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遊戲中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

2.能積極參與集體討論,共同制定遊戲新規則,並嘗試合作與競賽。

3.喜歡遊戲,感受由遵守規則帶來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會玩《誰是領頭人》的遊戲,認識一些常見的標記。

2.物質準備:小鈴、標記若干、亮眼人頭飾、帽子人手一頂;領頭人分隊競賽的錄像;幼兒園裏遵守規則的PPT、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看誰認得快”,引出規則標記

師:昨天,我們一起認識了一些遵守規則的標記,想和它們來做遊戲嗎?

1.教師出示標記,請幼兒說說,它表示要遵守什麼規則,看誰認得快。(標記:A.向右轉。B.小鈴標記。C.節約用水。)2.教師出示標記,請幼兒用動作表示要遵守的規則。(標記:D.保持安靜,不說話。E.慢慢走,不要跑。)3.小結:小朋友真厲害,都能認出這些標記。

二、導人遊戲《誰是領頭人》,強調遵守遊戲規則

1.師:昨天,我們一起玩了一個《誰是領頭人》的遊戲,還記得這個遊戲中要遵守哪些規則嗎?

A.不能告訴亮眼人誰是領頭人。提問:這裏有沒有適合的標記可以表示這個規則呢?

請小朋友來找找。(幼兒在以上的5個規則標記中找適合的標記貼於另一展板上)B.亮眼人不能先轉過來。要聽到鈴聲才能轉頭。(幼兒同樣找出並貼上適合的標記)C.和領頭人的動作一致。提問:有適合的標記嗎?(沒有,老師用簡筆畫表示。)小結:原來《誰是領頭人》的遊戲要遵守這些規則,你們都記住了嗎?

2.幼兒進行遊戲。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玩一玩吧。

情況A:亮眼人找出了領頭人。

師:亮眼人怎麼發現他就是領頭人的?

幼:領頭人在變動作的時候被發現了。

師:那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領頭人,怎樣變纔不容易被發現?

小結:聰明的領頭人在變動作時要快速、不被發現。

幼:我看見很多小朋友都在看他。

師:那小朋友想一想,你們在看領頭人做動作時,怎樣看纔不容易被發現呢?

小結:聰明的小朋友在看領頭人做動作時會悄悄地、快速地看。

情況B:沒找出來。

師:領頭人是誰呀?領頭人和我們全體小朋友真厲害,都能遵守規則,沒被亮眼人找出來,給自己鼓鼓掌。

三、加入音樂,引入新規則

1.聽音樂,有節奏地做領頭人的動作,並引出新規則。

師:你們喜歡玩這個遊戲嗎?想不想給這個遊戲加點音樂,來點新的挑戰?這兒就有段好聽的音樂,我們先來聽聽。

(1)教師做領頭人,並提示幼兒跟着音樂的.節奏做動作。

(2)請幼兒來做領頭人,並自然引入新規則:亮眼人要在音樂聲中找出領頭人。

(3)音樂停。提問:如果這時候,亮眼人還沒找出領頭人怎麼辦?(幼兒自由討論)師:你們說的辦法都可以,音樂停了,沒有找出領頭人亮眼人就要表演節目。(簡筆畫表示)結合標記引出新規則:

(1)跟着音樂的節奏做動作(貼標記圖示);

(2)要在音樂規定的時間裏找出領頭人(貼標記圖示);

(3)如果音樂結束沒有找出領頭人,就要表演一個節目。(貼標記圖示)

2.幼兒開始新規則的遊戲。

情況A猜對,師:說說你怎麼發現他就是領頭人的。

師:那說明領頭人的動作還要更迅速、更快哦。小朋友在看領頭人時還要更隱蔽、更小心。

情況B猜錯或猜不出來,師:音樂停了,可是還沒找出來,領頭人是誰啊?真能幹,那亮眼人怎麼辦?(根據遊戲的規則表演節目)3.結合前次遊戲的情況,開展第二次遊戲。

小結:《誰是領頭人》的遊戲增加了音樂,制定了新規則,我們的遊戲就更好玩了。

四、亮眼人競賽,引人新規則

討論,引入新規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色彩變化產生的美感,體驗製作的快樂。

2、嘗試製作刮蠟畫紙。

3、初步掌握製作刮蠟畫的方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塗制刮畫紙,

2、在畫紙上嘗試刮畫。

活動準備

1、畫紙、油畫棒、無芯的圓珠筆。

2、夜色美景課件;歌曲《小小蠟筆》。

活動過程

(一)啓發談話,激發幼兒作畫興趣。

小朋友們,黑夜裏人們都做些什麼呢?請幼兒說一說。

1、出示課件(夜色美景)感受夜色的美。

2、巧設懸念,激發興趣:我有一支神奇的魔筆,它能劃破黑暗,畫出一幅美麗的畫……(教師用無芯筆刮畫《星月夜色圖》)。

老師把這支神奇的魔筆送給你,你能畫出畫來嗎?找一名幼兒試一試。(失敗)

3、教師揭祕:老師的畫紙是經過處理的',而剛纔小朋友的畫紙是一張普通的黑顏色的紙。

怎樣才能刮出畫來呢?

(二)師幼共同塗制刮畫紙

1、拿出一張16開畫紙,在紙上用油畫棒均勻地圖上一層淺顏色,教師示範後幼兒隨音樂塗色。注意提示幼兒按一定的方向均勻塗色。

2、指導幼兒在第一層顏色的基礎上塗上第二層深顏色——黑色

(三)、試刮。

在畫紙的一角輕輕地試刮,體驗製作畫紙的成功。

(四)、製作刮蠟畫:

1、像這樣在蠟紙上刮出來的畫叫“刮蠟畫”,你想不想做一幅漂亮的刮蠟畫?你想刮什麼?啓發幼兒大膽想象。

2、嘗試製作刮蠟畫,幼兒隨《小小蠟筆》音樂按自己意願做畫,教師巡視。適當提示幼兒刮錯的痕跡可以再塗黑色,加以遮蓋後可以重新做畫。

(五)、展示作品。教師引導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解自己的作品。表揚畫面清晰的幼兒,有創意的幼兒;張貼幼兒作品。

(六)、活動延伸:自己製作刮畫紙放在圖畫區角中,以便大家繼續體驗刮畫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線條的方法裝飾房子。

2、在欣賞範例的基礎上,積累裝飾經驗,大膽創造裝飾房子。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勾線筆。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座房子,我們一起來看看漂亮嗎?

(2)你們覺得這座房子漂亮嗎?

(3)他和我們平時看見的房子有什麼不同。

2、教師示範裝飾房子。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座房子的輪廓線,啓發幼兒想想:你想怎樣裝飾房子呢?

(2)讓幼兒講述,可以用哪些線條、圖案進行裝飾,然後教師在黑板上裝飾房子。

3、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讓幼兒觀察欣賞各種各樣的房子,進一步瞭解線描裝飾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兒繪畫裝飾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用各種線條裝飾房子,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

5、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你用了哪些線條來裝飾房子的,並表揚畫面整潔、裝飾的漂亮的幼兒。

幼兒繪畫活動時表現的'非常認真,細心,大部分幼兒完成的作品較好。

活動反思:

線描畫,對我班孩子來說並不陌生,他們已掌握了基本的線形,但在畫面的切割、分佈、線條的疏密排列上還不夠適宜。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從始至終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到線的造型活動中。我注重觀察指導,十分珍惜把每一點成功的機會留給孩子,他們可以自由表現、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獲得自信,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最後的作品欣賞,我不作好與壞的絕對評價,而是讓孩子們相互表述自己的觀點,讓每個孩子發現同伴作品中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後啓發幼兒怎樣用這些作品去裝扮自己周圍的環境,既可以讓孩子獲得自信,又可以煥發孩子們主人翁的意識。

小百科:線,又可稱爲線條。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它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緻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可以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爲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然而長期以來,作爲高中課程中的線描畫教程,在形式上還僅僅侷限於傳統的白描畫或者是單純的簡筆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嘗試使用多種輔助材料讓硬幣浮起來,激發幼兒對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2、學習記錄實驗結果,探索哪些物體更容易使硬幣浮在水面上。

3、體驗交流、分享經驗與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一元硬幣、泡沫盤子、積木、薄紙板、塑料瓶蓋、大樹葉、記號筆(以上物品人手一份);

2、裝有清水的大盆4個,幹抹布8塊;

3、記錄表(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操作興趣。

1.教師:(出示一元硬幣)這是什麼?

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這枚硬幣放進水盆裏,它會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幼兒討論。)

2.教師:剛纔有的小朋友說會浮起來,有的說會沉下去。

到底會怎樣呢?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

二、討論

1、我們大家都看到了,硬幣一放入水中就怎麼樣了?(沉下去了。)

那麼現在請你們想一想,有什麼辦法能讓硬幣浮在水面上呢?

2、幼兒自由討論,大膽回答。

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

三、動手操作,大膽嘗試。

1、剛纔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今天,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幾種材料,讓我們來看看是些什麼?

(一一出示材料並讓幼兒瞭解其名稱。)

2、猜一猜,在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在你覺得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

(出示記錄表,講解記錄方法。)

3、動手操作。

下面就讓我們用這些材料來試試吧,看誰能使硬幣浮起來。

提醒幼兒注意幾點要求:

(1)每組一個大臉盆,玩的時候,不能擠,更不能搶,要互相謙讓,遵守紀律,因爲我們馬上要成爲小學生了。

(2)注意別把水灑到桌上或地上。

(3)每一種材料都要試一試,將用過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開擺放,同時看看成功了沒有?

等所有的材料都試過後,在記錄表“結果”一欄後面記錄,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兒進行嘗試,動手操作。

四、交流,分享

1、請1—2名猜想與實際操作結果都一致的.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表(同時展示記錄表),

讓他們說說,是用什麼材料,想了什麼辦法讓硬幣浮在水面上的?

2、合作探索

(1)只使用一種材料(泡沫盤子)。把你們這一組的硬幣一個一個依次疊起來放在盤子中間,

看這次硬幣會怎樣?

學習記錄:幾枚硬幣放上去會使盤子跟硬幣都沉下去,就在記錄表上泡沫盤子下面的空格里寫上數字幾。大家商量好,誰來操作,誰來記錄。

(2)幼兒探索。

(3)交流、分享各組的新發現。

活動延伸

硬幣放進水中會沉下去,但我們藉助一些會浮的材料來幫助它,就讓它又浮起來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現象還有很多,例如不會游泳的人藉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面上。

你們還知道哪些呢?

(如鐵塊放入水中會沉下去,但造成了船以後,船會浮在水面上……)(用繪畫形式表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主題《秋天多麼美》的《秋天水果多》活動中,小朋友認識了仙遊的特產——文旦柚,由於文旦柚是幼兒在秋天常吃的水果,所以小朋友對文旦柚存在着極大的興趣,許多幼兒都在活動後問我:“柚子這麼大是怎麼長在樹上呢?農民伯伯是怎麼把柚子摘下來的?……”爲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所以設計了本次活動《柚子圓舞曲》。

活動目標:

1、學習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柚子收成的勞動場景.

2、培養幼兒活潑向上的歡樂情緒,體驗勞動的快樂。

3、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文旦柚的妙用,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柚子園場景

2、幼兒人手一個小籃子;

3、摘柚子勞動場景錄象及FLASH課件。

重難點:

創造性的運用動作來表現勞動過程。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感受摘柚子的勞動場景

師:“我們今天來到了柚子的故鄉——美麗的度尾。(播放錄象)看看摘柚子的農民伯伯是怎樣摘柚子的?”

請小朋友拿起籃子到柚子園裏,模仿錄象採柚子,感受柚子園的美景,體會勞動的樂趣。

師:“你們剛纔採柚子的時候,心裏覺得怎麼樣?”

教學設想:藉助錄象,把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再現到幼兒面前,並創設多元化的情景空間,讓幼兒“身臨其境”,在真切的體驗中去了解採摘柚子的.方法,做到了《綱要》中教育教學的情景化的新理念。

(二)幼兒自由創編動作

1、提問幼兒:“你剛纔是怎樣去採柚子的?”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2、分段欣賞錄象,自由創編採柚子動作及採柚子兒歌。

3、提取最美的動作,創編採柚子律動。

小百科:舞曲是電子音樂的一種載體,指的是電子舞曲和DANCE-POP。跟HIPHOP、R&B都是沒關係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歸納概括10的組成,加深認識加減法間的聯繫,初步掌握10的第一、二組加減法。

2.提高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及善於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3.能積極探索新知,在活動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體會加減法的含義,直接快速地湊10。

活動準備:

1.人手雪花片10個人手這樣表格若干。

2.10個蘋果卡片,10級臺階圖,小狗、骨頭卡片,喜羊羊手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誰來了?(出示手偶)大家猜一猜喜羊羊給我們帶什麼來了?(從桌下拿出一盤蘋果)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喜羊羊一共帶來了多少個蘋果。(將盤裏的蘋果一個一個地擺在桌上)生:10個。

(將10個蘋果卡片橫排擺在黑板上)10個蘋果我們就用10來表示。(板書:10)師:現在喜羊羊想把這10個蘋果分成兩堆,可是又不知道怎樣分。孩子們你們能幫喜羊羊分一分嗎?

師:喜羊羊說,今天誰分得好,她就把蘋果獎勵給他。

(二)探究新知,體驗發現1.動手操作培養幼兒數感。

(1)分一分師:現在請你們聽清老師的要求,請每位幼兒把桌子右上角的10個雪花片放到桌子中間。

生:(放雪花片)師:我們用這10個雪花片代替10個蘋果,分一分。看誰分得又快又好,開始。

(在幼兒動手的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貼10個蘋果卡片)(2)說一說師:請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把10分成了幾和幾。

2.幼兒彙報後整理湊10法師:現在我要請最勇敢的.孩子,把他的分法展示給大家看。其他小朋友請仔細觀察他是如何分的,方法和你一樣嗎?(抽1位幼兒上臺分蘋果)師:XX把10分成了1和9,小朋友們你們同意嗎。

師:老師也同意他的分法,笑笑的蘋果獎勵給你。

師:(指圖形)從左往右看10可以分成1和9,從右往左看10還可以分成9和1,它們是一對好朋友,我們記的時候就可以這樣來記,(填表格1、9)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記一記吧。

生: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

師:現在又聽老師要求,請把這10個雪花片放在一起。

師:請你們動動腦筋,剛纔我們已經把10分成了1和9,接着我們又可以怎樣來分呢?分好後,把你的分法小聲的告訴同桌的小朋友,開始。

(生動手分,教師在黑板上貼10個蘋果卡片)。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生:我把10分成了2和8。

師(分蘋果,中間用一條虛線分開)師:從左看10分成了2和8,從右看10還分成了8和2,它們也是一對好朋友。(填表格2、8)我們一起來記一記吧。

生: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

師:請你們又把這10個雪花片放在一起。想一想接着我們又可以怎樣分呢?分好後,把你的分法小聲地告訴同桌的小朋友,開始。

(生動手分,教師在黑板上貼10個蘋果卡片)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又找到了哪兩個好朋友?

(帶着幼兒把剩下的幾種分法一起分完,把表格完成。)師:你們真能幹,幫喜羊羊把10個蘋果分成了兩堆,並且有這麼多種分法。現在我們一起來記一記你們的分法吧。

(三)整理算式。

師:剛纔大家幫喜羊羊分蘋果,她誇你們真聰明。現在,喜羊羊還有一個問題要考考大家,請你們把剛纔分蘋果的這幾種分法用加減法算式表示出來,我們看誰最能幹。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種分法,左邊有1個蘋果,右邊有9個蘋果,可以怎樣來列加減法算式呢?

生:(1)1+9=10師:爲什麼這樣列式呢?你能看着圖告訴我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嗎?

生(1):左邊有1個蘋果,右邊有9個蘋果,合起來就是10個蘋果。

師:誰再來列另一個加法算式?

生(2):9+1=10師:爲什麼這樣列式呢?你能看着圖告訴我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嗎?

生(2):左邊有9個蘋果,右邊有1個蘋果,合起來就是10個蘋果。

師:誰來列一個減法算式?

生(3)10-1=9師:爲什麼這樣列式呢?你能看着圖告訴我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嗎?

生(3):一共有10個蘋果,去掉1個蘋果,還剩下9個蘋果?

師:誰再來列一個減法算式?

生(4)10-9=1師:爲什麼這樣列式呢?你能看着圖告訴我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嗎?

生(3):一共有10個蘋果,去掉9個蘋果,還剩下1個蘋果?

師:爲了你們能更準確的計算10的加減法,我們還可以通過找好朋友的方法來計算。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吧。

(師指表格,學生算)(四)應用拓展,寓學於嬉1.口算師:你們會了嗎?好,老師來考考大家。現在,請大家看老師的卡片,很快的口算出答案,比一比誰算的最快最好。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開火車口算)2.小狗搶骨頭師:(把臺階圖貼上黑板)小朋友們今天的表現真好,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好嗎?

師:有一天機靈狗餓了,到處找東西吃。突然他看到臺階上有一隻大老鼠抱着一根骨頭,(出示老鼠),於是,它就想去搶這根骨頭吃。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小狗搶骨頭,好不好?

師:我們一起先來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級臺階。

(學生數,教師在臺階上標數字)師:現在老師幫小狗爬上第一級臺階,(將小狗放在第一級臺階上)一共有10級臺階,小狗爬到了第1級臺階,它還要爬多少級臺階才能拿到骨頭呢?

生:9。

師:怎樣列算式呢?

生:10-1=9(教師在第一級臺階上板書算式10-1=9)師:小狗接着爬上第2級臺階,你能提出什麼問題?怎樣列式呢?

(抽幼兒提問並列式回答,教師在臺階上板書減法算式,繼續把臺階爬完。)3.做練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掌拓印出仙人掌,並會畫出仙人掌的刺。

2、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讓幼兒以仙人掌的身份參與到遊戲中去,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課前讓幼兒認識仙人掌的形狀、顏色等特點及生長環境,瞭解沙漠裏有什麼。

2、物質準備:長條沙漠背景圖一幅,綠色顏料若干盤,蠟筆人手一份,溼毛巾人手一條,仙人掌若干盤,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設置懸念,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通過電話鈴聲響的對話故事,讓幼兒產生幫助沙漠爺爺找仙人掌寶寶的願望。

1、對話的梗概:沙漠爺爺孤孤單單地一個人在沙漠裏,沒人陪他玩,也沒人陪他說話。

2、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方法使沙漠爺爺快樂。

2、引導幼兒說出仙人掌及讓幼兒回憶仙人掌的形狀、顏色及特點。

二、分角色進行遊戲繪畫——拓印仙人掌

師扮演仙人掌媽媽,幼兒扮演仙人掌寶寶,開着飛機去沙漠裏。

——幼兒分散在沙漠背景圖旁。

1、以兒歌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A、拓印仙人掌一邊念兒歌一邊示範。

“小手從下往上爬,左邊爬,右邊爬,一直爬到頭頂上。”

B、拓印後的常規——擦手。

“小小毛巾拿在手,捲起兩個小袖口,我把小手伸出來,擦擦我的一雙手。擦手心,擦手背,再擦擦手指頭,顏料娃娃不見了。擦完手,先別急,拿着毛巾放放好,養成衛生好習慣。”

C、師以變魔術的形式,給幼兒帶來禮物——仙人掌,再次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以兒歌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刺、畫刺。

“仙人掌,愛唱歌,一唱唱出小小刺;仙人掌愛跳舞,一跳跳出小小刺。”

2、師交代要求,幼兒遊戲繪畫,師巡迴指導。

A、提醒幼兒手掌拓印後,馬上將自己的小手擦乾淨。

B、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畫刺,畫得多。

C、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及時鼓勵表現好的幼兒。

D、以兒歌貫穿遊戲繪畫始終,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繪畫活動。

3、講評

讓仙人掌寶寶神氣地誇誇自己畫的畫,體驗集體作畫的樂趣。

三、延伸活動

沙漠爺爺出現了——

“小寶寶們,讓我們和沙漠爺爺一起來跳舞吧!”

——音樂起(歌表演《表情歌》

師總結:玩了一天,我們也累了!讓我們和沙漠爺爺說再見,和媽媽一起回家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會變形的仙人掌”,幼兒對仙人掌不是很熟悉,只有初淺的知識,因而活動中我也讓幼兒知道了一些仙人掌的特點並讓幼兒看了很多仙人掌的圖片,也讓幼兒知道仙人掌是橢圓形的,身上有很多的刺,幼兒在活動中觀察得很仔細,從整體到局部幼兒都觀察過,也發現局部的仙人掌像很多圖形,自己只要稍微添加幾筆就會變成很多我們熟悉的小動物等。

爲了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創造力,我讓幼兒看了很多變化後的仙人掌圖片,幼兒看到後非常激動,原來仙人掌可以變這麼多東西呀,活動中幼兒的繪畫興趣也提高了不少。

當然在活動中我也出示了範畫,是仙人掌變形後的熊貓和蛋糕的圖片,幼兒對熊貓非常喜愛,我繼而說熊貓要過生日了給熊貓送上蛋糕幼兒就更加喜歡了,觀察也更仔細入微了。

這次活動我覺得幼兒在想象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我在引導他們想象時也給了幼兒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幼兒觀察整體的仙人掌和單獨一片的仙人掌,從中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幼兒對活動非常感興趣,都能很好地將仙人掌變化成其他的物體,如,毛毛蟲,小兔子,太陽等,活動效果也很好。

這次活動存在的問題就是是否需要給作品添加色彩,因爲幼兒是用水彩筆創作,勾畫出的線條也很豐富,但是很多作品一經上色卻將勾好的線條覆蓋了,完全失去了原先的創作效果,因而我想,在以後的活動中不要每幅畫都添加顏色,根據畫面來添加色彩,幼兒創作出的作品會更豐富多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2、讓幼兒在感知沙的特性基礎上發現沙的好處、用途。並懂得珍惜沙。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照片:玩沙

2、每個桌上放一盤沙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照片:玩沙,幼兒觀察。

2、教師:你們看照片上的小朋友在玩什麼?

你們喜歡玩沙子嗎?

誰玩過沙子,好玩嗎?

想想你玩沙子時用了什麼工具?

二、展開

每個桌上放一盤沙子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沙的特性。

(1) 沙是沒有氣味的。

教師:小朋友們玩沙子都很高興,現在我想請大家聞一聞沙子,你們覺得怎麼樣?

(是沒有氣味的)

(2) 沙子不溶於水。

教師引導幼兒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內,然後畫上一條線,再用勺子攪拌一下,

把塑料杯放在旁邊。過了會等沙沉澱後,引導幼兒觀察畫線,得出沙是不溶於水的。

(3) 沙是細細的',一粒粒的。

教師:小朋友,請你們用手摸一摸沙,有什麼感覺,用手抓一抓沙,

看看手上怎麼樣?手上的沙是怎樣的?

(摸起來軟軟的,沙子是細細的,一粒粒的。)

教師:現在我們用篩子來篩一下小石頭和沙子,會怎麼樣呢?

(我看到沙子能從篩子上漏下來,小石頭不行。)

教師:篩過的沙子和沒篩過的沙子有不同嗎?

(特別細、小、軟)

教師:爲什麼我們用手、腳在沙上印手印、腳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

(因爲沙子很細小、柔軟。)

(4) 教師小結:沙子是沒有氣味,不溶於水,細細的一粒粒的。

2、幼兒認識到沙的好處及用途。

(1)體育運動需要沙。

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沙子是很柔軟的,請小朋友在木板地上跳一跳,

你們腳會有什麼感覺,跳得舒服嗎?

(木板地太硬了,跳一下腳就疼了,在木板地上跳,一不小心摔了跤,屁股摔得疼死了。

教師:水泥地很硬,沙很軟,所以如果攀登架放在沙坑裏面,掉下來就不會摔傷。

(還有跳遠的時候,也要用沙子,叔叔練拳頭也要打沙包。)

(2)建築工程需要沙。

教師:沙子有很多用途,你們在哪兒見過沙?它們有什麼用?

教師:沙子可以用來鋪路,還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頭攪拌在一起變得硬邦邦的

就可以造房子、造橋了。

(沙子可以裝在袋子裏堵洪水。)

3、教育幼兒應珍惜沙子,不能浪費。

j教師:我們平時玩遊戲和進行體育運動時需要沙子。

蓋高樓大廈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們的好朋友。

所以我們平時在沙地裏和沙子玩遊戲的時候要小心,

不能把沙子扔到沙地外面,不然的話,沙地的沙就會越來越少,

以後就沒有沙子和我們玩遊戲了,

所以小朋友以後應該愛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三、結束

請幼兒每人拿一個印模,用溼沙進行印模遊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動作協調、靈敏地快跑和助跑跨跳。

2.能勇敢、大膽地參與活動,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音樂:田園交響曲

2.塑料跨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學習蒙古族小朋友做小牧民引出課題。

請幼兒聽音樂做騎馬模仿操:

自編上肢、下蹲、體側、體轉、跳躍、放鬆運動。

二、展開

1.幼兒分散練習快跑。

教師:今天天氣真好,小牧民騎着馬兒自由地在草原上奔跑。

2.練習助跑跨跳。

(1)前面有個小山坡擋住了小牧民的去路。

小牧民真勇敢,一隻腳用力蹬地,另一隻腳跳起來跨越過小山坡。

(2)請個別做的好的幼兒示範。

(3)幼兒自由分散練習助跑跨跳的動作,鼓勵幼兒勇敢大膽的參與活動。

教師觀察、提醒幼兒適當休息。

3.遊戲:快樂的小牧民。

(1)玩法:小牧民分4組排好,先跑過草地,再跨過小山坡,最後達到對面。

每4人爲一輪,看誰最勇敢、最有本領,能得第一名。

(2)規則:聽信號開始遊戲,不搶先,遇到障礙需跨跳過去。

三、結束

1.勇敢的`小牧民學會了新的本領,心裏真高興,跳起了歡樂的舞蹈,隨音樂做放鬆動作。

2.做放鬆動作,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