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閱讀理解故事,感受故事中大恐龍與小白兔的友情。

2、嘗試根據老師的提示獨立閱讀並看懂故事。

3、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小圖書、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受:

師:你們知道恐龍嗎?它是怎麼樣的?你在哪裏看到過?幼兒自由表達已有經驗,介紹自己手機的資料。

師:恐龍到底有多高多大呢?你能用什麼辦法測量出它的大小嗎?幼兒發揮想象開動腦筋。

師:那麼在你心裏恐龍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可怕的、恐怖的……

二、體驗理解:

師:可是這個故事裏就有一隻好心腸的大恐龍,它有一個好朋友是好心腸的小白兔,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聽老師來講一講這個故事的開頭。(開頭說到“要陪小白兔進城”)

師:大恐龍和小白兔之間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小白兔每天送給大恐龍一籃蘿蔔,大恐龍很感激它。可是有一天在城裏別人欺負小白兔,大恐龍決定要陪小白兔一起進城。

師:可是你們也知道呀,大恐龍個子那麼大,坐不進小白兔的汽車呀。這可怎麼辦呢?你們趕快來想想辦法。幼兒發揮想象回答。

師:你們的`辦法都不錯,大恐龍覺得自己個子大力氣也大,所以就背起小汽車,小白兔坐在小汽車裏,大恐龍進城啦。

師:喔唷,這下可不得了了,大恐龍從來沒有到城裏去過,肯定發生了一些不尋常的事情,請你們自己看下去。閱讀小圖書第5頁—第13頁。

師:大恐龍進城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幼兒自由說說閱讀中看到的內容。

三、展示交流:

1、師:你們說得真好,大恐龍好心辦了壞事,所以我們小朋友雖然要學大恐龍和小白兔一樣,幫助自己的朋友,但是也要量力而行,要用正確的方法才能把事情做好,千萬不要好心辦壞事了。

2、我們一起一邊翻書一邊閱讀這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看封面《大恐龍進城》。老師帶讀,幼兒閱讀。

3、關注個別幼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從圖畫書中尋找故事線索,感受鴨子挑戰自我、堅持到底的精神。

2.關注畫面細節,嘗試用連貫、清晰的語言進行表述。

準備:

1.圖畫書《鴨子騎車記》人手一本。

2.圖畫書局部畫面及其相應小圖片:(1)鴨子騎車時遇到的朋友;(2)鴨子騎車的各種動作。

過程:

一、師幼共同觀看圖畫書封面,產生閱讀興趣

1.觀察圖畫書封面上的主要角色形象。

師:封面上有誰?它會有什麼奇思妙想?

2.瞭解故事名稱。

3.討論:鴨子可能學會騎車嗎?

二、幼兒自主閱讀圖畫書,瞭解故事大意,尋找答案

1.帶着問題邊逐頁翻閱圖畫書邊思考:鴨子究竟有沒有學會騎車?

2.交流從書中找到的答案。

三、師幼共讀,關注畫面細節,梳理故事線索

1.線索一:動物朋友們對鴨子騎車的不同態度(出示局部畫面一)。

師:鴨子騎車時遇到了哪些動物朋友?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按圖畫書中動物出現的順序逐一出示小圖片。)

師:這些動物朋友贊成鴨子騎車嗎?(引導幼兒從該頁畫面和文字表述中發現並說說不同動物朋友的態度,然後師幼一起將以上圖片按贊成與否進行歸類。)

2.線索二:鴨子怎樣學會騎車(出示局部畫面二)。

師:鴨子原來會不會騎車?(引導幼兒從圖畫書上找出鴨子最初不會騎車時的動作。)

師:鴨子是怎麼學會騎車的?(引導幼兒從圖畫書上找出鴨子騎車動作的變化,然後按動作變化的順序排列小圖片,師幼共同發現鴨子騎車從搖搖晃晃到穩穩當當再到瀟灑自如的過程。)

1.線索三:動物朋友們的巨大改變。

師:最初鴨子的朋友們都不學騎車,後來呢?(引導幼兒再次翻閱圖畫書,從最後一頁中找到答案。)

師:動物朋友們一開始不是有好幾個都不贊同鴨子騎自行車的.嗎?現在怎麼也都騎上自行車了呢?

師:動物朋友們從什麼時候開始想學騎車的?(引導幼兒連貫地翻閱最後幾頁,理解動物朋友躍躍欲試,學習騎車的有趣情景。)

四、拓展想象空間

師:鴨子學會騎車以後有沒有新的想法?(引導幼兒從封四中發現鴨子看到拖拉機又產生新的想法的情節。)

師:小朋友,你們現在在想些什麼呢?有沒有和鴨子一樣也有了奇妙的想法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三腳架”在人們的生活中運用得比較廣泛,但是孩子們可能關注得比較少,有時候就算見到了也不一定會注意它、探究它。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孩子們在玩彩棒的時候無意中把很多根彩棒直立着靠在一起竟沒有倒下,孩子們對此很驚奇,於是產生了設計這樣一個活動的想法,試圖通過活動引導幼兒進一步關注身邊的科學現象。大班的孩子都已經有了一定的操作、記錄以及合作的能力,當然這些能力都需要在各種活動中不斷加以鞏固和提高的。而對於科學活動來說,培養孩子正確的科學態度、方法和技能無疑也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我有意識地在活動中設計了合作操作與記錄的要求,讓幼兒在學習同伴互助、有效利用同伴資源的同時學會交流與分享,從而獲得共同發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木棒架起彩泥的方法,發現“三腳架”具有穩定性。

2.引導幼兒記錄操作過程和結果,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3.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慾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通過操作和記錄,發現、總結“最少用三根棒就能穩穩地支撐起物體”的科學規律。

活動準備

1.學具:遊戲棒、彩泥、記錄紙、筆、玻璃球、墊片等兩人一份。

2.教具:大記錄紙一張、話筒架一個、課件一份。

(活動初,“用什麼材料作固定”很讓我費了一番工夫,經過多次嘗試後,我從電線、橡皮筋、彩泥中選擇了彩泥,因爲它是最便於幼兒操作,也是幼兒最熟悉的一種物品。而活動最後一個環節中所使用的小墊片,則是機緣巧合,在幼兒區域活動操作時偶然發現的,在實踐中又非常實用。)

活動過程

一、讓彩棒站起來

1.出示彩棒:“這是什麼?我們平時是怎麼玩的?”“誰能讓這根彩棒站起來?”(幼兒自由嘗試)

2.提問:“你是用什麼辦法讓彩棒站起來的?”

(這是一個沒有什麼懸念的環節,幾乎所有的孩子看到桌上的彩泥後,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使用彩泥,並且都獲得了成功。設計這個環節,主要是爲了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把彩泥頂起來”。)

二、把彩泥頂起來

1.嘗試一根彩棒。

(1)師:“彩泥也想到上面去看看,試試這根彩棒能不能把彩泥頂起來。”(幼兒嘗試)

(2)示範記錄方法。

“你們用一根彩棒能把彩泥頂起來嗎?”(幼:不能)

教師示範在第二列第二行記錄方法(根據幼兒的喜好用數字或圖畫的形式記錄)、第三列第二行記錄結果(根據幼兒的習慣)。

(這裏,教師用幫助幼兒記錄操作結果的方法進行記錄講解,記錄用的又是幼兒喜歡的形式――用“√”“×”符號,或用笑臉、哭臉,或用五角星、三角形等等,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更易讓幼兒接受。因此,示範變得很自然順暢,淡化了“教”的痕跡。)

2.嘗試多根彩棒。

提出問題:“那兩根彩棒(邊說邊記在第二列第三行)能不能呢?(手指第三列第三行)再多一點呢?”

(1)交代操作要求。

“請你們兩個好朋友一起來試試,好嗎?”

“試一次,記一次,把成功的不成功的結果都記下來,看看用幾根棒能把彩泥頂起來。”

(操作要求必須簡潔明瞭:“兩個好朋友一起來試試”――合作;“試一次,記一次”――方法,使幼兒不至於漏記;“成功的不成功的結果都記下來”――便於發現和總結。兩句話,就能把所有的要求都交代清楚了。)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統計操作結果。

“你們用幾根棒把彩泥頂起來了?”(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發現棒必須撐開才能站起來)

“最少要用幾根棒?”

(在活動中我發現,總有幼兒會把棒都並在一起以至於實驗失敗的,他們也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及與同伴的對比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操作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這爲下面的總結打下了基礎。)

3.小結:小朋友們真棒!都把彩泥頂起來了。而且我們還發現了只用三根棒就能又方便又穩固地把彩泥頂起來。人們根據這個發現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你們覺得這樣的架子可以叫什麼名字。(引導幼兒爲這樣的架子起名字)(孩子的想象都很豐富,他們爲架子取了很多名字,而且都很貼切,能與它的特徵相吻合,其中就不乏叫它“三腳架”或“三角架”的,這使得“三腳架”這個名字的出現也很自然。)

三、介紹各種“三腳架”

1?出示話筒架:“三腳架在我們的生活中可有用了,看,這個話筒架就是一個三腳架,有了它,話筒就可以穩穩地架在上面,不再用手拿着了。”

2.提問:“你還在哪裏見過三腳架?有什麼用?”

3.用課件演示各種三腳架。

4.請幼兒回家再找找還有哪些有用的三腳架。

(實物――話筒的出現,喚醒了孩子們大腦中積存的無意記憶,“晾衣架”“攝像機架”“帳篷”等等,都被一一列舉出來,可見,孩子對三腳架的運用已經有了真正的認識。課件演示的則是一些不常見的`物品,如求援架、鑽井架等,爲的是拓寬幼兒的視野,幫助幼兒瞭解其更多的用途。)

四、用三腳架把玻璃球架起來

1.“現在誰能用三根彩棒、一個墊片把這個玻璃球架起來?”“你們一起來試試吧!”

2.請成功的幼兒交流方法。

3.再次嘗試,感受成功的樂趣。

(這個環節是幼兒已有經驗的遷移和提升,是從實驗到運用的轉換。由於有了前面的經驗,雖然材料發生了變化,但是孩子們還是很快就在實踐中取得了成功,心理上獲得了很大的滿足。)

活動評析

《綱要》指出:幼兒園“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本活動就充分體現了教師對這一要求的理解。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操作貫穿始終,記錄操作結果的記錄表在幼兒的總結活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師在活動中無論是對記錄方法的提示還是對操作結果的總結,都充分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爲孩子創造了更多的思考探究的空間,讓孩子做活動的主人,從而真正成爲了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領者。幼兒在合作操做過程中,既理解、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點,又體驗了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從而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也更濃了。

附:記錄表

數量

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空氣,使幼兒知道空氣無處不在,知道空氣的重要性。

2、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3、初步滲透環保意識。

4、對空氣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於探索。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重點難點

用多種方法收集空氣,感知空氣的存在。

活動準備

瓶子、一盆水、塑料袋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看不見、摸不着、沒有顏色、沒味道,說他寶貴到處有,動物植物離不了。

2空氣無色無味,人類和動物植物生存都離不開它,你知道什麼地方有空氣嗎?

二收集空氣

1給幼兒提供工具,讓他們收集空氣,教師適時引導,如有困難教師可操作,然後幼兒再收集。

2說一說,你在哪收集的空氣(成果展覽)

三探索體驗,感知空氣的存在

1提問:怎麼才能證明袋子或瓶子裏有空氣呢?

2大膽探索仔細觀察

(1)袋子漏一小孔,用力擠壓。空氣流動形成風。

(2)把瓶子放入水中冒出氣泡來。

四拓展延伸

1空氣是無色無味的,人人都離不開他。你覺得什麼地方的空氣不乾淨,有氣味。

2爲了每個人都有新鮮的空氣呼吸,我們該怎麼做呢?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選取了空氣進行探索。活動中給幼兒投設足夠的材料和時間,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樂於參與。在這次活動中,幼兒不僅在做中學,在玩中體驗,也解開了身邊的'祕密。活動中每個人都互動起來,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幼兒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本節課的不足是對幼兒不夠放手,時間的安排不夠充足這是在活動前沒有考慮周全的地方今後應該避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合作共編故事並能用自己的經驗參與學習。

2、能積極對應圖意,感受好詞的寓意

3、有安靜傾聽的良好習慣。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蠟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交代編故事的要求

1、教師:今天大家一起來編故事,要合作着說,用上好聽的詞。老師先來說兩句,你們找找哪句好聽,好聽的詞在哪裏?(一個小朋友、一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

2、幼兒比較,找出好聽的詞。

二、嘗試說好聽的詞和句。

1、教師在白紙上隨意塗上一片綠色,幼兒想象描述。

2、添畫上花,請幼兒用一句話來概括。

3、幼兒將兩句話結合起來描述。

三、擴展畫面內容。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草地上可能發生的事情,教師隨幼兒想象添畫,並請幼兒用完整的句子加以描述,提醒幼兒在句子中用上好聽的詞。

教師:草地上來了誰?這是怎樣的xxx?xxx可能到草地上來幹什麼?你還想請誰來?

2、完整講述畫面內容。

四、繼續隨幼兒想象添畫,豐富畫面。

1、教師:xxx、xxx可能在一起幹什麼?

2、根據幼兒的話語繼續添畫。

3、結合新添畫的內容引導幼兒用完整話語進行講述。

五、師幼共同講述故事,幼兒認領自己說過的詞彙與句子。

(講述的故事是幼兒話語的組合)

六、繼續隨幼兒的想象添畫。

擴展畫面內容。

七、根據添畫的順序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幼兒認領自己說過的詞彙。

八、爲故事取名。

活動延伸:

1、師幼利用舊圖書、各類包裝盒等收集製作人物、動物及其他各類小圖片。

2、在語言區中利用小圖片、紙、筆等材料開展擺擺講講、畫畫講講等活動。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是師幼共同編故事,形式是邊畫邊說故事,畫、想、說結合。

活動中我僅用到了一張白紙、一盒蠟筆,根據幼兒的回答生成的畫面也很簡單,但孩子們說的願望非常強烈,這充分詮釋了一句話:豐富鮮豔的畫面能帶給幼兒一定的視覺刺激,但動態的畫面纔是吸引幼兒的根本。由於活動中故事的內容都是隨着孩子的回答即時生成的,即活動的內容、方法、環節均當場生成,所以之前在教材上我並沒作多大準備,也無法準備。但之前的無準備並沒帶來活動中的茫然與散亂,因爲我備的是孩子,心中有孩子,及時接住孩子的球,適時適度的引導是本次活動成功的關鍵。

2、這是一次看圖講述活動,但與傳統的看圖講述活動不同。傳統中圖是預設的,本次活動中圖是預先沒有的,是由孩子的回答生髮的,所以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原因爲:(1) 有懸念。每個孩子都不知道圖上接着有什麼出現,一切依賴於自己的想象。

(2)有表現的機會。因爲是編故事,每個孩子有許多說的機會。我也儘可能地關注到每個孩子。

(3)有成功感。孩子自己所思所想得到大家的認可,而且最後整理成的故事是幼兒說過的話語組合,這讓孩子們很高興很自豪。

3、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

(1)思維活躍。幼兒都能自始至終非常專注投入地參加活動,能圍繞一個個問題積極思索、大膽回答。幼兒的回答重複雷同的不多。

(2)表達大方。每個在集體面前亮相的孩子神情態度都很大方自如,哪怕自己的答案引來同伴的圍攻。今天幼兒發言面很廣,在老師的鼓勵要求下,大多數幼兒都回答了一次以上問題。

(3)理解能力強。首先是對規則的理解較好,知道要在句中用上好聽的`詞,知道不能重複同伴的話。其次是對問題的理解,解答問題都在點子上,精彩的句和詞很多。如:又嫩又綠的草地、高大的樹、頑皮的小狗、活潑可愛的小男孩、五顏六色的花朵……

(4)活動中有些孩子興趣很濃,思維活躍,交流自己的想法時有些亢奮,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冷靜思考和回答的良好習慣。

4、活動的時間偏長,中途進行到半個小時時我想結束活動,看到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還是很高,我又引導了下去,圍繞“風箏飄哪去了”讓孩子思考,發散性的問題之後又讓孩子尋求多樣的“取風箏”的方法。這其實也是一次嘗試,嘗試中發現在長時的活動中孩子也能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關鍵是活動的內容、形式是吸引孩子的根本。

針對活動過長的問題分析原因與對策如下:

(1)我今天的話語還不夠簡潔;

(2)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機會很多,雖然顧及了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表達,但影響了教學時間。如果適當增加生生互動的機會,情況可能會改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產生勇敢面對困難,積極戰勝困難的良好心理品質。

2.在遊戲中感受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重難點:

產生勇敢面對困難,積極戰勝困難的良好心理品質。

能與同伴相互合作,堅持到底戰勝困難。

活動準備:

音樂《蝸牛與黃鸝鳥》、故事《小蝸牛爬山》、墊子20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產生對活動的興趣。

師幼伴隨着音樂《蝸牛和黃鸝鳥》進入教室。

師:剛纔我們學的是誰的動作啊?(小蝸牛)我們一起來聽聽關於小蝸牛的故事吧!

二、講述故事,產生勇敢面對困難,積極戰勝困難的良好心理品質。

⒈講述故事開頭到“一陣大風又把小蝸牛吹得摔了個大跟頭,這時候它又累又疼。”

提問:你覺得這時小蝸牛心裏是怎麼想的?它會怎麼做?

⒉繼續講述至“大雨把小蝸牛衝到了一個山洞裏,山洞裏都是爛泥,很難爬”。

提問:你覺得小蝸牛還會繼續往上爬嗎?

⒊繼續講述至結尾

提問:小蝸牛爬到山頂了嗎?它看到了什麼?它的心情怎麼樣?

⒋結合生活經驗,討論如何面對困難

提問:小蝸牛在爬山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困難?它是怎麼做的?那你們遇到過什麼困難?是怎麼解決的?

三、遊戲《小蝸牛爬山》,體驗通過堅持戰勝困難的過程和成功後的喜悅。

師: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勇敢的小蝸牛,玩一玩爬山的遊戲。

⒈爬山坡

(1)師:我們的第一個挑戰就是爬山坡,做山坡的孩子坐在墊子上,腿伸直,兩手儘量往後撐。小蝸牛在爬的時候,手先過,然後腳從她的腿上跨過去,注意不能壓到小山坡(師示範)。

(2)分男孩女孩進行遊戲,遊戲中鼓勵幼兒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3)師:剛剛你們在遊戲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你是怎麼想的?你是怎麼做的?

⒉鑽山洞

(1)師:小蝸牛爬上了山坡要鑽山洞啦。做山洞的孩子要腿伸直,把身體彎成山洞的形狀(師示範),其他孩子做小蝸牛鑽山洞。

(2)分男孩女孩進行遊戲,遊戲中鼓勵幼兒堅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師:累不累?雖然很累但是你們還是堅持了下來,你們真的是堅強勇敢的孩子。我們在自己能夠做到的情況下要堅持到底,如果實在做不到可以休息一下繼續努力!

⒊幼兒自由選擇內容挑戰自我

(1)師:你們覺得做山洞、做山坡和做小蝸牛,哪一個最累?那接下來你們選擇一個自己覺得最有挑戰的內容去嘗試一下!

(2)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遊戲。

(3)師小結:今天你們每個人表現地都很棒,像小蝸牛一樣面對困難不服輸不放棄,堅持努力,成功地挑戰了自己,大聲地對自己說“我真棒”。小朋友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像今天一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4)結束活動,放鬆身體。

師幼伴隨着音樂《蝸牛和黃鸝鳥》做放鬆動作離場。

附故事:

小蝸牛住在一座小山下,春天到了,小蝸牛看到一羣羣蜜蜂、蝴蝶都往山的那邊飛去,心裏很好奇。蝸牛問蜜蜂:“你們幹嗎都往那邊飛?”蜜蜂匆忙說:“山那邊是一個蘋果園,美麗的蘋果花兒正在開放,你聞,多香啊!” 小蝸牛伸長了脖子使勁地聞,什麼也沒聞到,因爲對他來說山實在太高了。

於是小蝸牛決定往山上爬,他要爬到山頂上,看看美麗的花朵,聞聞花的清香。可是小蝸牛爬的太慢了,一天只能爬一點點。黃鸝鳥說:“算了,山太高了,等你爬上去,蘋果花早謝了。”

小蝸牛爬的很慢,但他每天都堅持,他爬到一半的.時候,一陣大風又把小蝸牛吹得摔了個大跟頭,這時候它又累又疼,但它沒有放棄,繼續堅持努力向上爬。當小蝸牛快要爬到山頂的時候,下起了大雨。大雨把小蝸牛衝到了一個山洞裏,山洞裏都是爛泥,很難爬。可是,他毫不灰心,等大雨一過,繼續向山頂爬去。

爬呀爬呀,小蝸牛終於爬到了山頂上,他趕緊往山的那邊看------他沒有看到潔白的蘋果花,卻看到了樹上結滿了紅紅的大蘋果。原來,小蝸牛從春天一直爬到了秋天。它高興極了,因爲果園的秋天和春天一樣美麗。

活動反思: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所下的定義是“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個體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的完滿狀態。”由此可知,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特別是現在,人們生活相對富足,讓孩子身體健康已不是一件太難的事,然而倒是兒童的心理健康正日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現在的孩子是在蜜罐里長大的一代,他們在遇到困難時,不知道如何去解決,經常會採取退縮、半途而廢的方式來逃避困難。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爲:

⒈產生勇敢面對困難,積極戰勝困難的良好心理品質。

⒉在遊戲中感受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用故事引入,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主人公蝸牛在遇到困難時的態度,引導幼兒向蝸牛學習,不怕困難、勇於克服困難。接下來的遊戲實踐活動,實現了從榜樣——蝸牛戰勝困難,到小朋友面對困難、積極戰勝困難這樣一個轉變,從而達成了活動目標。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參與性強,從討論故事中的角色遇到困難、戰勝困難到談談自己遇到困難時的表現,再到最後將重點落在遊戲實踐活動中:通過不斷戰勝更高難度的挑戰的親身實踐,孩子們獲得了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體驗。

同時,我也發現了活動中的不足之處。如遊戲實踐環節,應體現遊戲難度的遞進性,將爬山坡放在鑽山洞的前面,因爲鑽山洞對於幼兒的動作要求更高,對幼兒耐力的挑戰也更大。最後的結束環節,我通過讓幼兒大聲表揚自己“我真棒!”的方式,加強了幼兒戰勝困難的自信心。還可以增加一個總結性的談話環節,使幼兒知道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要積極動腦、勇於探索,就能戰勝困難的道理。

小百科:蝸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