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通用26篇)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通用2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通用26篇)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

課程分析:

小班幼兒由於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較差,無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次活動設計了觀察、表演、猜和說的環節,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小班故事繪本《好餓的小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內容簡單,畫面形象生動有趣,小蛇吃東西時:“啊嗚-咕嘟,真好吃”,動作簡單,充滿童趣,孩子們容易模仿。因爲他們平時都吃過蘋果、香蕉、菠蘿、葡萄,對它們很熟悉,他們都能說出這些水果的顏色和味道,所以他們感到學習是件容易的事,從而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興趣。小班的孩子喜歡閱讀故事繪本,他們喜歡看一些簡單易懂的圖畫,尤其是小動物繪本,小蛇也是孩子們熟悉的動物,故事中通過小蛇走路的“扭來扭去”,讓幼兒學習用自己的肢體模仿小蛇走輪的樣子。小蛇貪吃的模樣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並能模仿吃東西的動作,教會幼兒理解“吞”的含義,懂得好吃的東西不能吃得太多,否則會生病的。

課程目標:

1.通過閱讀故事繪本,鼓勵幼兒用恰當的詞語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

2.教會幼兒樂意模仿吃東西時“啊嗚~咕嘟”的聲音和模仿小蛇走路時扭動的動作。

3.鼓勵幼兒能和同伴一起分享故事,體驗閱讀的快樂。

4.教幼兒理解“吞”的含義,教育幼兒懂得好吃的東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

課程準備:

1.繪本故事《好餓的小蛇》

2.《好餓的小蛇》PPT

課程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師:寶貝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這是誰呢?

2.向孩子們介紹書名、作者,並展示PPT;

3.師:小蛇肚子咕咕叫,你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4.師:對,小蛇餓了,餓了就要去找食吃,今天我們就陪着小蛇一起去找食吃吧!

二、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想象

1.(1)師:第一天,一條好餓的小蛇在樹林裏扭來扭去,突然,他發現一個紅顏色的、圓圓的水果,寶貝們猜猜看,是什麼水果呀?(向寶貝們展示PPT)

(2)師:寶貝們喜歡吃蘋果嗎?是什麼味道的?

(3)師:小蛇是怎樣把蘋果吃到的?(先示範做動作,然後教幼兒做)

師:它張開嘴巴,啊嗚~咕嘟~真好吃!

(4)師:小蛇變成了什麼?

(5)師小結:小蛇變成了一條蘋果蛇,它吃飽了,高興的回家了。

2.(1)師:第二天,好餓的小蛇又在樹林裏扭來扭去,突然它發現一個彎彎的、黃顏色的水果,寶貝們猜猜是什麼水果?(向寶貝們展示PPT)

(2)師:香蕉是什麼顏色的?吃起來什麼味道?

(3)師:寶貝們喜歡吃香蕉嗎?喜歡吃的舉手~老師也喜歡吃香蕉!你們都喜歡吃水果,是個不挑食的好孩子!

(4)師:我們站起來學着小蛇吃東西的樣子,把它吃掉吧!小蛇變成了一條香蕉蛇啦~

3.(1)師:第三天,好餓的小蛇在樹林裏扭來扭去,他看見渾身長滿刺的、黃顏色的水果,小蛇還會吃掉嗎?(展示PPT)

(2)師:這個菠蘿好大啊,還長滿刺,小蛇嘴巴要張的大大的,寶貝們和老師一起學着小蛇長大嘴巴把菠蘿吃掉吧!

(3)請幼兒們表演小蛇吃菠蘿的樣子。

4.(1)師:第四天,好餓的小蛇又在樹林裏扭來扭去,它看見一串紫色的、一粒一粒的水果,寶貝們猜猜看是什麼顏色的水果啊?(展示PPT)

(2)師:寶貝們喜歡吃葡萄嗎?是什麼味道的?

(3)請寶貝們和老師一起表演小蛇吃葡萄的動作。

5.(1)師:第五天,好餓的小蛇在樹林裏扭來扭去,它找到了什麼呀?(展示PPT)

(2)師:這棵蘋果樹好大呀!小蛇的嘴巴要張到最大才能把它吃掉!

(3)師幼共同學着小蛇吃掉蘋果樹;

(4)教育寶貝們吃東西不能像小蛇一樣一口吞下去,要細嚼慢嚥,不能吃的太快。

三、師幼一起表演故事

1.師:小蛇明天還要吃東西,我們看看小蛇分別找到哪些好吃的?(展示PPT:梨、西瓜、櫻桃等)

2.師:小蛇還能找到哪些食物呢?和老師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吧!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2

【背景分析】

《好餓的小蛇》故事內容簡單,畫面形象有趣。故事中很多擬聲詞“啊嗚”、“咕嘟”的反覆出現,使故事充滿了趣味性,小蛇滑稽、貪吃的模樣深深吸引着孩子,適合小班孩子的模仿與表演。整個教學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教師牢牢抓住故事形象---小蛇“餓、貪吃”的特點,引導小班孩子用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去感受小蛇的滑稽,體驗小蛇的貪吃,模仿小蛇的稚笨與好玩,並支持幼兒用簡短的詞語、短句去描述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及表述自己的猜測與想象,強調發生在小蛇身上的一系列的有趣事件所帶給孩子們的童真與童趣,讓孩子真正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最終體驗到趣味閱讀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喜歡閱讀的興趣。

2、樂意和老師一起講故事,有初步的想象力。

3、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中的擬聲詞,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4、學說短句:“我吃了xxx水果,我變成了xxx蛇。”

【活動準備】

自制《好餓的小蛇》大圖書一本flash課件

【活動重點】

學習用恰當的詞彙描述所觀察到的物體的顏色與形狀。

【活動難點】

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去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體驗模仿小蛇的樂趣。

【活動的教育價值】

第一,符合了小班年齡段孩子閱讀的共同特點。如:畫面圖像簡單,色彩豐富,形象鮮明;故事角色突出、人物不多、特徵明顯。故事情節簡單、有趣等。

第二,作品具有特別個性。那就是作品充滿了幼兒天真的趣味,想象天馬行空,小蛇吃什麼水果肚子就會變成什麼水果的模樣,最後,一口把蘋果樹吞下去了,身體出奇地變成了一個樹。這跟小班孩子的生活經驗、認知特點、思維特點完全匹配。

【活動過程】

一、出示製作大書的封面,引導幼兒猜測,激發幼兒的興趣。

提問: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好餓的小蛇》。

封面上有什麼?這條小蛇長什麼樣?看看,它在什麼地方?(引導寶寶觀察小蛇背後的小樹林)猜猜,它會幹什麼呢?

1、出示小蛇吃東西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2、提問:請你猜一猜小蛇肚子裏吃了什麼?(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猜測)

二、教師逐頁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想象。

1、出示圖書(有一條小蛇),講述:一天,一條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樹林裏散步。

以小蛇的口吻說:“我好餓好餓啊!我可以吃點什麼東西呢?”老師學小蛇扭啊扭的去找東西吃。

2、翻書:講述:好餓的小蛇扭來扭曲在散步。小蛇發現了什麼?誰能用好聽的話說說是怎樣的蘋果?(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蘋果是紅紅的、圓圓的、吃起來甜甜的、脆脆的。)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樣呢?

3、翻開吃下蘋果的小蛇的圖片:啊嗚,咕嘟,啊—真好吃。蘋果哪兒去了呢?誰來指一指(請幼兒來指一指畫面)說一說蘋果去哪了?小蛇的肚子變成什麼樣了?(教師語言指導:小蛇“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蘋果吞(念這個字的時候,略慢、強調一下,並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裏去了。通過提問、模仿,幼兒集體學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鼓勵幼兒張開大嘴巴,把嘴巴張得圓圓、大大的,模仿小蛇“吞”蘋果的動作。)

(評析:關於小蛇吃了蘋果的猜測,對於本次活動起到直接影響,對後面的各種水果的猜測會起到引領與借鑑的作用,所以教師讓孩子多觀察一下畫面,包括語言上的提示:這是一種什麼水果呢?什麼水果是圓圓的,有柄的?什麼水果吃起來甜甜的、脆脆的?……孩子很順利地猜出蘋果以後,教師馬上揭曉答案,給予孩子猜測成功的肯定與表揚,激勵其他孩子猜測的積極性,然後把吞了蘋果的小蛇親熱地稱呼爲:蘋果蛇,爲後面關於小蛇其他有趣稱呼做好鋪墊。)

4、翻書:講述:第二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了什麼?什麼顏色的香蕉?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教師幫助幼兒歸納:香蕉是黃黃的、彎彎的、吃起來甜甜的、軟軟的。)

5.、翻開吃下香蕉的小蛇圖片:啊嗚,咕嘟,啊—真好吃。香蕉到哪兒去了?小蛇的肚子像什麼?(請幼兒模仿小蛇吃香蕉的體態動作。教師語言指導:小蛇“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香蕉吞下去了……通過提問、模仿,幼兒集體複習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鼓勵幼兒想想香蕉是長長的,所以要把嘴巴張圓圓的(如小魚吸水泡的樣子),把長長的香蕉慢慢吞進小蛇的肚子裏。)

(評析:關於香蕉的猜測,相對比較簡單一點。所以這個環節,教師將引導重點放在鼓勵幼兒模仿小蛇進行吞嚥香蕉的動作上,通過張圓嘴巴、吸長長的香蕉、咕嘟吞嚥進肚子的誇張、形象的表演,讓幼兒體驗“香蕉蛇”的幽默與滑稽,爲後面體會故事趣味性做好鋪墊。)

6、翻書:講述:第三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你們看它又發現了什麼?什麼顏色的葡萄?(教師幫助幼兒歸納:是圓圓的。有些葡萄是紫紫的,圓圓的葡萄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7、翻開吃下葡萄的小蛇圖片:啊嗚,咕嘟,啊—真好吃。葡萄到哪兒去了?小蛇的肚子像什麼?(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葡萄的體態動作。教師語言指導:小蛇吃葡萄的時候,因爲葡萄一個一個很多,小蛇的嘴巴要不停地張開、吞下,“啊…嗚”一口,“咕嘟”一下,“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裏。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集體說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教師帶着寶寶一起,一手模仿拎着一大串葡萄,仰着腦袋,張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一下,“啊…嗚”一口,“咕嘟”一下……,鼓勵寶寶學着“蛇媽媽”的樣子吞葡萄,把葡萄一個一個全都吃到小肚皮裏,吃完還可以用手抹抹嘴巴,表示“真好吃”的樣子,增強情節表演的趣味性。)

8、翻書:講述:第四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你們看它發現了什麼?

講述:好餓的小蛇驚喜地找到了一個帶刺的菠蘿……你們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樣?(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菠蘿的頭上是綠綠的,長着許多長長的葉子;菠蘿的身上是黃黃的、摸上去刺刺的,菠蘿吃起來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9、翻書:啊嗚,咕嘟,啊—真好吃。好餓的小蛇果然吃下了菠蘿,身體變成什麼樣?(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菠蘿的體態動作。教師語言指導:小蛇吃菠蘿的時候,因爲菠蘿身上刺刺的,小蛇吃菠蘿的時候嘴巴張得更大了,仔細一點吞,小心別讓刺刺到小肚皮。“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整個大菠蘿一口吞下去了。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集體說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鼓勵幼兒想想刺刺的菠蘿的樣子,把雙手在嘴角處打開,表示把嘴巴張得大大的,慢慢地吞菠蘿,提醒幼兒:千萬不能讓刺刺的菠蘿弄痛小蛇的嘴巴,讓寶寶表演“吞菠蘿”的時候更專注、更投入。)

(評析:如何吞嚥刺刺的菠蘿,對小班幼兒來講,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教師的啓發引導下,幼兒願意跟隨教師的引導,吞嚥動作明顯變慢,且更爲誇張,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小蛇吃菠蘿的趣味性。而且,小蛇因爲肚子餓,竟然連刺刺的菠蘿也敢吞嚥,幼兒在這個環節的模仿表演中,對於小蛇的笨拙與可愛的印象記憶更深刻了,也更喜歡頑皮、淘氣的小蛇了。特別是老師模仿小蛇說的一句話:“呀,甜甜的菠蘿真好吃,可是,菠蘿上面刺刺的葉子,把我的小肚皮都扎疼了,一點也不好吃。”這一句話引起了孩子快樂的笑聲,進一步爲活動營造出積極、快樂的氛圍。)

10、翻書:講述:第五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你們看它又發現了什麼?這回,它發現了一棵結滿紅蘋果的樹。你猜猜看,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小蛇張大嘴巴會怎樣呢?(重點猜測:小蛇是怎麼吃小樹的?先……再……最後……引導寶寶用簡單的語言講出小蛇爬樹、翻身、吞等等動作,教師提煉簡單的輔助動作展示給寶寶看,幫助寶寶理解小蛇吃樹的一系列連續動作。)

11、翻開吃了大樹的小蛇圖片(小蛇的樣子基本上看不太清楚了),小蛇到哪兒去了?(請幼兒來指指,小蛇的尾巴呢?頭呢?)結滿紅蘋果的樹呢?小蛇變成了一棵樹。(請幼兒模仿小蛇吃小樹的體態動作。教師語言指導:小蛇真調皮,它扭來扭去,扭來扭去,爬上小樹,爬到高高的上面,張開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樹都吞了下去,變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樹。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不經過老師提示就能說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當老師講到小蛇吞小樹的時候,老師鼓勵寶寶張開大嘴巴,可以站起來,把頭往下低,表示模仿小蛇從上往下吞小樹,最後也可以鼓勵寶寶低着頭,把小手往後擺,象孔雀的尾巴一樣張開來,表示小樹的樹x。

(評析: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孩子對於小蛇吞嚥小樹這樣一種大膽的行爲,覺得特別有趣。而且,關於“小樹好不好吃”的討論,將孩子對於小蛇的“調皮與淘氣”的記憶再次變得印象深刻起來,孩子快樂地隨教師的語言引導與動作提示,一起模仿表演小蛇吞嚥小樹的動作,然後打着飽嗝、撫摩肚皮幫助消化、最後快樂滿意地睡覺……孩子在這一系列的模仿表演中,不僅理解到故事中小蛇的滑稽與貪吃,也爲後面的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故事風格特點做好充足的準備。)

12、講述:“啊——真好吃。”好餓的小蛇再也不餓了,擦擦嘴扭來扭去地走了。

13、回憶:

(1)故事的名字是什麼?

(2)小蛇都吃到了什麼東西?小蛇是怎樣走的?我們來學一學吧,小蛇吃下東西什麼聲音?我們來學一學。

三、看課件“好餓的小蛇”,體會故事的幽默有趣。

1、播放教學課件“好餓的小蛇”,讓幼兒體會故事的幽默,教師邊看邊講述,重複性話語可以引導幼兒一起說一說。師:哎呀!小蛇吃的肚子好飽啊!我們摸摸自己的小肚子,幫助小肚子消化消化。來,寶寶一起坐下來,休息一下吧!我要給寶寶看動畫片《好餓的小蛇》,大家一起來看看,動畫片裏的小蛇,是怎麼吃東西的?你也可以跟着動畫片裏的小蛇,學學它吃東西的樣子,“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所有好吃的東西都吞到肚子裏,好嗎?

2、教師簡單針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體會故事的滑稽與幽默。

①鼓勵寶寶再次觀察故事結尾處(小蛇背後)的小樹林。

師:寶寶仔細看,小蛇背後的小樹林好象有什麼變化呀?怎麼會少一顆樹的?你們覺得這棵樹好吃嗎?小樹吃起來,有什麼味道呢?

教師小結:故事裏的小蛇真有趣,也很貪吃,它看見什麼就吃什麼,竟然連小樹也吃掉了,真好玩。

②師:你覺得這個故事裏面,還有什麼地方很有趣?大家來說一說。

教師簡單歸納幼兒講述內容進行小結:寶寶講得真好,故事裏的小蛇……原來,好餓好餓的小蛇看見什麼吃什麼,吃了什麼形狀的東西,肚子就變成什麼形狀,真好玩,真有趣。

四、引導孩子,學習吃東西的正確方法。

1、你們覺得小蛇這樣吃東西好嗎?爲什麼?

2、我們應該怎麼吃呢?

3、親身體驗,幼兒學習正確吃東西的方法。

討論好以後老師小結:小朋友可不能像貪吃的小蛇一樣吃太多的東西,這樣對我們的健康是有害的,可能還會因爲吃太多東西消化不良而送醫院呢……而且,要經常鍛鍊身體,這樣我們的身體纔會棒棒的哦。

五、扮演小蛇(玩一玩,演一演)

1、變小蛇

2、吃水果

3、學說短句“我吃了XX,變成XX蛇”

老師帶領幼兒學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東西,(事先在三個地方貼上西瓜、草莓、和蛋糕)學小蛇“啊嗚”吃掉,說說自己的肚子變成了什麼?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快樂的閱讀中能清楚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猜測和想象,並學說一句完整的話。

2、感受故事的幽默與滑稽的氛圍,知道吃東西要細嚼慢嚥,而不能吞。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小蛇木偶、自制圖書一本(轉轉書);吃飽食物的小蛇每人一條(分別是吃了菠蘿、草莓和梨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出示小蛇木偶)猜測、想象

1、前幾天老師看到了一條有趣、又特別的小蛇,它哪裏有趣呀?(幼兒自由猜測)

2、其實這是它吃下去的一樣東西呢?猜猜它吃了什麼?(一個怎麼樣的某某某)。誰猜對了呢,我們一起把它請出來吧。

3、第二天,好餓的小蛇還吃了什麼呢?

二、理解故事

1、小蛇到底吃了一個圓圓的什麼東西?我們請小蛇帶我們去看看吧。(講述故事前半部分)提問:

(1)好餓的小蛇是怎麼吃蘋果的?(啊嗚一口吞下去)

(2)誰來學學好餓的小蛇吃蘋果的樣子?(集體也嘗試一遍)

2、第三天,第四天好餓的小蛇還會發現什麼好吃的?(請每位小朋友從椅子底下拿出圖片看看),提問:誰來說說好餓的小蛇發現了一個什麼好吃的,是怎麼吃的?

梨頭:請吃了梨頭的小蛇上來,我們來學學小蛇吃梨頭的樣子(梨頭吃飽了請小蛇回家吧)

草莓:還有誰的小蛇也吃了紅草莓請上來,學學吃草莓的樣子。

3、繼續觀看大圖書

第五天,好餓的小蛇還發現了一樣奇怪的東西?是什麼?(我們一起說轉轉轉,把他轉出來吧)

第六天呢?好餓的小蛇又發現了什麼?|(請一位小朋友來轉)

4、觀看圖書結尾

(1)、好餓的小蛇吃東西總是這樣狼吞虎嚥的,有一天他很着急的吞下一樣東西,這下肚子不舒服了,他吞了什麼呀?

(2) 原來是一棵又高又大的蘋果樹,看到它這個樣子你想對它說什麼?好餓的小蛇也說了:“不好吃,不好吃”。

(3)那你們平時是怎麼吃東西的?

5、小結:吃東西時要一口一口的吃,要細嚼慢嚥,千萬不能象好餓的小蛇一樣,啊嗚一口吞下去。

三、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誰還記得小蛇吃了哪些東西?我們一起把小蛇吃東西的事情連起來說說吧,題目叫《好餓的小蛇》

教學反思:

《好餓的小蛇》是一個很有創意性的故事,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階段,因此,我選擇了這個內容。活動中我讓幼兒發散思維大膽的猜測小蛇的肚子裏吃了什麼東西。根據形狀猜測、根據生活經驗猜測,我讓他們猜測的不僅僅是繪本上的東西,我還增添了幾樣其他的物體,孩子們的興趣很濃。

在教具的設計上很巧妙,打破了傳統的看大圖書或者看幻燈,而是運用了可以自由翻看的轉轉書讓幼兒進行猜測,給孩子設置了想往下看的許多個懸念,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並通過看一看、猜一猜、摸一摸、說一說等形式感受繪本的趣味情節,嘗試用完整的語言大膽表述,使孩子有一個語言技能的提高。最後完整欣賞、閱讀圖畫書,體驗繪本所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繪本教學,初步體驗趣味閱讀的快樂,感受繪本中帶來的數學遊戲的樂趣,願意動腦進行思考。

2、學習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與形狀,樂意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3、初步理解故事,感受小蛇吃各種水果身體變形的故事情節,更好的學習圖形,同時瞭解兩個圖形組合後會變成另外的圖形。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蛇圖片,各種形狀的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以小蛇引出課題。

1.出示PPT,

師:請問你們看到什麼了?(蛇)它是一條怎麼樣的小蛇呢?(好餓的小蛇)你們肚子很餓的時候會幹什麼呢?(吃東西)

小蛇跟你們一樣的,當它很餓的時候也會吃東西。你們猜猜它找到了吃的東西沒有?

二、引導幼兒觀察PPT,教師初步講解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1.第一天吃蘋果。

①小蛇和蘋果的圖片: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森林裏散步,它發現了什麼?什麼樣的蘋果?好餓的小蛇看到蘋果會怎樣呢?(幼兒自由想象回答)

②吃下蘋果小蛇的圖片:蘋果哪兒去了呢?小蛇的肚子變成什麼樣了?(幼兒自由回答)

因爲蘋果是圓的,所以小蛇吃了蘋果之後肚子就變圓了。 2.第二天吃菠蘿

①吃下東西的小蛇的圖片:小蛇扭來扭去,小蛇吃了什麼呢?肚子變成什麼樣子的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②小蛇和菠蘿的圖片:真的是菠蘿,你們真厲害,你們看了小蛇的肚子形狀就知道小蛇吃的什麼了,你們真聰明。 3.第三天吃飯糰

①吃下東西的小蛇的圖片:小蛇扭來扭去,小蛇又吃了什麼呢?肚子變成什麼樣子的了?什麼東西是三角形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我們來看看小蛇到底吃的是什麼?

②小蛇和飯糰的圖片:是飯糰,它的味道有點鹹鹹的,這個飯糰外面包着一層翠翠的海苔。

4、第四天吃西瓜

①吃下東西的小蛇的圖片:小蛇扭來扭去,它東看看,西瞧瞧,這次它又吃了什麼呢?肚子變成什麼樣子的了?彎彎的東西可能是什麼呢?除了香蕉還會有什麼呢?讓我們來問問小蛇,吃的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幼兒自由回答)

②小蛇和西瓜的圖片:是西瓜,西瓜是圓圓的,怎麼成了彎彎的呢?因爲是切開的西瓜,一口咬下去,像彎彎的月亮,眉毛。有些東西原來是一個樣子,咬一口又會變成另一個樣子。

三、動手操作,體驗學習的樂趣.

1、師:小蛇吃飽了,它可高興,它高高興興的去找它的朋友玩,我們來請出它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朋友們。快跟它們打聲招呼,你發現小蛇的朋友有什麼祕密啊?你是怎麼發現的?

小蛇的朋友頭上戴的帽子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圓形,有的是三角形,它們頭上戴的帽子的形狀不同,還有一條綠色的小蛇,其它的小蛇都是橘色的,

2、請小朋友幫忙給小蛇吃它們想吃的東西。(圖形分類)這些小蛇也很餓,你們幫幫它們,讓它們吃些好吃的東西,好嗎?但是這些小蛇還有一個祕密。小蛇說,我最喜歡吃我頭上帽子形狀的東西。

每個人來挑一條喜歡的小蛇,幫它去找它喜歡的東西去餵它。

3、集體檢測操作結果,請孩子自己發現問題,老師進行引導。圖形寶寶的本領很多,它們拼在一起,可以變成不同的圖形。

四、結束離場。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好餓的小蛇》故事內容簡單,畫面形象有趣。故事中很多擬聲詞"啊嗚"、"咕嘟"的反覆出現,使故事充滿了趣味性,小蛇滑稽、貪吃的模樣深深吸引着孩子,適合小班孩子的模仿與表演。整個教學活動以幼兒的觀察、想象貫穿始終,教師牢牢抓住故事形象———小蛇"餓、貪吃"的特點,引導小班孩子用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去感受小蛇的滑稽,體驗小蛇的貪吃,想象小蛇身體變化的模樣,並支持幼兒用簡短的詞語、短句去描述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及表述自己的猜測與想象,強調發生在小蛇身上的一系列的有趣事件所帶給孩子們的童真與童趣,讓孩子真正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最終體驗到趣味閱讀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2、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幽默有趣的情節,體驗遊戲的快樂。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活動準備: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出示小蛇圖片引出主題過渡語:小朋友,今天陳老師帶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有一個小動物它也跟着我來了,它想講故事給你們聽。

重點提問:看看它可能會是誰呀?

小結:它說它是一條小蛇。小蛇的身體細細長長的,身上有黃黑相間的斑紋。【設計意圖:激發幼兒對小蛇的興趣,引導幼兒關注小蛇長長身體的外貌特徵,並對小蛇產生興趣,從而引出故事。】

二:觀察理解畫面:激發幼兒想象過渡語:小蛇扭着扭着,他覺得肚子有點餓啦,於是呀小蛇來到一片果園。果園裏面可能會有很多很多的水果吧!

重點提問:果園裏可能有些什麼水果給小蛇吃呢?

小結:果園裏有好多的香蕉、蘋果、橘子、草莓、菠蘿、西瓜、桃子、梨、櫻桃子,都是小蛇愛吃的水果。【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問題引起幼兒對各類水果的回憶,鞏固幼兒的已有經驗,併爲下面吃水果做鋪墊。】

1、吃蘋果

(1)教師講述故事重點提問:吃了一個蘋果後,小蛇的肚子變成了什麼樣?

小結:吃了一個圓圓的蘋果後,小蛇的肚子變了,變得像球、瓶蓋、輪子一樣,圓圓的、真可愛。

(2)出示吃了三個蘋果的圖片(一串)重點提問:吃了三個蘋果後的小蛇肚子變成了什麼樣?

小結:小蛇吃了三個蘋果後變得像毛毛蟲、蝴蝶結、糖葫蘆一樣。【設計意圖:小蛇吃了蘋果後肚子發生了變化,變的圓圓的,非常的可愛,幼兒對此非常的感興趣,讓幼兒對這個圖形進行聯想,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2、吃香蕉

(1)重點提問:猜猜小蛇吃了什麼肚子才變成這樣的?吃了一根香蕉的小蛇肚子像什麼?

小結:吃了根彎彎的香蕉後,小蛇的肚子又變了,變得像小船、月亮、橘子瓣兒一樣彎彎的!

(2)出示吃了二根香蕉的圖片(平面、對稱)重點提問:吃了根香蕉的小蛇肚子像什麼?

小結:吃了兩根彎彎的香蕉後,小蛇的肚子變了,變得像蝴蝶、蜜蜂、蜻蜓一樣,這真是一條神奇的小蛇,你看,它吃了什麼東西,肚子就會變成什麼樣。【設計意圖:小蛇吃了香蕉後肚子變的彎彎的,非常的有趣,幼兒對此非常的感興趣,讓幼兒對這個圖形進行聯想,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遊戲:模仿小蛇吃水果

要求:

1幼兒模仿小蛇扭動,發出啊嗚、咕嘟的聲音吃水果

2吃好水果後變一變,看誰變得像

3音樂結束回到座位

4、分享交流

小結:你們都是一羣神奇的小蛇,吃了蘋果後,身體就變得大大的圓圓的,吃了香蕉後身體就變得彎彎的。【設計意圖:通過遊戲讓幼兒用身體表現小蛇吃完水果後的變化,讓幼兒自己感受小蛇身體的變化,同時,動靜結合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方式。】

三、活動延伸重點提問:小蛇爲什麼吃了那麼多的水果呢?它的身體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還有哪些動物的身體部位是長長的?

小結:大自然裏還有很多動物——脖子長長的長頸鹿、鼻子長長的大象、尾巴長長的小猴和小蛇一樣都是長長的動物朋友。【設計意圖:留有懸念,讓幼兒在生活中繼續探索身體部位是長長的動物朋友,讓活動延伸到幼兒的生活】

活動反思:

亮點

1、從活動現場看,整個活動氛圍溫馨、活躍,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儘可能多的讓幼兒模仿幼兒說出來的東西,幼兒的興趣很高。

2、從幼兒表現看,幼兒都很樂意表達,尤其是在說小蛇的肚子像什麼時?幼兒的想象力很豐富,很願意去表達。

3、從師幼互動看,活動中老師積極與幼兒互動,做到了面向全體幼兒,關注每一位幼兒,讓每個幼兒都有表達的機會。

不足:

1、教師的迴應沒有提升,大部分是在重複幼兒的話,沒有進行總結、提煉。

2、在遊戲環節缺少提升,可以在幼兒猜測時追問他們"爲什麼是XX"讓幼兒對形狀有進一步的認識。

3、目標的定位有點寬泛,建議修改的更具體一點。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最近,我園在全園範圍內大力推行“閱讀與悅讀”活動,全園開展園內、家中“餐後悅讀十分鐘”、“親子月讀、悅讀活動”、“閱覽室悅讀活動”等閱讀活動。在閱覽室閱讀時,孩子們發現了《好餓的小蛇》這本繪本,並非常喜歡這本繪本。在我的反覆閱讀與思考中,我發現《好餓的小蛇》這本繪本畫面簡單,形象鮮明,充滿了童趣,故事中小蛇貪吃的模樣吸引着孩子,特別適合小班的孩子進行閱讀。於是,我決定抓住這個契機選擇這個繪本故事來生成語言教育活動。語言領域中明確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語言發展水平,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幽默與滑稽,體驗語言活動的快樂。

2.理解故事,學說句式: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

3.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性語句創編活動。

重點難點

學習句式: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

活動準備

小蛇玩偶、草地背景佈置、故事圖片、襪子人手一隻、蔬菜水果玩具若干、遊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主體部分 1.引入活動(引出小蛇)

師:春天來了,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有一隻小動物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它準備 出來活動了,看看,誰來了!(神祕出示小蛇玩偶,先露尾巴,引導幼兒猜猜。)

師:小蛇是怎麼走路的呢?來學一學!(抓住幼兒動作,提煉出扭來扭去。)我們 一起來學學。(引導幼兒模仿小蛇扭來扭去)

2.講述故事主體部分

師:小蛇睡了一個冬天,醒來覺得好餓好餓,今天沈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名字叫做:好餓的小蛇。(配上圖片和動作講述故事)

故事: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發現一個大蘋果,啊嗚啊嗚,變成一條蘋果蛇。 小蛇吃飽了,回家了。

二、理解故事主體部分,學習句式: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

1.提出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師:這是一條什麼樣的小蛇?它在幹嘛?(用動作表情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句式回 答: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

2.師:它發現了什麼?然後把蘋果怎麼樣了?怎麼吃的?變成了一條什麼? 三、理解故事主體部分基礎上,運用重點句式進行故事發散性語句創編。師:剛纔小蛇吃了蘋果,我們來看看接下來它還會吃什麼。

1.香蕉

師:第二天,誰?(教師用動作來引導幼兒說出: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 發現了?(出示香蕉圖片)啊嗚啊嗚,變成了?(出示香蕉蛇圖片)小蛇吃飽了,回家 了。(引導幼兒來完整講述)

2.菠蘿

師:第三天(教師用動作來引導幼兒說: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小蛇吃 了什麼東西呀,變成了這樣。(神祕)(出示菠蘿蛇圖片)

引導幼兒根據形狀來猜出吃了菠蘿,再進行完整講述。 3.棒棒糖

師:第四天(教師用動作來引導幼兒說: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又吃 了什麼,變成了這樣。(出示棒棒糖蛇圖片)

引導幼兒根據形狀來猜出吃了棒棒糖,再進行完整講述。 4.蘋果樹

師:第五天(教師用動作來引導幼兒說: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看,它 發現了(出示蘋果樹圖片)猜猜小蛇把什麼吃了?

5.幼兒發散聯想

師:小蛇剛纔都吃了些什麼呀?除了這些,它可能還會吃什麼?變成什麼蛇?(幼 兒發散猜想,模仿故事中語句回答。)

四、遊戲

1.引導幼兒變成襪子小蛇。

師:沈老師這兒還有一條神祕有趣的小蛇,(把襪子套在手上,神祕出示)

師:我是蛇媽媽,你們願意來當我的蛇寶寶嗎?(幼兒人手一隻襪子,套在手上變 成襪子小蛇)

引導幼兒用襪子小蛇相互親親抱抱。2.遊戲:好餓的小蛇

師:寶貝兒,媽媽現在肚子好餓哦,你們餓不餓?現在請寶貝兒們都到蛇媽媽這兒 來,我們一起去找好吃的吧!(邊走邊念: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帶領幼兒來 到蔬果園。)

師:哇,寶貝兒們看,那兒有好多好吃的,待會兒我們一起去吃吧。找到了告訴蛇 媽媽和小夥伴兒你吃了什麼,變成了什麼蛇。(引導幼兒邊遊戲邊模仿故事中的語句)

五、結束

師:寶貝兒們吃飽了嗎?到蛇媽媽這兒來,我們一起回家吧!扭來扭去回家了!(帶領幼兒一起離開活動室。)

活動總結

《好餓的小蛇》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它的內容簡單,畫面有趣。孩子們通過猜一猜、 看一看,根據小蛇吃下不同食物後肚子的形狀,讓孩子們來感受故事的幽默與滑稽,體 驗故事的趣味性。

在教學過程中,我用小蛇玩偶來引入故事,讓孩子們猜測、模仿小蛇,調動孩子們的興趣,並通過故事圖片讓孩子們大膽想象,理解故事的主題部分,然後進行創編,最後再採用襪子小蛇的遊戲來讓孩子們對故事進行鞏固加深,這樣的形式特別能吸引孩子, 孩子的參與積極性非常地高。

活動中,孩子們被繪本中小蛇可愛的形象深深吸引,跟着教師的思路一起津津有味 地閱讀繪本。孩子們大膽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體驗模仿小蛇的樂趣。孩子們的模仿性強,都很樂意學小蛇的樣子扭來扭去吃東西,並 且都變成有趣的小蛇。特別是遊戲部分,讓孩子來盡情地模仿小蛇吃東西,並且嘗試用 故事中的語言來進行表達。在遊戲環節,孩子們充分的表達,而且孩子們都玩得非常的開心,達到了活動的高潮,真正實現了“閱讀、悅讀”的境界。

當然活動中也有存在的不足之處。在對故事進行發散聯想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局 限在各種食物上,沒有更多的發散開來。通過不斷地提醒引導纔有個別孩子有創新的想 法。所以需要思考該怎樣引導才能讓孩子更充分發揮想象與創造。其次我覺得在接下來 還可以有延伸活動,讓孩子們再與“小蛇”親密接觸,碰撞出更多的精彩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有趣情景。

2、理解"吞"的含義,懂得好吃的東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隻長筒襪,實物蘋果、香蕉、葡萄、菠蘿各一個。

2、好餓的小蛇一份,故事mp3錄音。

活動過程:

(一)採用倒敘的手法引出故事,吸引幼兒的傾聽興趣。

1、前幾天老師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裏講——有一條小蛇肚子好餓好餓呀,它就出門去找東西吃,扭呀扭扭呀扭,看到了一棵長滿蘋果的樹,你們猜一猜,小蛇會怎麼做呢?

2、我把故事從頭開始講給你們聽,故事的題目叫《好餓的小蛇》。

(二)運用邊表演故事邊提問的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引:教師帶上襪子扮演小蛇:有一條小蛇肚子好餓好餓啊,它就出門去找東西吃。

1、幼兒通過外形、顏色,猜測故事中的水果。

師:第一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它看到地上有一個紅顏色圓圓的水果,猜猜看是什麼水果呢?

2、通過提問、模仿,學說短句。

師:咦,地上真的是一個又紅又圓的蘋果,它張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咕嘟,真好吃。小蛇怎麼做?(幼兒學習短句"啊嗚——咕嘟、咕嘟,真好吃")師(將水果藏入襪子表示被小蛇吃了):小蛇說:我吃了一個蘋果,變成了一條蘋果蛇。

3、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觀看故事,感受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師:第二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它看到一根黃顏色長長的水果,猜猜看是什麼水果呢?

師:讓我瞧一瞧,咦!真的是一根黃黃的香蕉呀。小蛇馬上就:啊嗚——咕嘟、咕嘟,啊,真好吃。它怎麼吃的?水果吃到肚子裏發出什麼聲音?(幼兒模仿)小蛇會怎麼說呢?(學習短句:我吃了一根香蕉,變成了一條香蕉蛇。)

師:第三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它看到一個渾身長滿刺的水果,猜猜看是什麼水果呢?

師:啊,小蛇仔細一看,是個帶刺的菠蘿也。小蛇怎麼做呢?小蛇怎麼說?

師:第四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它看到一串紫色的一粒一粒的水果,猜猜看是什麼水果呢?

師:對了,是一串葡萄,那小蛇會怎麼做呢?小蛇怎麼說?

4、你們猜一猜,小蛇還會吃什麼東西?(幼兒自由發言)

(三)觀看《好餓的小蛇》PPT,完整欣賞故事。

引:老師的電腦裏也有這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在每個段落之間請幼兒學習短句:啊嗚——咕嘟、咕嘟,真好吃。我吃了×××,變成了一條××蛇。)

1、小蛇最後吃了什麼?小蛇是怎麼吃的?(幼兒模仿小蛇吃水果的聲音。)

2、它有沒有用牙齒咬?沒有用牙齒咬叫"吞",小蛇把水果一口吞到肚子裏了。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和小蛇一樣吞東西吃?爲什麼?

3、好吃的東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否則肚子會漲的。

(四)請幼兒跟着電腦flash一起表演小蛇,在遊戲中練習故事短句。

1、想不想一起來當一條有趣的小蛇?老師給每個孩子帶來一隻襪子,你想一想怎麼變成小蛇?(引導幼兒將襪子變成小蛇的竅門。)

2、表演小蛇的動作:它怎麼走路?我們試一試。(幼兒用手臂模仿小蛇扭的動作)小蛇的嘴巴在哪裏?怎麼吃東西?說話怎麼說?

3、現在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表演小蛇好嗎,學一學小蛇走路、說話、吃東西,比一比哪條小蛇表演的最好。

4、老師和幼兒坐在一起,跟着FLASH表演故事。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和猜想中積累日常生活中對形的感知。

2.能按照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3.樂意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PPT《好餓的小蛇》

2.小蛇圖片、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食物卡片若干。

3.房子圖、小樹草地背景圖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嗎?它是誰?

2.這是一條小蛇,是一條好餓的小蛇。

(二) 觀察猜測,積累感知。

1.感知圓形

(1)肚子餓的小蛇也想找東西吃,我們來看看小蛇找到了什麼?

(2)好餓的小蛇吃了蘋果後,肚子變什麼樣了?爲什麼?

(3)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圓圓的蘋果,肚子就變圓的了。

2.感知三角形

(1)猜猜好餓的小蛇吃了什麼東西?它的肚子爲什麼會成三角形呢?

(2)它吃了什麼?還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

(3)小結:小蛇吃了三角形的飯糰,肚子就變成了三角形。

3.感知正方形

(1)猜猜好餓的小蛇找到了什麼好吃?它的肚子爲什麼會成正方形呢?

(2)它吃了什麼?還有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

(3)小結:小蛇吃了正方形的三明治,肚子就變成了正方形。

4. 感知彎彎的形狀

(1)猜猜好餓的小蛇找到了什麼好吃?它的肚子爲什麼會變成彎彎的呢?

(2)它吃了什麼?還有哪些東西是彎彎的?

(3)小結:原來有些東西呀,咬掉一些,吃掉一點,就會變成另外一種樣子,彎彎的東西,可能是一根香蕉,也可能是一片咬過的西瓜哦…

(三)操作體驗,鞏固提升。

1. 觀察比較。

(1)出示粘貼在紙板上的小蛇,集體觀察比較。

小蛇的朋友有什麼不同?

(2)引導幼兒從帽子形狀不同進行觀察。

小結:原來小蛇朋友頭上戴的帽子形狀不一樣,有的是圓圓的圓形,有的是三角尖尖的三角形,有的是四四方方的正方形。

2. 請一幼兒示範。

(1)請你幫這條小蛇去找一樣它喜歡吃的東西好嗎?

(2)你的小蛇吃了什麼呀?爲什麼要給它吃一個圓圓的蛋糕呀?

3. 集體操作。

(1)提出要求:幫助小蛇找出和它的帽子一樣形狀的食物。

(2)幼兒自由操作。

(四)分享交流,積累經驗。

1.分享交流:你給小蛇吃的是什麼呀?爲什麼?

2.遊戲“送小蛇朋友回家”。

3.小結:小朋友們都幫助小蛇朋友們找到了它喜歡吃的東西,而且圓形帽子小蛇回到了圓形房子裏,三角形帽子小蛇回到了三角形的房子裏,正方形帽子小蛇也都回到了正方形的房子裏。小蛇朋友們好開心哦,它們說:“謝謝小朋友,請小朋友們到我的家裏玩玩吧。”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爲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故事繪本,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2、學習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能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3、感受故事傳達的幽默與滑稽的氛圍,初步體驗閱讀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幻燈片、葡萄圖片、小蛇身體變葡萄形狀的圖片、菠蘿圖片、小蛇身體變菠蘿形狀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學小蛇進場

1、今天我們來學學小蛇,我是蛇媽媽,你們是蛇寶寶,我們一起出去玩吧!

2、教師帶幼兒學小蛇進入活動室;

二、出示課件,欣賞故事

1、這裏也來了一條小蛇,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條小蛇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2、播放小蛇的圖片:這是一條怎麼樣的小蛇?它的身體怎麼樣?(引導幼兒用合適的詞形容小蛇)它爲什麼要張大着嘴巴呢?

3、小蛇告訴我說,它的肚子好餓好餓,它喜歡吃水果,猜猜看,小蛇會去吃什麼水果呢?

4、播放小蛇肚子變香蕉形狀的圖片:咦,小蛇的肚子怎麼了?變成了像什麼水果的形狀?小蛇是吃了什麼水果,肚子才變成這樣子呢?

5、我們來看看,小朋友們猜得對不對。播放小蛇吃香蕉的圖片,原來小蛇真的是吃了香蕉呢!這是一根怎麼樣的香蕉?(用恰當的詞來形容)學說句式:小蛇吃了彎彎的香蕉,身體變得像香蕉。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蛇吃香蕉的樣子吧。教師帶領幼兒“啊嗚”一口吃進香蕉,“咕嘟”吞下香蕉。

5、第二天,小蛇又要出去找水果吃了。這下它看到了什麼水果?這個蘋果長得怎麼樣?(說說形狀和顏色)猜猜看,這個好餓的小蛇會怎麼做?學習小蛇“啊嗚”一口吃進蘋果,“咕嘟”一口吞下蘋果。猜猜看,小蛇的肚子變成什麼形狀了?學說句式“小蛇吃了圓圓的蘋果,身體變得像蘋果的形狀”。

6、第三天和第四天,小蛇又出去找到了兩樣水果,是什麼?出示葡萄和菠蘿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形狀和顏色。再出示小蛇分別吃了這兩樣水果的圖片,請幼兒進行配對。將相應的圖片貼在相應的水果下面。貼好後,出示課件校對。並請幼兒模仿小蛇吃水果的樣子,學說句式。

7、(播放長滿蘋果的蘋果樹幻燈片)第五天,小蛇又要出去找水果吃了,這下,它又看到了什麼?樹上有多少蘋果呢?猜猜看,小蛇會怎麼做?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蛇爬樹的樣子吧!

8、播放小蛇張大嘴巴的圖片:小蛇嘴巴張這麼大做什麼呢?它的身體變成什麼?鞏固句式“小蛇吃了蘋果樹,身體變得像蘋果樹”。

三、討論,結合幼兒實際生活進行教育

1、爲什麼小蛇吃了蘋果,身體就變成蘋果的形狀?它是怎麼吃蘋果的?

2、教師小結:小蛇吃東西是“啊嗚”一口吃進去,“咕嘟”一下子就吞下去了,沒有咬碎。吃進去的東西是整塊的,不能消化掉,我們小朋友吃東西應該怎麼吃?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蛇身體的變化,猜測變化的原因,培養幼兒觀察和聯想思考的能力。

2、學習用手指和手型模仿小蛇動作和肚子的形狀,感受繪本的童趣。

3、能通過剪紙的方式誇張變形並創造性地表現吃了不同食物的小蛇身體。

4、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繪本PPT。

2、剪紙範例。

3、剪刀、彩紙、簍子和展板。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導入。

1、寶寶們小手伸出來,我們來玩個手指遊戲。

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呀,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兩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剪刀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三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呀,上喵喵,下喵喵,左喵喵,右喵喵;四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螃蟹呀,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五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蛇呀,上扭扭,下扭扭,左扭扭,右扭扭;

2、小蛇扭啊扭啊,扭到了我們的教室,瞧!(教師出示一條剪紙小蛇)

讓我們一起跟小蛇打個招呼吧,小蛇很高興,它會有什麼表情?誰會剪出來?(請一名幼兒示範)

二、繪本閱讀和交流討論。

1、現在小蛇肚子好餓啊,它想出去找東西吃了,它會找到什麼食物呢?它又會怎樣吃掉這些食物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繪本《好餓的小蛇》。

2、繪本PPT引導幼兒進入故事內容。

觀察一:小蛇的身體是怎樣的?像什麼?(用手指手臂和身體動作模仿體驗小蛇的身體造型。)

觀察二:小蛇到森林裏幹什麼?

觀察三:小蛇是怎樣張大嘴巴的?(通過手指和手型的和嘴巴的特徵。)它張大嘴巴想幹什麼?這麼大的嘴巴,會吃下什麼食物呢?

觀察四:它發現了什麼?好餓的小蛇看到蘋果會怎樣?

觀察五:蘋果哪兒去了?小蛇的肚子變成什麼樣子了?(給它起個名字叫蘋果小蛇。)

觀察六:香蕉哪兒去了?小蛇的肚子變成什麼樣子了?(給它起個名字叫香蕉小蛇。)

觀察七:出示飯糰小蛇,猜猜,這次小蛇吃了什麼?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觀察八:出示葡萄小蛇,猜猜,這次小蛇吃了什麼?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觀察九:出示菠蘿小蛇,猜猜,這次小蛇吃了什麼?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觀察十:第六天,小蛇發現了一棵蘋果樹,它會怎樣呢?蘋果樹這麼高,怎麼辦?小蛇張大嘴巴會怎樣?

觀察十一:吃了蘋果樹,小蛇哪兒去了?它的頭呢?身體呢?尾巴呢?小蛇變成了什麼?

觀察十二:小蛇吃了這麼多東西,它高興地說:“真好吃!”

3、小結:小蛇吃了幾種食物?有沒有重複的?

三、通過剪紙表現表達。

1、第七天,小蛇回到了幼兒園,小朋友們,你們想給它吃點什麼不一樣的食物呢?你的小蛇會變成什麼小蛇?

2、看看汪老師給它吃了什麼呢?你猜猜?(出示剪紙範例)

3、欣賞範例:南瓜小蛇。

欣賞要點:

1、這條小蛇吃了什麼?變成了什麼蛇?

2、南瓜有什麼特點?

3、剪紙上有些什麼花紋來表現這些特點的?

4、你們能不能像汪老師這樣把你的的變形小蛇剪出來呢?

5、幼兒操作剪紙,教師指導。

四、展示交流。

1、將幼兒剪紙張貼在KT板上。

2、猜猜你的夥伴把小蛇變成了什麼樣子的小蛇?

五、尾聲。

教師小結:我們吃東西的時候要細嚼慢嚥,啊嗚一口吞,肚子就會被撐壞的。

教學反思:

1、《好餓的小蛇》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故事,適合中班幼兒的聽賞與模仿。爲了能讓幼兒感受到故事的幽默與詼諧,我用極其誇張的語言、表情及動作表現小蛇吞東西的樣子,並且鼓勵幼兒學習模仿小蛇有趣的吞嚥動作,通過擬聲詞"啊嗚--咕嘟"的重複表演,讓孩子感受到小蛇吃東西的有趣與特別,激發孩子情境性表演的興趣,滿足小班幼兒"能聽懂、願意想、喜歡說、愛表現"的活動積極性。

2、在教學重點環節處,讓幼兒根據自己觀察到的內容,發散思維大膽猜測小蛇的肚子裏到底吃了什麼東西?這個環節也是調動孩子原有的生活經驗,在孩子認真觀察"身體變樣了的小蛇"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猜測,鼓勵每個孩子都能投入到猜測活動中,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發現小蛇肚子的變化,而不單單只是引導寶寶猜對了沒有。最後,教師出示圖片揭曉答案,形象地歸納出變樣後的小蛇爲:蘋果蛇、香蕉蛇、葡萄蛇、菠蘿蛇、小樹蛇……讓孩子直接關注故事背後所蘊涵的幽默與滑稽。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1

教案目的:

1、引導幼兒通過猜讀的方法閱讀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大膽的表現力

3、體驗作品幽默、有趣的風格,感受故事的意趣。

教案准備:

《好餓的小蛇》的PPT,頭飾,各種水果。

教案流程:

1、拍手,師生問好

2、引題:

師:我是一隻小蛇,你們說說小蛇是怎樣走路的?誰來學學小蛇是怎樣樣走路的?我是一隻好餓的小蛇,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標題叫《好餓的小蛇》。小蛇餓了,它會找什麼吃呢,會發作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聽完下面的故事你們就曉得了

情節1、一天,好餓的小蛇在樹林裏扭來扭去,它發現什麼?一個什麼樣的蘋果?(引導幼兒說完好句)你們猜猜好餓的小蛇看見蘋果會怎樣做?(吃掉)恰當的褒揚

情節2、啊嗚——、咕嚕,真好吃。蘋果哪兒去了?小蛇的肚子變在什樣了?我們來學學小蛇吃蘋果的樣子

情節3、第二天,好餓的小蛇在樹林裏扭來扭去,這回它發現了什麼?一個什麼樣的香蕉?(引導幼兒說完好句)小結:原來好餓的小蛇吃了什麼外形的東西,它的肚子就變成什麼外形了

情節4、第三天,啊嗚——咕嚕,好好吃,你們猜猜看,好餓的小蛇吃了什麼食物,肚子會變成這種外形?(自在想像)

情節5、原來小蛇吃了一個菠蘿,什麼樣的菠蘿?(引導幼兒說完好句)

情節6、第四天。啊嗚——咕嚕,真美味。你們猜猜看,它的肚子吃了什麼?

情節7、哦,原來好餓的小蛇吃下了一串葡萄,什麼樣的葡萄?(引導幼兒說完好句)

情節8、第五天,啊嗚——咕嚕,真美味。你們猜猜看,這回它的肚子吃了什麼?

情節9、哦,原來好餓的小蛇吃下了一個草莓,什麼樣的草莓?(引導幼兒說完好句)

情節10、第六天,好餓的小蛇又發現了什麼?你猜猜看,好餓的小蛇會怎樣樣?

情節11、張開大嘴要怎樣樣?我們一同看看

情節12、蘋果樹在哪裏呢?小蛇變成了一棵樹。小蛇吃飽了,要幹嘛呢?

情節13、小蛇在呼呼呼地睡覺呢

3、師完好講述故事,體驗故事的詼諧

發問:

(1)故事的標題叫什麼

(2)好餓的小蛇在樹林裏都吃了哪些食物

4、遊戲

好餓的小蛇的相關故事:一天,好餓的小蛇在樹林裏扭來扭去。忽然,它發現了一個圓圓的.蘋果,啊嗚——咕嘟,真好吃。第二天,好餓的小蛇又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了一根黃色的香蕉。於是,它一口把香蕉吞了下去……啊嗚——咕嘟,真好吃。第三天,呀,真美味,原來它發現了一個帶刺的菠蘿。第四天,哇,真好吃,這回它發現了一串紫色的葡萄。第五天,啊嗚——咕嘟,真好吃,好餓的小蛇發現一個紅紅的草莓,第六天,有大收穫了。這回,它發現了一棵結滿紅蘋果的樹。它繼續扭來扭去地爬上樹。然後……張開了大嘴……一口把結滿紅蘋果的樹吃掉了。好餓的小蛇吃飽了,呼呼呼地睡大覺?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味道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感受誇張滑稽的情境氛圍。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蛇教具;蘋果、香蕉、麻花、棒棒糖。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教師演示小蛇教具:小蛇覺得肚子好餓好餓,扭呀扭呀去找吃的了。

(二)觀察講述、

1、播放ppt1。

(1)好餓好餓的小蛇找到了什麼?這是一個怎樣的蘋果?

(2)你猜猜,好餓好餓的小蛇它會怎麼做?

(3)好餓好餓的小蛇一口吞下蘋果後會怎樣呢?

2、播放ppt2。

(1)小蛇還是覺得好餓好餓,它又找到了什麼?這是一根怎樣的香蕉?

(2)好餓的小蛇一口吞下香蕉,你猜他的肚子會是怎樣的?

(三)猜測遊戲好餓的小蛇還是沒吃飽,它扭啊扭到另外的地方去找吃的了。他又一口吞下了什麼東西,你來猜猜它吞下了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

(四)觀察講述。

1、 播放ppt3吃了那麼多東西,小蛇有沒有吃飽呢?最後由吞下了什麼?結果小蛇怎樣了?

2、教師:小蛇還會到別的地方去找吃的嗎?我們跟着小蛇再去看看吧!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閱讀故事,初步掌握故事內容。

2、能認真觀察畫面,嘗試比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能安靜地傾聽教師同伴的表述,樂於在集體中發表自己的想法。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簡單複述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複述故事的大概內容,能明白不亂吃東西,否則肚子會不舒服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兩張,第一張(正常的小蛇) 第二張(身上明顯鼓出所吃東西輪廓的小蛇)相應水果圖卡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兩張圖片,進行對比。

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

教師出示圖1,這是誰呀?(小蛇多多)

圖2,咦!小蛇多多怎麼了?快看看它的肚子,發生什麼事了?

二. 教師邊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邊講述故事。

1.畫面上都有誰?(多多和媽媽)

2.哪個是媽媽?哪個是多多?(大的是媽媽,小的是多多)想一想,媽媽在對多多說什麼呢?

3.教師:小蛇多多走着走着,看見了什麼?(看見了一個大香蕉)它怎麼做的?(一口吃掉它)教師:走着走着,它又看見了什麼?(一串葡萄)它怎麼做的?(一口吃掉它)教師引導幼兒逐幅閱讀相應的圖片,瞭解小蛇先後都吃掉了哪些水果?

三. 再次出示第二幅畫,提出前面的猜測:多多發生什麼事了。幼兒討論:是它吃東西吃多了。到底吃了些什麼呢?依次出示水果圖片:蘋果,香蕉,葡萄…….

四. 角色扮演:老師扮演多多媽媽,小朋友依次扮演小蛇多多和其他水果。按照故事情節完成角色扮演遊戲

五. 幼兒根據圖片。複述故事內容。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了教學目的,幼兒能認真觀察畫面,並能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師幼之間能較好地進行溝通交流,如果再上一次這個課,我覺得在角色扮演的時候,應該讓幼兒自由發揮。比如說,並不一定是吃水果這個題材。還可以再向其他方面拓展一些。讓幼兒明白無論什麼吃的東西,都要適可而止。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4

一、活動設計思路:

大班讀本《小蛇要走了》:文本中以對話的形式展開故事內容,很貼近孩子們平時的交往形式,同時,它也能爲孩子們入小學奠定一定的閱讀基礎;此外,文本中所滲透出朋友之間真摯的情感很令人感動,從前面的“依依不捨”到後來的“祝福相送”的曲折轉變,無不體現了朋友間的濃情厚誼,結合這兩點,特選擇、設計了此活動。

二、幼兒情況分析:

據調查瞭解,所借班上課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是從小班一起升入現在的大班。因此,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會用常見的交往方式如:上門做客、電話聯繫、直接與同伴玩耍交流、及用接觸到的書信聯繫方式和互贈禮物等多種形式跟同伴表達感情。通過日益交往,他們也已經有了朋友之間高興、生氣、相距、分離的情感體驗。本期,大班孩子也面臨着畢業,藉助《小蛇要走了》這個讀本,從社會情感角度,促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同伴間的情感,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珍惜情感。

三、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願意與大家分享自己情感體驗。

2.仔細觀察畫面,能針對提問,大膽的發揮想象和聯想,並預測故事內容的發展。

3.理解故事內容與人物之間的關係,能體會讀本中人物的情感變化;會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

四、活動準備:

大書、已有同伴分離的親身經歷

五、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交流自己與朋友分離時的心情,營造與課堂相關的主題氣氛。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自己的朋友啊?與自己的好朋友分離時你們有什麼感受?

2.出示讀本,逐頁的閱讀文本內容

閱讀封面:你看到了什麼?你怎麼知道小蛇要走了呢? ---“因它旁邊有個行李包。”

P1.①提問:圖畫上有誰出現了

②提問:你們猜猜,河馬與小蛇會是什麼關係?

③提問:小蛇要走了,小河馬會說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P2.①提問:現在誰來了

②提問:他們在幹什麼?(

③提問:誰在說話,你是怎麼知道的?

④提問:小蛇有什麼變化?

P3提問:①又出現了什麼

② 誰在說話呢?會說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P4提問:小猴子會說什麼?

P5提問:小猴子說了那句話之後,看看小蛇的表情是怎樣的?

P6提問:又有什麼變化了?(

P7提問:此時小動物們的表情是怎樣的?

P8提問:①小蛇現在幹嘛去啦?

②提問:小動物會說什麼?

③當好朋友告別時還有沒有其他的話要說?

3.總結、分享

①提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②師從封面開始逐頁指讀文字回顧故事。

③提問:故事講完了,你們要和老師、小夥伴分離了,你們要說什麼呀!

集體回答:“回頭見啦!”

教學反思---教學中提問與反饋之實施“六計”

通過設計組織《小蛇要走了》這個文本,結合實際的實施情況、反思分析和學習拔高後,將自己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領悟出的提問與反饋的“六計”闡述如下:

第一計: “以情動人”,啓發式提問

教師可巧妙的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感受,將問題過渡到孩子們的生活體驗中,提出有利於勾起幼兒回憶的感性問題。以教師本人的身份設問,能夠爲幼兒營造情境氛圍,使孩子一下子投入到文本故事的情景之中來。在教學的第一個環節中,教師用自己與朋友分離時的親身感受,來介紹談論自己與朋友分離時的情景,爲喚起幼兒的生活經歷,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活動中,我注重了喚起孩子們的感性經驗,,以教師示範介紹來遷移孩子們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們得以較好理解和投入到活動中來,用啓發式的提問:如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自己的朋友呢?與自己的好朋友分離時,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孩子們能根據以有的經驗水平說出:“悲傷、難過、傷心、鬱悶等豐富的詞彙。

第二計:“瞻前顧後”,開放性提問

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需要,讓孩子們聯繫文本的前後線索,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故事作適當的想象和創編講述,孩子們可以依據故事中的角色行爲,調動生活經驗,思考文本中故事的內涵和人物的心理活動等,在創造性的想象空間中,將思維引向深入。在文本的逐頁閱讀時,我注意了內容的前後聯繫,以此提出比較開放性的問題讓幼兒思考、想象,如問:“你們猜猜,小河馬和小蛇會是什麼關係?小河馬可能會說什麼?請你仔細看看,有什麼變化,請說一說?等,這樣的提問,幼兒可以結合觀察到的大膽的進行聯想和想象,而不被封鎖性的問題禁錮了他們思維的擴散和語言的表述。

第三計:“窮追不捨”,深層次提問

追問是提問基礎上的一種昇華,讓幼兒能夠對存在表面的現象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讓幼兒能夠始終如一、層層遞進的深層思考,在活動中,我注重了適時的追問,以此來拔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這也能進一步的讓幼兒進行深度的思考,而不會只停留、徘徊在問題的表面,如活動中所追問到的:你是怎麼知道的?你爲什麼會認爲是這樣?他們可能還會說什麼?這樣,孩子們也能層層深入思考,從而達到教師所追問後要到達的問題設計的目的

第四計:“情之有理”,創新性提問

聯繫文本故事中事物間的因果關係設問,可以引發孩子們積極討論、使幼兒從不同事物去了解、開闊思路,形成多種答案,並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活動的情趣、激活孩子的情感與思維。大班孩子的語言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在講述一些問題時,他們的思維和見解也顯得比較成人化,合乎常人的思維和邏輯,這時,在活動的最後一個聯想環節中教師問到的“小朋友想想,小蛇要走了,小動物們會說什麼?當你在與朋友分別時還會說什麼?”他們會根據自己平時所經過的分離時的情景來進行結合,所以引導幼兒討論、交流、分享很必要。就如以上案例實錄中所記載的那樣。

第五計:“因人而異”,分配式提問

每個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都不一樣,要讓他們在同一個活動中都取得進步,就必須是在符合他現有水平上來進行拔高。把不同的問題分佈到不同能力孩子的身上,比如容易點的提問就讓能力弱的孩子回答,問題較深層的就叫能力發展好的幼兒回答,因此,讓他們都獲得成功表現的機會。如果要讓所設計的提問更好的促進師生互動,教師還需要了解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實際所需,把握好讀本的中內涵及重難點,注意提問需適合幼兒的能力發展,並要使提問對他們形成一定的挑戰性、穩抓幼兒的最近發展區,這樣才能促進、形成師幼雙方互動的過程。

第六計:“穩抓線索”,關鍵性提問

活動前,我把文本的內容進行的比較透徹的觀察、閱讀、分析,找到了文本的中心線索。它分爲:

①、行李線索:小蛇行李由少到多的變化;

②、朋友線索:動物從少增多的變化;

③情感線索:小動物一次次挽留小蛇時說的依依不捨的話語。

重點圍繞這三條線索的變化而展開的,所以,第二次在指導幼兒閱讀文本時,我緊緊圍繞這三條線索提問:“你們看看,小蛇做什麼?它和剛纔又有什麼不一樣了?誰又來了?小動物又會說什麼話?等,通過這種前後變化,讓孩子們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這三點進行觀察和講述。

“學無定論、教無定法”,“分享閱讀”教學中的提問設計方式因教師個人而異,可通變萬千,但多變也不離其中,它遵循的是幼兒邏輯思維的培養、創造想象力的發展、科學的學習方法習得。這些都要我們老師需有一條有着清晰可見的思路、一個充分準備的清醒頭腦、及時關注幼兒的反應、順應幼兒具有創造性思維的想象和講述以及教師能敏銳的察覺抓住關鍵性的問題予以指導,便能促使幼兒邏輯推理、合理想象、大膽預測和科學學習等能力得到發展,從而更加的對“分享閱讀”學習興趣倍增、在快樂學習中不斷的提高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故事情節,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說詞彙:軟軟的、酸酸的、脆脆的、甜甜的。

3、知道好吃的東西不能貪吃,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ppt背景圖一幅,西瓜、蘋果、葡萄、香蕉圖片小蛇兩條(其中一條是大肚子的)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客人,想知道是誰嗎?(想)那請你猜一猜:這個小動物長着長長的身體,喜歡在地上游來游去,嘴巴里還有一條長長地舌頭。(教師出示小蛇教具)。小蛇的名字叫多多(出示字卡:小蛇多多),我們一起跟小蛇多多打個招呼:多多你好。

2、師:有一天,小蛇多多到外面去玩,後來就變成這樣了?(出示大肚子蛇)怎麼啦?多多的肚子爲什麼會這麼大呢?(幼兒猜一猜)3、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老師來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蛇多多》

二、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一)看圖講述前半段

1、(出示背景圖、小蛇)老師講述故事第一段至:啊嗚一口吃下去。

小蛇多多遊啊遊看到了什麼?(一根香蕉)香蕉是什麼樣的?(軟軟的)吃了舒服嗎?小蛇多多也是這麼想的,它想:香蕉軟軟的,吃了一定很舒服,啊嗚一口吃下去。將香蕉貼在多多的肚子裏。(仔細引導幼兒集體學習這句話、分男女說、個別說)

2、小蛇多多遊啊遊啊,又看到了什麼?(一串葡萄)葡萄什麼味道?(酸酸的)好吃嗎?小蛇是怎麼吃的?(學說:啊嗚一口吃下去)(葡萄貼在小蛇的肚子裏)

3、多多繼續往前遊,它還會看見什麼水果呢?(幼兒猜測,每猜一種水果都說一說是怎樣的)

4、到底多多又看見了什麼水果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講述:多多遊啊遊,看見一個蘋果,它想:蘋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於是多多又吃下一個蘋果。多多的小肚子已經吃得怎樣啦?飽飽的了。

5、遊啊遊,不一會兒,多多又看見了什麼?(一塊西瓜)西瓜什麼味道的?你覺得它還會吃下去嗎?它想:西瓜甜甜的,一定很好吃,它費勁地把西瓜也嚥了下去。

6、(出示大肚子蛇)看,現在多多的肚子怎樣了?

(二)講述故事後半段

1、小蛇多多吃了這麼多水果肚子變得好大啊。它遊也遊不動了,不能回家了,好着急啊。這可怎麼辦,小朋友快幫它想想辦法吧。(幼兒猜測)

2、這時候來了一隻小螞蟻,它爬呀爬呀,爬到了小蛇的鼻子上,小蛇多多覺得癢癢的,就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阿嚏,西瓜、蘋果、葡萄、香蕉都從多多的肚子裏噴了出來。

3、這下小蛇多多舒服多了,最後是誰幫助了多多?爲了感謝小螞蟻,它把水果都送給了小螞蟻,自己輕鬆地回家了。小蛇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遊不動了,你們覺得好嗎?你們想跟小蛇多多說什麼?

三、完整講述故事1、看投影儀,師、幼共同完整講述故事。

2、你們平時看見好吃的東西,會象小蛇多多一樣,把它全部吃下去嗎?教育幼兒不亂吃東西,好吃的東西不貪吃,肚子會吃壞的。

3、幼兒拿着自己的幼兒用書,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6

一、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故事情節,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習故事中的句型:xx的,一定很好吃,啊嗚一口吃下去。

3、知道好吃的東西不能貪吃,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活動準備:

小蛇圖片2張;背景圖1張貼在黑板上用布遮好;香蕉、桔子、蘋果、西瓜圖片與幼兒人數相等;知道小蛇怎樣走路;幼兒用書;投影儀;四種已切好的水果。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蛇,引出主題。

1、(出示小蛇)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呀?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小蛇多多,我們跟小蛇多多打個招呼!

2、你們猜小蛇多多是怎麼來的?(游來的)

3、小蛇多多今天要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出去玩,高興嗎?那我們一起學小蛇多多遊着去。(聽音樂遊一圈)

老師引導幼兒:看到朋友點點頭……

(二)出示大蛇。

1、呀,玩了一圈回來,小蛇多多怎麼啦?(幼兒說)

肚子怎麼會大的呢?(幼兒猜測)

2、真的是這樣嗎?請你們用小耳朵聽、用小眼睛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3、(出示背景圖、小蛇)老師講述故事第一段至:啊嗚一口吃下去。小蛇多多遊啊遊看到了什麼?(香蕉)

香蕉是什麼樣的?(軟軟的)好吃嗎?(好吃)

小蛇多多也是這麼想的,它想:香蕉軟軟的,一定很好吃,啊嗚一口吃下去。(仔細引導幼兒集體學習這句話、分男女說、個別說)

4、多多的肚子有沒有變大?(沒有)

它還吃了什麼東西呢?(拿着小蛇往前走)

小蛇遊啊遊啊,又看到了什麼?(桔子)

桔子什麼味道?(酸酸的,請個別和前後幼兒說說)

一定很好吃,小蛇是怎麼吃的?(學說:啊嗚一口吃下去)

5、小蛇多多還會看見什麼水果呢?我們一起跟着小蛇多多去看一看。(老師帶領幼兒聽音樂游到桌子邊,桌子上有與幼兒人數相同的蘋果和西瓜)

哇,看到了什麼水果啊?(蘋果和西瓜)

恩,我來嘗一嘗(老師示範:蘋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啊嗚一口吃下去)

老師貼在肚子上。

幼兒一起嘗試邊吃邊說,並貼在肚子上,老師指導,。

6、吃好了游回去嘍。剛纔你吃的什麼?是怎樣的?(幼兒說說)

請吃蘋果的幼兒一起站起來說一說。西瓜同前。

7、(出示大肚子小蛇)看,小蛇多多吃了這麼多水果肚子變得好大啊。它遊也遊不動了,不能回家了,好着急啊。這可怎麼辦,小朋友快幫它想想辦法(幼兒猜測)。

8、這時候來了一隻小螞蟻,它爬呀爬呀,爬到了小蛇的鼻子上,小蛇多多覺得癢癢的,就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阿嚏,咦!一個香蕉噴了出來。小螞蟻有撓啊撓啊,又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留有空白讓孩子學)噴出一個桔子。同樣的方法:蘋果、西瓜。

9、這下小蛇多多舒服多了,它把水果送給了小螞蟻,自己輕鬆地回家了。小蛇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遊不動了,你們覺得好嗎?你們想跟小蛇多多說什麼?

(三)完整講述故事。

出示幼兒圖書老師適當退位,引導幼兒一起參與講述故事四、水果分享小蛇多多現在知道了,有了好吃的不能一個人吃太多,要大家一起分享,爲了感謝小朋友,要請我們分享水果呢(出示水果)一起聽音樂出去品嚐。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看圖閱讀畫面,感知畫面中小蛇多多外出遊玩的經歷,知道不要貪吃食物的道理,

2、通過猜測、拜訪圖片、討論等策略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感知小蛇多多吃水果的順序。

3、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講述,樂意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相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比較不同體態的小蛇,猜測故事的情節。

(1)教師(出示小蛇圖片):這是誰?他們有什麼不一樣?

(2)教師“這條小蛇的名字叫多多,他的肚子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3)先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猜測,再讓幼兒觀察胖多多肚子裏的水果,啓發幼兒想一想:小蛇多多肚子裏的水果是從哪裏來的?

二、幼兒自主閱讀。

(1)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一篇有趣的故事《小蛇多多》。

(2)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翻到相應的頁碼,鼓勵自己閱讀圖畫故事。教師走到幼兒身邊,傾聽、瞭解幼兒的閱讀情況。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小蛇多多吃了哪些東西?後來怎樣了?

三、師生共同閱讀童話故事,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閱讀童話故事。

(2)教師:小蛇多多到外面玩,走着走着,第一個看見什麼水果?(依次類推)(3)教師:小蛇多多吃了哪些水果?吃了那麼多東西小蛇多多感覺怎麼樣?是、後來,是誰幫助了多多?帶領幼兒講述故事的結尾。

四、組織幼兒討論,幫助幼兒把握故事的重點。

(1)教師:你喜歡這個故事嗎?你喜歡小蛇多多嗎?

(2)教師:小蛇多多爲什麼會難受?不能動了?

(3)教師:我們小朋友平時吃東西要注意什麼?怎樣吃東西不難受?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論吃東西要注意的問題,教育幼兒不亂吃東西,好吃的東西不貪吃,肚子會吃壞的。

五、音樂活動:蘋果。

(1)教師:小蛇多多把水果都送給了小螞蟻,他回到家以後,肚子就餓了,小朋友們,我們去果園摘一些水果送給多多,好嗎?在送給小蛇多多的時候,你想對多多說什麼/(2)彈奏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表揚唱歌曲《蘋果》,還可以帶領幼兒仿編歌表演。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願意參與活動,體驗故事情節變化的樂趣。

2、能根據顏色大膽聯想,並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完整的話。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根據顏色大膽聯想,並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難點: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完整的話。

活動準備

精神準備:幼兒對蔬菜、水果有一定的瞭解

物質準備:課件、食物(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今天咱們班來了一隻長長的小動物,你們猜它是誰?

2、播放課件,出示小蛇師:啊,原來真的是小蛇

(二)、基本部分: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知其中的色彩

(1)師:今天天氣真好,小蛇打算出門去散步。小蛇爬着爬着,有點餓了,就去找吃的。

(2)出示一隻綠色的小蛇。師:咦,小蛇變成什麼顏色了?小蛇吃了什東西變成綠色的了?

幼兒根據顏色聯想講述,如青菜、黃瓜等師:真有趣,原來他是一隻會變色的小蛇

(3)出示一隻紅色的小蛇。師:小蛇繼續往前爬呀爬……咦,小蛇又變成什麼顏色了?他吃了什麼變成小紅蛇了?

(4)請你猜一猜,小蛇還會吃什麼顏色的好東西呢?

啓發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幼兒學說完整的話。

(5)出示一隻黃色的小蛇。師:我們來看看小蛇到底吃了什麼顏色的好東西。師:原來,小蛇吃了黃香蕉,變成了小黃蛇。

2、完整欣賞故事,體驗情節變化的樂趣。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鼓勵幼兒和教師、同伴一起自由講故事。

3、遊戲“喂小蛇”

(1)選擇食物,交代遊戲玩法

還有幾隻小蛇來到小四班,他們吃了娃娃家裏的食物,變成了不同顏色的小蛇。看看它們都是什麼顏色呀?可是,他們沒有吃飽,還想吃東西!激發幼兒喂小蛇的願望。我這也有很多好吃的東西,請你們每人選一個,一會兒來喂小蛇。請你們看一看好吃的是什麼顏色的,再說一說“小蛇吃了什麼,變成什麼顏色的小蛇”例如: 小蛇吃了紫葡萄,變成了小紫蛇。

2)幼兒結伴講述,練習完整說短句

師:請把你的發現告訴好朋友吧!看誰說的最好聽。

(3)幼兒將手中的食物送給小蛇

師:我們一起把好吃的東西送給小蛇吧!你手裏好吃的東西是什麼顏色就送給什麼顏色的小蛇。鼓勵幼兒邊說邊送。

(三)、結束部分:

帶領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小蛇是不是都吃了與自己顏色一樣的食物。盥洗自然結束。

(四)、延伸:材料投放到圖書區供幼兒遊戲。

附:故事

今天天氣真好,一隻小蛇打算出門去散步。他爬呀爬呀,爬到了一片綠草地上。“哎呀!肚子有點餓了!”小蛇想:要是能吃根黃瓜就好了!這時真的有根黃瓜跳到他面前,小蛇“啊嗚啊嗚”幾口就把黃瓜吞下了肚。呀!小蛇變成了一隻小綠蛇!小蛇繼續往前爬呀爬呀。“哎呀!肚子又餓了!”小蛇想:要是能吃個紅蘋果就好了!這時真的有個紅蘋果跳到了他的面前,小蛇“啊嗚啊嗚”幾口就把紅蘋果吞下了肚。呀! 小蛇變成了一隻小紅蛇!小蛇繼續往前爬呀爬呀。“哎呀!肚子又餓了!”小蛇想: 要是能吃根黃香蕉就好了!這時真的有根黃香蕉跳到了他面前,小蛇“啊嗚啊嗚” 幾口把黃香蕉吞下了肚。呀!小蛇變成了一隻小黃蛇!這次小蛇終於吃飽了,就高興的回家了。

活動總結

《變色的小蛇》是一個很有創意性的故事,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 我選擇了這節教育活動。活動中我讓幼兒發散思維大膽的猜測什麼顏色的小蛇的肚子裏吃了什麼東西纔會變成這個顏色的小蛇。根據形狀猜測、根據生活經驗猜測, 我還增添了許多食物,孩子們的興趣很濃。 在教具的設計上很巧妙,打破了傳統的看大圖書或者看幻燈片,而是運用了食物和教師自制教具讓幼兒進行猜測,給孩子設置了想往下看的許多個懸念,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並通過看一看、猜一猜、摸一摸、說一說等形式感受語言故事的趣味情節,嘗試用完整的語言大膽表述, 使孩子有一個語言技能的提高。

整節教育活動中,幼兒的興趣濃厚,對《變色的小蛇》這個語言故事特別感興趣, 能夠跟着老師一起互動,過程中幼兒能夠大膽猜測並且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這也離不開教具的支持,在教具選擇多以實物爲主,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再教育活動中讓所有的幼兒都參與到其中來,讓幼兒看一看,猜一猜,摸一摸,說一說,跟同伴一起討論故事的情節,猜測小蛇吃了什麼東西纔會變成什麼顏色的,幼兒樂在其中,並且幼兒在各方面同時都得到了發展。

在教育教學中,本節教育活動中大多數幼兒都達到了目標,這是讓我很欣慰的一點, 但是還存在不足之處,我認爲還可以試着把目標定得再高一點,來挑戰一下。在延伸活動中可以讓孩子試着嘗試一下情景劇,把所學所看到的表演出來,讓幼兒愛上語言故事,並在角色中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和遊戲所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種水果身體變形的故事情節。

2、學習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與形狀,樂意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初步體驗趣味閱讀的快樂。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5、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用長襪子製作成的小蛇一隻(也可以用圖片代替)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好餓的小蛇》。

1、教師: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條小蛇,它出來散步,可是現在它覺得好餓好餓啊。這條好餓的小蛇來到了樹林尋找食物,小朋友們猜猜看,好餓的小蛇會找到什麼好吃的?

2、小朋友們真棒,現在一起來看看好餓的小蛇到底找到了什麼好吃的吧!

二、欣賞PPT課件,熟悉故事趣味內容。

1、觀察PPT圖片3~圖片4。

①PPT圖片1:哎呀!小蛇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小蛇吃了什麼呀?

②PPT圖片1:豐富幼兒對蘋果的認知經驗。

師:誰來說說,你看到的蘋果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蘋果是紅紅的、圓圓的、吃起來甜甜的、脆脆的。

③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蘋果的體態動作。

教師語言指導:小蛇"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蘋果吞(念這個字的時候,略慢、強調一下,並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裏去了。

通過提問、模仿,幼兒集體學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教師動作指導:鼓勵幼兒張開大嘴巴,把嘴巴張得圓圓、大大的,模仿小蛇"吞"蘋果的動作。

2、觀察PPT圖片5~圖片6。

①PPT圖片3:第二天,好餓好餓的小蛇又出去散步了,它扭呀扭呀,看看小蛇變成什麼樣了,你能猜出它吃了什麼呢?

②PPT圖片4:豐富幼兒對香蕉的認知經驗。

師:哪個寶寶告訴我,香蕉是什麼樣子的?(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教師幫助幼兒歸納:香蕉是黃黃的、彎彎的、吃起來甜甜的、軟軟的。

③請幼兒模仿小蛇吃香蕉的體態動作。

教師語言指導:小蛇"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香蕉吞下去了……通過提問、模仿,幼兒集體複習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教師動作指導:鼓勵幼兒想想香蕉是長長的,所以要把嘴巴張圓圓的(如小魚吸水泡的樣子),把長長的香蕉慢慢吞進小蛇的肚子裏。

3、觀察PPT圖片7~圖片8。

①PPT圖片7:第三天,好餓好餓的小蛇又出去散步了,這一次,小蛇找到了一串葡萄,小朋友猜猜看,小蛇吃下葡萄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②PPT圖片8:豐富幼兒對葡萄的認知經驗。

師:我們寶寶都吃過葡萄,誰來告訴我,你吃過什麼樣的葡萄呢?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是圓圓的。有些葡萄是紫紫的,圓圓的葡萄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③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葡萄的體態動作。

教師語言指導:小蛇吃葡萄的時候,因爲葡萄一個一個很多,小蛇的嘴巴要不停地張開、吞下,"啊…嗚"一口,"咕嘟"一下,"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裏。

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集體說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教師動作指導:教師帶着寶寶一起,一手模仿拎着一大串葡萄,仰着腦袋,張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一下,"啊…嗚"一口,"咕嘟"一下……,鼓勵寶寶學着"蛇媽媽"的樣子吞葡萄,把葡萄一個一個全都吃到小肚皮裏,吃完還可以用手抹抹嘴巴,表示"真好吃"的樣子,增強情節表演的趣味性。

4、觀察PPT圖片9~圖片10。(教師重點引導,鼓勵寶寶誇張表現。)

①PPT圖片7:你們瞧!小蛇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情了?小蛇到底吃了什麼東西纔會變成這樣的呀?(教師重點引導寶寶仔細觀察畫面上的小蛇,找一找小蛇的頭到哪裏去了?小蛇的尾巴?小蛇怎麼變成小樹的樣子了呢?)

②PPT圖片8:呦,好餓好餓的小蛇,怎麼把小樹也吃下去了呀?師:小蛇真調皮。老師覺得很奇怪,小蛇是怎麼把小樹吃下去的?

(重點猜測:小蛇是怎麼吃小樹的?先……再……最後……引導寶寶用簡單的語言講出小蛇爬樹、翻身、吞等等動作,教師提煉簡單的輔助動作展示給寶寶看,幫助寶寶理解小蛇吃樹的一系列連續動作。)

③請幼兒模仿小蛇吃小樹的體態動作。

教師語言指導:小蛇真調皮,它扭來扭去,扭來扭去,爬上小樹,爬到高高的上面,張開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樹都吞了下去,變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樹。哈哈!

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不經過老師提示就能說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教師動作指導:當老師講到小蛇吞小樹的時候,老師鼓勵寶寶張開大嘴巴,可以站起來,把頭往下低,表示模仿小蛇從上往下吞小樹,最後也可以鼓勵寶寶低着頭,把小手往後擺,象孔雀的尾巴一樣張開來,表示小樹的樹叉。

三、教師簡單針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體會故事的滑稽與幽默。

師:哎呀!小蛇吃的肚子好飽啊!我們摸摸自己的小肚子,幫助小肚子消化消化。來,寶寶一起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鼓勵寶寶再次觀察故事結尾處(小蛇背後)的小樹林。

師:寶寶仔細看,小蛇背後的小樹林好象有什麼變化呀?怎麼會少一顆樹的?你們覺得這棵樹好吃嗎教師小結:故事裏的小蛇真有趣,也很貪吃,它看見什麼就吃什麼,吃了什麼形狀的東西,肚子就變成什麼形狀,竟然連小樹也吃掉了,真好玩。

四、引導孩子,學習吃東西的正確方法。

1、你們覺得小蛇這樣吃東西好嗎?爲什麼?

2、教師歸納幼兒講述內容,進行簡單小結:我們小朋友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嚥,千萬不能學小蛇,啊嗚一口、咕嘟一下吞到肚子裏,小肚皮要撐壞的。

延伸活動:好餓的小蛇現在還是好餓好餓,讓我們一起爲好餓的小蛇真棒點好吃的吧。畫各種好吃的東西。

五、幼兒模仿小蛇的各種動作,隨音樂自由出活動室。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小蛇吃下的四樣食物,並鼓勵寶寶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聽。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小蛇的各種動作,在歡快、悠揚的音樂聲中自由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1、《好餓的小蛇》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故事,適合小班幼兒的聽賞與模仿。爲了能讓幼兒感受到故事的幽默與詼諧,我用極其誇張的語言、表情及動作表現小蛇吞東西的樣子,並且鼓勵幼兒學習模仿小蛇有趣的吞嚥動作,通過擬聲詞"啊嗚--咕嘟"的重複表演,讓孩子感受到小蛇吃東西的有趣與特別,激發孩子情境性表演的興趣,滿足小班幼兒"能聽懂、願意想、喜歡說、愛表現"的活動積極性。

2、在教學重點環節處,讓幼兒根據自己觀察到的內容,發散思維大膽猜測小蛇的肚子裏到底吃了什麼東西?這個環節也是調動孩子原有的生活經驗,在孩子認真觀察"身體變樣了的小蛇"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猜測,鼓勵每個孩子都能投入到猜測活動中,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發現小蛇肚子的變化,而不單單只是引導寶寶猜對了沒有。最後,教師出示圖片揭曉答案,形象地歸納出變樣後的小蛇爲:蘋果蛇、香蕉蛇、葡萄蛇、菠蘿蛇、小樹蛇……讓孩子直接關注故事背後所蘊涵的幽默與滑稽。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20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有幫助家人或同伴的經驗。

2、《小蛇散步》ppt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活動

1、師:“身上花花綠綠,走路彎彎曲曲,沒有手和腳”。下了很長時間的春雨終於停了,外面的空氣真好啊!小蛇要出門去散步。(出示繪本封面)

二、欣賞繪本,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助人爲樂的情感

1、(觀看圖1)師:“小蛇爬着爬着,咦!路中間出現了一個大水坑。該怎麼過去呢?誰來幫小蛇想想辦法?”(個別幼兒說說)

2、(觀看小圖)師:“那讓我們一起看看小蛇是怎麼過去的。小蛇想‘這點小事難不倒我只要這樣……’它先把腦袋伸過去,弓起身體就像什麼?(一座小橋)然後把尾巴縮回來就行了。”

3、師:“突然遠處傳來一個聲音,“請等一下、請等一下”是誰呢?幼兒猜一猜(觀看陰影圖猜:小螞蟻、小蝸牛、小老鼠)他們想過去它會對小蛇說什麼?(個別幼兒說說)“能從你的背上爬過去嗎?”它是怎麼說的?

4、師:“小蛇幫助了小動物們,小動物們會怎麼樣呢?(集體說說、鞠躬道謝)小蛇幫助了朋友心裏感覺怎麼樣?(開心)小蛇會說什麼呢?小蛇說“能幫助你們,我就很快樂”。那麼小朋友你們幫助別人的時候心情是不是和小蛇一樣呢?(是)

5、師:這時又有人要過大水坑,是誰呢?“汪汪汪請讓我也過去吧!是誰啊?原來是大狗。小蛇說“可以,可以”。(看書第三頁)大狗嗒嗒嗒的從小蛇背上走過,你們看小蛇的表情怎麼了?它的眼睛爲什麼要張得大大的?

6、師:“瞧!大狗後面還跟着誰?讓我們看看到底是誰。猜謎語:腦袋大、鬍子稀,頭髮蓬鬆不梳理,又兇猛、又暴躁,經常吼叫發脾氣”(獅子)獅子也想從小蛇背上走過去,如果你是小蛇,你會怎麼做呢?爲什麼?讓我們看看故事裏的小蛇是怎麼做的。(看書第四頁)小蛇最後還是讓獅子咣咣咣的從它背上走過,小蛇怎麼樣了?

7、師:“咚咚咚後面還跟着一位動物朋友,是誰?(長鼻子大象)大象說:“讓我也過去吧!”大象竟然也想從小蛇背上走過去。大象那麼重,小蛇會不會讓大象過去呢?爲什麼?

8、(觀看書第六頁)師:“看,現在小蛇怎麼了?怎麼會變成這樣呢?小蛇呼~~~的吐了口氣,終於緩過了勁來,竟然沒有受一點傷。小蛇棒不棒?

9、小結:師:“今天小蛇用自己的本領幫助了這麼多的朋友心裏真開心。那它幫助了哪些朋友呢?(小螞蟻、小蝸牛、小老鼠、大狗、獅子最後還有大象)

三、遷移內化

1、師:“你有沒有幫助過別人呢?你幫助別人後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2、小結:原來用自己的本領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而且還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反思:

這個故事以小蛇有趣、可愛的神態、充滿疑問的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小朋友們。在整個活動中,小朋友們觀察得都很很仔細,小到小蛇臉上的表情都能關注,通過故事,也知道了我們要關心朋友。最後讓孩子們說說發生在身邊助人爲樂的事情,讓小朋友們懂得助人爲樂的道理。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師的話語不夠簡潔,留給小朋友們動腦思考的環節還不夠多。在今後的語言教學活動中,要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爭取把語言課上好。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21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圖畫書內容。

2.用語言、動作表現小蛇幫助小動物過水坑的情節。

3.自主閱讀中體驗圖畫書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

2.故事書人手一本。

3.平衡木。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

封面上有誰?它在幹什麼?

(二)集體閱讀。

1.觀察畫面,共同講述故事內容。

2.討論、交流第六頁單頁多圖的閱讀方法。

能看懂這幅畫面嗎?你是怎麼看的?請你和邊上的好朋友說一說。

3.幼兒猜測並講故事。

誰來說說發生了什麼事?

4.講述第九頁單頁多圖的畫面。

這幅圖上發生了什麼事?

(三)自主閱讀,交流圖畫書內容。

1.以兒歌的形式提出閱讀要求。

圖畫書,手中拿,一頁一頁輕輕翻,哪些動物來過橋,請你仔細找一找。

2.幼兒自主閱讀。

3.閱讀後交流。

你看到哪些動物也要過橋?你還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畫面?

(四)集體完整閱讀圖畫書。

(五)閱讀拓展。

《好餓的小蛇》也是發生在小蛇身上的趣事。

活動延伸:

語言區:續編故事《小蛇散步》。

表演區:表演小蛇幫助動物過水坑的情節。

活動反思:

《小蛇散步》是日本繪本作家伊東寬先生的作品。主要以小蛇有趣、可愛的神態、充滿疑問的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小朋友們。作品語言詼諧幽默,繪畫風格獨特,在創作中注意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尤其是封面、封底、扉頁和尾頁的巧妙構思,處處暗藏機趣,給人驚喜和幽默。讓小朋友們懂得助人爲樂的道理,感受幫助別人後的快樂。

不足之處:

真正讓幼兒體會、感受小蛇幫助別人後的喜悅之情還不夠到位,只是表面化地讓幼兒知道一下。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22

目標:

1、願意大膽用誇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音樂故事中的形象,感受其豐富的趣味性。

2、嘗試比較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初步感受不同音樂所帶來的不同的情感體驗。

重點:

大膽用誇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音樂故事中的形象。

難點:

感受不同音樂帶來的不同情感。

解決策略:

1、比較策略

2、引導策略

3、情境體驗策略

工具材料:

1、動畫媒體《小蛇的故事》。

2、情境創設。

3、小蛇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流程

一、理解故事,大膽表述

1、謎語引出故事:身體長長像根繩,走起路來扭啊扭,猜猜這是什麼動物呢?

2、分三段欣賞故事

a、欣賞第一段,媽媽對小蛇說了什麼?

b、欣賞第二段

c、欣賞第三段小蛇怎麼了?它肚子痛是什麼樣子?

二、感受音樂,情感體驗

1、聽第一段音樂

提問:猜猜小蛇在幹嗎?你的心情又是怎樣?

2、聽第二段音樂

提問:你的心情又是怎樣?那你猜猜這段音樂裏,小蛇在幹嗎?

三、肢體表現,內在昇華

1、帶上頭飾,聽音樂,表演小蛇。

2、吃了那麼多東西,肚子很難受,你有什麼辦法讓我們變得舒服呢?

四、精彩結尾,感受趣味

在小蛇難受的時候,出現小螞蟻在小蛇的鼻子上爬來爬去,小蛇忍不住了打了個噴嚏,這下肚子舒服了,最後小蛇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23

第一階段教學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充分觀察圖畫信息並用適當的語言大膽表達。

2、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大書 揹着揹包的玩具小蛇一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小蛇)它是誰?你猜它想要幹什麼?(引導幼兒大膽猜測,引出讀本)

二、封面閱讀

1、封面上有誰?

2、它想幹什麼?

3、封面文字閱讀《小蛇要走了》

叄、逐頁圖畫閱讀

至第4頁:你發現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充分觀察畫面主要角色、動作、表情、周圍的物品變化等信息,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第5頁:小蛇的表情有什麼變化?爲什麼?猴子可能對小蛇說了些什麼?

第6頁至第7頁(關鍵頁對比閱讀):小蛇和小動物的表情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它們都笑了?你還發現了什麼?

第8頁:朋友們是怎樣和小蛇告別的?

四、結束活動

1、小蛇究竟到哪裏去了呢?

2、它們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呢?

3、我們下次一起來聽聽小動物們說的話就知道了。

第二階段教學

活動目標:

1、利用圖畫學習文字,能手口一致地指讀,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體驗故事角色的感情和心理變化。

活動準備:大書 小書 表情娃娃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逐頁文字閱讀

1、引導幼兒回憶讀本內容後出示大書

2、結合圖畫內容逐頁出示文字,幫助幼兒理解文字內容。

3、學學動物表情的變化和動作,給每頁的主要角色送一個表情娃娃。

二、幼兒小書閱讀,師個別指導

第叄階段教學

活動目標:

1、學習並瞭解和周圍朋友告別時的一些情況。

2、嘗試與同伴合作表演告別方式或故事內容,體驗合作的快樂和成功感。

活動準備:大書

活動過程:

一、複習活動:請幼兒輪流上來做小老師,進行大書閱讀活動

二、表演活動:

1、如果你的好朋友要出遠門了,你會怎樣和他告別?

2、小組討論分工,師作適當指導。

3、分組表演,師及時鼓勵。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24

活動目標:

觀察畫面,理解圖意,並嘗試用簡短的語句表達自己的理解,萌發對看圖講述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蛇散步故事書、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理解圖意

——看看誰來了?(出示小蛇)

1.觀察圖一:小蛇出門

——你看到了什麼?小蛇在幹什麼?

——小蛇是怎麼散步的呢?(模擬小蛇)

小結:天氣真好,小蛇出門去散步!

過渡:接着會發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察圖二:大水坑

——這是什麼?小蛇怎麼了?

——誰來說一說這個圖片上的事情。

小結:小蛇爬着爬着,哇,一個大水坑!

——小蛇會怎麼過去呢?

3.觀察圖三:變座小橋

——看看小蛇在幹嗎?它把自己變成了什麼?

小結:小蛇說,沒關係,變座橋。

4.觀察圖四:動物過橋

——聽!誰在說話?(教師模擬:能從你的背上過去嗎?)

——小螞蟻說了什麼啊?小蛇會怎麼回答呢?

小結:“能從你的背上過去嗎?”“可以可以!”小螞蟻過橋了。

螞蟻、蝸牛、老鼠過橋。

小結:朋友們一個接一個過了橋!謝謝你小蛇!不用謝!

二、共同講述,鞏固理解

——這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蛇散步》,我們一起來講一講吧!

三、延伸:出示圖畫書:小蛇散步

——剛纔這些畫面就來自於這本書,我們等會還可以仔細去看一看,看看還有誰也來過橋了!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25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爲中心辨別前、後、左、右等方位,進一步積累方位認知的相關經驗。

2、理解並遵守遊戲規則,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塑料圈若干、場景

活動過程

一、初次體驗“小蛇出洞”的遊戲(目的:學習辨別左右方位)

●理解兒歌:小蛇出洞

---提問:聽到了什麼?你覺得小蛇怎樣才能“出洞”?

●體驗遊戲

---玩法:小朋友扮演小蛇蹲在洞裏,老師念兒歌,小蛇必須根據兒歌的要求爬一爬,爬的方向正確才能出山洞;如果方向搞錯小蛇就只能在“洞”(圈圈)裏重新再玩一次。

規則:

A小蛇必須聽清楚請你“往什麼方向爬”;

B小蛇爬的方向正確表示順利出“山洞”,方向搞錯必須在“洞”裏再玩一次。

C爬出山洞的小蛇馬上回到位置上。

●幼兒嘗試

重點觀察:幼兒能否根據兒歌指令正確辨別方位(上下、前後、左右)

互動討論: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助小蛇分清左邊和右邊?

二、競賽:哪隊小蛇先出洞

●玩法:幼兒分兩隊(紅黃)輪流扮小蛇玩遊戲,紅隊扮小蛇在規定的點子上蹲下,由黃隊隊員念兒歌並檢查小蛇爬的方向是否正確,兒歌唸完後,數數幾條小蛇爬出山洞;交換遊戲,黃隊幼兒扮小蛇爬呀爬,紅隊念兒歌並檢查,最後比比哪隊小蛇出洞數量多爲贏,並得一分。

●幼兒分組比賽(2-3次)

第一輪遊戲:幼兒發指令

第二輪遊戲:教師快速發指令

三、活動延伸(引出以客體爲中心區分左右……)

第三輪遊戲:教師快速發指令,各隊派3名隊員相對而立開展遊戲……

附兒歌:小蛇出洞

小蛇小蛇爬呀爬,往上爬、往下鑽,

往前進、往後退,往左移、往右移,

小蛇小蛇出洞啦!

方位的練習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枯燥的,陳老師是通過一個遊戲活動讓孩子來練一練,老師們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是否也參與過類似的教學呢?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談談下面兩個問題。

拋問:

1、認識方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是否需要設計專門的集體教學活動?

2、對本次活動以及後續活動的開展有何建議?

幼兒園《好餓的小蛇》教案 篇26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明確提出:“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法,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由此可見,幼兒的早期閱讀教育的重要性。優秀的文學作品是幼兒成長的精神食糧,它能使幼兒真正享受到閱讀的自由與快樂。3—6歲又是提高兒童閱讀能力的關鍵期,而中班幼兒正好處在培養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關鍵期。所以作爲一名教師,抓住這一個關鍵期,爲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提供適合中班幼兒閱讀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好餓的小蛇》是本非常有趣、構思巧妙的書,是日本著名繪本大師宮西達也的作品之一,以好餓好餓的小蛇看見各種水果爲線索,引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相信孩子們也一定會喜歡,小蛇吃了哪些東西呢?小蛇是怎麼走路的呢?是爬的,是扭來扭去走的……這些有趣的情節會深深吸引幼兒去探究詢問小蛇在扭來扭去散步的時候都看見了哪些水果又是怎麼吃的。同時嘗試將故事與繪畫有機結合,讓孩子通過製作故事中的形象,來想想好餓的小蛇還會發現什麼好吃的?它會怎樣做呢?讓孩子在想想畫畫說說中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一、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故事繪本,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2.大膽想象,能積極介紹自己的創作。

3、喜歡和同伴一起讀書,初步體驗閱讀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好餓的小蛇》繪本故事、記號筆。

2.幼兒操作紙人手一張。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繪本故事,引起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大書,看看封面上有誰?

2.師:哎呀!小蛇的肚子癟癟的,它好餓哦!

3.師:原來這本書的名字就就叫“好餓的小蛇”。

4.師:你們想不想知道好餓的小蛇發生了什麼事?

(二)欣賞繪本

1.欣賞繪本畫第一段

師: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突然,它發現了什麼?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做?

師:吞下蘋果後的小蛇會是怎樣的呢?

師:你們看,小蛇吞下了蘋果後,它的肚子和原來有什麼不一樣?

2.欣賞繪本畫第二段

師:第二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突然,它又發現了什麼?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做?

師:猜猜看,小蛇吞下三角形的飯糰,它的肚子會有什麼變化呢?

3.欣賞繪本畫第三段

師:第三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突然,它又發現了什麼?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做?

師:猜猜看,小蛇吞下一串紫色的葡萄後,它的肚子會有什麼變化呢?

4.欣賞繪本畫第四段

師:第四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又在散步,這回它發現了一棵結滿紅蘋果的樹,你猜猜,這次好餓的小蛇會怎樣?師: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爬上樹,然後,張開大嘴,還是咕嘟一口------,師:它吃了什麼?還有嗎?你怎麼知道它吃了樹幹?

5.師:好餓的小蛇真貪吃呀!它吃了哪些東西?

6.那你們猜猜看,它還會吃什麼?幼兒自由想象回答。

(三)師示範

1.師:你們講得真好,那周老師也來畫一畫好餓的小蛇,請你們來猜一猜,它吃了什麼。

2.師出示準備好的畫紙:有一天,好餓的小蛇到了一個果園裏,它吃了-----,啊,真香啊!

3.師:老師把好餓的小蛇畫好了,你們猜它吃了什麼啊?

4.師:你們想不想也來畫一畫好餓的小蛇,讓它吃一些不同的東西呢?

(四)幼兒作畫,師巡迴指導

1.引導幼兒畫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2.畫完後講講小蛇吃了什麼,可以簡單的編一到兩句話。

(五)講講、評評

1.師:我們好餓的小蛇都畫好了,誰來猜一猜這些小蛇都吃了什麼東西?

2.講評猜三到四張作品,鼓勵講得好的幼兒。

3.師:你們真能幹,下午我們用顏料給好餓的小蛇塗上顏色,一起把它裝訂起來,給沒來上課的小朋友看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