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中國人的思維批判》有感

讀《中國人的思維批判》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2016年1月18日,讀完楚漁著由人民出版社2012年再版的《中國人的思維批判》一書。

讀《中國人的思維批判》有感

本書提出的觀點很新穎,在未讀此書之前,我亦在這面有些同感。

要想理解此書,先要釐清思維,思維模式,思想三個概念的不同。所謂思維模式是指一種思維的方式或路徑。

書中稱“中國人的思維模式”特點是: 僵化,混亂,模糊,概念不清,無邏輯性,很難做到理性思維和實事求是,這種思維模式阻礙了中國人的創造力,導致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落後,阻得了中國科技的進步。受這種思維模式影響,中國人養成了自私性格或習慣,也導致了中國人說一套做一套,說謊話成風等等。也許,在許多人看來不是這樣,有些事危言聳聽,醜化中國人,但仔細想想,作者所言不無道理。

書中舉例,所謂五經之首的《易經》,就是這種思維模式之濫觴,到後來更是氾濫成災。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社會主要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幾乎全是西方人發明創造的。而中國歷史上的一些發明創造並沒有發揚光廣,很好地傳承,這就是模糊的“思維模式”之因。從而形成了中國有“哲理無哲學,有測量無幾何學,有名家無邏輯學,有美術無美學,有音樂無樂理學,有技術無科學,有星象觀察無天文學,有煉丹術無化學”等等。我們只要認真回顧歷史,這些基本都是事實。可以看出中國人的思維模式確實出了問題。

當然,本書舉了好多事例,也進行了充分論證。讀完此書,只要不是偏激的憤青或是遵古不變者,都應該受到啓發,努力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本書多次提到西方的思維工具“形式邏輯”,這門學科,我讀大學時認真學過,看似無用,其實對訓練自己的思維大有裨益。書中也對所謂的“辯證思維”頗有微詞。認爲,“辨證思維”沒有邏輯思維的基礎而濫用,便會成爲“詭辯術”。

讀罷此書,對書中的觀點很是贊同,但對本書的寫法卻不以爲然。縱觀全書,既不像學術著作那樣邏輯嚴密,條理清晰,也不是漫談文章那樣隨意發揮,不着邊際,據說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寫法,也算是一種創新吧。

這本書的出版,引起了轟動,也產生了較大的爭議。我在網上看了幾篇反方的文章,總覺得有些冬烘先生的味道,不敢苟同。

我認爲,讀書沙龍學友們有機會也讀一讀,也許會有更多的見解,共同分享。

(這是我第一次在手機上寫較長的文字,只是即興發揮,不及細改。)

2016年1月19日於上海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