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通用17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通用1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通用17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因爲孩子們年齡還小,每天午睡起牀後總找不到自己的鞋子或者穿錯鞋子,所以我設計了本節活動《給鞋子寶寶找朋友》,其希望通過這節活動讓幼兒更快地提高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特徵進行配對。

2、提高並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

3、在遊戲活動中體驗到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在遊戲中學會按物體特徵配對,其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活動準備

圖片(明明家的鞋櫃和莉莉家的鞋櫃)、在教室一角製作一個鞋櫃、自制鞋子卡片(與班級人數相同)、活動之前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鞋子。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電話響,老師接電話

“莉莉打電話來,讓小朋友看看他的家。”

2、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鞋子特徵。

——出示圖片(莉莉家的鞋櫃),讓幼兒觀察圖片,並說出鞋子的特徵。

3、學習兒歌《鞋寶寶》。

兩隻鞋寶寶,一對好朋友。

穿對了,高興頭碰頭。

穿錯了,生氣背對背。

4、引發幼兒產生去幫助鞋子找朋友的願望。

——出示圖片(明明家的鞋櫃),再次讓幼兒觀察圖片並比較圖片,“明明家的鞋櫃和莉莉家的鞋櫃有什麼不同?”激發幼兒幫助明明家的鞋子找到好朋友(給鞋子配對)。

5、通過做遊戲,反覆操作,幫鞋子找朋友,進行配對。

A、遊戲:找朋友

B、遊戲:糾錯

C、遊戲:送鞋子寶寶回家

6、結束遊戲,找朋友。

教學反思

本活動能緊緊抓住幼兒愛玩的心理,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多種遊戲讓幼兒感到學習的樂趣。

本活動最成功的是動用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各感官間的協調性也增強。活動中幼兒不僅用耳聽、用眼看、用嘴講,還要用手來操作,充分開發了幼兒的智力,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幼兒始終處於一種輕鬆和諧的氣氛中自覺、自願地學習。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

1、活動之前讓家長教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鞋子,但提問時幼兒還是回答不出來。

2、教師在準備圖片時不夠大。

3、幼兒在學習兒歌時興趣不是太高。

4、遊戲有些亂。

雖然本活動有很多不足,但我希望在以後的活動中能改掉這些不足,爭取更大更多的進步!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7以內的實物數量和數字。

2、能正確目測數羣,並將數字與實物匹配。

3、積極愉快地參與數物拼板遊戲活動。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磁性圖片,3—7的實物卡若干、數字卡若干。

2、學具:

第一、二、三組:剪下幼兒用書第21頁中數物拼板卡片,放在小筐子中。

第四、五、六組:幼兒用書第26頁,數字印章,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目測數羣,並按數量分類。

教師出示3—7的實物卡片,引導幼兒目測實物,教師提問:這是什麼?它們有多少個?幼兒分別說出實物相應的數量。接着,教師啓發幼兒把相同數量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餘幼兒與教師共同觀察並驗證其正確性。

按數匹配實物。

教師出示3—7的數卡,啓發幼兒將數卡與相同數量的實物卡相匹配。幼兒觀察數卡並說說:這裏有什麼?是什麼數字?幼兒講述後,教師再引導幼兒嘗試把相同數量的數字和物品放在一起。先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要求幼兒邊操作邊用語言講述:幾個××,我送數字幾做你的朋友。

2、操作活動。

第一、二、三組:數物拼板遊戲。

引導幼兒觀察殘缺的實物和數字卡,目測實物數量,說說:圖上有什麼?有多少?讓幼兒根據實物數卡找到相應的數字,拼成完整的卡片。

第四、五、六組:

(1)引導幼兒看數字添畫相應的圓點和實物。

(2)觀察實物數量,引導幼兒在方框中印數字、畫短線。

3、評比活動

幼兒間相互觀摩,交流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進行簡單的評比,對收拾操作材料快且整齊的幼兒進行表揚。

活動建議

將數物拼板放在數學區域活動中,讓幼兒進行操作遊戲活動。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能按照物體的規律進行推理,並能有規律的進行排序。

2、能主動觀察,主動探索,感知規律美。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ppt 編織繩 小魚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今天小貓過生日,邀請了小狗小兔和小猴來做客,它們各走一條路,請小朋友來看一看它們走了哪三條不同的路。

二、發現規律

1、觀察三條路的排列,讓幼兒感知物體排列的次序規律。學習按顏色、形狀、大小間隔排列的方法。

2、請幼兒觀察每個小動物食物的排列規律,請個別幼兒進行回答,橫線上應該填什麼特徵的食物。

三、 幼兒操作

1、教師示範,請幼兒認真觀察。

2、幼兒自己運用一定的規律串小魚。

3、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小魚是排列的。

活動延伸:

在區域投放不同特徵的珠子請幼兒有規律的進行串連。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慾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律,用動手操作去發現規律,用動作去體現規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角色遊戲活動,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複習區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徵,嘗試描述圖形的二維特徵。

3.啓發幼兒用禮貌用語,進行簡單的交往,積累美好的情感體驗。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在遊戲活動中積累生活經驗,並願意描述。

難點:區分物體圖形、顏色的二維特徵。

活動準備:

1.小熊兩個;小鴨、小兔、小貓掛飾若干;各種形狀的禮物若干。

2.供幼兒操作的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小、顏色不同的餅乾若干,貼有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標記的盤子各一。

活動設計:

一.引起興趣:

1.今天,我們來做個遊戲——扮小動物,你願意扮誰就選一個掛飾掛在身上。

2.幼兒帶上掛飾,你扮誰呀?(我是小兔、我是小鴨……)

3.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們一起去爲它們慶祝好嗎?

4.怎麼去呢?買些什麼禮物呢?

5.每位選一件禮物,你選的是什麼?告訴你的好朋友。

6.出發——小熊家到了。(敲門進入)

二.送禮物:

1.告訴小熊自己送的是什麼禮物,並祝小熊生日快樂。

2.按小動物分組把禮物送給小熊。

3.請個別幼兒把禮物按圖形分類。

三.小熊請客人吃餅乾:

1.小黑和小白準備了點心給你們吃,(出示兩盆餅乾)小黑準備的是奶油餅乾,小白準備的是蔥油餅乾。

2.小黑請每位吃一塊餅乾,與你的好朋友比一比,餅乾有什麼不一樣?讓幼兒描述自己拿的是什麼顏色、什麼圖形的餅乾?

3.小白請大家動腦筋:

(1)請小鴨吃紅的三角形餅乾;

(2)請小兔吃黃的圓形餅乾;

(3)請小貓吃綠的正方形餅乾。

四.結束部分:

1.我也準備了一份禮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導幼兒一起唱“生日快樂歌”。

2.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等到明年再來給小黑、小白過生日。

活動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過生日”是孩子們喜歡的遊戲之一,尤其是小班孩子,他們活潑好動,對此更是感興趣。《指南》強調:幼兒是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與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

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活動過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開始時,注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興趣,從幼兒已有的自己過生日經驗來談起,自然過渡到給小兔過生日,手口一致點數小動物、生日禮物。重點是:手指一個物品,嘴裏數一個數。難點是:能說出總數。知道數到最後一個數是總數。從一個數到兩個,再數到5個,逐漸提高難度。不同的小動物、不同的水果禮物依次出現,吸引了孩子的好奇心,專注力,使孩子能夠積極主動進行點數,新穎性與合理性、可行性、操作性緊密結合。難易適度,各環節銜接自然,符合小班幼兒的發展需求。整個過程體現了目標性、啓發性、主體性、整體與個別相結合等一系列原則,整合了科學、語言、藝術等領域,層次清楚,教具、學具的使用,促進了教學的發展,教師始終以一個參與者、啓發者、指導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活動,使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身體和心理都得到發展。

由於小班孩子剛入幼兒園,他們的能力、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異,在點數過程中,有手口不一致的現象,有個別孩子出現手點得慢,嘴數得快,還有的孩子數到了3,卻不知道數量是3,還說是2。依據《指南》精神,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創設不同的方式和環境,因人施教,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因此,我想在活動室裏投放了一些操作材料,讓幼兒練習手口一致點數物品來加深理解。同時還將幼兒手口一致點數貫穿於一日生活中。以便深化和擴展幼兒的點數能力。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建立平面位置對應的概念。

2.依照圖上的線索提示找出下圖中相應的空間位置。

3.培養探索和操作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不同卡紙各一張,四種小動物卡片各一張。

2.形狀不相同的枳木四塊,教師和幼兒每人一份。

3.小兔、青蛙、小貓、小熊的頭飾,幼兒每人一個。

4.在教室的地上並排用彩色紙條圈出紅、黃、藍、綠四個圓圈。

5.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導入:

1.各位小魔術師你們準備好了嗎?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變一個魔術吧。

2.兒歌“一隻手指變變變,變成一隻毛毛蟲,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兩個手指手變變變,變成一把大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說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二、集體練習,幫助幼兒建立平面位置對應的概念。

1.操作遊戲:“分枳木”。

(1)在黑板上貼出上下兩張圖片,上邊的圖片上有三個相同的盤子,裏邊分別放有紅色、黃色、綠色的枳木,下邊的圖片上也有三個相同的盤子,盤子裏沒有枳木。

(2)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看一看上邊這幅圖,找一找我手中的這三個枳木應該放在下邊哪一個盤子裏?(出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枳木,引導幼兒自由發言,並請三位幼兒分別上前將這三個枳木放在相應的盤子裏。)

2.拼圖遊戲:“搭枳木”。

(1)看,老師擺出了企麼造型?用了哪些形狀的圖形呢?

(2)想一想、擺一擺,讓你的枳木也變成這種造型吧。(引導幼兒在桌面上擺出相同的造型。)

3.動作遊戲:“跳圈”。

(1)在黑板上貼出一張圖片,圖片上有紅、黃、藍、綠,四個圓圈並排排列;老師估地上並排用彩色紙圈出紅、黃、藍、綠四個圓圈,但顏色的順序與圖片上不同;幼兒分別帶着頭飾,教師手中拿着這四種小動物的卡片。

(2)小動物們來玩跳圈遊戲,(教師把四個小動物的卡片分別貼入四個圓圈裏),看一看你們應該跳入哪個顏色的圈中呢?試一試,跳一跳吧!(引導幼兒根據小動物中圓圈的顏色提示,跳進相應的圓圈內。)

4.引導幼兒操作幼兒用書,完成上面的練習。

活動反思:

準備這節課時,就有很多想法。音樂唱歌教學課究竟該怎麼上?怎樣上好?教學設計改了多次,變了多次。我一直在不斷嘗試中探究與反思。我就以《盪鞦韆》爲例,把我想法歸納如下:

本課內容《盪鞦韆》是小學四年級下冊的一首演唱歌曲。因爲四年級涉及的音樂元素已很多,那麼就決不應該以遊戲化的方式來組織教學了。我們音樂老師就有必要遵照《綱要》精神,讓學生從音樂的本體(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開始,通過音樂本體的積累,更理性的來感受音樂、鑑賞音樂、表現音樂。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非常注重對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與優化。主要體現爲在節奏的練習中鞏固了前後十六分音符和附點四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拍法;在歌曲學唱的過程中,是以“字—樂句—樂段—歌曲”的方式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用漂亮的音色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想一堂有效的音樂唱歌課應是學生在學了這首歌曲後能以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也正是我本堂課的XX終目標。

讓學生在音樂唱歌課中“唱”起來,那是上好課的關鍵所在。在學唱曲子時,要給學生創造一切“唱”的機會。在初次聆聽時的輕輕哼唱,在對難點樂句時的反覆吟唱,在對整首歌曲時的有感情演唱,讓他們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在《盪鞦韆》這堂課的歌曲教學環節中,我用“四唱”來解決唱的重難點,以達到預期效果。首先,我讓學生從圓滑線中得到啓發,單獨並重復演唱幾個一字多音的字,如“呀”、“響”、“歡”,唱得圓潤,唱得舒暢。從而引申到句子“鞦韆蕩得嘎嘎吱響哎呀”,把休止符在這個地方的作用唱出來,把句子唱得輕盈活潑。繼而到唱準句子“上下來回蕩呀蕩呀”的七度跨音,同時要唱出盪鞦韆的感覺來。接着從第一樂段的教師範唱入手,進行歌曲的藝術處理,讓學生由此及彼地處理第二樂段的演唱,達到能用漂亮的音色來有感情地演唱。以歌聲爲載體抒發自己內心的喜悅情感。學生在完成了這三“唱”之後,對歌曲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XX後一“唱”——“完整的唱”時也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音樂唱歌課不單單只是唱唱。在有了一定基礎之上要把“唱”的教學空間拓展到“創”的空間上。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將理論轉化爲實踐,那就要動腦想一想,動手做一做。

《盪鞦韆》這堂課從課堂教學情況來看,各項教學目標都已達成,學生學習也頗有興趣。但是我們的教育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不可能十全十美,在課堂中還存在着不少問題,還有一些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以後教學中還需繼續努力。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量。

2、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植物花(櫻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掛圖;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開了,油菜花開了,櫻桃花也開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飛來採花粉了,你們也想當小蜜蜂採花粉嗎?”

二、遊戲;學做蜜蜂採花粉。

1、出示蜜蜂圖片,讓小朋友學做小蜜蜂。要求;兩隻小蜜蜂就是兩個朋友手拉手,三隻、四隻分別是三個、四個手拉手,練習1至4數與量的關係。口令;一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兩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三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四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

2、師:“小蜜蜂採了許多花蜜,要飛回家中釀花蜜了,我們來幫幫他們找找自己的家吧?”

3、講述遊戲規則;操場上分別擺放的有一隻、兩隻、三隻、四隻小凳。一隻、兩隻、三隻、四隻小蜜蜂要分別找到相對應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錯,否則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樂,幼兒找相對應的小凳子。

5、音樂停,檢查小朋友找家的情況,從而鞏固數物對應的知識。並對小朋友給予肯定與鼓勵。

三、活動小結。

引導幼兒知道小蜜蜂又愛勞動又聰明,他們不僅採了很多花粉,還能準確地找回自己的家,我們要向小蜜蜂學習。

教學反思

將數學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選擇他們熟悉的情境進行遊戲,他們很感興趣。此次的教學活動進行的很順利,也很完美。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紅色和黃色。

2.能按物體的顏色配對。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創設春天花園的情景,花園裏有紅黃良種顏色的花若干。

2.紅黃蝴蝶胸卡若干,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着輕柔的音樂,跟老師開火車到春天的花園裏去參觀。

1.教師:小朋友好!老師想帶小朋友到一個神祕的地方玩,你們想去嗎?讓我們開着火車去吧!

2.提問:花園裏有什麼顏色的花?

3.認識黃色和紅色

二、出示胸卡黃蝴蝶紅蝴蝶,引起幼兒興趣,學習配對。

1.教師:今天有兩隻蝴蝶也來到這個花園裏,他們說找不到好朋友,想請小朋友幫它們一起找好朋友。

2.介紹黃蝴蝶紅蝴蝶的好朋友分別是黃花和紅花姐姐。

3.請個別幼兒帶胸卡去找好朋友,找到後說出“××跟××是好朋友”

4.評價幼兒十分找對好朋友,對的給予表揚,錯的給予評價改正的機會。

5.請小組幼兒帶胸卡帶好朋友回家玩,教師評價。

6.幼兒按顏色找花並把花帶到相應顏色的拱門進去。

三、操作

每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鞏固顏色配對,師巡視指導。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內容是我在備課過程中進行仔細研究過的,對幼兒的學習方法也是多樣化,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顏色是非常感興趣的,上課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問題也很積極幼兒的接受能力也很快,在遊戲活動中去認識顏色並進行配對。

整個過程是非常好的,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最後一環節收拾學具時,有個別幼兒沒能把自己的學具整理好。如果再讓我上一次這節課,我會在這方面多對幼兒加強一下。我的專業水平也是有待提高。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物體之間的上下關係,能正確區分上下。

2.在操作中嘗試使用方位詞表達物體之間的上下關係。

3.願意參加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物體之間的上下關係,並使用方位詞表達。

活動難點:感知物體間上下方位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教具:《公園裏》

2.學具:操作材料,鉛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遊戲情景導入。

1.玩玩“上面與下面”遊戲,咕嚕咕嚕上(雙手上舉),咕嚕咕嚕下(雙手下放)

2.師:“我知道我們小三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歡去公園裏玩,今天高老師也帶你們去公園看一看好不好?”

出示教具:哇,春天的公園裏好熱鬧呀!看一看、說一說都有些什麼?

3.師:“哇,你們真厲害,都說出來了,接下來我要考考你們!我說一樣東西,你們告訴我它在哪裏好不好?”

在幼兒能說出位置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表達完整,如XX在XX的上面(下面)

4.介紹句式:小貓在哪裏?小貓在凳子的上面。

二、使用幼兒操作材料。

1.師:“剛纔高老師帶你們逛了一圈公園,現在要請你們自己去公園裏玩逛一圈。”

觀察操作紙,教師逐個引導幼兒觀察公園裏的場景,把在上面的圈出來。

2.教師巡視各組幼兒的操作活動,幫助幼兒理清活動的操作規則,觀察幼兒的操作水平,因人而異適時提供指導。

引導幼兒先用嘴巴說,再動手操作。

三、交流評價。

1.驗證幼兒的操作結果。教師帶着幼兒一起再看一看,說一說,加深印象。

四、延伸活動:小小理貨員

1.出示貨架。

師:小超市明天就要開張了,可是貨物架上的貨物還沒有整理好,你們想來做理貨員嗎?”

介紹遊戲:請你幫我拿一下XX上面(下面)的東西,請你幫我把這個東西放在XX的上面(下面)。

2.活動結束後,將貨架放在區域中,幼兒區域活動時可繼續探索。

通過遊戲情景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遊戲重複多次,幫助幼兒理解上下關係。

請幼兒觀察公園裏的事物,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幼兒獨立操作,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個別指導。

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觀察該幼兒操作的是否正確,不正確的話改正,正確的話引導幼兒用句式來表達“XX在XX的上面,XX在XX的下面”,鼓勵幼兒敢於用語言表達。

教學反思:

整節課下來,我通過自己反思和指導老師給我的意見,我總結了幾點不足的地方:

1.第一環節在梳理知識點的時候,講的實在太多,因爲第一遍講下來的時候,絕大部分幼兒都能夠比較順利地說出句式:小貓在哪裏?小貓在凳子的上面。然後第二遍請個別不積極、反應比較慢的幼兒再來強調一下其實就可以了,說的太多反倒把幼兒搞混了,也使很多幼兒失去了原有的興趣;

2.老師沒有示範操作,導致幼兒操作的時候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麼,表現得非常茫然;

3.在幼兒激動的時候,我應該採取一些措施使他們安靜下來,我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了音量,可能導致幼兒更加激動,這是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需要注意的。體會、反思,我覺得作爲青年教師一定要會反思,只有學會了反思你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不足中有所進步。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9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顏色、大小的信號進行分類遊戲。

2、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樹葉(黃色、綠色若干,大小不等)

活動過程:

一、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大小

1、今天我做樹媽媽,你們做樹葉寶寶,一起來玩遊戲,好嗎?

2、樹葉寶寶們好,(幼:樹媽媽好),我的樹葉寶寶很漂亮哦,看,(出示一片綠色樹葉)它是什麼顏色的樹葉?(綠色)樹媽媽叫它綠樹葉;(出示一片黃色樹葉)它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叫它什麼呀?(黃樹葉)

3、綠色的叫綠樹葉,黃色的叫黃樹葉,你看看自己的,你是什麼樹葉寶寶呀?(輪流介紹:我是黃(綠)樹葉)

小結:嗯,我的樹葉寶寶顏色不一樣。

4、看看,(出示大、小樹葉)樹葉寶寶還有哪裏不一樣?(大、小)大的樹媽媽叫它大樹葉,小的呢?(小樹葉)

5、你是大樹葉還是小樹葉呢?請和旁邊的樹葉寶寶比一比。

6、知道自己是大樹葉還是小樹葉了嗎?請大樹葉舉起手來和媽媽招招手;請小樹葉站起來和媽媽抱一抱。

小結:我的樹葉寶寶大小也不一樣。

二、樹葉寶寶找朋友,示範分類。

1、樹葉寶寶喜歡找朋友,黃樹葉找黃樹葉做朋友,綠樹葉找綠樹葉做朋友

2、個別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

3、樹葉寶寶喜歡找朋友,大樹葉找大樹葉做朋友,小樹葉找小樹葉做朋友

4、個別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

三、打扮樹媽媽,嘗試分類。

1、(出示兩棵樹),請樹葉寶寶來打扮樹媽媽,黃樹葉和黃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綠樹葉和綠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

2、幼兒操作、講評

3、(出示兩棵大、小樹),請小朋友們來打扮樹媽媽,大樹葉和大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小樹葉和小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

4、幼兒操作、講評

分類作爲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幼兒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教學活動以遊戲情境貫穿始終,適合小班年齡特點。第一環節以情境談話導入活動,“我是樹媽媽,小朋友做樹葉寶寶,我們一起玩遊戲,讓孩子在感知顏色的基礎上,進行自我介紹“我是綠(黃)樹葉”;再從大小不同,將樹葉寶寶分成大樹葉、小樹葉兩類,初步感知顏色和大小,爲下一環節做好鋪墊。這個環節中孩子語言表達清楚、完整。

第二環節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初步嘗試,能根據大小或顏色找朋友,並體驗遊戲的快樂。不過由於幼兒以樹葉寶寶的角色去找朋友,成爲對應的找到相同的顏色或大小,有點偏離分類的主題。經同事們的評析,將這一環節改成大家一起打扮樹媽媽,突出分類概念。

第三環節是操作分類,自主選擇分類方法(大小或顏色),讓幼兒在操作中鞏固分類。

由於自己對分類的感念不夠清晰,導致第二環節偏離主義,我想上好一堂課不但要充分的準備,而且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細細揣摩。課堂上不但要達成教學目標,還有一定的教學機智,才能讓幼兒真正的學到更多,課堂效果纔會更好。我非常珍惜這次嘗試和鍛鍊的機會,希望自己能儘快適應數學活動,在數學活動中找到樂趣。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10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計數的數學遊戲, 會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2.嘗試用多種感官感知4以內物體的數量,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感知4以內的數量並初步理解4的形成,理解3添上1是4, 4裏面有4個1。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基本掌握手口一致地進行3以內物體的點數。

數字卡片1 一4, 4張數字1的卡片,紅、黃、藍、綠色的小蟲圖片各一張,籃子、小雞頭飾、綠色小蟲圖片若干,寫有1 一4數字的房子底板各一塊,畫有1 一4的數量、顏色或大小不同的小蟲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小雞練本領:多種感官感知3以內的數。

教師當雞媽媽,幼兒扮作小雞玩遊戲。

小雞聽雞媽媽的指令做相應動作:發出1聲叫聲,拍2次手,扇3次翅膀等。

2.小雞捉蟲:初步感知4的形成。

雞媽媽數字卡,請幼兒捉相應數量的蟲子,再互相檢查操作結果。

3.雞媽媽捉蟲:講解演示4的形成。

雞媽媽出示一張黃色小蟲的圖片:"我先捉了 1條黃色的小蟲。"再出示一張綠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 1條綠色的小蟲,1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2。

又出示一張紅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 1條紅色的小蟲,2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3。又出示一張藍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 1條藍色的小蟲,3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4,並小結:3添上1 就是4 。"雞媽媽和小雞們一起觀察每種顏色小蟲的數量,在每種顏色小蟲下面擺上數卡,表示其數量, 理解4 裏面有4 個1 , 4 個1 合起來是4 。

4.小雞運食物回家,感知4以內數的等量集合。

每隻小雞自願取一張食物卡,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卡片上有什麼食物,有幾條蟲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雞媽媽在活動室裏佈置四座房子,小雞說一說每座房子上的數字是幾,再對照自己卡片上蟲子的數量,分別將食物送回相應數字的房子裏,要求圖片上小蟲的數量與房子上的數字相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把對點數的要求融入到遊戲的規則之中,以“蟲”這個簡單的材料將情景性教學遊戲貫穿始終,促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思考、體驗,達成教學目標。脈絡清晰,層層遞進,突破重難點。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5的數量,難點是說出總數。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11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點數1—5,並說出總數。

2、練習按數量對應匹配、等量歸類。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圍坐成大半圓。

2、畫有點子1—5的瓢蟲教師一份,幼兒人手一隻(用雙面膠貼在椅子背上)

3、背面有少許雙面膠的小蟲若干⒋樹葉房子,上面有1—5的數字碼。

活動過程:

一、遊戲:這是幾星瓢蟲——手口一致點數1—5,並說出總數。

1、出示一星瓢蟲)

師:看,誰來了?這隻瓢蟲背上有什麼?(點子)誰知道它的名字叫什麼?它身上有幾個點子?是幾星瓢蟲?(一星瓢蟲)。

2、手口一致點數2,並說出總數。

(出示二星瓢蟲)

師:又來了一隻瓢蟲,這回來的是幾星瓢蟲?你怎麼知道的?

3、手口一致點數3—5,並說出總數。

(出示三星、四星、五星瓢蟲)

師:哎呀,來了這麼多瓢蟲,它們又是幾星瓢蟲呀?爲什麼?我們來數一數,看是不是七星瓢蟲。(幼兒手口一致點數,並說出總數)

二、遊戲:瓢蟲抓害蟲——點子與實物數量匹配

1、師:我們班還來了許多的瓢蟲呢,找找它們躲在哪裏?把你的小瓢蟲找出來貼在手上,你就是小瓢蟲啦。

2、討論遊戲規則

師:你是幾星瓢蟲?誰也是七星瓢蟲,拍拍你的小翅膀。七星瓢蟲在哪裏,走到中間來抱一抱。(請1—2個幼兒回答)

3、幼兒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小瓢蟲最喜歡吃蟲子,可是要吃多少蟲子嗎?

原來呀,七星瓢蟲就吃幾條蟲子,那我們就按照他們的辦法去捉蟲子。(將籃子裏的蟲子分散放在地上)師:害蟲來啦,小瓢蟲們,快來抓蟲子吧。

4、評議

師:你是幾星瓢蟲,捉了幾條害蟲?爲什麼?

三、遊戲:送瓢蟲寶寶回家——按數量對應匹配、等量歸類

1、出示樹葉房子

師:瓢蟲要回家了,看看它們的家在哪裏?樹葉房子上有什麼?數字5會是幾星瓢蟲的家呢?

2、幼兒送瓢蟲回家。

師:你是幾星瓢蟲?家在哪裏?我們送瓢蟲回家吧,別忘了把抓到的蟲子也帶回家。

(幼兒送瓢蟲和蟲子到相應的房子裏,教師觀察指導。)

3、將樹葉房子貼在展板上,集體評議驗證

師:看看瓢蟲都回到自己的家裏了嗎?(集體糾正錯誤)哪隻瓢蟲找錯家了?爲什麼?

瓢蟲們都回家了,我們也休息一會吧。

活動反思:

一般來說,幼兒對於數學活動會顯得很不感興趣。但在這個數學活動中我看的出幼兒一直處於好學、興奮的這個狀態中。優:讓幼兒體驗到了對數學活動的樂趣,讓他們變的主動在學。目標也有基本達到。

環節設計比較清晰,新穎,難度也層層遞進,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在不停的圍繞我的思維轉。缺:在有些細節方面我想的還不夠周到。導致幼兒在找樹葉這個環節中進行了過於簡單的操作,幼兒沒有動腦筋,沒有去數數。在請個別幼兒上來介紹瓢蟲和糾錯的時候可以請下面的孩子也參與進來。而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增加了難度,卻並沒有進行講解示範,導致幼兒盲目操作,一片混亂。作爲一名新教師我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磨練,不斷進步,不斷完善。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1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用語言表達多少和一樣多的數量關係。

3、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一條圍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頭圖片;

2、礦泉水瓶、茶杯、書、盤子、小桌子;胡蘿蔔、雞蛋。

3、音樂

活動過程:

1、媽媽、小兔、小狗的出現,引起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1)、看看,我變成誰啦?(師穿圍裙)媽媽穿上圍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咱們家養了小兔子,媽媽要給小兔喂青菜,一隻兔子一棵青菜,一隻兔子一棵青菜,咱們家有幾隻小兔子?(兩隻)媽媽餵了幾棵青菜?(兩棵)讓我數一數,看寶寶數的對不對。

(3)、聽聽,誰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樂)是誰呀?(出示小狗)小狗也餓了,它們也想吃東西了,寶寶們,小狗愛吃什麼呀?(肉骨頭)那媽媽要準備幾根肉骨頭呀?請一個寶寶來說一說爲什麼?爲什麼要準備三根?那媽媽要準備幾根肉骨頭才能讓每隻小狗都有一根肉骨頭呢?(三根)你們都叫我準備三根(出示肉骨頭),那好,那請你們幫我數一數啊!正好這裏有三根肉骨頭,那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每隻小狗都能得到,一隻小狗一根肉骨頭。

(4)、老師小結:小兔和青菜一樣多,小狗和肉骨頭一樣多。

2、和桌子上的物品作比較。

它們還和什麼一樣多呢?(礦泉水瓶、茶杯、書、盤子)

(1)、隨幼兒的回答,兩個物品之間作比較。

(2)、師幼小結:小兔子、青菜、礦泉水瓶、盤子和書一樣多都是兩個;茶杯和小狗、肉骨頭一樣多,它們都是三個。

3、幼兒遊戲活動:撿雞蛋和拔胡蘿蔔,感受一一對應的方法。

小兔和小狗都喂好了,可媽媽還有好多事情要做,你們願意幫媽媽的忙嗎?寶寶聽好啊!

撿雞蛋:

(1)、老母雞在雞窩裏下了很多的蛋,媽媽想知道雞蛋和寶寶是不是一樣多。

要求:寶寶聽着音樂走過去,音樂一停,每個寶寶就拿1個雞蛋。

幼兒開始撿雞蛋遊戲。播放音樂,寶寶撿雞蛋開始。音樂一停,拿到雞蛋的寶寶坐到位置上給媽媽看看,寶寶們把雞蛋輕輕拿好。

(2)、互相看一看,你們是不是都有啊,都是1個。趕快告訴我。雞蛋和寶寶怎麼樣啊?(一樣多)

(3)、是的,老母雞下的蛋和寶寶一樣多,太好了。媽媽(拿起籃子)來收了。

老母雞生了好多的蛋都給你們吃,是不是啊?

拔胡蘿蔔:

那寶寶聽好了,媽媽還在地裏種了許多的胡蘿蔔,媽媽也想知道胡蘿蔔和寶寶是不是一樣多,可是蘿蔔地裏這裏有點遠,待會咱們聽着音樂怎麼樣啊。(跑步)

(1)、要求:音樂一停,寶寶撿1根胡蘿蔔,找到胡蘿蔔的寶寶坐到位置上。

(2)、幼兒開始拔胡蘿蔔遊戲,發現少了一根胡蘿蔔。

給媽媽看一看,是不是每個寶寶都有一根胡蘿蔔?看看誰沒有?這個寶寶沒有,胡蘿蔔怎麼樣啊?對啊,怎麼少了一根啊。我們一起去幫他找找。現在,胡蘿蔔和寶寶怎麼樣啊?(一樣多)

師拿起籃子:放進籃子。

師小結:你們可真能夠,有幫媽媽撿雞蛋,有幫媽媽拔胡蘿蔔,媽媽看到你們做這麼多事情,可開心了。

4、送禮物。

(1)、媽媽有一些小禮物要送給你們,快看媽媽準備了什麼禮物?那媽媽想知道這個小紅花和寶寶是不是一樣多?

(2)、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呢?用什麼方法能知道小紅花和寶寶是不是一樣多?每人發一個,是個好方法,我來試試哦。咱們來一起數一數,來了20個寶寶,那媽媽要準備幾朵小紅花。那20個寶寶和20朵小紅花是不是一樣多啊?那媽媽就來試一試是不是一樣多。小紅花和寶寶怎樣啊?一樣多哇!你們貼上小紅花可真漂亮啊!漂亮寶貝們,我們走嘍。

教學反思

這節課講的是小班數學比較多少,目的是讓孩子掌握一一對應的方法。

活動開始,我拿出兩種顏色的氣球來引起幼兒的注意。讓孩子說出是紅顏色的多,還是綠顏色的多。大部分孩子都能準確地說出來,接着我進行小結,讓孩子初步瞭解一一對應的方法。

另外爲了能夠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我還準備了小弟弟圖像,帽子,紅花等教具。帽子四頂,紅花三朵。整節課下來感覺課堂氣氛比較好,幼兒也較積極的參與,效果較理想,不足之處就是沒有讓每位幼兒都操作,還有少部分幼兒沒有完全掌握。對於這一點還需改進。

目的是基本達到了,輕度學生基本掌握,中度學生初步掌握,可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遊戲這一環節,學生的情緒激昂,他們可能注重的是遊戲本身的趣味,而忽視了活動能給他們所帶來的認識。還有鼓勵做得太少,雖然知道有些學生是用猜的,但是也是應該給與表揚,至少參與其中了,不能給予忽視。這節課突出的瑕庇是玩與學的結合不是那麼的理想。通過不斷的反思,我想今後,我會在教學中不斷有突破的。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13

活動目標:

1、認識物體的顏色特徵。

2、能按顏色分類,並用顏色標記表示分類結果。

3、能按規則操作,操作結束後能收拾好自己使用的材料。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紙《蝴蝶找花》、紅黃顏色標記磁貼、紅黃綠大小蝴蝶磁貼。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師:(出示操作底紙和蝴蝶)今天天氣真好,看看花園裏飛來了誰?飛來了幾隻蝴蝶?我們怎樣才知道有幾隻蝴蝶呢?大家一起來數一數吧。1、2、3、4、5、6、一共有6只蝴蝶。 再看看這些蝴蝶有什麼不一樣?

2、引出問題

師:蝴蝶飛呀飛,一樣顏色的蝴蝶要在同一朵花上吸花蜜。你會把一樣顏色的蝴蝶放在同一朵花上嗎?

3、演示規則

師:誰願意來試一試呢?大家看看,他把什麼顏色的蝴蝶放在了一朵花上?檢查一下,還有沒有這種顏色的蝴蝶了?另外幾隻蝴蝶也要這樣,相同顏色的分在一起,請小朋友等一下自己去分。分完蝴蝶以後還要把籃子裏的顏色標記放到花瓣的下面,表示是這種顏色的蝴蝶選中的花。比如,紅蝴蝶飛到這朵花上,我們就要把紅顏色標記放到這朵花的花瓣旁邊。看看哪張是表示紅顏色的標記呀?我們叫他一聲“紅標記”,另外兩張也看一看,黃顏色的叫什麼標記?綠顏色的叫什標記?這個遊戲的名字叫蝴蝶找花,蝴蝶找花遊戲怎麼玩呢?先把一樣顏色的蝴蝶分到同一朵花上,分完蝴蝶以後要記住放什麼?(指着底紙上放標記的三個框)

4、幼兒分組操作

師:現在請小朋友不搬椅子,輕輕跟老師走過來,找個位置坐下,等老師說遊戲開始了,小朋友們就可以玩遊戲了。

觀察指導:提示幼兒先分蝴蝶再放標記,檢查幼兒是否理解一樣顏色的蝴蝶放同一朵花上的規則,觀察幼兒的操作策略,分析發展水平,因勢利導。

5、提示常規及整理

師:今天我們的遊戲玩到這裏就結束了,現在請小朋友請按順序把自己使用的學具材料收到籃子裏,先把顏色標記拿下來放到籃子裏,再把蝴蝶收到籃子裏。最後請小朋友們在檢查一下,地板和桌子上還有沒有沒收好的學具材料。

6、交流及評價

交流——師:剛纔小朋友都玩了蝴蝶找花的遊戲,那誰願意上來把自己剛纔分蝴蝶的事做給大家看一看?(請個別幼兒上來再次操作練習)

評價——師:今天蝴蝶姐姐非常感謝小朋友爲它們解決了按顏色分類吸花蜜的問題,今天在粉蝴蝶時,哪些小朋友學會用顏色標記表示分類結果的?哪些小朋友玩過遊戲後學會收拾材料的?以後我們每做一個活動,都要記住收拾好學具材料。(教師集體表揚)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各環節銜接自然。幼兒在玩當中學會了能按顏色分類,並用顏色標記表示分類結果,達到了教學目標。孩子們活動過程中,興趣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孩子們都積極參與遊戲,玩的不亦樂乎,活動氣氛非常活躍。唯有不足之處是:教師組織活動的語言需要再簡練一些,還有幼兒分組操作活動環節,教師觀察指導的引導語要規範準確。還有當幼兒回答教師提問的問題後,要及時的給予幼兒表揚及鼓勵。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14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兩種物品(或一種物品有大小或顏色等差異)有規律地進行交替排序。

2、能發現並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兩種物品排列的規律。

3、能愉快地參與操作活動,初步體驗製作窗簾的快樂。

4、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商場或家中的窗簾。

2、有規律交替排列的窗簾圖案範例,如一片大樹葉、一片小樹葉、一片大樹葉、一片小樹葉如此交替排列2-3組;各種大、小樹葉各2-4片。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觀察窗簾,激發幼兒的興趣。

看窗簾、說窗簾。

教師呈現有規律排列的窗簾圖案範例。

教師:瞧,這是什麼?

教師:這幅窗簾上有些什麼?說一說,窗簾上面的花紋是怎樣排列的呢?

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窗簾上花紋的排列規律,如一片大樹葉、一片小樹葉、一片大樹葉、一片小樹葉……

2、瞭解、學習交替排列的方法。

教師:窗簾上的樹葉排列很整齊,真漂亮呀!你們喜歡嗎?誰來試試做一幅美麗的窗簾呢?

請3-4名幼兒嘗試粘貼樹葉。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其粘貼樹葉的方法,如先貼一片大樹葉,再貼一片小樹葉。或引導幼兒說出先貼小的,再按一個小、一個大,一個小、一個大的順序粘貼。

3、引導幼兒嘗試用交替排列的方法裝飾窗簾。

師幼共同打開幼兒用書第18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教師:這是娃娃家的窗簾,上面有什麼?這些樹葉的排列有什麼不一樣呢?(如一片紅樹葉,一片黃樹葉等)瞧,最上面一排樹葉是怎樣排列的?

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樹葉交替排列的規律,如一片黃葉、一片紅葉,一片黃葉、一片紅葉,一片黃葉、一片紅葉……教師:哎呀!娃娃家的窗簾還沒做好呢?怎麼辦?我們一起來做窗簾吧!

幼兒完成操作活動"做窗簾啦"。

教師:想想,娃娃家的'窗簾還缺什麼呀?(樹葉)引導幼兒用交替排列的方法在窗簾上粘貼樹葉。

幼兒製作,教師觀察知道。

4、幼兒相互欣賞作品,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師:誰願意來說一說,你窗簾上的樹葉是怎麼樣排列的呢?

延伸活動:

物品排列規律是有變化的,在生活中,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大街上、商場裏的地磚等是怎樣排列的,鼓勵幼兒在遊戲活動中探索多種排列規律。

教學反思:

本活動通過遊戲形式讓孩子在玩玩中掌握新的知識:先讓孩子扮演角色進行比賽理解先和後?”此遊戲即讓孩子複習了已學過的知識,同時也在潛意識裏向孩子灌輸新的知識點(先後);接着爲了感謝小朋友當裁判,小動物們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精美的禮物,呀!是個漂亮的盒子,在取禮物的同時讓幼兒進一步辨別先和後。

此環節大大提高了孩子游戲的興趣,從而使每個孩子都樂於參與到活動中來,並在遊戲的過程中體驗到知識點(先後);最後讓孩子結合日常生活,擴散幼兒對先後的認識。讓遊戲在高潮中結束。這節課我基本的教學思路和流程沒有大的的問題,但在細節方面存在不少的問題。想的太少,沒有考慮到孩子們回答問題會千奇百怪的,只考慮最基礎的。在以後我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細心的人,上一節課不但要注重細節,要多想,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想到,還有學會創造教材。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15

設計意圖

遊戲是幼兒活動的基本形式。在《綱要》中也明確提出“以遊戲爲基本活動”,通過多種活動促進幼兒的發展。小班幼兒活潑可愛,他們喜歡爬行、蹦跳、奔跑……,並喜歡在一定的情景遊戲中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達到快樂的目的。本次活動創設“小青蛙捉害蟲”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動形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熱情參與活動,通過學習小青蛙捉害蟲學習點數1到4,以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小青蛙,知道小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到4,並能說出總數。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小青蛙圖片,小害蟲圖片。

2、幼兒學習資源5第9頁及操作卡,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遊戲:小蝌蚪變青蛙

2、師與幼兒一起做模仿動作:聽《小蝌蚪找媽媽》音樂,輕聲哼唱。

3、“小蝌蚪要長大啦,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跳一跳,細尾巴沒有了,變成了誰”?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青蛙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瞭解青蛙的特徵:“頭上一對大眼睛,寬嘴巴,長着四條腿,穿着綠衣裳,露着白肚皮”!

2、教師問幼兒:小青蛙不僅會唱、會跳,而且還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呢,你們知道是什麼嗎?(青蛙捉田野、莊稼地裏的害蟲,是農民朋友的好幫手,青蛙是益蟲,大家都保護青蛙)。

3、教師出示四張青蛙圖片,請幼兒觀察這幾隻小青蛙有什麼不同,說出它們的明顯區別(每隻青蛙身上的數字不同)。

4、請幼兒根據青蛙身上的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小害蟲”,分別貼到小青蛙嘴巴里。

5、引導幼兒互相觀看並討論作品,數一數,看看做得是否正確。

6、請幼兒幫小象套圈,複習1到4的點數。

(三)結束部分

1、遊戲:“小青蛙捉害蟲”

2、幼兒學青蛙跳。兒歌:我是一隻小青蛙,捉蟲本領大。胳膊伸一伸,腿兒蹲一蹲。腰兒轉一轉,眼睛仔細看,害蟲找到了,跳起來吃掉它。

“一跳、兩跳、跳得高,抓住一隻大壞蛋,你抓住了什麼”?

3、幼兒自由回答“蒼蠅,蚊子……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體育遊戲活動,活動的目的是使幼兒學習、掌握青蛙跳的姿勢,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並在遊戲中體驗快樂。小班幼兒對模仿動物比較感興趣,幼兒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對幼兒來說比較新穎,可以充分的調動幼兒的興趣,在選材方面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發展特點。

活動前我準備了大荷葉和“害蟲”。在準備部分,我扮演青蛙媽媽來找我的蝌蚪寶寶,帶領寶寶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運動,寶寶從蝌蚪變成了青蛙。準備活動是爲內容服務的,我設計的準備環節與內容一致,這是比較好的;但也有不足之處,青蛙喜歡蹲跳,如果加上了蹲跳動作,準備活動可以更好。

基本過程我主要設計了小青蛙練本領,我先帶領幼兒去荷葉上玩,先示範青蛙怎樣跳,然後再進行動作講解,邊講解的時候幼兒邊做動作,然後幼兒自由練習。運動後請幼兒坐到荷葉上面休息,休息時告訴青蛙寶寶最大的本領是捉害蟲,請幼兒學習捉害蟲的方法,幼兒學的非常認真,積極性很高,幼兒存在個體差異性,在幼兒練的過程中有些幼兒姿勢做的不到位,我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活動中孩子們始終處於興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氣氛達到了高潮。整個活動比較符合孩子們的身心特點,發展了孩子的協調能力,齊心合力消滅害蟲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通過這次體育活動,孩子們感受到了快樂,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鍛鍊了身體,掌握了技能。

本節課始終貫穿於遊戲中,使活動生活化,便於孩子接受,避免了枯燥乏味,把體育活動變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活動。

不足:

1、過平衡橋時教師沒有示範,幼兒比較三隨意。

2、語言不夠童趣化。

3、害蟲貼的太高了,幼兒很難捉到,應該降低高度。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16

教學科目:

數學

教學內容:

有趣的排序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基本的排列規律。

2、培養幼兒的初步推理能力,嘗試有規律的交替排序,培養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去小兔家玩"導入活動。

小兔做客,引起興趣。

出示課件:咦,誰來啦?(小兔)。小兔要搬新家了,今天,小兔邀請了小烏龜去它家裏玩了。(出示課件)它提着藍子準備去草地上摘些花把新房裝飾的更漂亮。

二、探索、發現規律。

1、小兔來到草地上,看見許多的花,它可高興了,咦,它看見前面的花特別的漂亮,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顏色的花?這些花是怎樣長的?你發現有什麼規律?我們也一起看看這些花是怎麼排序的。(引導幼兒看課件觀察,並說出排序的規律。)

老師小結:這些鮮花是按照一朵紅色,一朵白色,一朵紅色,一朵白色的規律交替的排列着。所以顯得更漂亮。

2、小兔摘好的花往家裏走去,哈,一羣可愛小雞攔住了小兔的路,看,小雞真聽話,一個一個的排着隊,我們一起看看都有什麼顏色的小雞?你發現這些小雞是按照什麼規律排隊的呀?

(引導幼兒看課件觀察,並說出排序的規律。)小結:原來小雞是按照一隻紅的一隻黃的來排列的。所以顯得隊伍很整齊。

3、小兔走到一棵楓樹的下面,看見有紅色和乾枯了的楓葉在往下掉。

小兔就想:要是楓葉也像小雞一樣排好隊來往下掉就好了。小朋友我們一起來想想怎樣讓楓葉也排整齊隊呢?

(引導幼兒看課件觀察,並說出排序的規律。) 這些顏色怎樣排列的?有什麼規律?

4、小兔回家看見家裏有許多的正方形的箱子,亂亂的,看着很不好,於是小兔也把正方形的箱子也一個一個的排好隊,可排着排着,小兔就不知道有的地方要排什麼顏色的箱子了,它想請小朋友來幫忙。(引導幼兒看課件觀察,並說出排序的規律。) 這些顏色怎樣排列的?有什麼規律?

小結:原來箱子是按照一個紅的一個藍的來排列的。所以家裏就不會顯得很亂了。

5、小兔把買好的糖果一顆一顆的掛起來,等烏龜來了就能看見小兔買了糖果給它吃,小兔擺着擺着就累的停下了,這可怎麼辦呀,還有糖果還沒擺好呀。小朋友我們來幫助它把糖果擺好吧。(引導幼兒看課件觀察,並說出排序的規律。)

6、小兔家要經過一條漂亮的石頭小路,這條小路是小兔用不同顏色的小石頭有規律的鋪成的?有什麼規律呢?我們跟着一起來看看吧。(是怎樣鋪的?你發現有什麼規律?)

小結:哦,這條小路是由紅色和藍色鋪成的,而且是按照一個紅,一個藍,有規律的反覆交替的排着,所以非常的漂亮。

7、天空突然下雨了,把小兔漂亮的有顏色的路都給淋不見了,小兔傷心的想哭了,小兔覺得小朋友非常聰明,它想請小朋友把門前的小路也按照它們的規律來排一排好嗎?(老師提供排的物體)。

三、幼兒操作。

幼兒操作,老師巡視指導。

老師評價幼兒操作情況,活動結束。

四、看,小兔的朋友來它家做客了,看見它門口是小朋友完成的路,誇小朋友真的很不錯!

活動反思:

排序指的是將兩個以上物體,按某種特徵上的差異或一定的規律排列。通過排序可以促進幼兒分析、比較能力的發展。在平時的遊戲中孩子在操作擺弄物品時,已逐漸認識了一些事物的屬性,如:大小、長短、顏色等。

活動開始,我就用情景導入,米奇妙妙屋,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在開始一部分因爲我的一些疏忽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上得有點亂,導致部分幼兒知識的掌握不太好。活動中我欠缺教育機智,沒有引導幼兒正確用語言來描述規律。

最後一個環節是熟悉掌握ABAB和ABBABB的排列規律。從幾個幼兒上來排隊的情況來看,雖然基本掌握了簡單的ABAB、ABBABB排列規律,但在按給定規律排序時,因爲我的引導不到位,使得幼兒沒能按給定規律來排序。這讓我明白教師的引導是否到位,關係着一節課的質量。每一環節的小結要清楚明瞭,幫助幼兒一步步掌握知識,絕對不能忽視。

沒有達到活動目標,但是,他們今天通過自己的探索感受了材料的特點,感知了物體的規律美,在今後的活動中,他能將今天的收穫和感知表現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因爲今天的孩子都是不同一個班級的,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幼兒都達到同一個標準,只能力求讓每一個幼兒主動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含反思 篇1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4的形成。

3、感受招待客人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猴手偶4個、課件(餐桌)、果盤人手一個、水果卡片若干、一些小食品若干。音樂《貓抓老鼠》。場地佈置:四個大圈圈。

活動重難點感知4的形成。

活動過程

1、隨音樂《玩具進行曲》入活動室。

2、遊戲《抱一抱》複習3以內的數,爲學習4的形成做好知識鋪墊。

3、以小猴子一家來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禮儀。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導幼兒點數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

(2)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怎樣招待客人。

師:“小猴子一家來我們幼兒園做客,該怎樣招待他們呢?”

??? 4、(出示餐桌課件)準備餐具,強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師:“餐桌上有些餐具準備的不夠,寶寶們幫老師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導幼兒把不夠4個的餐具添1變成4個)

師:“餐具準備好了,我們給猴子一家吃什麼?”(幼兒猜想)

(出示3個小食品)師:“看老師給他們準備了什麼?”“夠不夠?”“怎麼辦?”(讓幼兒抓取食物,感受3添上1是4)

??? 5、操作遊戲分水果,進一步感知4的多種形成。

(1)盤子裏的水果有1個的、2個的、3個的,要求幼兒把每個盤子裏的水果都變成4個。(幼兒分組操作)

(2)師檢查是否每個盤子都是4個。

(3)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把水果變成4個的。

??? 6、遊戲《小貓抓老鼠》鞏固提升幼兒對4的形成的感知。

? 遊戲:老師當花貓,幼兒當老鼠。準備4個圈,讓幼兒搶圈,幼兒和老師一起隨音樂繞着圈走,當兒歌結束時幼兒迅速站進呼啦圈內,每個呼啦圈裏最多隻能站4個幼兒。沒有占上圈的幼,被貓抓住。退出遊戲。下一輪再開始(每輪減少一個圈)。

7、結束

歡送小猴子一家。

活動反思

持續觀察時間很短,不會概括和聯繫起來觀察某一事物,而數學的抽象性特點使幼兒的發展要經過連續不斷的系列階段,而其最初的來源是一些十分具體的行動。同時小班幼兒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思維“擬人性”的特點非常明顯,其認識活動的無意性佔優勢,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兒的特點,創設了小猴一家來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內容設計得生動形象、新穎奇特,以此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的形成。

把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遊戲之中,讓幼兒從“遊戲動作”中感知、體驗、積累有關數學的知識和經驗。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相互作用主動獲取知識,提升幼兒有關數形成的相關概念。整個活動從複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應用新知識,做到層層遞進,從而逐步提升幼兒各方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