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幼兒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幼兒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幼兒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幼兒教師讀後感1

大一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老師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羣堆裏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後,我對他們的行爲進行教育。“剛纔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爲何打鬧?”“我們沒有打鬧。”他倆竟然不承認。我問全班小朋友有沒有看到他倆打鬧,大家都說看到了,並大聲喊:“老師,罰他倆站到前面去!不給上音樂!不許吃飯!”等等。看他們的神情個個歡呼雀躍,異常興奮。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爲什麼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發生了偏差有關。由於教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爲,如孩子打鬧得出格時,教師有時會沉不住氣,表現出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就給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老師的心理,於是在發生同類現象時,孩子爲了討好老師就會說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裏會覺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壓抑,從而不喜歡上幼兒園乃至影響孩子的個性降發展。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剛開始,並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展成爲一種習慣心理,成爲一個自私、狹隘的人。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能力。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從孩子的行爲看教師的觀念”這話很有道理。

  幼兒教師讀後感2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與幼兒教師對話》。其中有關“學習的氣質”這一章給讀者提出了兩個問題即“幼兒要學什麼”、“氣質的定義是怎樣的?”爲了弄明白這兩個問題,我把這一章反反覆覆的看了好幾遍才稍稍明白其中的道理。

作者認爲,幼兒教育課程至少要包含四個學習目標:知識、技巧、氣質、情緒,知識和技巧的學習不單單在學校裏,也可以在其他場所有意識無意識的發生,而氣質往往需通過學校來培養,最重要的氣質是繼續學習的氣質。

關於“氣質”的概念,作者認爲,氣質是一種不經強迫而時常出現的行爲模式,形成一種可受個人意志及意願控制的心理習慣。它的出現是有意圖的,目標是比較廣泛的。

反思如今的幼兒教育,學校更多注重的是知識、技巧和情感的培養,往往忽略了幼兒良好氣質的培養。教師追求的是活動內容幼兒是否感興趣,幼兒在活動中收穫了什麼,教學環節設計是否很流暢等等,其實幼兒學習的氣質也在悄悄的發生着變化。如科學活動中給幼兒足夠的探索機會,就會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長此以往,幼兒就具備了探索的氣質。相反,幼兒時期過早的教會識字和書寫,幼兒的各方面還沒有達到書寫的要求,長此以往,就會挫傷幼兒對書寫和閱讀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有些氣質如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幼兒與生俱來的,那麼我們的任務就是把這種好奇心一直保持下去。有時,光是學會知識和技巧並不能保證幼兒會使用這些知識和技巧,而傳授知識和技巧的教學過程可能會傷害使用該知識和技巧的氣質。因此,教師在選擇課程與教學策略時就需考慮如何增強想要的氣質和如何削弱不想要的氣質,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之基礎部分,知識是學不完的,我們應藉助課堂這一形式,培養幼兒探索、閱讀、動手、主動與人交往、友善、自學等氣質,爲以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教師讀後感3

《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它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麗蓮凱茲教授寫的。她通過文字和我們分享她的經驗、觀察與看法。她希望我們能借肋閱讀與思考,仔細聆聽她的見解,並通過與麗蓮凱茲博士的心靈交流,得到專業上的啓迪,邁向專業的成長之路。

我輕輕地翻來目錄,哇,有好多一行行的除了作者的介紹、譯者的感受和推薦都的想法,還分了上篇(幼兒與幼兒教育)和下篇(幼兒教育議題),真是一目瞭然。簡單的讀了序,我便開始了我的第一章——幼兒發展的需求,從這裏讓我知道了幼兒理想發展的六個基本要素:幼兒需要有安全感、幼兒需要適度的自我肯定、幼兒需要體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幼兒需要成人協助他們理解生活經驗、幼兒需要與有權威的成人一起成長學習、幼兒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爲學習榜樣。簡短的幾頁字讓我明白:我們所教育與照顧的每一位幼兒,其幸福與世界上其他幼兒的幸福的密不可分的。去照顧與愛護別人的孩子不應該只是爲了一些現實的理由,而是我們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因爲這麼做是對的。就這樣,看完了第二章自尊VS自戀。真是讓我大開眼見,讓我知道所謂的自尊指的是評價自己後所衍生出來的感覺,而自戀指的則是專注於自己及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心態。而從麗蓮凱茲教授舉的例子來看,讓我明白自尊和自戀會影響着孩子的健康的成長。

在接下去的第三章到第八章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後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如:如何解決或應對所謂的問題行爲,我們不能光從外表的行爲來看,而是要考慮問題行爲和原因。而在處理問題行爲的時,我們必須瞭解其原因,然後對症下藥,纔是適當的治療方法。也讓我知道在教學中要學什麼?什麼時候學好?如何學最好?這讓我這個剛剛從事幼教工作者受益非淺。

而下篇幼兒教育議題是值得我認真去看的、去思考的。因爲在這裏麗蓮凱茲教授寫下了有關幼教老師的反省與展望、現代父母與老師的角色、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爲、幼教老師的成長、幼教界的意識形態等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經驗和想法。而在第十一章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爲,讓我更進一步的理解了所謂的專業。它是對恪守執業標準或行事準則的承諾,這些行爲準則規範專業人員在常見的困境中如何行事。其重點是:

1、在工作上運用高級縝密的知道。

2、依據該知識做判斷。

3、採用專業行爲的準則。

讓我懂得應該如何去教導幼兒,用幼兒教師的專業教育及訓練,爲兒童的發展與學習盡最大的努力。

看完這本書了,感覺很不一樣,讓我進一步瞭解了有關幼兒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也讓我明白做爲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是多麼的重要!

  幼兒教師讀後感4

書籍作爲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成爲我們生存、發展、進步的必需品。有了書籍才使我們的話語有了意義,讓我們的存在有了價值。好的書當然是要精心細讀,細心品味。讀好書有如品嚐美味食品,只有細細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養才能充分吸收。

《優秀幼兒教師教育藝術99例》,我利用空閒時間看完了。本書以“幼兒教育的起點是成全每一個兒童”爲基本理念,通過具體案例的闡述呈現了教師在案例中的角色定位、行爲及思考。讀着書中的一個個故事,由衷地感到親切,因爲書中的許多故事似乎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那些發自內心的感悟,一次次引發了我心靈上的共鳴,書中所有的故事都有着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每一位老師的行爲背後都投射着真實的、自然的教育觀念、教育思考和教育智慧。讀罷此書,讓我明白了成功的教育往往是從教會幼兒做好小事、關注細節開始的。一名幼兒園教師,如果能樹立“幼兒教育無小事,人人都是教育家;教師工作無小事,事事都可教育人”的觀念,用心關注每個幼兒,關注他們的一切——平時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情感、態度、習慣、心理變化,等等,從各方面去發現、挖掘、引導和培養,那麼,教育的成功就在眼前。

本書共六輯99例,通過99個例子講述幼兒教師在工作生活中所發生的故事,從而得出良好的經驗。我認爲該書最有價值的地方是:每個案例後面都附有教育小語和小貼士,通俗易懂地分析了每個案例帶給我們的啓發,從而讓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注意。

一、以愛育愛,愛滿心田

書中的老師們一個個滿懷“愛”心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用“愛”滋潤着學生的心田,使孩子們的心靈是那樣的純潔、善良和樂觀;使孩子們的成長是那樣的歡樂、健康和積極向上!作爲老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孩子的好榜樣,做到爲人師表。不管是什麼樣的孩子,老師都要一視同仁,將愛心平分,耐心地、恆心地去教導、灌溉。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無比的開心,無限的關愛。

二、教之有道,專業成長

這輯中的17個小故事,充分說明了教師不是天生的`,任何優秀的教師也是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教師的有心和自我鑽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條件。做個有心人,多動筆記錄,多思考解惑。正是自己平時並未侷限於開展完活動就拋在一邊,而是勤於動筆,對每日活動堅持總結、反思,逐漸地,將新的教育理念滲透在一日教學活動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反思自己的在活動中的角色定位是否準確,反思教育教學只是內容的選取是否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反思教育教學活動祖師與開展過程是否合理,對於偶發事件,我的處理方法如何?此次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裏?需要引以爲戒的地方又是哪裏。通過反思,切實提高了教學水平,同時促進了自己的專業成長。

三、學之有方,持續發展

我們知道,學習是每個人的生存之道,幼兒的學習無處不在,作爲教師不應授之以魚,而要授之以漁,讓孩子擁有可持續學習、發展的動力。第36個小故事中的許老師允許孩子失敗,鼓勵孩子努力去嘗試,就是讓孩子自己親身體驗,得到直接經驗,認識事物的性質。把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之球拋給孩子,不失是一個好辦法。幼兒是主動的學習者,他們天生具有自我學習、自我認知的能力,教師要做的就是尊重幼兒、關注幼兒、熱愛幼兒,善於發現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隨機教育。

四、教育智慧,無處不在

教育是一門大學問,教育同時也是一個大智慧。在這一輯中的老師們爲孩子創造寬鬆、愉快、溫馨的環境,教師針對幼兒的不同表現,採取了相應的教育手段。如對待給小椅子作記號的小“調皮”鬧鬧,施以合適的方法,接納孩子的獨特言行;老師通過愉快地談話讓尿溼別人鞋子的小雨放下心理負擔,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採用轉移注意的方法巧妙應對了有着分離焦慮的依依等等。其實,在每一種處理方法的背後,隱藏着的都是對孩子的尊重、理解、信任、鼓勵、放手、幫助、提醒和約束……不是嗎?“洗耳恭聽”,讓我們學會傾聽孩子;“袖手旁觀"是讓我們學會放手;“雪中送炭”是對孩子的理解和關愛;“自食其果”是讓孩子學會承擔;“苦肉計”是對孩子的一種磨礪……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那就需要我們做一名有“智慧”的老師。

書中的精彩小故事還有數之不完道之不盡的情節與內容。99例教育藝術並不是99種教育的解決之道,而是99次對教育生命的審問、感懷和確認。也許我們更應該在教育中活出自己,也許我們既活在未來,更活在無限的過去,在這些紛繁複雜卻又樸素平凡的場景中,有最樂意的付出,有淚水和智慧,更有日日夜夜用心抒寫因而溫潤無比的愛。

從這本書中,我受到很多啓發:幼兒教育無小事,人人都是教育者;教師工作無小事,事事都可教育人。

  幼兒教師讀後感5

看完《與幼兒教師對話》一書,不僅在專業上經歷共鳴檢討交流與提升的過程,也深受"麗蓮。凱茲"大師特有的學術品質與專業精神的影響與激勵。使我對"幼教事業"有了更強的歸宿感和責任感!體會本書結合實際工作崗位主要有以下幾點理解與啓發:

一、培養健康自尊,而不是鼓勵自戀

回想過去的一些學習記錄單,仔細分析,發現存在着養成兒童自戀的例子,並未鼓勵兒童想外探詢以求瞭解或者引導兒童探究價值得研究的現象。如調查表中的標題"我喜歡的小動物""我喜歡的顏色""我喜愛的玩具""我最想旅遊的地方""我的家庭"等等。這些記錄單將兒童的注意力擺在滿足自己的事物上,將兒童的角色定位在消費者,是娛樂,禮物,度假的消費者。而忽視了要求兒童思考"我想知道的事情","我想解決想清楚的事情""我想製造的東西"等。也就是缺少讓兒童扮演製造者創始者困惑者試驗者的角色。

有益於兒童的自尊應是詢問兒童的意見與喜好,提供機會讓兒童真正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判斷,鼓勵兒童間相互支持與合作的教學。從麗蓮。凱茲淺顯易懂的例子中最能體會。如四個大班孩子花了3天的時間製造風速船。第一次嘗試時,他們用了很多的膠帶,把四個風標粘起來,結果需要很強的風速才能讓他們設計的風速級計轉動。雖然失敗了,但老師不打擊也不忙於告訴答案,反而鼓勵他們繼續嘗試,孩子們也不肯放棄。顯然他們的堅持會影響老師的計劃。最後這四個孩子成功了,他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與技巧。同伴們都非常欣賞羨慕他們的設計,老師也投去讚賞的目光。相信他們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與自尊!

二、學習氣質對與幼兒教育的啓示

反覆閱讀麗蓮。凱茲大師的觀點:"至少有7個理由,我們應該將培養想要的氣質列爲教育的目標",覺得不無道理。另在第7章中她提出幼兒教育四大目標”知識技巧氣質情感”反覆強調幼兒”氣質”目標的重要性。這是我第一次深刻理解"學習氣質代表着課程與教學之間的關係"其中第7條理由:"兒童不太可能從直接的教導中心學習氣質,而是從目睹身邊的人所展示出的氣質中模仿學習而來,因此老師與父母可以想像孩子從自己身上看到了哪些氣質?如果老師希望幼兒養成探究假設試驗推論的氣質,就應該考慮自己的這些表現得更明顯,讓孩子看到。"這一條強調了教師對幼兒學習氣質的重要影響,因此值得我們在課程設計與師資培養過程中認真思考,哪些氣質值得培養,哪些氣質需要消弱。

三、行爲改變技術背後的問題分析

其實"行爲改變技術"是教師在實踐工作中常使用的一種制約孩子不良行爲的方法。只是"行爲改變技術這個詞是一種專業說法。我所理解的行爲改變技術就是"糾正和制約孩子的不良行爲,試圖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過去針對孩子攪亂無理行爲,我也常常使用一些強化手段。但針對產生攪亂行爲的本身原因缺少分析。經過麗蓮。凱茲大師的指點,原來要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採取不同的策略,先了解其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如"制約型"的幼兒攪亂行爲一般是學來的,大部分情況只要成人不去注意或"糖果"安撫就可停止。

記得2年前的一次區域活動莽撞行事時,毛毛哭着找老師告狀,原來豆豆打了他。一問豆豆,是毛毛沒有徵求同意拿了豆豆桌前的玩具。一看兩人都有錯,當時氣憤之餘只好停止他們的玩具。現在想來,應該告訴他們或協助他們澄清他們問題的所在,建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示範如何應付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因爲這即是針對"社會型"幼兒的策略。至今令我概念還比較模糊難以分辨和應付的是"情感型"的幼兒,由於他們的行爲不易察覺,就很難消除他們內心素承受的壓力和傷害,經過書中的描述,我認爲此類幼兒多爲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幼兒,應該根據眼神情緒來判斷,多提供機會讓幼兒宣泄和表達自己不能控制的緊張敢和恐懼感。

  幼兒教師讀後感6

近來,我學習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爲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首先,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銳的態度。教師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願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銳,纔會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並因爲愛而滿心歡喜。教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教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爲什麼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爲一體。

  幼兒教師讀後感7

當我拿到這本《做幽默型幼兒教師》時,我就感到很奇怪、很難理解。

當我翻開第一頁的時候,讓我知道教師具備良好的幽默感,不僅有助於調整自身專業心態,充分應對專業實踐中的各種問題,而且對於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爲兒童提供良好的情感和發展支持具有重要意義。由於教學藝術和教學幽默之間存在着緊密的內在聯繫,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中進行教育價值追問和反思,在師幼互動中努力構建平等的師幼交往關係,以及在行動研究中積累和昇華教學經驗等途徑逐步培養幽默感。看了中間的幾個案例還有幾個寓言幽默故事,讓我會心一笑。不但我們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幽默,在平時的教學中自我追問。

教師的幽默感往往體現在對各種教學問題和情境進行富有智慧的處理上,而這種教學智慧沒有教師對教學本質的深刻認識和合理的教育價值觀的支持是不可能實現的。教學實踐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價值性活動,教師的教學機智來自於對自身教學行爲的批判和反思,得益於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目的所蘊含的價值觀的持續追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各種教學問題進行反覆的價值批判和思考,纔有可能從更爲多元的價值視角思考教學,而不會使自身固着在特定的思維和行動模式中,進而造成教學上的生搬硬套。可見,教師的幽默感是其自我反思能力的自然體現,是教師自然而然地對特定的教學問題從多元視角進行思考的結果,幼兒教師完全可以基於對教學實踐的不斷價值追問來逐漸形成幽默感。

  幼兒教師讀後感8

教師是一個通向未來的職業,它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的興衰。而我作爲一名幼兒園教師,每天要面對的是一羣可愛的孩子,他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那我們要怎樣才能擔負起這個重大的責任呢?我讀了《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後有了很多領悟,那就是我們首先要不斷學習來充實自己,其次就是要將學到的東西在工作中進行實踐,然後再針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多去思考然後去解決這些問題。

一、多學習

繼續學習,努力工作,是我當好一名教師的意願,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一旦停止學習,教師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教師會覺得工作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這一切都將使教師工作顯得令人厭惡。因此,我們要主動學習,這不僅是一種技能、能力,更是一種態度、精神和基本素質。學習並不是把經典文字記在大腦裏,重要的是要內化、靈活運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地學習理論、實踐理論、反思成敗,體現教育智慧、教育創新。當一滴社會發展歷史長河裏的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書中採用理論觀點和事例相結合來說服讀者的心,用感人的故事事例來幫助讀者的我消化理論和吸收知識,激發我“也要這樣做個好老師”。其中最精華的部分是教師自身職業的人格塑造。

二、多實踐

實踐環節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應變與創造。我們可以根據在教育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將自己反思、學習、研討各環節的思考和收穫,在教育實踐中做出積極應答。只有保持對教育實踐現狀的不滿足,萌生出一個接一個的內心涌動,才能驅使教師於“山重水複”之中,探到“柳暗花明”的盛景。因此,我們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不滿足於既成或既得利益,敢於衝破原有的經驗和模式,大膽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出適合自己的專業成長的道路。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要積極的思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而反思其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這樣不斷的反思、探索和創造、持續的積累經驗,才能獲得豐富的經驗,成爲一個真正的專業型的成熟教師。

三、多反思

善於反思是幼兒教師成長的第一步,它是教師對自身的評價和改造過程。反思環節要求有志於成長爲研究型教師的幼兒教師在積累大量教育經驗的基礎上,能對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教育行爲及結果進行審視、分析和批判,去粗取精,去僞存真,予以理性的昇華,這一環節也是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化的關鍵。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要積極的思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而反思其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這樣不斷的反思、探索和創造、持續的積累經驗,才能獲得豐富的經驗,成爲一個真正的專業型的成熟教師。

  幼兒教師讀後感9

我們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慢慢融入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特別顯著的就是數學活動與語言活動。每一次課程學習我們學到的都是比較新的東西,其實學到之後真正去運用到教學活動中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的。而且教師要進行改變也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我記得在上學期開展的一節語言教學活動《小螃蟹找工作》。

在第一次開展活動中:在之前,我們開展過主題活動《動物,我們的朋友》,裏面有一節教學活動是《小烏龜找工作》,所以幼兒對於這方面的內容有一定的經驗,在開展這節教學活動之前,也沒有去豐富幼兒這方面的知識。

這是一節語言教學活動,活動開展下來之後,自我反思存在以下的不足:

1、整個教學活動的環節,我用的時間比較短,每一個環節過的很快,在文體提出之後,給幼兒思考的時間太少了。

2、最後,小螃蟹在哪裏找到了工作,幼兒在進行思考、教師的補充之後知道在洗滌用品店。這個環節,我應該在進一步給幼兒解釋,因爲,很多孩子到了活動結束之後還是沒有反應過來,小螃蟹在哪裏找到了工作。在下節教學活動中,要重點給幼兒進行介紹解釋。

幼兒只對小螃蟹的大鉗子這一特徵比較的瞭解,對於螃蟹吐泡泡還是不怎麼熟悉,在開展第二次活動的時候,要對他們進行課前豐富。

在第二活動中:上次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在這節活動過程中,我都進行了改動;一個問題提出後,給幼兒充分思考的時間,因爲幼兒之間的能力是有所差距的,所以,他們都需要思考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在這一節活動中,我提出一個問題之後就給他們時間實行思考,效果比前一節教學活動好,幼兒的想法變得多種多樣,豐富多了。這是一節活動中比較成功的一個地方。

在這節教學活動中,第二個環節提出一個問題,你想爲小螃蟹介紹一份什麼樣的工作?然後在下面環節中又提出,他有一個特殊的本領是吐泡泡,你們想爲他介紹一個什麼工作?這裏是重複的,幼兒的思維還是不能轉變過來,在下節教學活動中,我們把這兩個問題合併在一起,在進行提問。在下節教學活動中,對於洗滌用品店和宣傳員這兩個要進行活動前豐富經驗,因爲在這節教學活動中,效果並不是很明顯。

在第三次活動中:在第三次教學活動開展之前,甜甜班老師在自主性遊戲中貫穿了洗滌用品店,並重點進行了介紹;在遊戲開展的過程中,這兩個問題:

1、小螃蟹長大了,它想找一份工作。你能爲小螃蟹介紹一份什麼工作呢?

2、小螃蟹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根據這個本領你可以爲小螃蟹介紹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這兩個問題其實設計的意圖是不一樣的,在活動中也出現了不一樣的效果。合併在一個環節中提出。提出第一個問題之後,幼兒能根據螃蟹的本領來幫它介紹工作,當有幼兒講到螃蟹吐泡泡的本領的時候,我就重點把他引導出來,延伸下去,這樣的互動效果在前面兩節活動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回答也是出人意料的,他們都是圍繞海里的工作來給小螃蟹介紹,在肯定他們的基礎上,繼續加以追問——陸地上有什麼工作是適合它的?在我拋出一個追問之後,幼兒能繼續圍繞自己的想法展開想象,並以教師的提問繼續展開想象。達到了教師預設的目標。這節教學活動教師活動前的經驗豐富非常的多,也很充分,所以整個活動開展的效果比前兩節教學活動還要好。

從三次教學活動中自己真的收穫了很多,一開始只憑自己的想法而沒有考慮到班級中幼兒所存在的實際情況出發,第一教學活動的嘗試就出現了很大的紕漏。慢慢的進行調整才使得教學效果開展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