活,把目光投向現實之上的理知世 界“作爲整體的靈魂必須轉離變化的世界,直至他的‘眼睛’得以正面觀看實在, 觀看所有實在中最明亮者,即我們所說的善者。”但民衆生活最大的特點就是關 注當下,關注眼前的利益,這與哲學生活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因此,轉向上升 的哲學生活與留在洞穴中的民衆生活之間的衝突就是不可避免的。

在進一步的論述中,柏拉圖讓已經走出洞穴的哲人重新回到洞中,並試圖 向其他人解釋,此時他首先遭遇的是對黑暗洞穴的重新適應,更重要的是,當他 試圖向那些固守洞穴的同伴解釋他們看到的影子實際是虛幻的,併爲他們指明通 向光明的道路,他反而會被嘲笑,而且很有可能的是,他會被洞穴中的囚徒們視爲異類而殺死。

這裏,柏拉圖的描述中依然隱含了很深的用意: 首先,哲人並沒有獨自停留在地面上享受真實生活的美好和至善,而是重新回到黑暗的洞穴中去試圖解救自己的同伴。這樣的安排,表現了柏拉圖對哲學 家使命的一種明確:即哲學家不僅僅是讓自己的靈魂轉向善,還要承擔起教化民 衆的任務,讓更多的人選擇哲學生活,以哲人的心性品質引領社會的精神風向。 這揭示了哲學生活的實質,即“化大衆”。

其次,哲人重返洞穴後,首先要面對的是對曾經熟悉的黑暗的重新適應, “他由於突然地離開陽光走進地穴,他的眼睛不會因黑暗而變得什麼也看不見 嗎?”這種由光明重回黑暗帶來的痛苦是對哲人已經超越現實的靈魂的一種無情 的折磨,忍受這種低級、虛假的生活,對哲人來說是不能逃避和選擇的,他自己 精神上承受的壓抑和束縛是一種主觀上存在的巨大困難。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哲人除了要忍受自身精神層面的痛苦外,還會 受到那些從未走出過地穴的同伴的打擊甚至是殘害,“要是把那個打算釋放他們 並把它們帶到上面去的人逮住殺掉是可以的話,他們不會殺掉他嗎?”這樣一種 現實反映的本質就是哲學生活和民衆生活之間有着難以勾銷的巨大裂縫,試圖彌 合這一裂縫的哲學家,如果不是被盲目的民衆殺死,那就是被“大衆化”,最終 迴歸到原來的地穴生活中去,不再執着於追求真理。

在整個“洞穴隱喻”的敘述過程中,柏拉圖的態度是十分理性和客觀的, 他十分清楚這種哲學教育的艱難,明白塑造一個優秀的哲學家需要的是“天時地 利人和”的極其苛刻的條件;而同時,他也深知,即使造物主真的創造出了這樣 一個優秀完美的人,他的生存環境也是極其惡劣的,他以神的名義擔負起哲人教 化衆生的使命,卻不能確保可以逃脫被衆生馴化甚至處死的命運。這種矛盾的現 實,正是激勵柏拉圖創建一個理想城邦的最本質動力,因爲只有在這個理想的城 邦中,這樣一個優秀的哲人才有存在的可能並充分發揮自己的無上價值。

綜觀柏拉圖的整個哲學教育思想,在他爲人的天賦劃分出金銀銅鐵不同質 地之時,他實際上就已經承認了真正的靈魂轉向是隻有極少數人才可以實現的; 這也從正面說明了哲學生活不是每個人的志業,也就是默許了哲學生活與民衆生 活之間的難以跨越;但他同時又有意喚起每個人哲學生活的可能性——即使不能達到最高的境界,但至少不要永遠滿足於做一個囚徒。

反觀當下的現實,我們不得不承認,柏拉圖這種着眼於培養人靈魂自由的 哲學教育是極度缺失的,而同時又是迫切需要的。

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成就是提升平民個人在社會整體秩序中的地位,建立自 由、平等的現代民主。然而,現代民主意味着民衆的意見成爲社會生活的風向標, 社會生活的德性品質必然隨之降低。民主的生活並不必然意味着善好的生活,當 大衆服從於習俗、時尚、潮流,停留在個人的“意見”之中,而不欲求真正的知 識,那麼民主就不是擡高而是降低了整個社會的心智水平。在這樣的事實下,掌 握社會方向決策權的民衆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和道德儲備,那麼社會所面臨的未 來就必然充滿了錯誤和不可知的危險。所以,柏拉圖所追求的這種以昇華人的靈 魂,還人性以自由的哲學教育正是我們擺脫民主的盲目,還卓越於整個社會的一 條正確的道路。

盧梭早已經證明,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不足以敞開人性之幽暗,在今天,以實用 主義爲指導思想的教育極大地擴展了人的外在理智行動能力,而人的內在心靈生 活非但沒有同步擴展,反而在迷離的物慾與技術的沉迷以及現代生活的均一化帶 來的自我迷失中漸漸趨於晦蔽。正如於丹在講論語心得時說過的:“孔子的思想 教人們更好的去探索自己的內心,讓每個人的眼睛更好的看清自己的心靈。”事實上,柏拉圖的哲學教育理念與孔子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他所提倡的,雖然是一種難以完全實現的靈魂教育,但其本身關注人性自由,呼喚個人存在的卓越的理想卻是值得整個現代社會去深入思考和接納的。

  《理想國》讀後感2

《理想國》是西方政治思想傳統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的對話,給後人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

柏拉圖把國家分爲三個階層:受過嚴格哲學教育的統治階層、保衛國家的武士階層、平民階層。他鄙視個人幸福,無限地強調城邦整體、強調他一己以爲的“正義”。在柏拉圖眼中,第三階層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騙的。他賦予了統治者無上的權力,甚至統治者“爲了國家利益可以用撒謊來對付敵人或者公民”。

《理想國》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各個方面,包括哲學、倫理、教育、文藝、政治等內容,主要是探討理想國家的問題。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在他的理想國裏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或者讓政治家去學習哲學。他認爲現存的政治都是壞的,人類的真正出路在於哲學家掌握政權,也只有真正的哲學家才能拯救當時城邦所處的危機。這種信念構成了柏拉圖成熟的政治哲學體系的核心。在他的眼裏“哲學家”有着特殊的內涵。他認爲哲學家是最高尚、最有學識的人,而這種賢人統治下的賢人政體就是最好的政體。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學家爲國王的國家纔是最理想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存在於天上的模範國家。

在他看來,哲學家的本質是具有知識,具有智慧、正義、善的美德,只有哲學家才能達到對國家最高理念的認識,即對“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見”而已。治國作爲一門知識,也只有哲學家才能掌握它,進而有資格執政,也就是說只有哲學家才能達到對於國家理念的認識,知道“理想國”應該怎樣組織、怎樣治理。這樣,所謂哲學家執政,就被柏拉圖理解爲高超的智慧、真實的知識、完美的德行和絕對最高權力的結合。他堅信只有哲學家纔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學家是理想國必然的統治者。

人類追求的正義與善就是柏拉圖理想國的主題,他認爲國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並與人的靈魂相關纔有意義。在《理想國》裏蘇格拉底剛開始討論的話題就是“正義”問題,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柏拉圖對正義有着多麼強烈的憧憬與嚮往!他認爲絕對的正義在神那裏,這正好印證了對話結尾的宣言,“讓我們永遠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正義和智慧不僅是國家的主題,也可以說是整個宇宙存在的本質,因爲國家的起點“就是永無止境的時間以及時間帶來的變化”。

柏拉圖式的愛情似乎是精神戀的代名詞,用來指稱那種超越時間、空間,不以佔有對方肉體爲目的的只存在於靈魂間的愛情;而實際上柏拉圖式愛情的真諦指的是一種對節制的崇尚,對善和美的追求。

  《理想國》讀後感3

我大概是把《理想國》當故事看,然後發現這是一個舞臺劇。故事裏有大量的對話,神情和動作倒都不多。但是研究這本書的學者們,竟然可以根據各種細節推測到,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季的傍晚,蘇格拉底看完女神祭祀(這個女神是專管陰間事物的女神,並且是外邦神),在港口遇到一羣僑民,他們攔住蘇格拉底不給他離開,要求展開辯論,《理想國》的內容也由此展開。

辯論的內容跨度很大,從何爲正義到善,到哲人爲王。其中,就有最著名的“洞穴理論”。一羣人生活在洞穴中,他們看到的都是影子,而走出洞穴後的人,看見真實的世界後,返回洞穴,應該如何做?直到現在,還有無數的人爭論這個比喻的含義,每個人對於世界的理解不一樣。

西方哲學界把柏拉圖這樣的哲學理論歸爲“樸素哲學”,就是世俗的,物質的,缺乏反思的哲學論述。所以,如果看過現代哲學書的人,如康德的,應該是很容易看出兩者之間的區別。由於興趣,看了一段時間康德的書,然後發現,現代的哲學語言要求非常高,如同數學公式,要求精確,減少歧義。因此,若是把《理想國》當成普通小說看,其可讀性可以說是非常高。

《理想國》開篇就來一個什麼是正義,充滿各種詭辯,看得我有點累。但是,看到討論慾望與節制的篇章,卻覺得非常有趣,可能是因爲我也很喜歡節制的生活方式,不過度受物質的牽絆。柏拉圖的理想國,隱藏了很多斯巴達的影子。公民是國家的公民,一切的目的是爲了讓國家更完善。他認爲,只有一個好的國家,公民才能生活好。有趣的是,公有制被作爲一種優良制度,公民不存在貧窮與富有,都過着樸素的生活。

我認爲不存在完美的制度,正像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所說的,各種制度都有其優勢與缺點,國家應根據國情進行選擇,所謂“好制度”,也是相對更加適合而已。越讀哲學,對於許多現象更是越不肯定。讀後感·我們的觀念、行動、認知、情感似乎都是身不由己,我們不是單純的'物自體。

現代哲學出現了一個語言哲學分支,討論意義的本質、語言用法、語言認知及語言與現實的關係。對歐陸哲學家來說,語言哲學是邏輯、歷史甚至政治的一部分。對於語言對思想的影響,我非常有興趣,學過其他語言的人都能明白,每種語言的主謂賓很不一樣,而這種差異,也會導致我們的思維不一樣。

這本書距離現在2000多年,讀後我發現在我的成長教育中,學校教育我的思想品德都是“尊老愛幼”、“拾金不昧”、“團結友愛”....但從不討論何爲正義,何爲善,何爲慾望。從來不思考,很多事情就變得理所當然。

只看表象多好,爲什麼要去思考本質,這太難了,但世之奇偉詭怪常在險遠,也正是事物本質的難以知曉,讓人類難以放棄對本質的追求。

  《理想國》讀後感4

《理想國》是一部政治學經典,但在讀這本書時,我的思維常常在字裏行間悄悄的遠行,所以有時候不得不停下來想想自己的思維跑到了哪裏,是怎樣跑的。這本書不是很容易讀懂的,在細讀起來總是覺得在和先哲對話時少了那份開闊與氣度,多了些唯唯諾諾,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話去理解去探索可那畢竟是一道很漫長且艱辛的路,所以我將慢慢的前行,那樣收穫的也許才更多。

在《理想國》裏蘇格拉底剛開始討論的話題就是“正義”問題。正義真的是一個很難解答的問題,有時想與其長期的在屋裏思索理念上的正義還不如做一件正義的事,爲一些不公發發自己的聲音來的更爲實際。也許這是浮躁也許這也是心虛,因爲正義千百年來許多人都未明白,彷彿自己能恍然若悟的機率也很小。但我卻相信自己和柏拉圖一樣,對正義有着強烈的憧憬與嚮往!可他認爲絕對的正義在神那裏,作爲一個唯心主義者這是一個很好的答案。而對於自己甚至對於整代中國人來說缺乏信仰總是讓我們有時候焦慮、孤寂、無所適從,不知未來、過去,甚至不明白現在。柏拉圖最後說“讓我們永遠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我很喜歡,也許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歡因爲有了自己別樣的感觸。

柏拉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學家也是一位哲學家,其哲學智慧儘管沒有專門的哲學專着,但卻幾乎體現在他的每部着作當中。不論是從早期的《理想國》,過渡階段的《政治家》還是思想有了較大轉變的《法律篇》,都閃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學上,柏拉圖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唯心主義,成爲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論爲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在閱讀《理想國》這本書時,柏拉圖的一個主導的觀念及其對話的起點就是:理念本身是實在的,感知、具象與經驗的都是虛幻的。比如說,在書中就柏拉圖與大家辯論的緣起正義而言,什麼是正義?蘇格拉底的對手給出了正義的多種解答,諸如傳統的仰或當時流行的:正義是有話實說、欠債還錢、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幫助朋友,傷害敵人等,這些都是正義的具體事例,正如現在問我們一樣我們總會回答成正義的人或正義的事。因爲他認爲真正的知識是理念,不是存在於客觀可見的物體之中的。而其哲學觀點可以簡單的總結爲認爲理念是事物的永恆不變的“範型”,是獨立於個別事物和人類意識之外的實體。感性的具體事物是不真實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這些都在《理想國》的正義論與洞穴理論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闡釋。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他的理論是典型的唯心主義,但作爲一個智者與先驅他建立了以理念論爲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一個人的哲學觀對其理論有着很大的影響,其理論也隨處可以看到其哲學觀。在《理想國》裏柏拉圖的這種理念說對其在辯論中思維的展開、發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導作用,是這本書對話的起點也是其中的一個主導觀念。在看這本書時我常想起中國的哲學問題,想起另一位的哲學大師王明,也許他們觀點什麼的相關的真的很少,也許唯一的關聯就是他們都被稱作唯心主義,而唯心主義在過去思維裏,在我們從小被教導或明或暗的教導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辯證法時,我們對唯心主義也許不是厭惡反對但至少也退而遠之,不敢親近,就如王明大家很多人也許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句話。這句話充滿了詩意與人生很難理解的韻味,可這句話也是我們在哲學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進一步知道王明是餘秋雨的書裏提到了這位老鄉,這位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專門派人爲其守墓,有個日本將軍甚至有個腰牌上寫道“一生俯首拜陽明”,讀到後我深深的觸動了,覺得如此對一個厲害的人物在我們厚厚的課本里竟然沒有提過,自己也知之甚少。後來也大概瞭解了一下王明,明白了其偉大,儘管我自認爲自己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但這不能阻止我們去欣賞他的偉大。

  《理想國》讀後感5

所謂理想國,是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治者、國家護衛軍、普通勞動人民三個階級組成。柏拉圖一生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古希臘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熱愛祖國,熱愛哲學。他的最高理想也是該書的核心思想——哲學家應爲政治家,政治家應爲哲學家。哲學家不是躲在象牙塔裏的書呆子,應該學以致用,求諸實踐,做 “靠譜”的實行家,做行動上的巨人。有哲學頭腦的人,要有政權;有政權的人,要有哲學頭腦,找到自己堅強的核心——正義與美德,用哲學的思想來管理民衆。

讀《理想國》無疑打破了我對哲學家淺薄的認識——以爲只會立書著作,玩文字遊戲;以爲其文字讀來定是詰屈聱牙;以爲研究哲學只是極小部分人熱衷的事業。令人訝異的是,本以爲哲學,何況像《理想國》這樣的西方哲學史上輝煌鉅著一定玄之又玄,艱深難讀,或許使普通讀者有如墜雲端不知所蹤之感,更甚者頭昏腦脹,挫敗感頓生,不可卒讀。事實不盡然。我所拜讀的是郭斌等人的譯本,據說是青年讀者較爲喜愛的版本,不僅譯出了原書的內容,而且譯出了原書的神韻,加之原著採用一問一答的辯論形式,不急不躁,循循善誘,節奏緊湊,引人入勝。柏拉圖的辯論被稱爲詭辯,曾言“你不可能在辯論中戰勝我”。柏拉圖與師而兼友的蘇格拉底往返論證,將欲立人,先求立己,後蘇格拉底被控傳播異論毒害青年,被判死刑,蘇格拉底從容答辯,竟以身殉。柏拉圖目擊心傷,終其魂夢以之,不能忘懷。柏拉圖以繼承蘇格拉底大業自任,共著對話二十五篇。該書讀起來,文字溫暖,情感飽滿,並且令人感動。我想經典的影響力不在於振聾發聵的論斷,而在於它給世人幽暗閉塞的觀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光芒,給世人帶來的感動和信念。

柏拉圖第一卷開卷不久即開始討論究竟正義是什麼。他與形形色色的人展開辯論,正義是“有話實說,有債照還”?是“強者的利益”?柏拉圖對正義的討論是從區分城邦正義、個人正義開始的。他認爲個人應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內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在自身內部各做各的事,而不是表現爲外部城邦的各做各的事,這大概就是柏拉圖要表達的正義。但我想當時正義的定義已不能完全適用於當今社會,而哲學正是一門充滿哲辯的一門科學,同樣與時俱進。

正義一直都是受人們褒揚的社會話題,然而究竟什麼是正義?正因爲南京地鐵有那個正義的女生,偷偷地拍者才未得逞。因爲這個社會充滿正義,酒店女生最終未被拖走。重要的不是辯論,是你所持有的觀點是否正確。智者統治國家,武士保衛國家,平民負責生產。僅此而已。

《理想國》一書,震古爍今,爲西方知識界必讀之書。書中不僅討論到正義,還討論到優生優學問題、節育問題、家庭解體問題、婚姻自由問題、獨身問題、專政問題、獨裁問題、共產問題、民主問題、宗教問題、教育問題等等問題,柏拉圖的學問可稱爲綜合性的。

讀書,見仁見智,存乎其人。毀之譽之,各求所安。關鍵在於細讀,慎思明辨之後,卻有心得,百家爭鳴可也。否則斷章起義,遊談無根,那就了無意思了。

  《理想國》讀後感6

總是在課上聽老師講《理想國》,心中有着不解和好奇,現在我自己完整的讀過《理想國》之後,我產生了自己的一套理解。基於自己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我特別關注了書中涉及的教育問題。結合自身所學,我針對書中的某些觀點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理想國》被稱爲是哲學家的宣言書和哲人政治家所寫的治國計劃綱要,它以辯論對話體裁寫成,書中人物性格鮮明,場景生動有趣,語言流暢明晰,論證嚴實細緻,內容深刻豐富,達到了哲學、文學、政治學和邏輯修辭學的高度統一。

《理想國》一書開篇交代了這場辯論發生的地點:比雷埃夫斯港,大海與雅典城之間。這個位置顯然是柏拉圖故意交代給讀者的,將關於政治正義的討論設置在遠離塵囂的城外,顯現出他的用心。哲人是超脫於世俗的,不沾染城中邪氣的,只有置身城外,才能夠以局外人的視角洞悉城邦生活的基礎,審視正義和善本身,因爲沒有城邦是絕對正義的。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爲復活的蘇格拉底安排了諸多精明的詭辯家作爲對手,使蘇格拉底在不斷地追問和質疑中,娓娓道出正義的含義。對手越是強勁,就越能夠顯示出蘇格拉底的英明,即顯現出柏拉圖的哲學思想。

在仔細閱讀後,我首先是對於柏拉圖的人生觀有了一定的認知。一方面,對所有人而言,我們不應用一生來庸碌地追求錢財,在物質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應學會構建一個自我的精神世界,注重精神思考,看輕物質享受;另一方面,我們應當爲自己的一切行爲負責,有所擔當。老後更不要因爲生平的錯誤而產生恐懼和自責,要勇於接受自己的行爲所導致的一切後果。

而對於《理想國》中所描述的理想國家 ,我大致可以做出粗略描述。

首先,理想國的公民被分爲三類:賦有最高理性的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他們的本性決定了他在國家中處於統治地位,他們是理想國的立法者和監護者;賦有意志的本性,勇敢善戰的人是神用銀子做成的,他們是國家的衛士;只有情慾的本性的人是神用銅和鐵做成的,他們安分守己,節制情慾,忍受勞苦,他們處於最下層,爲統治者及其輔助者服務。

理想的國家應該是由哲學家來領導的,從尋求正義出發,來建構幸福國家的模型。

其次,國家大於每一個個人和家庭,爲了國家和政治的建構,公民應該服從於國家的需要。國家不應有私心,而應竭盡全力的爲國家做貢獻,領導者應該善於團結,這樣城邦纔會穩定。國家內部不能發生內訌,在對外上則要有戰爭的實力和準備,這樣才能守衛好國家,才能排除一切內憂外患,使理想國家得以生存和發展。

最後,一個安排得非常理想的國家,必須婦女公有,兒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國家要承擔教育的責任,無論統治者至公民,由上至下,從小都要接受教育。並且男女平等,都要接受共同的教育,做同樣的工作。

正是因爲這種國家的模型是全民性的,書中提到如果我們的民衆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家都成爲明辨事理的人,那麼他們處理所有這些事情還沒有現在我們還沒有談及別的事情都能得心應手。又一個人從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響他的發展方向。柏拉圖從正義寫到理想國,又從理想國論及了教育問題,而我最關注的也不過如此。

《理想國》中的教育思想,是直接爲其所構建的理想國家服務的。柏拉圖認爲,統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個,就是教育,即通過音樂和體育培養出優秀的公民。培養公民的教育只是初等教育,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最高知識的、真正合格的城邦統治者,即集智慧與權力於一身的哲人王。

柏拉圖還爲理想國中的教育劃分了年齡段,講求階段性教學。他提出要以遊戲的方式向兒童傳授教育。在7到18歲時要給予青年普通教育,包括藝術,音樂,詩歌,舞蹈,體操及軍訓等。18到20歲要以體育鍛煉爲主,主要學習軍訓,然後是科學理論。20到30歲,要傳授給人們辯證法的思想,培養思維,以便日後能成爲統治者。少數人在30歲以後能夠學習哲學,5年後擔任國家重要領導職務,通過15年的實踐,進行考試,升爲國家統治者。由此來看,柏拉圖的這種教育思想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等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柏拉圖有不少的教育思想是很先進的,他提到國家用人要因人而異,全國公民無一例外。每個人的天賦適合什麼,就應該派他去完成什麼任務,以便大家都能發揮所長。這與現在普遍提倡的因材施教,發展個性,是很相近的。

另外,在他的書中還涉及到了優生優選優育問題。柏拉圖規定了最佳的生育年齡,女人從24到40歲爲國家撫養兒女,男人則從過了跑步速度最快的年齡到55歲。禁止近親結婚。由立法者選出優秀品質的男女共同鍛鍊,結合培養下一代,優秀者的孩子交給國家託兒所進行公育。天生有缺陷的孩子要祕密處理掉。雖然他的有些處理方法還不夠盡善盡美,但是,從科學的角度看,他所提出的某些優生方法還是比較合理的。

他重視教育對於人的影響,強調要從小就接受教育。幼兒教育方面,他更提出了幼兒的可塑性,並指出要注意給予幼兒良好的教育環境,使其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強調音樂和體育教育,並發展故事教育。他認爲一個兒童從小受了好的教育,節奏與和諧浸入了他的心靈深處,在那裏牢牢地生了根,他就會變得溫文有禮;如果受了壞的教育,結果就會相反。而體育鍛煉自然是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結實的身體。在故事方面,他認爲要先審查故事的編者,然後選擇故事的內容,最後用最美最高尚的故事鑄造兒童的心靈。

柏拉圖的幼兒教育思想可以說和現在的幼兒教育理論是相通的。當代的幼兒教育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幼兒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幼兒能夠身心健康,其次是身心和諧發展。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優生優育計劃,就是首先從遺傳角度來保證幼兒身體健康,其次又注意後天的體育鍛煉,這就使得幼兒能夠健康的成長。至於心靈上,他主張以音樂來陶冶幼兒的心智,使其接受美好,而厭惡醜惡,形成正確的是非觀,讓和諧融進其心靈,也保證了幼兒心理健康。最後,柏拉圖提出要從小給幼兒講故事,兒童在聽不同故事時,也便發展了其自身的語言和社會性。他又指出要給予兒童數數,計算,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和天文等方面的教育,這些也包含在科學之中。並且,又特地說明,對兒童的這些教育要在遊戲中進行,以免使其喪失學習興趣,這與當下我們講的活動以遊戲爲主是極其相似的。可見,柏拉圖的幼兒教育思想很超前,還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

對於柏拉圖的《理想國》,我的闡述還是片面而膚淺的,因爲還有很多細節之處不明白,需要更加深入的仔細閱讀書籍並清晰認識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才能更好的對其文章進行解讀。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學會了如何鑽研學問,讀懂文章,還學會了思考人生,我要成爲怎樣的人,達到什麼樣的人生目標等等。名家的哲學思想給了我許多人生啓迪。讀書,要學習書中的學問,更要從學習書中品味人生。

  《理想國》讀後感7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臘哲學家,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個被廣泛認爲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理想國》是柏拉圖一生最具代表性和影響最爲深遠的著作。這是一部典型的大綜合著作,其中將哲學、政治、倫理、教育、心理、社會、家庭、宗教、藝術等等諸多問題結合在一起,錯綜複雜。

《理想國》通過蘇格拉底與對手們的談話,反覆詰難來推理尋求正義的定義。在第一卷,柏拉圖用蘇格拉底知識助產術的問答法了幾種關於正義的定義:

1正義就是有話實說有債照還;

2正義就是幫助朋友傷害敵人;

3正義是強者的利益;

4不正義比正義有利。這四種說法看似接近生活很合理,但是柏拉圖一一剖析,找出了其中的缺陷,對於我們人生道路的選擇有深刻的啓示。

柏拉圖《理想國》中提到很多教育問題,對後世教育也有深遠的影響,盧梭曾稱讚“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論文,像這樣的教育論文,還從來沒有人寫過咧”也有一些說法“只要柏拉圖的《理想國》與盧梭的《愛彌兒》留存在世,縱令其它教育論著被毀,教育園地也是馥郁芬芳的。”書中的教育思想精闢深刻,讓我受益頗多。

《理想國》中強調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柏拉圖認爲,兒童階段接受了音樂文藝的教育會變得溫文有禮,對醜惡的東西反感,等到長大會受他所接受教養的影響,便會與理性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他認爲孩子應該從小實地見習戰爭,也從音樂中、遊戲中養成遵守法律的精神。柏拉圖也提出,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要用遊戲的方法,這樣我們可以在遊戲中更好的瞭解他們每個人的天性。

《理想國》中也注重了人文素質的培養,提倡學習音樂,藝術,文學等等,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從而使心靈更和善美好。科學與人文的結合更利於人的發展,學生也應體驗到生活的樂趣,藝術的陶冶從而使心靈更充實美好。

《理想國》中提出女子也應該接受教育。柏拉圖認爲,一定要給女子和男子以同樣的教育,女子也要學習音樂、體操和軍事教育,因爲“同樣的稟賦應該給以同樣職務”柏拉圖的這種思想打破了古代的傳統觀念,認爲男女平等,天賦和才能相當的人就接受相同的教育、訓練,接受相同的職務,這就爲婦女提供了學習和發展才能的機會,是很偉大的教育思想。

當然《理想國》中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柏拉圖認爲,爲了使城邦一直強大,就要控制他們下一代的出生,他認爲,最好的男人必須和最好的女人盡多結合在一起,最好結合者的下一代必須培養成長,而最壞者的下一代則不予養育。首先我對這種夫妻的結合方式不認同,這種結合方式對於人們並不公平,其次對於小孩的處理方式太過殘忍,生命本就是可貴的,一生下來就要被處理掉,我們沒有這樣的權利,而且這樣太過重視先天因素了,忽略了後天教育和環境影響的作用。還有,不讓親生母親照顧自己的孩子,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都缺乏親情和母愛,一個缺少愛的國家是很可怕的,而且這也違背了人的本能。

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確實蘊藏了智慧和思想,它對後世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理想的國家中是存在很多理想的東西無法實現,但是柏拉圖同樣認爲這是有價值的。所以我們不能因爲一個國家不能在現實中管理得像描述的那樣好就否定這些理論。理想國是我們的一個目標,一個美好的目標。

所以,正如永動機的失敗,生物實驗2號的放棄,瑪雅帝國的滅亡,歷史不斷驗證:理想國是不存在的。

  《理想國》讀後感8

讀完柏拉圖的《理想國》,我對“何爲正義”陷入了深深額思考中,到底何爲正義呢?

一位波某某君認爲:正義的目標就是“物歸原主”,使每個人得到其應有之物。而實現這一目標的行爲就是正義,讓好人得到應得的,從壞人處拿回他們非分之有——也即鋤強扶弱,懲惡揚善。

但我想問:怎麼判定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呢?怎麼判定一件事物,到底是誰的應有之物呢?每個人站在自我的立場,當然會盡一切可能地謀求一切可謀求的利益。幾乎沒有人會認爲自己是“壞人”的,也幾乎很少有人認爲自己謀求利益最大化的努力是不義的。每個人所謀求的利益是有交叉的,那麼當這種衝突產生的時候,當然雙方都會認爲自己是在取得應有之物,自己是有理的一方,是正義的一方,公婆皆有理,那麼誰來仲裁呢?仲裁者以某種標準來維護了“正義”,那誰又規定了這種標準就意味着“正義”了呢?

另一位“辯手”塞某某君認爲: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

他不否認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在某些方面存在利益的一致性,比如在涉及對外關係的問題上——像外敵入侵等,當權者或許會站到國民整體的利益代表的立場上,美其名曰代表民族或國家的利益。但這就像放羊的人跟羊羣的關係一樣,牧羊人保護羊羣是爲了更好地薅羊毛。

正義,是維護強者的利益,所以它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於是會出現“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莊子語)的差別對待。正義是一羣人對另一羣人的暴政,是統治者們實行暴政的道義工具。

蘇格拉底的廢話我們依然不談。這個論述我其實是比較贊同的。波君談的是社會層面,或者說是道德層面的“正義”,塞君談的則是政治層面的“正義”。

我認爲呢,這個問題可以分三個角度:

一,人類社會的和諧運行勢必要求既定規則的存在。法律、倫理、道德,都是規範人際關係的制度工具,而它們都是對於是否對錯的價值判斷。這個對與錯,也即“正義”與“不義”,或許並不是統治者爲鞏固政權而設定的,是先其而存在的,統治者要明確它、捍衛它,目的是維持社會秩序。否則老百姓都坑蒙拐騙、殺人放火,什麼政權也不願見到這種亂象。

二、鑑於以往的歷史而言,階級的對立確實存在,所有政權形式確實都是一個階級對另外階級的暴政。那麼在一些根本的利益問題上,統治者所代表的階級,當然會以政治權力和國家暴力爲後盾,設立對他們有利的社會制度,將對他們有利的標榜爲正義,將對其有害的斥爲不義。

三、正義不是絕對的。成王敗寇,笑到最後的纔有話語權。歷朝歷代,哪一個造反的不說自己是替天行道,平叛的說自己是保境安民?

同樣,不義也不是絕對的。世上徹頭徹尾的不義之人是難以立足的,因爲遏制不了自己的慾望和行爲,終會衆叛親離——道上的話可能叫“不講規矩”。盜亦有道,哪怕是殺人放火的集團,其內部仍然是存在一定的規矩的,否則他們將難以成事。就像梁山好漢,他們儘可以殺人如麻,殘害無辜,彼此並不覺得這是“惡”。但如果不講義氣,壞了宋江這樣的“好漢”,那就“十惡不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