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陽關雪》有感

讀《陽關雪》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讀《陽關雪》有感

讀《陽關雪》有感

寂靜的夜裏,萬物都睡去了,告別了白日的喧鬧與繁華,心歸於平靜,手裏是一本餘秋雨文集,讀着《陽關雪》,我被深深打動。

我不曾到過陽關,只是在十五歲那年,離家出走,攜着少年的憂傷和孤獨,奔赴敦煌,在漫天飛舞的風沙裏,感受了幾許流浪的疲憊與悲涼,我不曾體會它背後深遠的歷史文化底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小時候,從課本上讀這首詩只覺得“陽關”很遠,腦海裏出現的是肆虐的風沙,和將要遠去的朋友,牽着馬離去的孤獨的背影,離別的不忍,只好勸朋友再喝一杯酒,陽關迢迢再無故人。

今夜,讀餘秋雨先生的《陽關雪》,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孤獨的“行者”在漫天飛雪的茫茫大漠裏艱難行進奔赴陽關,在他身上揹負的是一箇中華兒女厚重的歷史文化情感。放眼望去,層疊的樹影,樹下流水不斷,不遠的山峯上呈現荒落的.土墩一座,必定是陽關了!

自古屯紮兵馬之處,必是具備此條件的,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制高點,走進,視野裏坍塌的烽火臺分明就是先前的土墩而已!在千年之後的寒風裏佝僂着身子,悲壯地見證着當年歷史古戰場的慘烈。餘秋雨先生所觀看的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神聖的廢墟,蘊藏着千年的歷史文化。

是一個懷着悲哀無言的陽關,一個響亮着戰爭號叫和將士吶喊的歷史呼聲的陽關。這兒是軍事聖地,這兒是浴血沙場,這兒是揮別一個個流落官,一個個文人的流放地。這兒有着無數個墳堆,這兒有着無數不屈的靈魂,卻在淒冷的風中孤獨地哀吟,歷史留給了他們的是什麼?是淡漠,是無情,是遺忘!那麼多人,就這樣被一頁頁地翻過?

那麼深奧的文化,就這麼被深深地掩埋?餘秋雨先生不禁慨嘆大詩人王維的唐人風範,在這悽慘之地,竟纏綿淡雅地表達自己的內心境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在歷史“吹拂”下,終成廢墟,終成荒原,無人與他做伴,惟獨那幾個土墩。也許,再過幾多歲月,就連那土墩,那廢墟也將化作塵灰蕩盡!陽關,不正是我們中華歷史文化的縮影嗎?

曾經壯美,曾經輝煌,卻被淹沒在了歷史長河的大雪之中。撥開濃重的歷史面紗,清掃沉壓在這歷史文化廢墟身上厚厚的積雪,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久遠的,悲壯的故事告訴世人,告訴我們的子孫後代,歷史的一頁不應被掩埋,我們有責任讓那歷史的廢墟上重新開出豔麗花朵,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神,決不能被“大雪”掩埋,陽關迢迢,征途漫漫,我們需早日動身!

文化的陽關寂寞着。肆虐的北風在耳邊吼叫,漫天飛揚的風沙狂笑着,枯澀的蘆葦柔弱地嘆着氣,還有那幾個土堆孤寂地哀吟。餘秋雨先生漫步長嘆,繼續着苦旅文化的悲程。陽關大雪又呼嘯而立,文化的哭泣開始縈耳。這是誰在哭泣?也許是文化廢墟,也許是感受文化廢墟的人,更也許是感受文化廢墟後,又來悲憐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