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十篇

【實用】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十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執教:瑞安市寧益幼兒園 王雯雯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認知目標)

2、幼兒能愉快地和教師、同伴一起遊戲,體現共同遊戲的樂趣 (情感目標)

3、幼兒能有節奏地朗誦象聲詞“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能力目標)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鞭炮以及老鼠娶親的PPT;

老鼠、老貓的圖卡;

老貓頭飾一個,小老鼠頭飾若干;

兒歌圖譜;

木梆子一個。

空間準備:幼兒坐成兩排,中間分開呈兩組

知識準備:幼兒有看過結婚場景的經驗準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鞭炮圖片,引導幼兒模仿鞭炮聲

1、(看幻燈片)教師:你們看,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麼?鞭炮會發出什麼聲音啊?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教師:

①恩,某某小朋友說鞭炮是發出“劈里啪啦、劈里啪啦”的.聲音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②還有什麼聲音?鞭炮“嘣~叭”的響,我們來學一學!(教師在念象聲詞時,語氣加重)

③我們一起來放鞭炮吧!“劈里啪啦、劈里啪啦”(教師帶領幼兒邊念邊做動作)

④我們把鞭炮放的再大聲一點!(教師再次帶領幼兒邊念邊做動作)

二、引導幼兒回憶娶親場景

教師出示老鼠(戴着大紅花)圖卡

教師:

①這個鞭炮放的真大聲!小老鼠聽到我們放鞭炮,也跑出來了。(老鼠:今天真熱鬧,我要娶親啦!)疑?娶親是什麼意思啊?恩!娶親就是娶老婆,小老鼠今天要結婚啦!

②你們平時在電視裏或者在酒店裏,看到別人結婚,都會有什麼好看好玩的東西呀?(放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鑼打鼓、擡花轎等等)

三、學習兒歌《老鼠娶親》

A、學習兒歌前半部分

1、教師:今天,這隻小老鼠娶親也有很多好看的東西!我們來瞧一瞧!(出示老鼠娶親的圖片)都什麼好看好玩的東西啊?(請幼兒回答)

2、教師:王老師把老鼠娶親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來聽聽看!(教師邊敲木梆子邊念,邊走邊念,最後走到教室中間)

3、教師:這麼好聽的兒歌,我還想表演一次,請你們給我鼓鼓掌!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師輕輕地念!(教師第二次示範兒歌,掀開圖譜上半部分,手指着圖譜念兒歌)

4、教師:現在請小朋友跟着老師的樂器,一邊拍手一邊念!

5、幼兒配合動作念兒歌

教師:老鼠娶親真好玩!現在請你們當小老鼠,一起去娶親!小朋友立正!(教師帶領幼兒在原地配合動作念兒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一個雨天的早上,孩子們把自己的小雨傘拿到陽臺上晾乾時,陽臺上的小雨傘像一朵朵小花,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他們之間互相交流着:“這是媽媽給我買的小傘。”“你們看你們看我的傘是米老鼠的。”“我的傘是海爾公司發的,上面還有海爾兄弟呢!”

從幼兒的談論中,我們發現傘的外形特徵和作用已經引起了幼兒的對它的注意和初步的探究興趣。

傘是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之一,在陰雨天或炎熱的夏天,我們隨處可見,而且社區內業主的.一把把太陽傘也爲我們的研究提供了自然資源。幼兒可以進一步探索傘對人們的作用有哪些。

傘的探索過程,能夠爲幼兒提供運用多種感官探索、發現、體會、表現的機會,同時也便於幼兒多種途徑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在感知過程中,幼兒的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獲得信息、發表感受等多種能力得到較充分的發展。

主題總目標

1、 能積極的參與各種活動。

2、 進一步瞭解傘的特徵及作用。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感受。

4、 喜歡於人交往。

5、 並能與同伴友好協商的合作活動、體驗交往的樂趣。

我的小雨傘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途徑讓幼兒瞭解傘的外形特徵。

2、能用較清楚連貫的語言雨同伴進行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

(二)活動流程:

介紹我的傘

傘展覽會

傘的外形特徵

(三)活動準備:

1、請幼兒將自己的傘帶到幼兒園。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

2、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理解並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背景圖一幅(畫有太陽、小溪、窗戶、花朵、媽媽)、錄音磁帶《陽光》

知識準備:知道陽光是什麼。

重點: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難點:理解並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活動過程:

(一)、觀察背景圖引入,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1、出示背景圖,引出詩歌名稱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幅好看的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圖上面有什麼啊?

小結:"在藍藍的天空上有一輪金色的太陽,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有小溪流、有房子、有花兒,還有一個媽媽。其實這幅畫裏藏着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陽光》"

(二)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聲音朗誦,讓幼兒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並理解詩歌的畫面1、聽錄音磁帶,讓幼兒感受詩歌的節奏。

提問:"聽完這首詩歌,你們的感覺是什麼樣?

2、藉助教具,教師有感情朗誦詩歌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畫面。

提問:"陽光先照在什麼地方呢?""接着陽光又照在什麼地方?""陽光再照到什麼地方呢?""最後陽光照在什麼地方?"小結:"陽光先照在了窗上,接着照在了花上,又照在了溪上,最後啊,照在了媽媽的眼裏。"3、教師第三遍朗誦詩歌,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並掌握詩歌中的幾個動詞。

提問:"陽光,在什麼上爬着?""陽光,在什麼上笑着?""陽光,在小溪上怎麼樣?""陽光在媽媽的眼裏又是怎麼樣?"(教師逐一提問個別幼兒,要求幼兒用詩歌的原句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幼兒回答後,請全班幼兒一起念一遍原詩句。)提問:"爲什麼說陽光在窗上爬着?在花上笑着?在溪上跳着?在媽媽的眼裏閃着?"

(三)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藉助掛圖,幼兒嘗試完整地朗讀詩歌。

2、幼兒第二遍完整地朗誦詩歌。

3、有感情地跟老師朗誦

4、請個別幼兒朗誦詩歌。

(四)帶領幼兒到戶外感受陽光,找找陽光都照在了那裏。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手勢所表達的含義並根據手勢進行創造性地想象。

2、引導幼兒看手勢創編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聯繫生活實際,引起幼兒學習各種手語的興趣。

活動準備:

表演臺、VCD、錄像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會說話的`手”

①做簡單的手勢,知道表達的含義。

T:不光嘴能說話,手勢也能講話。

②做生活中常見的手勢,知道其表達的含義。

2、手勢像什麼

①教師做簡單的手勢,讓幼兒聯想像什麼。

T:有的手勢能讓你聯想到一些東西。

現在我做一個手勢,你們想一想它像什麼,想得越多越好。

②請個別幼兒做手勢,讓其餘幼兒猜猜是什麼。

3、看手勢編故事

T:手勢不僅可以說話,還能講故事呢!

①看手勢表演故事。

②幼兒根據手勢自由編故事。

③講述故事。

4、聯繫生活,學做手勢。

①聯繫幼兒看過的手勢,提問:

T:還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勢來說話? 你還在哪裏見過? 爲什麼要做手語?(激發幼兒關心聾啞人的情感)

②教師做手語,幼兒學做手語動作。

T:我也來用手說一句話,猜猜它是什麼意思?(幼兒學做)

5、結束部分:欣賞手語歌曲,幼兒邊看邊學做手語動作。

T:這兒還有一首用手語表演的歌呢,咱們一起來學一學、看一看吧!

觀摩意見和建議:

該活動內容既是生活中常見的,又是我們容易忽略的,教師選取了這一內容,讓幼兒在想象活動中根據手勢編故事,通過手看影子,調動了幼兒創造的積極性。 建議教師給予幼兒想象、講述的機會再多一些,結尾時給予幼兒的音樂節奏太快,最好教師自己編一段可以用手語表演的歌曲讓幼兒模仿,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快樂的含義,知道大家在一起會得到快樂,共同勞動會得到快樂,爲別人解決困難也會得到快樂。

2、能積極參與活動,會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一起唱《快樂拍手歌》,感受快樂!

師:我們小朋友這麼快樂,還應該把快樂的心情傳遞給朋友們,森林的小動物們卻一點兒也不快樂,我們來聽聽怎麼了。

二、分段講述故事,理解快樂的含義。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並提問。(播放PPT)

提問:

1、老鼠、烏龜、狐狸爲什麼不快樂?

2、怎麼樣幫助它們快樂起來?

(2)老師講述第二段故事並提問。(播放PPT)。

提問:

1、小動物想到了什麼辦法?

2、圖上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做什麼事情?

(3)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每個房間住一種小動物,你們幫小動物們找到它最喜歡,最適合的'房間。

提問:爲什麼這樣分?哪一組分的最合理?

(4)繼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幫助鴨媽媽解決困難。

提問:鴨媽媽的房子被洪水沖走了,怎麼辦呢?

三、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給公寓起名字。

師:我們一起來幫小動物給這個新房子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小結:小動物們用自己的特長,靠自己的勞動一起蓋了新房子,還幫助了鴨媽媽,大家一起住在造好的房子裏。小動物們很快樂!小朋友幫助了小動物們也很快樂,讓我們一起唱着快樂的歌回教室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說出不同動物叫聲的基礎上,初步認識象聲詞:嘰、呷、咩、喵。

2、指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嘰、呷、咩、喵”四個漢字的相同之處,知道它們都是從嘴裏發出的叫聲,都與“口”有關,初步瞭解漢字構成的規律。

3、通過遊戲的形式,進一步提高幼兒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嘰、呷、咩、喵”漢字卡片各一張,“口”字卡片1張。

2、小雞、小鴨、小羊、小貓的圖片各兩張。

3、其它動物小狗、馬、牛、青蛙、豬的圖片各一張,“汪、嘶、哞、呱、嚕”漢字卡片各一張。

4、《在農場裏》的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農場裏的動物朋友邀請我們到農場去做客,小朋友你們願意嗎?

二、出示小動物卡片,激發興趣。

1、出示農場背景圖及小動物圖片。

師:在農場裏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樣叫的?要求幼兒能完整地回答問題。

(先採用出示圖片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動的地點和人物,即農場和農場裏的小動物,再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看圖講述農場裏的小動物和它們的叫聲,從而爲下面的幼兒閱讀活動奠定基礎。)

2、遊戲:小雞小雞在哪裏?

——教師做動作並問:小雞小雞在哪裏?幼兒回答:嘰嘰嘰嘰在這裏。師出示字條“嘰嘰嘰嘰”。

——教師:又是誰來了呢?教師做動作並問:小鴨小鴨在哪裏?幼兒回答:呷呷呷呷在這裏。師出示字條“呷呷呷呷”。

——教師:教師做動作並問:小羊小羊在哪裏?幼兒回答:咩咩咩咩在這裏。師出示字條“咩咩咩咩”。

4、教師:這回是哪位小動物了呢?教師做動作並問:小貓小貓在哪裏?幼兒回答:喵喵喵喵在這裏。師出示字條“喵喵喵喵”。

三、教師引導孩子觀察漢字,啓發幼兒讀一讀動物叫聲的漢字。

提問:這個畫面上除了農場和小動物還有什麼?漢字寶寶。

教師:孩子們你們願意和老師一起來認識這些漢字寶寶嗎?

1、我們先來看看小雞旁邊的漢字吧!這裏有幾個漢字?這些漢字一樣嗎?你能猜出這個漢字念什麼嗎?

2、那小鴨旁邊的漢字呢?

3、誰來說說小羊旁邊的漢字?

4、我們一起來說說小貓旁邊的漢字吧!

教師:我們一起完整地說說這些漢字吧!這些漢字你們都記住了嗎?

四、玩找漢字遊戲“在哪裏”,採用遊戲形式認識漢字:嘰、呷、咩、喵。

1、教師:現在老師想和你們玩一個遊戲,請把藏在你椅子下面的卡片拿出來,看看卡片上的字寶寶是什麼?

教師:孩子們把你的卡片藏在手裏好嗎?請你們看到什麼動物就拿出什麼動物叫聲的'字寶寶,能做到嗎?

2、教師請幼兒將字寶寶送到相應的小動物身邊。(粘在牆上)

3、教師:送對了嗎?我們一起來檢查吧!

五、教師帶領孩子仔細觀察嘰、呷、咩、喵漢字,找一找這些漢字的相同之處。

1、教師:咦,孩子們你們發現這些漢字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嗎?

2、教師出示“口”字,提問:爲什麼旁邊都有一個“口”字?

教師小結:它們旁邊都有一個“口”字,我們把它叫做口字旁,“口”就是嘴巴的意思,因爲動物的叫聲都是從嘴巴里發出來的,所以它們都有一個口字旁。

六、採用提問的方式,啓發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農場還會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麼叫的?幼兒回答後,教師快速地將相應動物的圖片及相應的漢字出示在黑板上,並帶領幼兒認讀漢字,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理解“口”字旁的漢字,瞭解漢字的構成規律

1、教師:農場裏除了小雞、小鴨、小羊、小貓,還有哪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來說說看。教師:這些動物是怎麼叫的?它們的叫聲也會有口字旁嗎?

2、孩子學一學動物的叫聲、做一做動作,集體念一念漢字。

七、音樂遊戲:《在農場》

教師帶領幼兒採用接唱的形式,仿編歌曲《在農場》。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唱後半句的叫聲。如教師說:“豬兒在農場……,,幼兒說:“嚕嚕”;教師說:“鴨子在農場……”幼兒說:“呷呷”……最後,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誰和誰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垃圾對話”的內容,豐富詞彙:“發黴”、“變形”、“你推我擠”、“吵吵鬧鬧”。知道日常生活的垃圾增多給人類帶來危害。

2、鼓勵幼兒對變廢爲寶進行大膽想象,參與創造性的表演,發展幼兒的記憶力和表現力。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3、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力。

教學準備:

1、教師帶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體驗環境污染狀況。

2、創設環境:垃圾角

3、PPT課件

4、舊報紙、飲料罐、塑料袋、廢電池、紙箱等。

教學過程:

1、教師做掃垃圾的動作,PPT出示充滿垃圾的垃圾筒,引出課題。

教師引導:“小朋友看到我現在幹什麼呢?(掃垃圾)老師看到地面有這麼多垃圾覺得很不乾淨,很不舒服,我要把地面清潔乾淨,把垃圾掃進垃圾筒裏,你們看垃圾筒裏面有這麼多的雜物廢品。噓,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聽一聽,他們說了些什麼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垃圾的悄悄話”,豐富詞彙。提問:

(1)剛纔有什麼垃圾在說話?

(2)舊報紙爲什麼會說自己還很有用呢?

(3)廢舊物品還能有用嗎?有些什麼用呢?

3、觀看大班幼兒的情境表演,再聽第二遍故事。提問:

(1)你們看到馬路上的垃圾從哪裏來的`?

(2)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垃圾?

(3)垃圾對人們有什麼害處呢?

(4)我們要怎樣減少垃圾,保護環境?

4、幼兒學習表演“垃圾的悄悄話”的故事情境。

先請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看,要求大膽地說出垃圾,說出的垃圾的話,並啓發幼兒想像各種垃圾的動作,然後再請全體幼兒一起表演,分別配戴各種垃圾。最後請表演得最好的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欣賞,老師作最後小結。

5、活動結束:

教師引導:“小朋友,我們的活動室也有垃圾,這樣的環境乾淨嗎?現在請你們來當環保小衛士,把活動室的環境清潔乾淨。但是不要把可以循環再用的舊物丟到垃圾筒裏,要把它收起來,下次老師要教你們廢物變寶的一種新本領。”

附故事:垃圾的悄悄話

人們把不用的、不想留下來的東西扔到垃圾桶裏,桶裏的垃圾越來越多,擠得喘不過氣,垃圾你推我擠,吵吵鬧鬧。舊報紙說:“我的身體被菜汁弄溼了,發黴了,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呢,難受極了。其實,我還很有用的。”飲料罐說:“實在太擠了,我的身體變形了。”塑料袋、電池、紙箱也在輕輕地嘆氣:“哎,人們扔的垃圾越來越多,再這樣下去地球不知道變什麼樣了,真擔心。”

活動反思:

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而這些垃圾已經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侵害,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既貼近我們生活又被我們忽視的“垃圾”這一活動內容,希望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環境報意識。活動很成功

小百科:垃圾是失去使用價值、無法利用的廢棄物品,是物質循環的重要環節。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能大方講述自己的發現,感受發現的樂趣。

2、發現動物體色(外形)和環境的關係。知道一些動物自我保護的本領。

活動準備:

《艾瑪捉迷藏》PPT,太陽傘、輪船、帳篷、襪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出示封面,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繪本,看看!繪本的封面上有誰?(大象)哦,它和你們一樣有名字哦,它叫艾瑪!我們和艾瑪打個招呼吧!

2、師:看看艾瑪身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身上有很多顏色)有些什麼顏色呀?說一說。那這些顏色在艾瑪身上構成一塊一塊的什麼圖形?

師:哦,原來艾瑪是一隻五顏六色的`花格子大象。

3、師:今天艾瑪要和森林裏的小動物們玩捉迷藏的遊戲,你們玩過捉迷藏遊戲嗎?怎麼玩的?

 二、 艾瑪捉迷藏,感受捉迷藏的樂趣

1、出示PPT2,師:那我們看看艾瑪和小鳥誰找誰藏呢?你從哪裏可以看出來?捉迷藏遊戲開始咯,艾瑪趕緊找地方去躲了起來。

2、出示PPT3,師:小鳥睜開眼睛開始找咯!它先飛到了小山坡上,這裏會藏着艾瑪嗎?仔細地來找一找。是這裏嗎?你爲什麼覺得這裏可能是艾瑪呢?)那到底是不是呢?(出示“帳篷畫面”)是什麼?(我告訴你們哦,這是一頂帳篷,)知道什麼是帳篷嗎?那你們仔細看看,這是一頂怎麼樣的帳篷?

3、師:小鳥繼續在這裏找呀找呀,它又發現了艾瑪,你們發現了嗎?在哪裏?是艾瑪嗎?(出示衣服、襪子畫面)原來是什麼?

4、師:這裏也沒有藏着艾瑪,小鳥接着又飛到了小樹林裏,它一下子就找到了艾瑪,你們找到了嗎?在哪裏?我們一起看看是不是呢?(出示太陽傘畫面)你能用好聽的詞來說說這頂太陽傘嗎?(幼兒說說)你們說得太好了,這裏有一頂五顏六色的太陽傘,可是沒有花格子大象艾瑪哦!

5、師:小鳥繼續向前飛,來到了灌木叢裏,這裏有艾瑪嗎?在哪呢?到底是不是呢?我們閉上眼睛,我數到三你們再睜開,1,2,3,(出示小船畫面)哎!怎麼還不是艾瑪呀?原來是一艘小船啊!

6、(同時出示帳篷、衣服襪子、太陽傘、小船畫面)師:剛纔我們和小鳥找了好多地方,把哪些東西當成艾瑪了呀?爲什麼會把他們看成是艾瑪呢?

三、 小動物捉迷藏,瞭解躲藏的祕密

1、師:哎,小鳥找了這麼多地方也沒找到艾瑪,於是它決定先去找其他小動物,看這裏!藏着誰呢?(找找說說青蛙、瓢蟲)

2、師:其他小動物都找到了,可是艾瑪還沒找到呢!我們再去找找它吧!

四、幫艾瑪躲躲好

1、師:小鳥飛呀飛呀,來到了更遠的地方,它在一片草叢裏一下子就發現了艾瑪,小鳥說:“艾瑪,你怎麼躲在這裏呀?”艾瑪說:“哎,我身上五顏六色的,走了這麼遠,也沒能找到適合我躲的地方,我只好隨便躲在這個草叢裏。”小鳥說:“沒關係,艾瑪,我們再來玩一次,這次你可要藏得好好的哦!”

2、師:我們小朋友來幫艾瑪想想它躲在哪裏纔不容易被小鳥發現呢?

(根據幼兒說的貼出太陽傘、輪船、帳篷、襪子,感受色彩的相似)

師:原來你已經知道了捉迷藏不容易被人發現的祕密了,就是躲在和自己身體顏色相近的地方,那我們一起來告訴艾瑪吧!艾瑪,艾瑪,你可以躲在五顏六色的……裏,誰也來告訴艾瑪?(1個幼兒)

師:除了躲在五顏六色的……裏,還可以躲在哪裏呢?你來說。(幼兒學說句式)

3、師:說得太棒了!相信在你們的幫助下,這一次艾瑪一定會把自己藏的好好的。我們今天看了小動物們玩捉迷藏遊戲,你們也想玩嗎?那我們回到教室也去玩一玩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荷花的各種特點,從而理解兒歌的含義。

2、啓發幼兒根據兒歌的內容想象並用動作來表演。

活動準備

1、瞭解荷花的生長過程。

2、與兒歌相應的圖片。

3、製作小書的紙、筆、訂書機。

活動過程

一、欣賞荷花,幼兒說說荷花的主要特點和生長過程

1、教師:荷花是長在什麼地方的呀?荷花的葉子是怎樣的?荷花池裏還會有什麼呢?

2、幼兒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講述。

二、結合圖片創編兒歌

1、出示圖片:圖上有什麼?(風兒、小雨、小魚、小蝦還有荷花。)

2、教師引導小朋友描述圖片。

3、教師綜合孩子的描述創編兒歌。

三、啓發幼兒根據兒歌內容製作小書

1、教師:小朋友們編的.兒歌真好聽,我們把它做成一本小書,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們看吧!

2、教師出示材料,指導幼兒製作小書。

四、欣賞小書。

附兒歌:

池塘裏,

暖暖的風兒吹過來,

細細的小雨落下來,

小魚兒、小蝦兒游過來,

紅色的大傘,

一朵一朵打開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兒歌內容表現高興、吃驚、害怕的情緒,大膽進行朗誦表演。

2、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教學的重難點是能根據兒歌內容表現高興、吃驚、害怕的情緒,大膽進行朗誦表演。

活動準備

場地佈置(小樹、狼、草帽、蘑菇、草地),兔媽媽頭飾、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我以孩子熟悉的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吸引孩子的目光,瞭解到小兔的生活習性:喜歡吃蘑菇。

二、遊戲體驗。

我以兔媽媽的形象帶領孩子們在情景中採蘑菇。

教室的場地佈置讓我們這羣兔子身臨其境,藉機引導孩子感受兒歌中的不同情緒,分段學習兒歌,第一段紅色字體代表高興,表揚表演到位的小朋友,重點表演“怎麼高興”,第二段藍色字體代表吃驚、害怕,同樣鼓勵小朋友向演得好的同伴學習怎麼表現“吃驚、害怕”。

三、朗誦表演。

老師範讀兒歌,同時表演出不同的情緒。

孩子跟讀,表現出情緒。

小組讀,比比誰的情緒最誇張。

四、延伸活動。

把兒歌表演給最喜歡的'人看。

教學反思

《小兔採蘑菇》是中班語言領域的一首兒歌,兒歌充滿童趣,內容淺顯易懂、形象生動。語言琅琅上口,符合幼兒朗誦、背誦。另外兒歌中的主角形象兔子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小動物。活動貼近幼兒生活,選擇了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一直比較高。在本次活動中我按兒歌中所描繪的情景,在教室作了簡單佈置, 這種“情景教學”有利於培養孩子情感,啓迪思維,發展想象,開發智力。整個活動我們都是以遊戲的方式開展,寓教育於遊戲中,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可是,我在活動環節的過渡上始終覺得不如意,過程過於鬆散,時間安排也不太緊湊。所以以後在活動環節的銜接上我要作更巧妙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