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每次到戶外遊戲,孩子們對吊繩總是百玩不倦,想方設法用吊繩去擊打前方的攀登架,雖然總是打不到,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每經過都想嘗試一下。於是我就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垂吊了不同繩子,引導孩子探究繩擺的活動。

我先請孩子隨意擺動繫有瓶子的繩子,來感受繩子擺動的現象,並收集孩子的問題和已有經驗。在孩子們瞭解什麼是擺動後,我們進行了物體擺動條件的探究——物體重量對繩擺的影響。在過程中,我給孩子們提供了i種繩擺(沒有水、半瓶水、裝滿水的瓶子),引導孩子通過用繩擺擊打前方固定距離的“怪獸”,發現了i種水瓶擺動結果不同,孩子們能發現其中的原因——重量不同。“那如果重量一樣,繩子長短不同會怎麼樣呢?”便成爲我們此次活動探究的出發點。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觀察繩子擺動的現象,探究長短不同的繩子擺動的距離不同。

2、能夠用簡單的語言對活動中的發現進行描述。

3、對“繩擺”科學現象產生興趣,並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天花板上垂下的長短不同的彩色繩子、相同的瓶子、被擊打物若干個(相同距離)、記紙若干、幼兒姓名卡。

2、經驗準備:有對物體擺動的經驗。

重點、難點:

瞭解繩子長短不同是影響擺動遠近的重要因素。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繩擺和以往的不同。

教師: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繩擺,和昨天相比,你有什麼發現?

孩子們很快就回答了,這些繩子刷上了漂亮的顏色,繩子有長有短,繩擺下面掛的都是滿瓶水。

幼兒1:紅色的繩子長,綠色的繩子短。

幼兒2:瓶子是一樣的,都是滿瓶水。

幼兒3:昨天我們玩的,有的是半瓶水,有的重的是滿瓶水,有的很輕,沒有水。今天都是滿瓶水,都是重的。

2、探究不同長短繩子的擺動情況。

(1)引導幼兒操作繩擺。

教師:我們上次是怎麼讓瓶子動起來的?

幼兒:把瓶子拉起來,再鬆手就動起來了。

妞妞上前演示,將瓶子稍稍拉起,再鬆手,瓶子小範圍來回擺動。

周皓辰馬上說:往後推,瓶子就擺動得更遠了。

一帆:繩子拉得越遠,瓶子蕩得越高。

教師:那繩子拉得近一些呢?

幼兒:蕩得可能就近一些吧。(一副得意的樣子)

安全提示:幼兒在繩子擺動的過程中注意擺動方向,幼兒站在一邊進行實驗,另外一邊不要站人,不要從中間穿行。

(2)請幼兒猜想:這些長短不同的繩擺都能打到前面的“怪獸”嗎?

(繩擺前面放有紙盒做的“怪獸”教具)

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行”。

(3)請幼兒驗證:擺動長短不同的繩擺,來擊打前方距離相等的“怪獸”。提示幼兒站在起始線後,手臂伸直,自然鬆手,讓繩擺自然擺動。

小朋友開始依次用兩種長短的繩擺,擊打前面的“怪獸”。

芳芳用短繩嘗試了三次都沒成功,繩子末端系的瓶子始終夠不到“怪獸”。於是,她又嘗試用旁邊的長繩子,這回成功了。她重新回到短繩子處,試了兩次,還是夠不到(怪獸)。這時教師問:“芳芳,你剛纔用兩根繩擺試了幾次,有什麼發現嗎?”

芳芳:“我用這個繩擺(指着短的繩擺)瓶子怎麼也打不到怪獸。用那根(較長的繩擺)就成功了。”

教師:“爲什麼會這樣呢?”

旁邊的幾個小朋友說:“因爲這根繩子太短了,那根比較長。”

佳依:“長繩子打得遠,所以就夠得到。”

教師:“請把你們的結果記下來吧。”

(4)及時記:請幼兒把自己的發現記在集體用的大表中,在可以擊中目標的繩擺標記中貼上自己的名字。

3、分享及經驗總結。

(1)幼兒根據記的結果進行統計、分享。

給幼兒充分的發言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及自己的實驗過程。

教師:“剛纔辰辰第一個打倒。陘獸’,我們先請他來說說。”

辰辰手指長繩:“我是用這個瓶子打倒的。”

教師:“爲什麼這個瓶子能打打倒‘怪獸’?”

辰辰:“因爲這個水裝滿了,它很重。”

教師指短繩子:“那這個瓶子也是裝滿水的,爲什麼它沒有打倒‘怪獸’呢?”

辰辰恍然火悟:“哦!我知道了,因爲這根繩子長,所以能打倒(怪獸)。那根繩子太短了,所以就夠不着(怪獸)。”

(2)通過記表幫助幼兒小結“今天的新發現——繩子長短影響擺動”。

教師:“繩子的長短不一樣,你們發現擺動有什麼不一樣呢?”

言言:“長繩子擺動得遠,短繩子近。”

辰辰:“短繩子擺得太近了,夠不到‘怪獸’。”

教師:“哦,小朋友發現繩子的長短不同,所以擺動的遠近也不一樣,長繩子擺動的距離——”孩子齊聲說:“長。”

教師:“短繩子擺動的距離——”孩子齊聲說:“短。”

4、延伸活動。

提供長短和重量相同的繩擺,請孩子自由探究,看看會有什麼新發現?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從最初的“隨意擺弄繩擺”再到了解什麼是“擺動”到後來的瞭解“影響物體擺動的條件”。孩子們積累了許多的知識和經驗。在孩子猜想和驗證、分享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原有經驗是解決新問題的基礎。

活動充分調動了每位幼兒的積極性,甚至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幼兒也積極參與了活動並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2、活動中的不足:

在結束部分,我感覺應把發言的機會交給幼兒,幫助幼兒自己歸納總結,這樣有助於幼兒梳理自己的經驗。

主要內容:

1、活動設計新穎、有創意,在活動過程中處處體現了幼兒的`積極參與。材料準備很細緻,老師將每一條繩子都刷上了顏色,這樣很清楚、直觀發現規律。非常方便幼兒記與表達。

2、和繩子顏色相對應的記紙、幼兒通過粘貼自己的名字進行記,這些都適合中班幼兒,方便他們將自己的操作結果進行記以及在後面的分享活動中清楚、正確地表達自己的實驗結果。

3、老師充分地利用教室空間,大膽地在吊頂上垂下繩擺,創設的學習環境適宜進行小組探究。如果在室外環境中進行,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

4、建議最後環節把總結的機會讓給幼兒,可以讓他們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發現和結論。

綜合評析: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去發現、思考,並及時讓幼兒表達、總結新的發現,在此基礎上捕捉幼兒遇到的困惑和關鍵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將幼兒主體地位的發揮和教師的有效指導結合。如教師先讓幼兒操作擺弄不同長度的繩擺,然後請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認爲是瓶子重量不同導致的,在此基礎上教師給予提示,“兩個瓶子裏的水滿滿的,重量一樣”,最後引導幼兒明白是因爲繩子長短不同所致的。

對“繩子”的教育價值進行了深入挖掘,對關鍵經驗進行詳細梳理和準備,這是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必做的經驗準備。從整個過程來看,是師幼相互激發共同建構課程的過程。

從小組反思水平看,小組成員能緊緊爲同繞教師開展的活動進行深入細緻的研討,主要針對教師再材料提供、環境創設、記方式等幾個方面如何支持幼兒主動探究、自主學習進行了深入探討,不僅研討了活動的優點,同時也爲教師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小組反思的內容較細、較全面、表現出了較高的反思水平。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嘗試活動中,瞭解水的特性。

2.初步瞭解人類與水的關係,懂得保護水,有節約用水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兩個金魚缸(一缸裏盛水,水裏有一條金魚,一缸裏盛米,米里有塑料綵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組一份牛奶、白糖、鹽、沙、石子、紅豆。八寶粥瓶子兩個,毛巾一根。

2.每組有塑料小籃、有洞塑料袋等玩水小容器,每人半玻璃杯清水和毛巾。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你們喜歡看變魔術嗎?(喜歡)那好,今天於老師來給你們變個魔術仔細看好了噢。

(1)出示一個一杯水和一個空八寶粥瓶子,將杯子裏的水倒進瓶子,請幼兒猜猜水還能倒回杯子嗎?(結果是將水倒了回來)

(2)出示另一個八寶粥瓶子,請幼兒看看兩個瓶子是不是一樣?(是一樣的)再將一杯水倒進另一個瓶子裏,請幼兒猜猜這一次還能倒回來嗎?(能)結果水倒不出來了,老師把水變不見了?

(3)小朋友,你們來猜猜水到哪裏去了?這可是個祕密一會兒再告訴你。

2、其實水的祕密可多啦,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祕密吧。

探索活動(一):幼兒猜猜水裏、米里有什麼。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金魚缸,一個缸內裝水,一個缸內裝米,你們知道水裏、米里都有些什麼東西嗎?(幼:水裏有條紅金魚;有的說水裏有條金魚在游來游去)師:你是怎麼知道的?(幼:有的說我看見的;有的.說透過水看到的)

師:看看米里有什麼?(幼:有的說只有米;有的說什麼也沒有;有的說不知道)那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一摸,米里到底有沒有東西?有什麼東西?(教師請一幼兒從米里摸出塑料綵球)

教師小結:原來呀,水是無色透明的,所以我們能看見水裏的物體;米是不透明的,所以我們看不見裏面的東西。

探索活動(二)幼兒嘗試操作

(1)師:老師今天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玩水小容器,請你們先看一看,請你們每人選一樣來盛水,看看會怎樣?

幼A:瓶子上有洞洞,瓶子裏的水跑到了盆裏。

幼B:籃子放到盆裏時籃子裏有水,拎起籃子裏的水就沒了。

幼C:塑料袋有洞,袋裏的水流到盆裏了,水也沒有了。

教師:爲什麼水會沒有了?

幼A:水從洞洞裏漏掉了。

幼B:水從洞裏流走了。

教師小結:水是會流動的。

(2)溶解實驗

師:請小朋友從桌上的白糖、鹽、牛奶……中取幾樣東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

幼兒嘗試操作活動,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變化及實物在水中的變化,提醒幼兒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師:誰來告訴大家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

幼A:糖、鹽放在水中沒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牛奶放在水中,攪一攪後沒有了,水變成了白色,小石子還在水中。

幼C:糖、鹽、牛奶放在水中都沒了,水變成了白顏色了,沙子、紅豆、石子都在水裏。

師:小朋友觀察得可真仔細。

教師小結:糖、鹽牛奶放入水中都不見了,這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

3、引導幼兒瞭解水的用途,並懂得節約、保護水。

(1)原來水有這麼多小祕密呀。請小朋友坐到座位上來於老師還有問題想考考你。小朋友你們知道,水有什麼作用嗎?

幼:能洗澡、能洗手、能發電、能澆花、能喝等。(出示圖片,教師小結水的用途:洗手、洗澡、澆花、游泳、灌溉、發電、喝)

師:水有這麼多的作用,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魚的家,看小金魚在清水中游得多歡呀。

可我們經常在電視看到一些河水發黑、發臭,魚兒都死了,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怎樣保護水呢?(不把髒東西丟進河裏、工廠裏污水不能放到河裏、看到河裏有垃圾把它撈上來、讓治污水的叔叔把水變乾淨)師: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我們要做到呀。

(2)你們知道嗎?僅僅做到不把水弄髒是不夠的,我們國家的西南地區正面臨着乾旱(放幻燈片)

師:看了這些我們怎樣做呢?

幼:洗手時水不要開大、洗完手要及時關水龍頭、不能玩水、絕不浪費水……

教師適當引導,使幼兒瞭解水污染的危害,激發幼兒保護水,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4、小朋友這節課懂得了這麼多知識,咱們一起去呼籲別班的小朋友讓他們都要節約水、保護水。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目標

讓幼兒感知沙子的特性,比較幹沙與溼沙的不同,學習用沙土造型,充分享受玩沙的`樂趣。

準備

小鏟、小桶、篩子、模子、水等。

過程

活動(一) 幹沙遊戲

1、讓幼兒在沙地裏自由自在地玩沙子。可以光着腳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可以用鏟子、小桶、篩子等玩具玩沙子。

教師啓發幼兒:

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麼感覺?

用腳踩過幹沙子後,看看留下的腳印什麼樣?

用手捏一把幹沙子,試試能不能捏成一個球?

用鏟子挖洞、挖井、造房子,試一試能不能成功?

用篩子篩過的沙子什麼樣?摸一摸這些沙子有什麼感覺?

2、模仿遊戲:讓幼兒在沙池裏或沙灘上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如烏龜、螃蟹爬,小兔跳等。

活動(二) 溼沙遊戲

1、在沙箱或沙池中噴灑適量的水,放上一些玩具和模型。讓幼兒自由地玩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

用腳踩一踩,看看溼沙子上留下的腳印什麼樣?

用手捏一捏,試試溼沙子能捏成球嗎?

用容器、模子扣一扣,看看溼沙子能變成什麼樣?

用篩子篩一篩,仔細觀察會出現什麼現象?

用小棍或手指在沙子上畫畫、按手印、按各種圖型印,比一比,誰的圖案最美?

用溼沙子築長城、建城堡……比一比誰建的最牢固?誰造的最有趣?

2、討論:幹沙子與溼沙子有什麼不同?

活動(三) 小實驗

在玻璃杯中放些幹沙子,然後往杯子裏倒水。讓幼兒觀察杯子裏出現了什麼現象。(沙子裏會冒出小泡泡,說明裏面有空氣。)將杯子放到窗臺上,過一會再觀察,看看杯子裏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漏斗上鋪一塊紗布,將杯子裏的沙子倒入漏斗,觀察出現了什麼現象?

建議

活動(一)和(二)可以分開進行,也可以同時進行,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教師應創造條件,擴展以上活動內容。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周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和願望,體驗連接成功的快樂。

2、嘗試用各種方法將不同的物體連接起來。

3、瞭解各種連接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內容爲《猴子撈月亮》的動畫節選和生活中的連接)。

2、操作材料:

第一次操作材料:固體膠(每組1個)、訂書機每組1個、紙寶寶、夾子、牙籤。(第一次材料用了收回)

第二次操作材料:

1)穿:串珠、線、吸管、橡皮泥

2)釘:訂書釘、訂書機、紙盤

3)擰:螺絲釘、瓶子

4)拼:雪花片、潛力軟膠插子

5)夾:夾子、彩色紙條、布條、紙盤

6)粘:牙膏盒、藥盒、固體膠、紙盤

(材料分別用幾個箱子放在一起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材料然後到座位上去操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起興趣。

1、觀看動畫片段 (播放動畫片節選)。

師:小朋友們,你們聽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嗎?故事裏的小猴子們是怎樣撈水裏的月亮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讓幼兒自由的說一說。

師:誰來說一說小猴子們是怎樣撈月亮的呀?

教師小結:

大家都觀察得很仔細,剛纔某某小朋友用到一個詞--連接,小猴子們一隻抓住一隻,一隻連着一隻,是用連接的方法撈水裏的月亮的。(引導小朋友們說出猴子是用連接的方法撈的)

二、找連接、說連接

1、嘗試連接。

1)出示紙條,請幼兒嘗試用連接的'方法將兩張紙連接起來。

師:你們瞧,老師請來了紙寶寶和我們一起做遊戲,請你們想辦法把它們連接起來,你們可以使用一種小工具,看看誰的辦法好。

2)幼兒嘗試操作,教師適當指導。

3)請幼兒說說實驗的結果。

師:小實驗成功了嗎?請你們說一說你是怎樣讓紙寶寶連接起來的呢?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讓幼兒通過簡單的操作,感受一些基本的連接方法。這個環節比較簡單,但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爲下一環節做鋪墊。)

2、發現連接

1)提出新問題:小朋友們真會想辦法。剛纔我們用訂的方法、粘的方法、穿的方法、夾的方法,幫紙寶寶接連在了一起。你們真是太棒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的連接,讓我們來找一找吧。看看誰的眼睛最亮喲!

2)和幼兒一起找找說說生活中的連接。

師:(1)你們瞧,這是什麼,是用穿的方法連接起來的,太漂亮了!(ppt展示項鍊、門簾等圖片)

(2)柵欄用螺紋釘連接起來變得更加牢固;(展示柵欄圖片)

(3)水管用擰的辦法連接起來把自來水送到千家萬戶。(展示水管圖片)

師:請你們想一想,你們還發現了哪些連接?誰先說?(請小朋友們踊躍發言)

教師小結:連接的作用可真大呀,小小的連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

三、試連接、做連接

讓幼兒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將教師所提供的材料連接起來,做成有趣的或是有用的東西。

教師交代要求:

1、今天,我們的連接工廠馬上就要開工啦!在你們的身後有一些奇妙的箱子,裏面有好多好多材料,待會兒,請你們打開看一看。開動小腦筋,用合適的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做一件你想做的的東西。好,現在就請你們去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箱子吧。看看誰是今天的連接小能手。

2、幼兒分組進行操作,嘗試連接。

3、師幼一起交流總結,共同分享。

師:好了,現在就請你們自己來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並放到展示區展示。

四、結束

教師:你們真是太有創意了,個個都是連接小能手,今天,我們用穿、粘、夾、 擰、拼等方式把東西連接起來了,小朋友們回家後再想一想,問問爸爸媽媽,還有沒有其他的連接方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2、初步知道水的重要性和缺水造成的惡果。

3、有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水,牛奶,醋,玩水的玩具及製作好幻燈片。

2、幼兒經驗:瞭解水從哪裏來及水的用途。

教學過程:

一、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1、動用多種感官感知水無味的特性

(1)給每組幼兒桌上提供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醋。師:知道杯子裏面是什麼東西嗎?你是怎麼知道的?醋是什麼味道?牛奶是什麼味道?水是什麼味道?

(2)教師小結:水是沒有味的。

2、感知水無色的特性

(1)引導幼兒觀察三種東西的`顏色。師:醋是什麼顏色?牛奶是什麼顏色?水是什麼顏色?

(2)小實驗:透明的水。方法:將三顆鈕釦分別放進三個杯子,讓幼兒分別觀察。師:能看見醋和牛奶杯子裏面的鈕釦嗎?爲什麼?能看見水杯裏的扣子嗎?爲什麼?

(3)教師小結:因爲醋和牛奶有顏色,所以,杯子內的東西看不見,因爲,水是沒有顏色的、透明的,所以,能看見杯子裏面的東西。

3、出示水盆和玩具,感知水能流動和具有浮力。師:水還有一些祕密藏在水盆裏,只要小朋友仔細觀察,開動腦筋,就會發現其中的祕密。

(1)幼兒玩水,老師參與幼兒的教學,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玩具浮在水上、用手指把玩具向下按,有什麼感受?水能從這個杯子流進另一個杯子)。

(2)集體交流自己的所見、所感。師:剛纔,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3)教師邊演示邊小結:水可以流動,水有浮力。

二、觀看幻燈片,瞭解水的來源

1、談話教學:水是從哪裏來的?(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已知經驗)

2、觀看幻燈片,瞭解水的來源。

3、教師小結:天山下雨,雨水彙集到河裏、水庫裏,就形成了很多的水。

三、觀看幻燈片,瞭解水的用途

1、談話教學:水有什麼用處?(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已知經驗)

2、觀看幻燈片,瞭解水的廣泛運用。

3、教師小結:(省略)

四、觀看幻燈片,瞭解缺水給人類造成的惡果

1、談話教學:沒有水會怎麼樣?(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已知經驗)

2、觀看幻燈片,瞭解缺水的嚴重後果。

3、教師小結:(省略)

五、延伸教學:環保小衛士

1、談話教學:怎樣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宣傳教學——環保小衛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影子的顏色、形狀,獲得有關影子的具體經驗。

2.對探索影子的活動產生興趣,提高細緻的觀察力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一個美麗的布娃娃。

2.幼兒已獲初步經驗,玩過踩影子的遊戲。

3.時間安排:有陽光的日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幼兒對影子的探索興趣

1.教師:你們認爲人有影子嗎?你的影子在哪裏?你的影子是什麼樣的?請你把它畫下來。

(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影子的特徵。

1.教師:你的影子是什麼樣的呢?

2.分組實驗:教師引導幼兒在陽光下做各種動作,觀察影子的顏色和形狀變化。

3.藉助布娃娃玩具,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教師:美麗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教師:布娃娃舉起雙手,她的影子怎麼變化了?

(三)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

教師:你和你的影子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四)繪畫記錄,請幼兒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畫下來。

1.教師提醒幼兒思考怎樣畫出自己的身體和影子。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是哪個?

3.教師和幼兒討論:影子在身體的什麼位置?

活動評析: 中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徵的觀察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尋找、探索發現影子的奧祕,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科學教育活動是在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玩影子是幼兒最感興趣的遊戲,教師緊緊抓住幼兒這一特徵設計了本次活動,以玩手影爲導入,在循序漸進深入,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影子的舞蹈——進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奧祕——到戶外尋找影子,結束本次活動。從而讓幼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活動中,教師提供大量的圖片等操作材料,並分層次逐步投入,鼓勵幼兒想辦法,讓這些材料跳起舞來,這種與材料互動的學習方法,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探索慾望,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了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實踐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養成從小就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並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設計玩影子的遊戲,並教幾種手影,如孔雀、小鳥、狐狸、小狗更手影。(用應集燈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燈光中間,射到牆上的各種形態的影子,讓幼兒自由操作感受到樂趣。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願望激發出來。)向幼兒提問:爲什麼會產生影子呢?(通過幼兒自由發言,體現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原則,引出本次課題。)併爲他們提供手電筒和一些立體物體,請幼兒用手電筒往物體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麼不同,關掉手電,觀察還有沒有影子,並提問影子是怎樣產生的。通過實驗觀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產生的影子有什麼不同,並小結初,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了光線產生了影子,讓幼兒發現光照方向與投影的關係。

本次活動通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自己動腦解決問題,並通過交流討論是幼兒感知,光線位置變化,影子也隨之變化的現象,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從中獲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