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彙編九篇

【精品】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彙編九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玩玩中,嘗試按要求(大小、顏色和形狀)幫助小兔找蘿蔔。

2、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認識各種顏色形狀和大小

各種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的蘿蔔

【活動重點】嘗試按一維特徵找蘿蔔

【活動難點】嘗試按二維特徵找蘿蔔

【活動過程】

一、參觀小兔的蘿蔔園——瞭解蘿蔔的不同特徵

(在參觀小兔蘿蔔園的情境中,引導幼兒發現蘿蔔的顏色、大小和形狀都是不一樣的。)

1、看看誰來了?

2、小兔在蘿蔔園裏種的蘿蔔都豐收了,它去拔了好多蘿蔔。

3、你們發現這些蘿蔔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小結:原來這些蘿蔔的大小、顏色、形狀都不一樣。

二、運蘿蔔——嘗試按一種特徵運蘿蔔

(在運蘿蔔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嘗試按顏色和大小一種特徵幫助小兔找相應的蘿蔔。)

1、小兔子種了這麼多蘿蔔,要請你們一起幫它來運蘿蔔,你們要按照小兔子的要求運蘿蔔。

2、小兔子要請你們運一個大蘿蔔和一個小蘿蔔。

3、小兔子還要請你們運兩個顏色不一樣的蘿蔔。

4、說說你幫小兔子運了什麼顏色的蘿蔔?

小結:你們都幫小兔子運了大小和顏色都不一樣的蘿蔔,謝謝你們。

三、送蘿蔔——按二種特徵送蘿蔔

(在送蘿蔔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嘗試按顏色和形狀二種特徵找蘿蔔,發展幼兒二維思考能力。)

1、我們幫小兔子運了這麼多蘿蔔,現在小兔子要把蘿蔔送給其他小兔子。我們幫她一起送吧。

2、請你們送兩個顏色和形狀都不一樣的蘿蔔給其他小兔子。

小結:你們不但送給了其他小兔子不一樣顏色的蘿蔔,而且這些蘿蔔的形狀也是不同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一、目標

1、感知6以內的基數和序數。

2、通過編小書的活動,發展幼兒思維的聯想力,創造力,觀察力。

二、準備

教師製作圖片4張,各種圖形若干,膠水,白書人手一本,筆,數字卡片

三、過程

(一)引題

談話:

——孩子們好,你們都進來了嗎?我們和各位老師打個招呼。找個位置坐下來。

——我們剛認識,是新朋友,我們來互相介紹一下。我是從三幼凱祥園區來的陳老師,今天由我一個人和大家學習,和我一道來的還有幾位老師,請他們站起來和我們認識一下。和我一道來的有幾位老師?

——現在請小朋友也做個介紹,從右邊開始數第3位孩子你叫什麼名字?從右邊開始數第4位孩子你來介紹一下。從右邊開始數第五位孩子是誰?從左邊開始數第2位是誰?……

還有很多小朋友一會兒我們再來認識。

(二)感知序數與基數

1、出示圖片

——小朋友們,陳老師爲大家帶來了一些圖片,數一數有幾張?

——你最喜歡哪張圖片?集體回答你看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圖片上有幾個什麼形狀,可以用數字幾表示?你認爲他像什麼?)

——你還喜歡哪張圖片?上面有什麼?像什麼?

——這張圖片上有幾個什麼形狀?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像什麼?

——請個小朋友上來介紹一下這張圖片。

2、編制空白的圖片

——這裏有兩張圖片怎麼什麼圖形也沒有呢?你想在上面貼幾個什麼形狀?(教師貼)他像什麼?

——這張圖片你想貼幾個什麼形狀?圖形數量不能超過六個,請一幼兒操作。

3、訂書

剛剛有很多小朋友都發現了這個小數字,大數字與小數字一樣嗎?大數字表是什麼意思?(大數字表示圖形的數量)小數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哦,我知道了,我在看書的時候,都會發現很多書本每一頁的右下角都有個數字,我們可不可以把它訂成一本書呢?

——按照什麼順序來訂呢?那一張放在最前面好?

小結:現在我們明白了,這個1表示一個圓形,右下角的1表示第一頁,原來

第幾和幾個是有區別的,第幾表示位置,幾個表示數量。

——給書裝上封面封底

——給書取個名字

(三)動手製作

1、幼兒操作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用各種圖形編一本屬於自己的.書?我早就猜到了,所以我爲你們準備好了好了編書的材料。不過在編書之前要聽好我的要求。第一要按照從第1頁到第六頁的順序來給書一頁一頁地編。第二每頁上的圖形數量不能超過六個。第三編好之後馬上做到位置上,如果還有時間和旁邊的朋友說一說你的第一頁貼了幾個圖形,它像什麼。當聽到我的鈴鐺信號馬上回到位置上。聽明白了嗎?

2、請個小朋友爲我們介紹一下他的書。說清楚你用幾個圖形編了什麼。

結束:我們的小朋友編的書也相當的精彩,我們回教室互相介紹介紹,還要給書取個名字,回家們的爸爸媽媽幫忙寫上。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蔬果的外部特徵。

2、發現事物排列的規律,按一定的規律排序。

3、愉快參與活動,體驗排序活動中的妙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難點:

按ABAB、ABBABB的規律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PPT水果排列圖、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水果排列圖,請幼兒找出排列規律。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水果朋友,他們分別是誰,請小朋友們看看。這裏有那麼多的水果亂七八糟的,它們要排排隊,我們看看它們是怎麼排的?

1、教師出示圖一(ABAB排列),說說這些水果是怎樣排列的?

引導孩子觀察第一個是什麼,第二個是什麼,第三個是什麼,接下來又是怎麼排的?讓孩子自己發現這些水果ABAB的排列規律。

2、出示圖二(ABBABB排列),說說這些水果是怎樣排列的?

引導孩子觀察第一個是什麼,第二個是什麼,第三個是什麼,接下來又是怎麼排的?讓孩子自己發現這些水果ABBABB的排列規律。

小結:原來它們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來排隊的,第一張圖片是ABAB的規律,第二張圖片是ABBABB的規律。

二、幼兒根據蔬菜的特徵,進一步感知排列規律。(用ABAB、ABBABB的排列規律)

師:看完水果朋友排的隊伍,我們再來給蔬菜朋友排排隊伍吧。(簡單的介紹蔬菜名稱,出示PPT表格)

1、根據蔬菜的顏色形狀進行排隊:1個紅的(番茄),1個紫色的(茄子)

2、根據蔬菜的顏色形狀進行排隊:1個綠的(青菜),2橙色的(胡蘿蔔)

三、請幼兒嘗試按照ABAB或ABBABB規律排序、操作。

1、出示表格:我爲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表格,我們在表格裏給蔬菜朋友排排隊。

教師將幼兒操作的水果蔬菜操作紙分發給幼兒,幼兒按ABAB或ABBABB的.規律排列。

2、講解操作要求

我爲你們都準備了一籃子蔬菜,請你們選出正確的蔬菜朋友,剪下來粘貼在表格中,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四、將幼兒做的操作進行分析與驗證。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東西可以排隊的,而且排隊的方法也有很多,這些方法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排序,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些蔬菜水果進行排序,看看還可以根據其他的規律來進行排序。我們回去再試試看吧!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主要讓幼兒按一定的規律給蔬果排隊,並能進一步感知蔬果的外部特徵。活動的重點是感知規律,增強觀察力,難點是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通過排序可以促進幼兒分析、比較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沒有了可以用“0”來表示,引起幼兒對生活中出現的“0”的興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活動準備:

1、10只籃子,依次放入數量爲9,8,7,6,5,4,3,2,1的實物玩具,第10只籃子內不放玩具。

2、多媒體課件(有關“0”的'課件,尺、溫度計、門牌號、車牌、比分牌、球衣編號)。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數字“0”

1、依次出示籃子裏的玩具。

提問:籃子裏有什麼?用數字幾表示?(複習數字1-9)

2、第10只籃子內沒有放玩具,知道沒有用數字“0”來表示。

3、感知“0”的形狀。

4、讓幼兒說說還有什麼沒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討論

1、教師:你在什麼地方見到過“0”。

2、幼兒自由講。

老師放多媒體幻燈片,幫助幼兒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東西沒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沒有。

(2)溼度計上的“0”表示溼度0度,越往上溫度越高,越往下的溫度越低。

(3)車牌、門牌、電話號碼、年曆、球衣上的“0”表示一個數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5)球賽時比分牌上的“0”表示沒有進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進了一個球。

3、總結。

“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義。

三、觀看錶演

1、複習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

3、啓發幼兒說出“0”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比其它數字大。

四、遊戲“找朋友”

1、要求兩個數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誰大誰小,大數字娃娃站着,小的數字娃娃蹲下。

2、要求兩個幼兒能聽音樂找朋友,並能根據老師出示的數字用相應的身體表現出來。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1-5數序的序列感,理解1-5數的實際意義。

2.能嘗試與同伴商量,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景佈置

2.貨架(圖片)各種貨物(水果、文具、玩具、鞋、帽……)數量分別爲1-5數字卡片

3.各色串鏈(分別貼有數字1-5)

4.店牌、門牌

活動過程:

一、佈置貨架(探索、體驗有序擺放的序列感)

1.我們的森林小區要開商店,我們可以開什麼店呢?

2.[出示各種貨物及貨架]請幼兒兩兩結伴,把貨物放入貨架。放好貨物後清點貨物、貼上卡片。

3.幼兒嘗試擺放貨物。

幼兒可能出現的`情況:

1)隨意放(引導幼兒體驗這樣放很亂,買東西不方便)

2)先將貨物分類,把相同的擺放在同一格里。

4.(以獅子經理的口氣)提示:要把最少的貨物放在最高一層;怎樣讓貨物看上去整齊?(引導幼兒按序擺放)

5.觀察:引導幼兒感受到擺放整齊的貨物看上去象樓梯一樣,下面一層總比上面一層多1個(件、只……),上面一層總比下面一層少1個(件、只……)

二、編門牌號碼(運用數序經驗)

1.森林小區的商店佈置好了,可是森林裏有這麼多家商店,郵遞員送信、送報紙可不方便了,他送信都是按照門牌號碼來送的,可現在怎麼送呀?(啓發幼兒爲商店編門牌號碼)

2.隨意編------發現號碼有重複或漏掉。

3.這裏有8家店該怎麼編呢?(引導幼兒運用數序知識編號後,嘗試用接着數的辦法爲剩下的店編。)

三、佈置商店(鞏固)

1.獅子經理送來了禮物,不過我們還要動手來做一做。

2.請幼兒穿彩鏈。(引導幼兒注意彩鏈上的數字)

幼兒可能出現:

1)將同色彩鏈按數序穿。

2)將彩色彩鏈按數序穿。

3)按間隔色、按數序穿。

4)選擇半成品:缺少一個補上去。

3.把穿好的彩鏈佈置在商店門口。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1、能正確迅速地點數10 以內的點子和認讀10 以內阿拉伯數字。

2、能將點子和數字進行配對。

教學重點:1、能正確將點子與數字進行配對。

教學形式:小組活動形式

教學過程:

1、教師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告訴小朋友一個好消息,小蜜蜂門明天要過生日,他們想邀請小朋友們去參加生日晚會,你們想不想去?(幼兒回答)

師:那我們送小蜜蜂什麼生日禮物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對幼兒的回答給予肯定。

師:我們大家一起去採花,明天送給小蜜蜂,好不好?(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們看,花園裏開了這麼多花(教師把花灑在桌面上),你們觀察一下五顏六色的花有什麼不一樣?(幼兒自由說)。今天老師爲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漂亮的小籃子,大家仔細看一看,小籃子有什麼不一樣?你發現了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及時給予肯定。

師:下面小朋友們就去給小蜜蜂採花好不好?(幼兒回答)

師:在採花時小朋友們要讓花上的.數字(點子)與花籃上的點子(數字)一樣,聽音樂開始採花,音樂停了採花結束。

2、幼兒開始遊戲(採花)

3、採花結束後,教師要找幼兒說一說:“你們採了幾朵花?採花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只要能說出點子和數字一樣或數字和點子一樣就可以了?

4、遊戲:小矮人找朋友

1)

導語:小朋友們喜歡聽小矮人的故事嗎?(幼兒回答),小矮人今年天要和點子娃娃做遊戲,可是小矮人找不到哪個點子娃娃是自己的朋友,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你們願不願意幫助他們?(幼兒回答)。今天老師就把小矮人和點子娃娃都請到了我們幼兒園裏,你們想不想見到他們呀?(教師把卡片分放在幼兒面前)小朋友們觀察一下小矮人和點子娃娃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幼兒自由回答)。好現在咱們就來幫助小矮人找朋友。

2)幼兒幫助小矮人找朋友,找完後,找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幼兒自由回答)數一數你找了幾對朋友。(幼兒回答)

3)小朋友們看一看(出示掛圖)這又來了幾位小矮人。冬天來了,它們到外面去烤火、做遊戲,它們也想找幾個朋友和它們一起玩耍,咱們幫助他們找到它的朋友好不好?(找個別幼兒到前邊來幫助小矮人找朋友)。指着圖問幼兒:“說說爲什麼他們兩個是朋友?你是怎麼知道的?(幼兒回答)

4)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爲小蜜蜂準備了生日禮物,又幫助小矮人找到了朋友,你們真能幹,小蜜蜂和小矮人都非常感謝你們,並讓我代他們謝謝你們。好了,今天遊戲就玩到這裏,咱們一起到戶外去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徵進行數數。

2、鍛鍊仔細觀察物體的能力。

重點:鍛鍊幼兒仔細觀察物體的能力。

難點:幼兒能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徵進行數數。

活動準備:幼兒數學用書《勤勞的小螞蟻》,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閱讀《勤勞的小螞蟻》:

1、教師請幼兒打開喲額數學用書,翻到《勤勞的小螞蟻。》——“小螞蟻是最勤勞的了,它們整天忙忙碌碌,一刻也不停歇。大家看看圖片裏都有哪些螞蟻,它們幹什麼?它們周圍還有些什麼?”

幼兒發表自己閱讀後的想法。

2、教師重點啓發幼兒仔細觀察,並描述圖中螞蟻的特徵。

一、找找數數: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我們一起來找畫面中數量分別爲1、2、3、4、5、6的東西,好嗎?”

師生共同尋找,得出結論。它們是“1棵大樹,2朵白雲,3只蝴蝶,4叢小草,樹上的5顆果子,以及6朵小花”。2、教師請幼兒觀察圖片並完成作業。 ——“圖中還有哪些事物分別可以用數字1、2、3、4、5、6來表示?”(如:1只大螞蟻、2只戴帽子的螞蟻、2只穿揹帶褲的螞蟻、2粒花生、2只輪子、 3只穿襯衫的'螞蟻、3粒豆等)

二、圈圈畫畫:

1、幼兒分別在幼兒數學用書中進行觀察、記錄。教師啓發幼兒運用分類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如:戴帽子的螞蟻或不戴帽子的螞蟻,穿襯衫的螞蟻或穿揹帶褲的螞蟻,大螞蟻或小螞蟻等。——“請大家把找到的結果填在表格裏,找得越多越好!”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誰是幸運兒”是一個在簡單的抽獎遊戲情景中開展的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之所以選擇在中班下學期組織開展該活動,是因爲此時幼兒已能按事物的兩個不同屬性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去關注兩個集合之間的關係,以期通過遊戲幫助他們感知交集的形成,二是因爲在春夏季節交替時幼兒的衣着種類較多,這有利於活動的開展。倘若教師打算在大班上學期組織開展該活動,建議壓縮第一輪遊戲的內容,擴充第二輪遊戲的內容,以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索交集形成的奧祕,如此可能更有利於提升幼兒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爲活動準備的主要操作材料是衣着特徵卡片,均爲黑白簡筆畫。這裏的主要考量是,儘量減少顏色對幼兒分類活動的干擾。不同衣着出現的順序是隨機的,但由於活動目標是幫助幼兒初步形成交集的概念,所以在遊戲過程中,第一次出現交集情景時,可只、讓一個幼兒成爲“幸運兒”。藉此引發幼兒的討論。如果幼兒當天的衣着無法滿足出現一個“幸運兒”的條件,教師可在遊戲前在部分幼兒衣服上貼一個五角星,且添加一張畫有“五角星”的衣着特徵卡片,以便在抽獎時控制中獎人數。

在遊戲過程中,應保證每個幼兒至少有兩次參與活動的機會,但並非每次都要求所有幼兒出來站“幸運圈”,因爲站“幸運圈”的幼兒雖能感受到參與遊戲且有可能中獎的快樂,但他們往往會只關注自身的衣着特徵,而忽略同伴的衣着特徵。也就是說,旁觀的幼兒可能反而更容易觀察到站“幸運圈”的幼兒的選擇是否正確,從而更好地感知交集的形成。

【目標】

1.能按某一屬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初步感知交集的形成。

2.體會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準備】

1.用鋼絲纏繞而成,外面分別包上藍、綠色海綿紙,直徑約爲1.5米的藍、綠圈各一個。

2.抽獎用的箱子兩個,上面分別做好藍、綠色標記。

3.衣着特徵卡片若干(包括男孩、女孩、五角星、短袖、長袖、有鈕釦的上衣、拉鍊衫、連帽衫、運動鞋、皮鞋、中褲、長褲、背心、裙子等)。

4.幸運圖章和貼紙若干,塑封的藍圈、綠圈卡片若干。

【過程】

一、引入話題

1.提問:你們抽過獎嗎?你在哪裏抽過獎?

師:抽獎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今天我們也來抽獎,中獎的人是幸運兒,可以獲得獎品。

2.教師逐一出示卡片,幫助幼兒認識卡片上的衣着特徵,並交代遊戲規則。

(1)提問:你認識卡片上這些東西嗎?

(2)交代遊戲規則:(拿出標有藍色標記的抽獎箱和鋼絲藍圈)抽獎箱裏有一些卡片,如果你的衣着符合卡片上的特徵,你就中獎了,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

3.抽獎遊戲:能按某一屬性集合歸類。

(1)第一次遊戲:教師抽出“男孩”特徵的卡片。

①提問:看看,卡片上的特徵是什麼?誰中獎了?(男孩)

②請中獎的小朋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來。

③提問(針對沒中獎的幼兒):是他們嗎?他們爲什麼中獎了?

④給“幸運兒們”敲幸運圖章,以強化幼兒對中獎條件的認識。

(2)第二次遊戲:教師抽出“運動鞋”特徵的卡片。

①提問:這次卡片上畫的'是什麼?什麼樣的人中獎了?(穿運動鞋的人)請你們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來。

②教師繼續與沒中獎的幼兒互動:他們都中獎了,你怎麼沒中獎?

③小結:原來這次穿運動鞋的人都是幸運兒,沒有穿運動鞋的人沒有中獎。

二、遊戲:誰是幸運兒(感知交集的形成)

1.交代遊戲規則。

師:剛纔有好多小朋友中獎了,接下去的獎品可不那麼好拿了。剛纔只要符合一個條件就可以中獎,接下去的中獎要符合兩個條件。

師:現在我要先後抽出兩張卡片,你要同時符合這兩張卡片上的特徵,才能成爲中獎的幸運兒。

師:剛纔抽一張卡片只需要一隻抽獎箱子,現在要抽兩張卡片需要兩隻抽獎箱子了。那麼一個“幸運圈”夠嗎?不夠?再拿一個是嗎?讓我們來看看,會是什麼顏色的呢?(順勢拿出綠色的抽獎箱子和鋼絲綠圈)如果你符合藍色抽獎箱中卡片上的特徵,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如果你符合綠色抽獎箱中摸出的卡片上的特徵,請站到綠色的“幸運圈”裏。

2.第一輪遊戲:感知交集的形成。

(1)教師先從藍色抽獎箱裏抽出一張“女孩”特徵的卡片,貼到藍色抽獎箱上。

①提問:卡片上畫的是什麼?(女孩)請女孩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來。她們中獎了嗎?還沒有?爲什麼?

②小結:是呀,老師說過了,這次要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徵纔是幸運兒。現在讓我們來抽第二張卡片吧。

(2)教師再在綠色抽獎箱裏抽出一張畫有“五角星”衣着特徵的卡片,貼到綠色抽獎箱上。

①提問:卡片上畫的是什麼?(五角星)請衣服上貼有五角星的小朋友站到綠色的“幸運圈”裏來。他們中誰有可能中獎?爲什麼?

②小結:要同時符合前後抽取的兩張卡片上的特徵,才能成爲幸運兒。這次是衣服上貼有五角星的女孩是幸運兒。

(3)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幸運兒應該站在哪裏呢?

師:這個幸運兒既要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又要站到綠色的“幸運圈”裏,該怎麼站?(請所有幼兒坐到座位上,集體討論。)

中獎的幼兒可能出現的反應及教師的迴應方式:

幼兒一會兒站藍色的“幸運圈”,一會兒站綠色的“幸運圈”。

——教師迴應:這樣來回跑並沒有同時站在兩個“幸運圈”裏面。

幼兒一腳跨在藍色的“幸運圈”裏,一腳跨在綠色的“幸運圈”裏。

——教師迴應:這倒是一個好方法,可是兩腳分得太開站起來不太舒服,也不太安全,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幼兒將兩個“幸運圈”完全重疊,說:“站在裏面就行了。”

——教師迴應:看,兩個“幸運圈”都是可以移動的!如果完全重疊了,只符合一個條件的小朋友該分別站在哪裏呢?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幼兒將兩個“幸運圈”相交,露出了中間相交的地方。

——教師迴應:讓兩個“幸運圈”相交,形成了一塊相交的地方,這裏可以站什麼樣的人?

(4)小結:原來幸運兒可以站在兩個“幸運圈”部分重疊的地方,這樣她既在藍色的“幸運圈”裏又在綠色的“幸運圈”裏,代表她既是女孩,衣服上又有五角星,同時符合了中獎的兩個條件。終於找到你了,你的運氣真好!(教師出示塑封的藍圈、綠圈卡片,邊說邊演示兩圈相交的過程,並將衣服上貼有五角星的女孩特徵卡片貼在交集的位置。)

3.第二輪遊戲:鞏固交集形成的知識。

教師將遊戲規則稍作改變,即同時出示兩張卡片,讓幼兒觀察卡片並根據卡片上的特徵站“幸運圈”。

(1)提問:(出示更多衣着特徵卡片)我給你們準備了很多卡片,看看上面畫了些什麼?(將這些衣着特徵卡片放入兩個抽獎箱中。)

(2)提醒幼兒記住要同時符合兩張卡片提示的條件才能成爲幸運兒。

(3)請幼兒抽獎,參與遊戲(可根據幼兒的理解情況,反覆進行)。

師:第一張卡片上的特徵是什麼?第二張卡片上的特徵是什麼?

師:符合第一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小朋友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符合第二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小朋友請站到綠色的“幸運圈”裏。看看都站對了嗎?

師: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小朋友纔是幸運兒。誰是幸運兒?他可以站在哪裏?把幸運圈動一動讓幸運兒站進去。

4.第三輪遊戲:能同時識別兩種屬性,快速找到交集。

(1)交代遊戲規則:請幼兒同時抽出兩張卡片,分別貼在藍、綠兩個抽獎箱上,提示幼兒觀察什麼樣的人會是幸運兒,然後請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幸運兒直接站到相交的“幸運圈”部分,只符合一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幼兒不用站圈。

(2)小結:對呀,要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小朋友纔是幸運兒。他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所以可以站到兩個“幸運圈”重疊的地方,他是幸運兒,讓我們大家一起祝賀他吧!(爲“幸運兒”貼上幸運貼紙。)

(3)可根據需要反覆遊戲。

小百科:抽獎提拔褒獎;以抽籤法決定中獎者。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區分比較10以內數字的不同,並能熟練認讀。

2、學習描寫數字。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比較數字的不同,能熟練認讀。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1-10的數字卡片,鏤空的.數字卡片1-10。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區分數字

1、認讀、區分數字。

問題:

(1)讓我們一起來認一下,地面上的數字都是幾?

(2)請你來說一說6和9有什麼區分?

2、練習。分發幼兒數學操作材料,引導幼兒完成第一部分練習,教師指導。

3、聽指令找數字。(1)請你聽一聽,老師說的是哪一個數字?找到後站到上面。(2)請你跳到數字7上。請女生跳到數字4上;請男生跳到數字5上;看一看還有那個數字我們沒有跳到他的身邊呢?請你找一找。

二、描寫數字。

1、認讀鏤空的數字。

2描數字。

3練習。

教學反思

在備課時能認真 瞭解幼兒的認知能力,在教學中幼兒能按教師的要求去找數字。幼兒能在愉快的數字中,邊學邊玩。效果很好。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讓幼兒邊玩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