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通用】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

【通用】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通用】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想象出的各種物體創造性地表現人物的五官。

2、初步嘗試運用線條來豐富畫面背景。

3、充分體驗替換想象畫帶來的樂趣。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引導幼兒細緻觀察人物的面部特徵,積累對人物面部繪畫的基本經驗。

(2)幼兒會畫直線和波浪線。

2、材料準備:黑色勾線筆、白紙、磁帶、錄音機、展版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欣賞散文詩《給老師畫象》

(2)理解詩歌的內容。

師:你剛纔聽到了什麼?你們想不想邊聽詩歌邊爲老師畫像呢?想在就請每一組小朋友討論一下選出一位小朋友來爲老師畫像,其餘的小朋友可以在旁邊看着他畫,也可以幫他出出主意。

(3)幼兒畫像:

教師巡迴指導,幼兒邊聽詩歌邊畫像。

二、隱性示範與思考

1、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誰呢?(出示小魔筆)它是一隻支小魔筆,它可能幹了,會畫許多漂亮的畫,今天它給我們畫寫什麼呢?我們趕快睜大眼睛看仔細了!”

2、小魔筆作畫。

3、討論:“你準備畫一個什麼娃娃?”師:“小魔筆真神奇,它能把我們吃的、玩的、用的東西都變成娃娃的'五官,還能用線條畫上好看的背景……我們大家先來說一說,你準備畫個什麼樣的娃娃呢?”

三、幼兒繪畫,老師指導

1、師生共同討論作畫要求:

(1)把娃娃的臉畫在紙的中間,畫得大大的。

(2)五官的位置要放放好。

(3)選一種你喜歡的線條給你的畫添上背景。

2、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啓發幼兒大膽想象,合理安排畫面,鼓勵獨特表現,學習用線條加密背景。

四、作品展示評價

1、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在展版上。

2、討論評價。

“你看到了哪些娃娃?娃娃的臉上都有寫什麼?”“你最喜歡哪些畫,?爲什麼?”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爲,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啓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磁鐵的祕密,感知磁鐵的特性。

2.願意參與探索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3.初步感知磁鐵的磁性與生活的關係。

4.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實驗器材:磁鐵、帶回形針的`紙小魚、水彩筆、螺絲帽、棉籤、螺絲釘、釦子、別針、髮夾、橡皮筋、紙片、回形針、小棒、塑料玩具、硬幣、氣球一人一份。

2、觀察記錄表一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釣魚遊戲。

二、大膽的猜想。

1、認識實驗材料。

2、想想哪些會被磁鐵吸住,哪些不會被吸住?

3、學會把自己心裏想的記錄在記錄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膽嘗試磁鐵吸吸吸。

1、動手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2、與小夥伴交流結果。

四、大膽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五、拓展經驗,瞭解磁鐵在生活中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牙齒的構造,知道壓制不僅可以咬碎食物,幫助消化,還能幫助咬準字音,使我們說話清楚。

2、懂得牙齒的用處很大,要注意保護好牙齒。

活動過程:

一、結合經驗,初步認識牙齒的用處

1、教師:小朋友,我們在幼兒園裏每天都會吃水果和餐點,請你們說說你們在吃蘋果的時候是怎麼樣吃的呢?你們是怎麼樣把蘋果吃下去的呢?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經驗來說一說自己吃蘋果的感覺。

教師小結:我們是用牙齒來幫助咬斷嚼碎蘋果然後再吃下去的。

二、讓幼兒認識牙齒的構造

1、教師:小朋友,我們每個人的嘴巴里面都長了牙齒,我們張開嘴巴,互相看看我們好朋友的牙齒吧!

2、教師提問:我們的牙齒都是什麼顏色的呢?(白色)

3、教師出示掛圖並提問: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副白白的牙齒,讓我們來看一看牙齒是什麼樣的?它什麼地方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並說一說自己所看到的。教師小結:牙齒有上下兩部分,上下兩部分是一樣的,前面的牙齒是扁扁的,旁邊的牙齒是尖尖的,後面的牙齒卻是方方的。

5、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不一樣的牙齒有什麼用呢?教師引導幼兒看畫面討論,知道扁扁的.牙齒可以切斷食物,尖尖的牙齒可以撕拉食物,而方方的牙齒力量最大,可以壓碎食物,它們各有各的作用,共同幫助着我們把食物咬斷嚼碎。

三、討論:牙齒除了可以幫助我們吃食物,它還會有什麼作用:

1、讓幼兒練習發音,如shi(師)、si(四)、zi(字)等,教師着重強調發這些音的時候上下牙齒分開、併攏等情況。

2、教師小結:牙齒除了幫助我們吃東西,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發音,使我們講話清楚。

四、讓幼兒知道如何保護牙齒

1、教師:小朋友,我們的牙齒有很多的用處,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保護好我們的牙齒呢?

2、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護牙齒,結束教學活動。

教師小結:飯後漱口,早晚刷牙,睡覺前不吃糖和其它食物,不吃過硬的東西等,牙齒纔不會發黃,不發黑,不生病。讓我們的牙齒一直都是白白的,天天爲我們服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懂得說話時要面對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問問題時要把話說完整

2、幼兒大膽地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仔細傾聽同伴的回答。

3、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老狼、灰狗、花豬、猴子、水獺、刺蝟的頭套

活動過程:

1、故事講述。

“大家有沒有玩過老狼老狼幾點鐘的遊戲啊?”“嗯,原來這個好玩的遊戲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聽呢?”“那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不過,可不只是聽故事這麼簡單的,我可???有要求的。”“小朋友們可要認真聽,故事講完之後呢,幫老師解決幾個問題。我喜歡認真聽講的小朋友”

“好了,我們的故事要開始了”

講述一遍故事。

2、提問

“故事聽完了,現在老師有一些疑問想請大家幫忙解決一下”

“首先,誰能告訴我故事裏有誰,他們都是開什麼店的?”

(老狼市長、獅子副市長、狐狸助理、灰狗先生——建材生意、花豬太太——小吃店、猴子大哥——水果店、水獺小姐——菜市場、刺蝟小弟——玩具店)

“那老狼先生應該在什麼時間檢查衛生呢?”

(五點)

“爲什麼老狼市場第一次檢查衛生時家家戶戶都關了大門啊?”

(因爲老狼市長一直背對着大家,聽不清楚大家的問題,大家都搞錯了檢查的時間)

“老狼市長後來又是怎麼做的'呢?”“我要請認真坐好的小朋友回答問題”

(老狼市長不再坐在山頂上了,他走下山,走到動物們的店裏,面對面地和大家說話,這次大家都知道了準確的時間)

“你認爲這個老狼市長怎麼樣啊?”

(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和大家好好交流,後來怎麼樣啊,走下山來,走到小動物們的身邊來了,這樣就可以說清楚了,“老狼第一次做得好還是第二次做得好啊”)

3、請小朋友們扮演各個角色

請小朋友們一個個上臺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請問老狼市長說了什麼話?”

(第一次請能回答出來的小朋友扮演)

“灰狗、花豬太太、猴大哥、水獺小姐、刺蝟小弟分別問了什麼問題?老狼市長分別是怎麼回答的?”

(讓大家一起回答幾遍,然後分別請小朋友上來扮演,如果時間充分,則再請一到兩組)

“他們表演得好不好?請給他們鼓掌”

4、結束

活動反思:

1、通過已經瞭解的遊戲來引起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2、故事講述後,通過提問來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故事的內容。

3、通過角色的扮演,來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掌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飲食也是越來越富有營養,但依然有些小孩子不能好好吃飯,孩子健康得不到保證,原因是許多的孩子有一些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如:不吃早飯、大量喝飲料、吃冷飲、不定時大便等。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人體消化器官功能和食品消化的進程。

2、培養幼兒養成講衛生的習慣。3、引導幼兒初步建立了解探索人體奧妙的興趣。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花生

活動過程

一、引發探索愛好:

師:我們天天都要吃東西,那麼吃下往的食品到哪裏往了呢?今天我們跟隨一顆小豆子一起去人體中旅行吧,看看吃下去的食物都經過了哪些地方。(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講讀《小豆子的旅行》故事)發問:小豆子的旅行,先經過哪裏,再經過哪裏,最後經過哪裏?(第二次完全地看課件整體演示)

二、通過課件局部演示,進一步知道豆子(食物)旅行的進程,並初步瞭解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的.作用,進步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1、小豆子旅行的第一站是甚麼地方?食物在我們的口腔裏有甚麼變化?怎樣會的呀?(引導幼兒在吃花生米的過程中,相互觀察感受)

2、牙齒的作用真大,我們應當怎樣來保護牙齒?

3、經過口腔後,食品到哪裏往旅行了,它是通過甚麼到胃裏的?(引導幼兒在喝水的過程中,感覺食管的作用和在人體的位置)

4、食品在胃裏,會發生什麼變化?怎樣會的呀?(豐富詞彙:蠕動)小結:胃就象一個口袋,胃的蠕動是爲了把口袋裏食品磨得更細,更爛,便於人體消化。

5、小朋友想想,假如這個口袋裏裝的食品太多了,會有甚麼後果呢?你之前有無碰到過胃不舒服呀,怎樣會的?生活中我們要留意些甚麼?怎樣來保護胃?

6、剛纔小豆子的旅行經過了口腔、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裏呢?(引導幼兒瞭解小腸的作用)

小結:小腸就像一個加工廠,把食品的營養都吸收了。

7、最後食品要到哪裏往旅行呢?(引導幼兒瞭解大腸的作用)小結:食品廢渣進進大腸,最後排出人體。

三、遊戲環節:

1、將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圖片按照消化系統順序進行排序。

2、評比四個小動物的飲食哪個最健康。

四、拓展:激起幼兒愛科學,長大探索科學的熱情:在我們人體,除食品的旅行,還有很多祕密,只要我們認真學本領,長大一定能探索到更多的人體祕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

2、 培養合作意識,提高控制動作的能力。

3、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 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活動設計背景

在操場上放一堆大鞋子,引起幼兒的.注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鍛鍊孩子的協調合作能力

難點:孩子穿大鞋走路時腳貼地平移,保持平衡。

活動準備

1、提前請家長拿來自己穿過的不同的鞋(乾淨、無跟)

2、用紙盒製作的大鞋若干

3、鞋盒若干

活動過程:

1.我穿大鞋走一走。

(1)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場地,以遊戲的口吻引導幼兒;

今天我們要去“大人國”做客,需要換上“大人國”的鞋子,這裏的人們穿的鞋子都特別大,穿這種鞋子會不會摔跤呢?小朋友先來試一試吧。

(2)鼓勵幼兒嘗試獨自穿着爸爸或媽媽的大鞋走,逐漸適應。

教師示範講解穿大鞋走路的方法:腳貼地平移,保持平衡,一左一右依次移動,步幅不要太大,防止摔倒。

2.玩遊戲“大鞋走走走”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個組,每組幼兒穿着紙製作的大鞋,聽到口令後,每組第一名幼兒穿着大鞋走到規定目標,折返走回並把鞋給第二名幼兒,第二名幼兒繼續

活動中教師可提示幼兒:中途如果鞋脫落,要穿好鞋繼續走,遊戲可進行2—3次。

3.活動結束

(1)教師鼓勵幼兒在場地上,將鞋盒擺成障礙進行跨跳、八字跑、單腳跳、雙腳跳等練習。

(2)師生整理鞋盒,與“大人國”告別活動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1、小朋友在合作意識方面,合作的非常融洽,都非常有團隊合作精神。

2、幼兒在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方面表現的不是很好,還需要多加鍛鍊。

3、幼兒很喜歡遊戲活動,教師多帶幼兒到室外去組織戶外遊戲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1、設計思路

孩子們見過糉子、吃過糉子,但不瞭解糉子。包糉子、吃糉子作爲我國民間節日“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線索的形式出現,更易於爲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樣

包糉子?吃糉子的由來是什麼?端午節還有哪些民俗活動?結合“我是中國人”的大班主題,《糉子裏的故事》將引發二場孩子們關於“糉子”的.大討論以及“端午”熱。

2、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情節,能學說老奶奶的心願。

(2)瞭解一些端午節的習俗,和朋友一起品嚐糉子,分享節日的快樂。

3、活動準備

鎊圖畫書、PPT課件不同形狀、不同餡料的糉子圖片

不同餡料的糉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動過程

(1)導入激趣

一(播放課件。)你吃過糉子嗎?糉子裏有什麼?

一(出示圖片。)你還看到過怎樣的糉子?

一聽說過糉子裏的故事嗎?

(2)講述故事

①完整講述:

一老奶奶爲什麼要包糉子?

一誰吃了糉子?最後誰會講故事?

一糉子裏包着的到底是什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1、貝多芬

世界著名音樂大師,對音樂孜孜追求,在雙耳失聰、疾病纏身的情況下,創造了音樂史上輝煌的篇章。著名作品有:《英雄交響樂》、《命運交響樂》、《歡樂頌》等。

祖父與父親都是宮廷歌手。在大部分時間裏,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沒有對家庭和氣過一點,甚至連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都從未過問。起初,善良的祖父還能使這個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過來,他最大的孫子的音樂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當小貝多芬只有四歲時,祖父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鋼琴鍵盤前,讓他在那裏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裏。他和老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個小酒館裏喝酒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希拖下牀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纔算完。爲了使他看上去象一個神童,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在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天下哪有後天培養出來的神童,儘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就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

有一次,爲了空氣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戶砍掉一塊。他總是同房東們發生糾葛,總是不斷地搬家。每當他處於創作高潮時,他總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潑到自己頭上來使它冷卻,直到水浸透到樓下的房間——我們可以想象那房東和其他房客的情緒會怎樣!有時他搬家搬得是這樣的頻繁,以致他甚至不願操心把鋼琴的腿支上,乾脆就坐在地板上彈奏它。由於他每次租新房時必須簽署一張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時爲四個公寓付房租。這大概就是爲什麼他雖然掙了不少錢,可總是沒有多少積蓄的原因吧! 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 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間茅屋裏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忽然停了,屋子裏有人在交談。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麼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子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連忙說:哥哥,你別難過,我只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貝多芬聽到這裏,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裏點着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彈起盲姑娘剛剛纔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裏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銀紗。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藉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皮鞋匠靜靜地聽着,他好象面對着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處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

1807年,貝多芬正住在維也納李希諾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裏來了一大批客人,他們都是當時拿破崙派駐佔領維也納的法國軍官。公爵想請客人們聽音樂,就派人去請貝多芬,但未向貝多芬說明情況。貝多芬不明就裏,帶着自己新寫完的《熱情奏鳴曲》興致勃勃地趕來。進客廳一看,竟是一幫佔領軍,貝多芬當即就拒絕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惱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對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貝多芬爲李希諾夫斯基的無恥賣國行徑憤怒到極點,他不顧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樂譜忿然離去,並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個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這樣一封信:“公爵!你的地位是憑偶爾出生得來的。而我之所以成爲貝多芬,則全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還有的是,而我貝多芬卻永遠只有一個!”也許實際情形比資料所載的更爲暴烈,但貝多芬的朋友們設法把事情掩蓋過去。魏格勒資料庫中的《魏格勒和布魯林家族的朋友貝多芬》有1837年12月28日裏斯致魏格勒的信,提到:“假如沒有奧普斯多夫伯爵等人在場,恐怕免不了發生毆鬥,貝多芬已經舉起一張椅子準備向裏奇諾夫斯基親王迎頭痛擊,因爲貝多芬躲在房間裏拴上門,親王卻把門撞開。幸虧奧普斯多夫擋在他們兩人之間。”吵架的起因是貝多芬拒絕裏奇諾夫斯基爲他召晚宴的幾個法國軍官演奏。

但貝多芬愛他們;他說過一些話,顯示他心裏對他們的感激,但這種感激並不授權任何人干涉他的自由。 〈失聰〉 當他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的耳朵越來越聾時,他幾乎絕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比聽不見他喜歡聽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聲音更不幸的事情嗎!起初,只有威格勒醫生和斯蒂芬.馮.勃羅伊寧等幾個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棄到各王宮去聽他如此喜愛的歡快的音樂會,他怕人們注意到他的耳聾,以爲一個聽不見聲音的音樂家是寫不出好作品來的。不!他想起他想寫的一切音樂,“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也許對他來說,在耳聾的時候創作音樂並沒有別的音樂家那麼難。在他看來,音樂不僅是用迷人的聲音安排各種主題或音型,它也是表現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種語言。

 2、海倫凱勒

從小雙目失明,又聾又啞,她靠用手觸摸、用嘴嘗味、用鼻嗅聞,來熟悉周圍黑暗沉寂的世界。看起來那侷限之大她簡直無可奈何。你怎麼去教一個聽不見的人?她不會說話,你怎麼知道她需要什麼?她既看不見又聽不見,可是她到底是怎樣知道你在哪兒的?海倫凱勒在精神上不屈服於這種清冷生活。由於連詛咒和抱怨都不可能,她只好用身體的劇烈晃動對父母和周圍的人發脾氣,來說明她心灰意冷的心境。看來她命中註定要在與世隔絕的無聲世界裏絕望地度過一生。

可是,一個卓越非凡的年輕女子闖進了她的生活,此人可以看作生活中的強人,她就是安妮沙利文。 海倫凱勒的父母僱用了她,讓她來排除女兒的孤獨、撫平她的怒氣,因爲這一切已讓他們心灰意冷、垂頭喪氣。安妮沙利文完全意識到自己的困難,也意識到自己的任務幾乎毫無希望可言,可是她仍暗下決心去教這個孩子,讓她同自己無法到達的世界進行交流。這是同明顯不可能的事情進行的一場廝殺,其挫折和失望能讓最堅強的人氣餒、卻步,可是她卻默默忍受下來,而且數月一直如此。 她只是拒絕失敗。 突然有一天,當太多的失望令人灰心喪氣,而希望好象永遠不會降臨時,海倫發出了一聲表示理解的聲音,這一切都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她在做出第一個反應後,就像蓓蕾一樣開放了。

海倫凱勒的潛能被心中的另一個信仰所挖掘而開始開發,她進展緩慢、飽受痛苦,有時停止不前,但她繼續努力,終於成爲世界各國尊敬的作家、演說家和堅毅勇敢的光輝榜樣。

她本可以輕易地成爲被安慰者,去“詛咒上帝然後死去”,可是她卻有不同的選擇,她要戰勝自己的缺陷而不向它讓步屈服。

海倫凱勒的故事帶有十分的傳奇色彩,它振顫着人的心靈,故事中包含着人性中最美好的品格和對生活的渴望、生命力的頑強。使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將不可能變爲可能,什麼是創造奇蹟,什麼是平凡中孕育偉大。

 3、肯德基創始人

桑德斯上校退休後擁有的所有財產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飯店。飯店雖小,但頗具特色,與衆不同。可最受歡迎的、也是客人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他發明烹製的香酥可口的炸雞,僅此就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多年來,他的客人一直對他烹製的炸雞讚賞有加。可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由於高速公路改道別處,飯店的生意突然間也一落千丈,最後只好關門歇業。被逼無奈,桑德斯上校決定向其他飯店出售他製作炸雞的配方,以換取微薄的回報。

在推銷的'過程中,沒有一家飯店願意購買他的配方,並且還不時地嘲笑他。一個人在任何年齡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況到了退休的年齡還被人嘲笑,這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而這恰恰發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並且接連不斷地被人拒絕,可見這些經歷對他的影響有多麼巨大。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在沒有找到買主之前,他開着車走遍了全國,吃住都在車上,就在被別人拒絕了1009次後,纔有人終於同意採納他的想法,購買他的配方。從此後他的連鎖店遍佈全世界;也被載入了商業史冊。這就是肯德基的由來。

4、小提琴家歐爾·布里

在巴黎舉辦的一場大型音樂會上,人們正如癡如醉地傾聽著名的小提琴家歐爾·布里美妙絕倫的演奏。突然,正全神貫注的布里心一顫——它發現小提琴的一根絃斷了。但遲疑沒有超過兩秒,他便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似的,繼續面帶微笑地一曲接一曲地演奏。觀衆們和布里一起沉浸在那些優美的旋律當中,整場音樂會非常成功。

終場時,歐爾·布里興奮地高高舉起小提琴謝幕,那根斷掉的琴絃在半空中很醒目地飄蕩着。全場觀衆驚訝而欽佩地報以更爲熱烈的掌聲,向這位處變不驚、技藝高超的音樂家致以深深的敬意。

面對記者的“何以能夠保持如此鎮定”的提問,歐爾·布里一臉輕鬆道:“其實那也沒什麼,只不過是斷了一根琴絃,我還可以用剩下的琴絃繼續演奏啊。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許多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麗無憾的。”

5、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不過父親和母親都是正直善良的人,媽媽是個堅強的女子,她教育兒子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有一天,媽媽拿出了一隻又大又花的蘋果,說:“家裏的草坪需要修剪了,如果誰能修剪得又快又好,這隻蘋果就屬於誰!”

媽媽手裏的蘋果一定很美味,小艾森豪威爾當然想把它據爲己有,要得到蘋果只有賣力地工作。那天下午,艾森豪威爾用盡了所有的力量來打理草坪,他的工作成績是孩子們當中最出色的!

媽媽把紅蘋果交到艾森豪威爾手裏,她語重心長地對孩子們說:“一個蘋果雖然不值幾個錢,但是要你們用工作來換得,世界上沒有平白無故得來的東西,所以,你們雖然生在貧困的家庭,只要積極努力地生活,還是一樣能爭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6、鄧亞萍

衆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爲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爲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爲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7、霍金

他因患“漸凍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禁錮在一張輪椅上達4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爲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爲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儘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廣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爲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

 8、貝克漢姆

從“賭局”中領悟父親的良苦用心。有誰統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出現在球場,無數的尖叫聲立刻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始踢球,儘管那時還是“玩”球多於“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的熱愛。

上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約定了一個常規“賭局”:如果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總是贏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後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9、莫扎特

一個天資聰慧的神童。莫扎特被公認爲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爲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着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幹什麼,莫扎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一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扎特!

10、牛頓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淨。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