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他們得到什麼》讀後感

《他們得到什麼》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他們得到了什麼》這篇文章我剛開始看時,真是摸不着頭腦,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內容可有點深奧,也搞不懂媽媽爲什麼非要給我看。可再三細讀品味後,我終於恍然大悟,明白了媽媽的用心良苦,因爲文章中體現的“捨得”二字會讓人受益終生,正如媽媽所說的,這正是我們需要的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正所謂“欲取之,必先予之”。

《他們得到什麼》讀後感

這篇文章講的是30年來人們擠公交車的變化:從最早窩蜂似地擠,基本不讓座,到經售票員提醒開始讓座,再到後來十次有九次主動讓座。可以看出人類的文明程度在不斷提高。可還是有一些人遇到該讓座的,卻還是若無其事,心安理得,有的裝睡,有的看窗外,有的裝沒聽見。這些人雖然享受到了片刻的舒服,卻受到了他人的譴責,想想真是得不償失。而令人欣慰的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能主動讓座,且不帶任何勉強,做得十分自然,感覺是理所應當地給老弱病殘者讓座,也不特別關注受讓者是否感謝。當然文章還特別提到“這些主動讓座的乘客大多數仍然是從外地打工的農民”,他們出讓了這片刻的休息,又得到了什麼呢?

要知道如今還是有很多人對他們眼中的“外地人”富有偏見,甚至瞧不起。我班中有近一半同學都是外來務工的子女,有些同學就時不時取笑他們“外地人,外地人”,讓人氣憤。要知道這些同學的父母背井離鄉,卻在爲我們的家鄉出汗出力,而且這些同學身上也有一些優良的品質值得我學習,比如說艱苦樸素、堅強勇敢、孝順勤勞、刻苦學習等等。我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在做完功課後,還幫他們的父母幹活,真讓我汗顏啊。他們也是這個城市的一份子,理應受到大家的尊重,所以他們就希望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可以融入這個文明城市。我們相信從讓座這樣的小事中,他們也一定會用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確,他們這樣做,讓自己得到了自尊,得到了城市其他人羣的理解,更得到了大家的認同。這正是有舍纔有得。

當今的社會就十分需要像這些外來打工的農民這樣願意付出的人。在讓座的過程中,受讓者無論向不向你道一聲謝,但是你的心裏一定會充滿快樂和喜悅,正如我們學過的課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說到的,“‘給’永遠比‘拿’愉快”。高爾基和兒子都會爲別人着想,樂於奉獻,樂於付出。我們就要用實際行動,使那些爲了一點點利益不惜代價的人明白“知恥者近勇”,最後這一步是早晚會跨過去的!其實讓座很簡單,做一個文明人也很簡單:幫助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捐贈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文具、書本給貧困山區的兒童,用自己的一點零花錢向路邊乞討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如果你看到他們那一張張欣喜的臉龐時,你一定會像他們一樣綻開笑容!

讓我們一起成爲一個懂得捨得、願意捨得的人,學會捨得,充實自己的人生,也使現在的社會更加和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