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九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九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於探索生活中的現象,體驗操作的樂趣,小球站穩了(中班科學)。

2.探索發現利用一張紙使小球穩定的.方法。

3.能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乒乓球和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球的經驗,知道球滾動的特性。

環境準備:體育區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發現現象。

1. 幼兒自由玩球.

2.幼兒將球放在櫃子上,引導幼兒發現小球在桌面容易滾落的現象。

二、提出問題,幼兒設想,幼兒教案《小球站穩了(中班科學)》。

1.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球站穩 ?

2.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再次提出問題:能不能想辦法就用一張紙讓小球站穩?

4. 鼓勵幼兒動腦筋.再次大膽設想,並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動手嘗試,實踐想法。

1.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用紙幫助小球站穩 .

2.教師觀察,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將作品陳列在櫃子上,幼兒集體欣賞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鵪鶉蛋在鹽水中能浮起來。

2、學習用猜測、實驗、觀察、比較的方法進行驗證,進一步感知鵪鶉蛋在清水和鹽水中的不同。

3、知道要真實地記錄自己看見的東西。

活動準備:

透明塑料杯如干個藍色、紅色瓶子(鵪鶉蛋、水、鹽、記錄表)攪棒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我這裏有一個蛋寶寶和一瓶水,猜猜看如果把這個蛋寶寶放在水裏,會怎樣呢?"(出示實驗的材料,直接揭示課題並質疑,一下子激起了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出示表格並介紹"請你們先猜一猜,把你猜的結果記錄在問號標記旁邊的藍色瓶子裏。再把動手實驗的結果記錄在小手標記旁邊的藍色瓶子裏。"(把整個記錄表格先完整地講解了,然後再指導幼兒先猜想了記錄,再進行實驗記錄,這樣效果就比較好,幼兒基本上都掌握了這樣的記錄方法。)

三、幼兒操作記錄四、簡單小結幼兒記錄結果。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表,"你猜的是怎樣,結果又是怎樣呢?"(通過比較讓幼兒明白猜想和結果不一定是一致的。)

五、引出新的實驗課題

1、"剛纔小朋友將蛋寶寶放在藍色的清水瓶子裏,發現蛋寶寶是沉在水底的.,現在再給你們一個紅色的瓶子,還有一小杯鹽,怎樣讓紅色瓶子裏的水變成鹽水呢?"(這裏沒有直接出示鹽水,而讓幼兒自己來製作鹽水,給幼兒一個運用生活經驗的機會,並且可以觀察到鹽溶解的過程。)

2、幼兒操作,將清水變成鹽水。

3、"如果把蛋寶寶放在鹽水裏,蛋寶寶會怎樣?請你們先猜一猜,還是將你們猜的結果記錄在問號旁邊的紅色瓶子裏,再去做實驗,然後把結果記錄在小手旁邊的紅色瓶子裏。"

六、小結幼兒記錄結果。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表,"你猜的是怎樣,結果又是怎樣呢?"(在上一次的記錄中,還是有個別幼兒出了點差錯,在第二次的記錄中,幼兒全部都記錄正確了。)

七、總結,活動延伸

1、"剛纔,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你們發現了什麼?蛋寶寶放在清水和鹽水裏有什麼不一樣?"(將幼兒所做的兩種實驗結果展示出來,進行總結,讓幼兒在視覺上再次用語言來表述,加深概念,也爲下一步進行經驗的遷移作鋪墊。)2、出示兩瓶水:一瓶鹽水,一瓶清水"猜猜看哪瓶是鹽水,那瓶是清水,可以用什麼方法知道?"(這裏讓幼兒充分想象,可以說出不同種區分的方法,可能幼兒對這方面經驗不多,基本上幼兒沒能說出多種方法來,不過有了上一個環節的鋪墊幼兒還是說出了用蛋寶寶放在兩杯水中以沉浮來分辨清水和鹽水,我覺得幼兒能想到用這個方法說明他們已經有了這個經驗。)3、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東西放在清水裏沉下去,放在鹽水裏卻會浮起來?請你們回家後試一試,再把你發現的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無聲之間又一個冬天來了, 把秋天的最後一絲餘溫包裹在了冬寒冷的懷抱。但是孩子們卻沒有忽略這些細小的變化,我說話怎麼在冒煙阿?”“我的手好冷啊!”“我穿了好多衣服,都動不了了!”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對冬天是什麼樣的產生了好奇,而關於冬天的話題引來了更多孩子參與其中。於是,我們就本次活動,試圖讓幼兒在說說看看玩玩中,感受冬天的季節特徵,瞭解動物、人類不同的過冬方式。對冬天有一個更真切的認識。

二、活動目標

1、感受冬天的季節特徵,瞭解動物、人類不同的過冬方式。

2、知道冬天的時候應該多運動,身體才能更健康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冬天的情景圖片若干

2、幼兒已瞭解一些冬天的特徵(活動前教師讓幼兒向爸爸媽媽瞭解)

四、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說說冬天是什麼?

1、師:現在進入什麼季節了?(冬天)冬天是什麼哪?冬天有些什麼變化哪?

2、教師鼓勵幼兒進行回答,並及時的表揚回答積極的幼兒。

3、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讓後再請幼兒進行回答冬天的特徵。

4、教師小結:重點關注冬天動物遷徙、人們衣着等方面的變化(冬天人們換上了厚厚的冬衣,戴上棉帽……)

(二)遊戲:找冬天

1、師:冬天還是怎樣的哪?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2、在衆多圖片裏找出冬天情景的圖片,並說說爲什麼?

3、以散文《冬天來》進行小結。

(三)閱讀《冬天是什麼》

1、請幼兒打開自制圖書《冬天是什麼》,邊看圖書邊欣賞教師朗誦散文

2、師:冬天是什麼?

重點:引導幼兒邊看圖書邊根據圖書內容進行回答。

3、師:冬天還是什麼哪?我們到處去找一找看一看吧。(可進行延伸活動――續編散文《冬天是什麼》)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遊戲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2、知道水中倒映的現象。

3、豐富詞彙:“倒影”。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大水盆,盆裏盛有清水。準備一些小豬紙偶。

【活動過程】

1、分散活動“看倒影”。準備一些較大的水盆,盆裏盛有清水,讓幼兒看水中的倒影:“我們在鏡子裏能看到自己,我們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樣的?”讓幼兒分散活動,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幼兒拿着物品)。

活動後進行談話:“在水面上看到了什麼?”知道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2、出示一個紙月亮,引起聽故事的'興趣:“月亮在哪裏?月亮什麼時侯出來?”“月亮出來了會不會有倒影呢?在哪裏有倒影呢?請聽故事‘找月亮’”。

教師講故事,第一遍講完後提示幼兒:“再聽的時侯要記住小豬在什麼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出示小豬紙偶,教師操縱紙偶講第二遍故事。

3、講故事進行提問,邊問答邊教幼兒學說故事中角色的說話。

“開始,豬老大對豬老二說了什麼?”

“第一個發現月亮的小豬是怎樣說的?”

“第二個發現月亮的小豬是怎樣說的?”

“後來發現月亮的小豬是怎樣說的?”

讓幼兒互相看一看眼睛中的映像。

4、談話:“想一想,還可以在地上找到哪裏的月亮?”聯繫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擴散。

5、教師操縱紙偶,以小豬的口吻對幼兒說:“喜歡聽我的故事嗎?我帶着你們再講一遍,要把我的故事記下來講給爸爸媽媽聽。”帶領幼兒講一遍故事。

“我是愛動腦筋喜歡發現的小豬,你們是不是也喜歡發現呀,今天晚上你們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幾個月亮。”

鼓勵幼兒晚上回家找月亮,第二天組織談話:“我在哪裏找到了月亮?我用什麼辦法映出了月亮?”

讓幼兒講述各自的探索與發現。

附故事:找月亮

有一天晚上,小豬老大和豬老二在一起,小豬老大說:“聽說月亮不只天上有,地上也有呢!”老二說:“真的?那我們和朋友一起去找找看。”老大說“好!”

他倆請來了一羣小豬,四處去尋找。走到山泉邊,一隻小豬高興地叫起來:“哇,山泉裏有一個月亮!”另一個小豬又說:“哇,露珠裏有一個月亮!”另一隻小豬喊:“哇,玻璃窗上也有一個月亮!”它們還看到水桶裏有一個月亮,鏡子裏有一個月亮,水潭裏有一個月亮,望遠鏡裏也有一個月亮┄月亮又大又小,多得數不清。一隻小豬意外地發現,每頭小豬的每隻眼睛裏都有一個小月亮呢!

小豬們帶着自己找到的月亮,高高興興回家去。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獲取有關火的具體經驗,知道火能發光、發熱。

2、通過觀看錄象“神奇的火”,瞭解火對人們的用處和危害。

3、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火的認識。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蠟燭,收集有關火的各種資料圖片和錄象。

活動過程:

一、通過操作,幫助幼兒獲取有關火的具體經驗。

1、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見過火嗎?它是什麼樣子的?

2、 教師點燃蠟燭,讓幼兒觀察。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到燒出來的火是什麼樣子的?幼兒交流,大膽表達。

二、聯繫幼兒日常生活中有關火的經驗。

教師:請你想一想,你還在哪裏看到過或?(兒回憶表達)

三、組織幼兒觀看有關“火”的圖片或錄象資料,使幼兒知道火的用處和危害。

1、 你知道火對我們有什麼用處嗎?沒有火,人會怎樣?

2、 火對我們有很多用處,可是火有沒有壞處呢?有什麼害處?

3、 觀看圖片資料和錄象,幼兒相互交流。

4、師幼小結:火能發光、發熱,發電,火還能推動飛船上天,火還可以取暖、燒烤食物等。火還有什麼用處呢?古代烽火臺上的`烽火可以用來傳遞信息,焰火在節日裏給人們帶來歡樂。火對我們有很多用處,可是火椰油害處,火能燒燬森林、房屋,還能把人燒死。

四、進行安全教育。

1、提問:如果看見起火,應該怎麼辦呢?

2、教師小結:火能發光、發熱。我們可以利用火做很多好事。人不能離開火,但是火也帶來害處。大火會把房子、森林燒掉,把人燒死,我們小朋友不能靠近火,也不能玩火。如果看見起火,應該報告大人,或大火警電話119。

孩子最喜歡火、水、泥等,今天當我一拿出蠟燭,點燃的時候,就是平時常見的火也讓孩子們開心極了。

火很平常,生活中到處可見!火又很特殊,它是怎麼來的?

火是人類的朋友,爲人類做貢獻。火又是人類的敵人,有時會傷害我們。

孩子們和我一起討論了有關火的一切。

我想通過這節課他們肯定對火有了更深的瞭解。

活動反思:

火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平時,我們一直告訴孩子,火是很危險的,火會帶給人類災難。孩子對火也許是懼怕更多一點,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火其實是人類進步的標誌,沒有火,人就不能進步,舉了利用火的幾個例子,我想,這下火在孩子的心中,有了更深的印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蔬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徵。

2、感受蔬菜的多種多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籃子若干,裏面分別裝有青菜、白菜、菠菜、辣椒、紅蘿蔔、西紅柿等。

2、貼有各種蔬菜的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問題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去過菜市場嗎?”(去過)

師:“菜市場裏都有些什麼菜呀?”(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今天,錢老師也去了一趟菜市場,帶了好多好多蔬菜回來,你們想看看嗎?”(想)

2、每人一種蔬菜,進行觀察和討論。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多蔬菜,請你選一樣自己喜歡的蔬菜,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拿的菜叫什麼名字?它是什麼樣子的?”

3、幼兒拿着蔬菜坐到前面,個別介紹自己的蔬菜。

師:“我請小朋友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師:“你喜歡哪種蔬菜,爲什麼?”(引導幼兒從蔬菜的外形、顏色、吃法等方面來說)

(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介紹)

師:“這些蔬菜都有各自的優點,所以有的小朋友喜歡這種,有的喜歡那種,那麼這裏到底有哪幾種蔬菜呀?”

幼:“青菜、白菜、菠菜、辣椒、紅蘿蔔、西紅柿。”

4、擴展關於蔬菜的經驗。

師:“哇,原來有這麼多種蔬菜呀,除了這些,你還見過哪些蔬菜,它們叫什麼名字?是什麼樣子的?”(土豆、花菜、胡蘿蔔、黃瓜、絲瓜、茄子等)

5、幼兒操作,送蔬菜寶寶回家。

師:“剛剛,蔬菜寶寶們玩得累了,該回家啦!請小朋友們幫幫忙,把蔬菜寶寶送回它們自己的家,你們願意嗎?”(願意)

(1)帶領幼兒共同認識蔬菜寶寶的家。

(2)幼兒操作

師:“那請你找到它們的家,把它們送回去吧!”

活動反思:

現在蔬菜的種類越來越多,品種越來越複雜,這給幼兒認識蔬菜帶來了一定難度。幼兒在進餐時,我發現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挑食、偏食現象十分嚴重,對自己不喜歡的蔬菜有嘔吐現象。針對這一情況,爲了培養幼兒的認識能力,教育幼兒要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於是我設計了“一籃蔬菜”這一活動。在活動前,我請家長配合,帶幼兒去菜場認識一下常見的蔬菜,爲《一籃蔬菜》的教學的教學打下一個鋪墊。因此在整個活動一開始,我先是詢問幼兒在菜場裏見過哪些蔬菜?然後出示裝滿蔬菜的籃子,用布遮好,目的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請幼兒上來摸一摸蔬菜的形狀、說一說蔬菜的顏色,聞一聞蔬菜的氣味,並請幼兒到客人老師身上去找一找與蔬菜相同的顏色。這樣做目的是達到師幼互動的效果。

接着我又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吃的蔬菜是什麼,這樣做有利於幼兒加深對蔬菜的認識,這一環節中我還請幼兒去告訴客人老師自己喜歡吃什麼,並問一問客人老師喜歡吃什麼,進一步展示師幼互動的`效果。其中我還出示蔬菜排行榜,讓幼兒將笑臉花貼在最喜歡吃的蔬菜的下面。這樣做一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蔬菜名稱與外形的認識,二是教育幼兒樣樣蔬菜都要吃。最後,我使用《辦家家》的音樂結尾,並引導幼兒創編歌詞,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這一環節也可以作爲一個延深活動,放在表演區內讓幼兒進行表演。

在本活動中,我認爲在我請幼兒上來摸一摸蔬菜的形狀、說一說蔬菜的顏色,聞一聞蔬菜的氣味,這一環節中只關注到個別幼兒,沒有關注到整體,我覺得可以在這一環節中增設一個在每個小組裏放幾樣蔬菜,讓幼兒去來摸一摸蔬菜的形狀、說一說蔬菜的顏色,聞一聞蔬菜的氣味,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些。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爲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感官,培養幼兒對人體祕密的興趣。

2、通過看看、說說、摸摸、畫畫等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人體頭髮的一些簡單的特徵、用處及保護。

重點難點:

怎樣讓幼兒簡單明瞭的瞭解頭髮的特點、用途。

活動準備:

1、假髮套一個、鏡子若干;

2、蠟筆、紙每人一份;

3、關於頭髮的課件。

活動過程:

1、通過看看、摸摸、比比了解頭髮的簡單特點。

(1)看看:幼兒自己對着鏡子看看自己的`頭髮是什麼樣的?(顏色、長短)

摸摸:每位幼兒自摸頭髮,什麼感覺?(彈性、柔軟、光滑、硬毛糙)

(2)比比:幼兒自己結伴,互相觀察頭髮(從顏色、粗細、多少、硬軟上去比較)

⑶結合教師製作的課件進行小結,我們人類有各種各樣的頭髮,有顏色不一樣的,有長、短不一樣的,有粗細不一樣的,有硬軟不一樣的)

2、並初步瞭解頭髮的用處及保護。

(1)你們最喜歡什麼頭髮(泛講)

(2)你們知道自己的頭髮有什麼用呢?(美化自己,保護頭皮)

(3)頭髮在我們人身體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它呢?(勤洗頭、勤理髮,小朋友不要燙頭髮)

3、簡單瞭解頭髮的生長過程。

4、引導幼兒討論:

(1)小朋友是不是一生出來就有這樣美麗的頭髮?

(2)嬰兒的頭髮是怎樣的?(光頭、頭髮很少)實物投影儀出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3)年老者的頭髮圖片。

(4)結合課件演示小結:頭髮會隨着年齡的變化而變化那麼有的人不喜歡白頭髮,有的人覺得頭上光禿禿的很難受怎麼辦呢?

5、玩假髮套。

出示假髮套,提問:這是幹什麼用的?

活動結束:

提問幼兒在這堂課裏學到了些什麼,並鼓勵今天表現好的幼兒。

延伸活動:

爲自己設計髮型。幼兒人手一紙、筆等等,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願設計一種和本來不一樣的髮型。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粗細的相對關係,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粗細。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不同粗細的物體,發展觀察比較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重點與難點

1.重點:初步理解粗細的相對關係,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粗細。

2.難點: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不同粗細的物體,發展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粗細不同的兩根小棒、一顆空心的珠子。

2.粗細不同、顏色不同(紅、黃、綠)的圓柱體三個。

3.粗細不同的圓柱體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遊戲“穿珠子”,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不同。

(1)幼兒用兩根粗細不同的小棒穿珠子,有一根小棒穿不進去,引導幼兒講述爲什麼。

師:今天呢,老師和小朋友們來玩一個遊戲,小棒串珠子,每個孩子有兩根小棒,請你把這個珠子在小棒上穿一穿。

師:有的小棒穿不進去,你們的也都這樣嗎?那這是爲什麼呢?

(2)幼兒講述自己的感受:兩根小棍粗細不同,所以粗一點的小棒珠子穿不進去。

2.觀察三個圓柱體積木,進行兩兩比較,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1)教師根據需要提出問題。

這三個圓柱體的積木一樣嗎?哪裏不一樣?你是怎麼知道的?

最粗的'積木是哪一個?最細的積木是哪一個?

黃色積木和紅色積木哪根細?黃色和綠色比哪根粗?爲什麼黃色積木一會我們說它粗一會說它細呢?

(2)結:原來物體的粗細是比出來的,要看看它們和誰比,才能知道是粗的還是細的。

3.遊戲“排排隊”。

(1)請幼兒按照物體的粗細順序排排隊,說說是怎麼排的。

師:老師這裏有很多的積木,現在就請小朋友按照粗細的規律來給這些積木排排隊。請小朋友說你是怎麼排的?

(2)小結:小朋友們排的方法都不一樣,有的按照從粗到細的順序排的,從粗到細排一個比一個細;有的按照從細到粗的順序排的,從細到粗排,一個比一個粗。

4.尋找粗細,發展幼兒的比較、觀察能力。

(1)引導幼兒從自身找出可比較粗細的物體。如胳膊和腿比,大拇指和小拇指比。

(2)周圍環境中尋找可比較粗細的物體。如樹幹和樹枝比,電線杆的粗細,大象的腿粗尾巴細等。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幼兒園的樹,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粗細的樹,並用量一量、抱一抱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反思

1.比較的物體比較少;2.還沒能更好激發孩子對物體比較的粗細的興趣,老師說的多,孩子說的少,3.做遊戲的時間比較短.

小百科:粗指長條東西直徑大的東西。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的:探索使用各種方法使冰糖溶解得快些。

教學重點:學習使用各種方法讓冰糖溶解得快點。

課前準備:冰糖,水(溫水,熱水)攪拌器(筷子,湯勺)玻璃杯,小錘子,乾淨布塊。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猜想活動引入主題。

1、教師出示冰糖,提出問題:

T:上次活動小朋友得出冰糖比白糖溶解得慢,爲什麼它溶得慢呢?

C:"因爲冰糖是一塊塊的"

"冰糖比白糖大"

"冰糖硬硬的"

"白糖是一粒粒小小的所以就溶解得快"

……

T:小朋友想想用什

麼方法能讓冰糖也溶得快起來呢?

C:"把冰糖變得像白糖一樣小就溶得快了"

"對,把它打碎,變小小的"

"我用熱的水,冰糖就能很快的溶了,我媽媽就是這樣做的"

"還可以把冰糖水拿去煮,它就溶得快"

……

2、小朋友自由發言,提出自己的猜想,並把想出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畫出來。

二、幼兒分組實驗,老師參與到實驗中,鼓勵幼兒大膽使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和工具。

T:小朋友都想出用各種方法來讓冰糖快些溶解,那到底行不行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幼兒分組實驗,老師觀察並記錄幼兒實驗的方法,工具,語言,步驟及記錄,隨機指導幼兒。

三、幼兒互相交流,講述實驗的結果和方法。

活動感想:溶解的主題很受小朋友的喜歡,因爲實驗中溶解的'物體不斷的發生變化,不斷的變小,變細,消失,甚至會起泡泡,這引起了幼兒探索的興趣,爲了讓幼兒更直接明瞭的觀察到溶解的現象,實驗選擇透明的器皿,讓幼兒一目瞭然看到溶解的過程,並選擇較易溶解和溶解速度對比強烈的材料進行實驗。有效的幫助幼兒掌握理解溶解的有關知識。