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孔乙己讀後感範文三篇

孔乙己讀後感範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孔乙己讀後感500字(一)

我讀了魯迅先生所寫的小說集《吶喊》中的《孔乙己》。這篇文章使我略有所思。

孔乙己讀後感範文三篇

當時的科舉制度殘害了一個封建知識分子。孔乙己的科舉道路沒有走通,這就意味着他數十年的寒窗苦讀,沒有絲毫成果。他只會死讀書,讀死書。又不會營生,成了一個徹底的廢物,等待他的,只有滅亡。相反,文中的丁舉人,僥倖通過科舉,獲得了社會地位,同爲讀書人的他,便可以肆無忌憚的嚴懲一個偷書賊他私設公堂,將孔乙己吊打了大半夜,導致孔乙己在悲痛孤獨中死去。晚清的科舉制度,只會把更多的讀書人,變成一個又一個孔乙己,而把少數的成功者變成吃人的惡魔!

封建社會通過八股取士。讀書人爲了通過科舉,他們費盡心血,但所研究,所掌握的都是些毫無用處的、酸腐的東西,他們還如獲至寶。諸如茴香豆茴的四種寫法。晚清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異常冷漠。社會各階層的人們,都自私麻木,孔乙己這樣一個被科舉制度所摧殘的知識分子,境遇是如此悲慘,不但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相反,被衆人所挖苦嘲笑。

《孔乙己》這部短篇小說,寫成於1919年三月份,離著名的五四運動僅有兩個月之差,當時中國孕育着巨大的社會變革,作爲新文化運動先行者的魯迅先生,他的這篇文章振聾發聵,敲響了封建社會制度的喪鐘,用之鋒利的筆刃刺下了致命的一擊!

  孔乙己讀後感500字(二)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多麼矛盾呵,可見孔乙己對自己唯一值得炫耀的事是他讀過書。儘管是老童生,這也是他唯一有尊嚴的地方。

‘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孔乙己竟天真地以爲旁人不曉得他這些錢是偷來的,相當自信地掏錢,可真是自命清高呵!可是他的尊嚴被旁人毫不留情地摧毀掉了。你一定又偷人家的東西了!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着打。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麼?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老不到呢?

短衣幫一次又一次地幾次刺激到孔乙己,他不是面紅耳赤地辯駁就是不屑置辯。最後呢,沒法溝通了,將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小夥計以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麼的思維冷漠回絕了孔乙己。孔乙己依然懇切地教小夥計四種寫法的回字,迂腐可笑呢。

這種惡狀他還能厚着臉皮待下去?這不是逼他往絕路走麼?他的自尊沒了,也沒人憐憫他,他除了喝酒,再也沒有物質上的享受,吃不飽,穿不暖,睡不香。餓得不行只好偷書,一旦被抓就嚐到苦果腿被打折了。這下好了,他真走到絕境了,用手爬到咸亨酒店喝最後一次酒,然後在衆人的譏笑下離去

就這麼的結局,孔乙己的不幸人生到底是誰造成的呢?

封建科舉!封建社會!簡直能害死人!但又是什麼造成這惡果呢?孔乙己這人就詮釋了當時所有的悲劇,而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反省與思考

  孔乙己讀後感500字(三)

穿着破舊長衫的高大體型,青白的面色,深陷的帶着傷痕和蓬亂的白色鬍子,這就是魯迅所描繪的孔乙己的樣貌了,一口的之乎者也和愛面子就是它的特點,這種人物,是不值一看乃至一提的,但在別人提起他的時候,卻總能記起他,讓人感覺那是一種微妙的存在,不用特別去記住它,也不用刻意去忘記它。

但是,孔乙己就是孔乙己,不會把他和別的長衫文人混爲一談,個性鮮明,喜歡在別人面前顯擺自己,好吃懶做,死要面子,這似乎也跟別的文人沒什麼兩樣,但卻似乎沒有其他文人如此高傲。說是平易近人,也有那麼點差距。總之,這是一個很特殊的人。

就是這樣的一個孔乙己啊,襯托出來了那個時代的悲涼。那個時代人的冷漠讓我感到震驚,無法想象那個時代的人可以對死亡這麼的輕描淡寫,就連孩童都如此的自私,而人們關心着的是自己的腰包,從不會關心到別人,就像老闆想起了孔乙己,也只是因爲那十九文錢罷了。

不過,這也不怪他們罷,那些領導,可曾有一個關心過民衆?或是沒有空,正在忙着往腰包裏塞錢,或是根本不願意去管了。試問,在這樣的領導下的人民,又怎能關心到別人呢?

現代呢,好像的確是有人關心到別人了,但是,卻有一些人比以前更加惡劣。比摻水還要過分的賺錢方法比比皆是,似乎是有人要反省一下科技帶來的是,是利還是必,科技該不該發展,文人該不該誕生,我不希望孔乙己越來越多,更不希望漠視人情的人越來越多,還不希望長衫文人越來越多。但是,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